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时间:2009年10月10日至10月20日
开幕时间:2009年10月10日20:00
主办单位:北京文化艺术基金会、华彬集团、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承办单位:红星画廊
展览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策展顾问:【澳】招思颖(Melissa Chiu)王璜生
策 展 人:俞 可
策展助理:韩 晶
展览后援:王春辰
2009年10月10日,“全球艺术品收藏论坛”(包括闭门会议、公共论坛)与“碰撞——关于中国当代艺术实验的案例”这三位一体的活动将同时拉开帷幕。通过这次实验,旨在探索出中国当代艺术在与世界各国的交往中,存在的诸多可能性。从时间上看,中国当代艺术历程对这个世界和我们本身的影响显而易见。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全球艺术品收藏论坛”第一次走出西方文化中心——欧洲,于今年10月移址中国北京——在这样一个颇具实验意味的时间节点上,我们试图通过“碰撞”中的30个具有典型意义的艺术个案,来展示出这个占全球1/4人口国家的艺术家,是如何在一种不确定性中,明智地做出我们关于今天和明天的抉择。本次碰撞艺术展览的参展艺术家包括崔岫闻、丁乙、方力钧、冯梦波、谷文达、黄永砯、李山、刘小东、吕胜中、罗中立、缪晓春、邱志杰、尚扬、隋建国、汪建伟、王广义、王怀庆、王庆松、王易罡、徐冰、向京、严培明、杨福东、叶永青、展望、张大力、周铁海。
因此,“碰撞”不仅仅是面对此次全球艺术品收藏论坛,它同样作用于艺术本体,也是对未来中国艺术发展的助推。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理想性地希望中国当代艺术从狭义的领域出走,与来自全球的艺术品收藏论坛在彼此的对应与选择中滋生出进一步互动的可能性。
创办于2004年、以欧洲为中心的“全球艺术品收藏论坛”,已有5年的历史,它前瞻性的视野和决策性的引导力量赢得了广泛的尊重。其核心是具有高端性和私密性的“全球化背景下的艺术”高端论坛,又称“闭门会议”。它将邀请全球具有文化理想和行动力的美术馆负责人、博物馆馆长、策展人、批评家、收藏家、艺术基金会、艺术机构主席等权威人士,以及与艺术品流通、收藏有关的政府机构首脑共同参与。
我们期望,在这样一个架构中来回避我们自己的一隅独行。如果我们真的能通过“全球艺术品收藏论坛”,与英国艺术基金会的总监Dame Liz Forgan、古根汉姆美术馆的策展人Alexandra Monroe、泰特美术馆收藏部主席Francis Morris、纽约亚洲艺术博物馆主任Melissa Chiu、MOMA国际收藏合作总裁Jay Levenson……等一系列与会和观展人士展开艺术对话,并促成进一步的互动,那么展览的意义也就凸现于此了。
“碰撞——关于中国当代艺术实验的案例”,作为“全球艺术品收藏论坛”的特展,将与“闭门会议”同期举办。希望在此背景下,展示中国当代艺术正身处其中的现状。同时,以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个案,向西方及全球的艺术资深人士,呈现出中国当代艺术家及其创作的真实生态——这既是解除东西文化差异和艺术误读的契机,也为中国当代艺术进一步以整体形象进入世界主流收藏界和学术界视野,提供一种可能性。
展览前言
俞可
中国当代艺术正在经历一个前所未有的特殊时期,资本的介入、强烈的民族意识、残存的意识形态、城市发展的喜悦与创伤,都从不同层面改变着艺术创作的固有观念。尽管,这一切并未促成中国当代艺术的根本性转变,但中国当代艺术还是或多或少地在一种新的社会背景中迸发出躁动与生机,在更加广泛的基础上模糊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等级关系,并从很大程度上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改变着人们对于艺术的认知,影响着人们对日常生活的判断或选择。
2009年对于中国,对于整个世界,在艺术领域充满着诸多不确定性因素。艺术的功能、艺术的价值乃至人们对于艺术的解读、对于艺术的体验都相应地发生着转向。
一方面,中国艺术生态由于中产阶级的介入,不得不使艺术家开始一种新的自觉,与此同时,科技和资本的兴风作浪更进一步促进了艺术之间的交互、艺术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全球一体化文化的互联。就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来看,无论之前经历的冷战时期的思想冲击,或是文化对意识形态的全面依赖,还是之后出现的现实主义以及由极端现实主义展开的或赞同或批判的文化语境,已经不再是当代中国这批成熟艺术家创作的主要文化标识,而全球化文化和消费文化的强调已经从更大的层面为艺术的外延提供了一个可能的空间,并以此来冲破过去的文化禁锢。
