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与美术馆》第四期 作为美术馆的“声音”

  • >出社:同济大学出版社
  • >主王璜生
  • >出2013-11
  • >开16开
  • >定50.00
  • >ISBN9787560851792

目录

一、卷首语  作为美术馆的“声音”  文/王璜生 

二、大学思想 

1. 作为社区公民的大学美术馆  文/顾铮 

三、美术馆文化 

2. 美术馆的声音:通向公民社会的人文号角  文/李公明 

3. 从体制批判到批判的体制化  文/安德莉亚•费雷泽 

4. 景观与民主:作为后博物馆的音乐体验计划  文/克里斯•布鲁斯 

5. 中国美术馆:建筑的空间与文化的经验  文/林早 

6. 被展示的大屠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视觉叙事研究  文/段书晓 

四、艺术史与理论 

7. 世界图景:全球化与视觉文化  文/W•J•T 米切尔 

8. 维纳斯的睡姿  文/吴琼 

9. 摄影与恋物  文/克里斯蒂安•麦茨 

五、 新学科 

10. 何谓“声音艺术”  文/艾伦•里希特 

11. 声音艺术:起源,发展和模糊性   文/艾伦•里希特

12. 双耳如今为谁开  文/姚大均 

六、公共与教育 

13. 反思判断思维及其在美术馆教育中的角色  文/奥尔加•赫巴德 

14. 阿涅斯•瓦尔达的电影世界  文/仝晓锋 

七、典藏研究 

15. 李叔同油画《半裸女像》的科学检测与材质构成  文/徐研 

16. 晚明“洗象图”猜想从中央美术学院藏吴彬《洗象图》出发  文/姜鹏 

八、研讨会 

17、“博物馆与公共关系”国际论坛纪要  整理/刘希言、董亮亮 

九、编后记        

内容简介

《大学与美术馆》第四期以“作为 美术馆的‘声音’”为主题,主要指向于两个向度的思考和讨论: 一是探讨一种当代艺术较难识别和辨认的门类或 “品种”“声音实践”(或“声音艺术”),它 们在与美术馆发生关系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并以 此为基础,展开一系列知识累积和学术探讨。这 一板块主要围绕“声音”展开讨论,通过诸如:什么 是“声音艺术”;美术馆与“声音艺术”的关系;“ 声音” 在空间与时间之间的实践;东方与西方对“声音”的 不同理解,以及“声音”与政治、身体等的关系。
    通过多重视野的展开,从一门“新学科”的意义上去 探讨一种未被定义,或即将被定义的艺术门类的可能 。
    而恰恰在近年来,“声音”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国 际当代艺术的一个新热点,已经有多家西方重要美 术馆推出或正在策划有关“声音”或“声音艺术”的 大型展览(包括回顾性展览)。在此背景下,中央 美术学院美术馆也将针对“声音”启动一些小型展览 项目和小范围讨论会,旨在探讨一种有别于西方 的“另一种有关声音的历史与实践”。《大学与美术 馆》收录的一批关于“声音艺术”的研究性文章,包 括国外相关 译文,将作为这一新学科专题研究的一个背景和基础 文本。
     二则是“作为美术馆的‘声音’”,“声音”作 为文化的立场、态度、载体,在当代文化语境的公共 美术馆中,应该如何成为社会和公共空间、公共场域 、公共性建设的一种可能。即如何发声,或者发 出怎样的“声音”,或如何共构多元的“公共声音” 场等等。因此,我们在“美术馆文化”、“公共教育 ”、 “新学科”、“研讨会”等板块中展开葙关的讨论。
    其中,我们着重选取了一批讨论当代美术馆的公共性 的文章,以及探讨本土美术馆展览展示与空间转换过 程中的话语方式转变的研究成果,并以此来发出 独特的“声音”。诸如:在“美术馆文化”板块中, 我们特邀作者根据本期主题,从美术馆事业与建设 公民社会的内在联系的角度切入,探讨在美术馆文化 价值的多重声部中,应如何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 如《美术馆的声音:通向公民社会的人文号角》等, 在“公共与教育”板块,我们选取了反思美术馆 公共教育的相关文章《反思判断思维及其在美术馆教 育中的角色》;在“研讨会”板块,我们将“博物 馆与公共关系”国际论坛完整地呈现出来;在“美术 馆文化”板块,我们还选取了两篇国内青年学者 对本土美术馆、博物馆空间转换与展览呈现的*研 究成果:《被展示的大屠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 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视觉叙事研究》和《中国美术馆: 建筑的空间与文化的经验》。
     作为公共空间和文化场域的美术馆,应该有“声 音”的立场,有对待“声音”的态度及面对新学 科的探讨和实践的精神。我们共同努力! 


