卷首语 文/王璜生
一、大学思想
大学的灵魂——关于“大学思想”的笔谈 文/雷颐、宋晓霞
讲出你自己——西川访谈
二、美术馆文化
3. 瓦莱里、普鲁斯特与博物馆 文/阿多诺 译/郑弋
4. 未来主义博物馆策略 文/玛丽亚·高夫 译/陈旷地
5. 不断前进的鱼雷——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绘画与雕塑收藏的思路演变 文/柯多·瓦恩多 编译/高高
6. 美术馆叙事还需努力 文/曹庆晖
7. 民营美术馆与中国当代艺术史的书写——今日美术馆执行馆长高鹏访谈
8. 弗利尔-赛克勒美术馆观画记——美国博物馆行记之一 文/邵彦
三、艺术史与理论
9. 当代艺术与美学的政治 文/雅克·朗西埃 译/王春辰
10. 艺术史书写中的作者理论和作品理论 文/牛宏宝
11. 艺术史的“监狱” 文/盛葳
12. 中国双三年展中的艺术史观——以新世纪之初的广州三年展、上海双年展为例 文/胡斌
13. 双年展无界限? 文/吴金桃 译/李媛
14. 1989“中国现代艺术大展”研究 文/武漠
四、新视角
15. 美国艺术补助政策的困境和突围——以国家艺术基金会为视角 文/林琼英
五、公共与教育
16. 体验美术馆中的陌生感——一种观众拓展策略 文/简·迪斯 译/李藩
六、典藏研究
17. 美学和历史维度上缺损绘画的呈现(上) 编/米勒斯·迈斯等 译/徐研、张林淼
18. 布兰迪修复理论内容浅论 文/徐琪歆
七、研讨会
19. “放下权威:当代全球艺术中的艺术家、网络及合作”——亚历山大·孟璐讲座纪要 整理/刘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