另一方面,中国当下的文化与社会关系日益密切,使得文化逐渐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这里既包括了知识的,也包括了技能和物质的全部的生活方式。中国当代艺术再也不以说教的姿态,或者以自以为是的身份出场,而是以一种亲近的姿态来实现过去与现在、人与技术、艺术与生活之间的有效对接,即开放性的阐释方式和表达载体,来减少阅读当代艺术时所可能产生的歧义。由此,隐喻象征、媒介转换、哲学意味的视觉语汇再也不是人们想象中的巫术,它越来越开始强化我们自身与社会生活之间的有机联系,以至于更多关心艺术的公众能从过去极端方式的体验与阅读中,将艺术转化成为自己将要经历的旅程。这种艺术与生活方式的同行证明了一种文化最终形成的必由之路即接受与传播,正因如此,中国当代艺术也将获得更前卫的价值与意义。
“碰撞”展览试图从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个案入手,以呈现当前中国艺术现状的方式,直面这场从思想观念、表现方式、价值判断到文化生产、文化传播、文化收藏的整体性格局变化。尽管展览中不免诸多遗憾,如个别重要艺术家的缺席,以及我们因自身局限而忽略了那些同样具有活力的艺术家,但我还是有理由相信在这个富有挑战的建筑里,呈现出的艺术现状正是中国艺术家在当前转型期中,所能进行的深度体验,所能产生的文化思考!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2009年9月 于北京
展览前言
俞可
中国当代艺术正在经历一个前所未有的特殊时期,资本的介入、强烈的民族意识、残存的意识形态、城市发展的喜悦与创伤,都从不同层面改变着艺术创作的固有观念。尽管,这一切并未促成中国当代艺术的根本性转变,但中国当代艺术还是或多或少地在一种新的社会背景中迸发出躁动与生机,在更加广泛的基础上模糊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等级关系,并从很大程度上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改变着人们对于艺术的认知,影响着人们对日常生活的判断或选择。
2009年对于中国,对于整个世界,在艺术领域充满着诸多不确定性因素。艺术的功能、艺术的价值乃至人们对于艺术的解读、对于艺术的体验都相应地发生着转向。
一方面,中国艺术生态由于中产阶级的介入,不得不使艺术家开始一种新的自觉,与此同时,科技和资本的兴风作浪更进一步促进了艺术之间的交互、艺术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全球一体化文化的互联。就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来看,无论之前经历的冷战时期的思想冲击,或是文化对意识形态的全面依赖,还是之后出现的现实主义以及由极端现实主义展开的或赞同或批判的文化语境,已经不再是当代中国这批成熟艺术家创作的主要文化标识,而全球化文化和消费文化的强调已经从更大的层面为艺术的外延提供了一个可能的空间,并以此来冲破过去的文化禁锢。
另一方面,中国当下的文化与社会关系日益密切,使得文化逐渐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这里既包括了知识的,也包括了技能和物质的全部的生活方式。中国当代艺术再也不以说教的姿态,或者以自以为是的身份出场,而是以一种亲近的姿态来实现过去与现在、人与技术、艺术与生活之间的有效对接,即开放性的阐释方式和表达载体,来减少阅读当代艺术时所可能产生的歧义。由此,隐喻象征、媒介转换、哲学意味的视觉语汇再也不是人们想象中的巫术,它越来越开始强化我们自身与社会生活之间的有机联系,以至于更多关心艺术的公众能从过去极端方式的体验与阅读中,将艺术转化成为自己将要经历的旅程。这种艺术与生活方式的同行证明了一种文化最终形成的必由之路即接受与传播,正因如此,中国当代艺术也将获得更前卫的价值与意义。
“碰撞”展览试图从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个案入手,以呈现当前中国艺术现状的方式,直面这场从思想观念、表现方式、价值判断到文化生产、文化传播、文化收藏的整体性格局变化。尽管展览中不免诸多遗憾,如个别重要艺术家的缺席,以及我们因自身局限而忽略了那些同样具有活力的艺术家,但我还是有理由相信在这个富有挑战的建筑里,呈现出的艺术现状正是中国艺术家在当前转型期中,所能进行的深度体验,所能产生的文化思考!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2009年9月 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