免费试读

冷风起,冬意浓! 这个冬日的北京刻意显得不那么的温暖,不禁想逃离这荒凉几日,寻一处刺眼的阳光,重新洗礼那或许已经麻木的感官。 选择去吴哥,因为太想亲自去感受一下这世界上最重要的文明古迹,它将中国长城的雄伟、泰姬陵的细致繁复和金字塔的对称之美全部完美的融为一体。唯有置身于吴哥王城,在“高棉微笑”的注视下,去凝望这曾经充满战乱、杀戮,到现今的和平和安详。仿佛瞬间被抽离出这世间之外,画面被定格静止了一般,转过身即是微笑。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关于吴哥,我想大约是我不必多费口舌去解释每一处寺院的由来和历史,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多数都会花上个三五日去感受吴哥雄伟壮观的寺院建筑群。 这里捡几个重要而美的分享。 冷风起,冬意浓! 这个冬日的北京刻意显得不那么的温暖,不禁想逃离这荒凉几日,寻一处刺眼的阳光,重新洗礼那或许已经麻木的感官。 选择去吴哥,因为太想亲自去感受一下这世界上最重要的文明古迹,它将中国长城的雄伟、泰姬陵的细致繁复和金字塔的对称之美全部完美的融为一体。唯有置身于吴哥王城,在“高棉微笑”的注视下,去凝望这曾经充满战乱、杀戮,到现今的和平和安详。仿佛瞬间被抽离出这世间之外,画面被定格静止了一般,转过身即是微笑。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关于吴哥,我想大约是我不必多费口舌去解释每一处寺院的由来和历史,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多数都会花上个三五日去感受吴哥雄伟壮观的寺院建筑群。 这里捡几个重要而美的分享。 冷风起,冬意浓! 这个冬日的北京刻意显得不那么的温暖,不禁想逃离这荒凉几日,寻一处刺眼的阳光,重新洗礼那或许已经麻木的感官。 选择去吴哥,因为太想亲自去感受一下这世界上最重要的文明古迹,它将中国长城的雄伟、泰姬陵的细致繁复和金字塔的对称之美全部完美的融为一体。唯有置身于吴哥王城,在“高棉微笑”的注视下,去凝望这曾经充满战乱、杀戮,到现今的和平和安详。仿佛瞬间被抽离出这世间之外,画面被定格静止了一般,转过身即是微笑。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关于吴哥,我想大约是我不必多费口舌去解释每一处寺院的由来和历史,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多数都会花上个三五日去感受吴哥雄伟壮观的寺院建筑群。 这里捡几个重要而美的分享。 冷风起,冬意浓! 这个冬日的北京刻意显得不那么的温暖,不禁想逃离这荒凉几日,寻一处刺眼的阳光,重新洗礼那或许已经麻木的感官。 选择去吴哥,因为太想亲自去感受一下这世界上最重要的文明古迹,它将中国长城的雄伟、泰姬陵的细致繁复和金字塔的对称之美全部完美的融为一体。唯有置身于吴哥王城,在“高棉微笑”的注视下,去凝望这曾经充满战乱、杀戮,到现今的和平和安详。仿佛瞬间被抽离出这世间之外,画面被定格静止了一般,转过身即是微笑。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关于吴哥,我想大约是我不必多费口舌去解释每一处寺院的由来和历史,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多数都会花上个三五日去感受吴哥雄伟壮观的寺院建筑群。 这里捡几个重要而美的分享。
快捷登录帐号密码登录
  • 手机号码
    手机号码将作为您的登录账号
  • 验证码
  • 账号
     
  • 密码
可使用雅昌艺术网会员账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