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将于2013年9月29日至11月15日举办“安迪·沃霍尔:十五分钟的永恒”回顾展。该展览已于4月30日至7月28日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展出。此次北京站的展览将呈现安迪·沃霍尔各个创作时期的艺术作品及艺术创作的档案共101组,包括绘画、摄影、丝网印刷、素描以及雕塑等各类形式的作品,以及书信、手稿、创作灵感的来源资料等。所有展品均由美国匹兹堡市的安迪·沃霍尔博物馆提供。此次展览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安迪·沃霍尔博物馆联合主办。
前言一
王璜生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馆长
我们非常高兴能与美国安迪•沃霍尔美术馆合作,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里向美院师生及北京社会各界的艺术爱好者们呈现 “安迪•沃霍尔:十五分钟的永恒”大型回顾展。此次展览是在亚洲地区对安迪•沃霍尔毕生作品的首次大规模展示。展览以年代为线索,从绘画、版画、摄影、装置、电影电视等多个角度,系统而全面地展现了安迪•沃霍尔耀眼绚烂而又不时惊诧世人的艺术人生。观众在展览中不仅能看到那些耳熟能详的安迪•沃霍尔的代表名作,更能从中了解这些作品背后的创作过程和理念发展,乃至这些作品与当时美国整体艺术和社会状态的彼此关联,从而得以切实懂得一个“真正的”安迪•沃霍尔。
有意思的是,在此次安迪•沃霍尔的大型个展举办的同时,另一位在国际上同样有着巨大影响的当代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的展览也在我们美术馆展出,由此,在欧美两大当代文化板块分别被冠以“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两位当代艺术家的两大展览,2013年的9月至11月在中国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会首,这无疑,对中国艺术界文化界较全面地了解、认识、研究西方当代艺术的构成和发展,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更具有重要的意义。
衷心感谢安迪•沃霍尔美术馆馆长埃里克•夏纳先生和他的工作团队为我们带来如此精彩的展览;感谢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对此次展览的鼎力协助;感谢展览首席赞助纽约梅隆及其它各赞助商的大力支持;感谢所有参与本次展览的中央美院美术馆工作人员及志愿者!
希望每位观者都能从这个展览中有所收获。
前言二
埃里克•C•夏纳
安迪•沃霍尔美术馆馆长
1956年,当沃霍尔在日本和泰国等地享受他的首次国际旅行的时候,估计不会想到,50年后,他的个人展览会重返亚洲,并作为有史以来最著名和最具天赋的艺术家之一,受到人们的欢迎。2013年,我们这座位于艺术家故乡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的安迪•沃霍尔博物馆,非常欣喜能与全亚洲的观众一起分享数百件难得一见的沃霍尔艺术作品、影片、照片和其他收藏品。特别是能够在北京的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这些艺术精品,实在是倍感欣慰。
我们期待观众能够沉醉于沃霍尔的世界,体会与之关联的流行文化、创新精神以及美国梦。我们知道,有些作品观众一眼即可明了,而另外一些则可能比较陌生、理解起来颇有一些挑战性。观众走进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精心设计布置的空间,离开的时候不仅会更加了解沃霍尔,也会更加了解波普艺术、先锋电影、美国名人文化和沃霍尔艺术生涯中曾经涉足的多个领域。
我们感谢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为本次展览做出贡献的每一位同仁,包括馆长王璜生先生,是他最终敲定了本次展览的每个细节。还要特别感谢王春辰博士,是他的辛勤工作和全心奉献使本次展览得以在北京举办。与他们、以及这里的员工一起工作,我们深感荣幸。我们还要感谢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对北京展览的大力支持。
尤其要感谢纽约梅隆对本次北京展的全程资金支持,同时也要感谢纽约梅隆在新加坡、香港、上海和东京等地的分支机构。感谢匹兹堡办公室的吉姆•麦克唐纳和郎布林,他们从此次展览筹备之初一直在尽心工作。还要感谢纽约梅隆亚洲区主席斯蒂芬•雷基对整个巡展的慷慨资助,以及香港办公室的简丰敏为本项目付出的辛勤劳动。感谢每一位帮助我们与全世界共享挚爱珍藏的人们。
我们也要感谢帮助我们举办本次展览的赞助商,包括资助了展览期间在各地举办的沃霍尔研讨会的彭博资讯、佳士得拍卖行、《经济学人》杂志、《21世纪经济报道》和财新传媒。
美国使馆在此次意义非凡的文化交流活动中给予我们重要的指导,在此特别感谢美国大使馆北京办公室的工作人员。
最后,我最要感谢的是我们安迪•沃霍尔美术馆业务娴熟的专家团队,他们保证了本次项目合作的顺利愉快。特别感谢匹兹堡卡内基美术馆馆长大卫•希伦布兰德对本次展览的大力协助。此外还要感谢我们的工作人员瑞克•阿姆斯特朗、雷切尔•巴伦•霍恩、格雷格•伯查德、尼古拉斯•钱伯斯、艾比•弗兰岑•席安、本•哈里森、哲林•赫胥黎、乔什•杰弗里、希瑟•科瓦尔斯基、杰西•科瓦尔斯基、珍妮弗•马尔文、帕特里克•摩尔、安布尔•摩根、格雷格•皮尔斯、特雷萨•瓦纳、马特•沃毕坎,还有我们得力的艺术品管理员、登记员、律师玛利亚•伯尼尔以及匹兹堡卡内基美术馆的其它同事们,感谢他们为我馆这次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展览的筹备工作做出的贡献。我们也要感谢纽约的安迪•沃霍尔视觉艺术基金会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
期望展览给你们带来身心享受!
前言一
王璜生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馆长
我们非常高兴能与美国安迪•沃霍尔美术馆合作,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里向美院师生及北京社会各界的艺术爱好者们呈现 “安迪•沃霍尔:十五分钟的永恒”大型回顾展。此次展览是在亚洲地区对安迪•沃霍尔毕生作品的首次大规模展示。展览以年代为线索,从绘画、版画、摄影、装置、电影电视等多个角度,系统而全面地展现了安迪•沃霍尔耀眼绚烂而又不时惊诧世人的艺术人生。观众在展览中不仅能看到那些耳熟能详的安迪•沃霍尔的代表名作,更能从中了解这些作品背后的创作过程和理念发展,乃至这些作品与当时美国整体艺术和社会状态的彼此关联,从而得以切实懂得一个“真正的”安迪•沃霍尔。
有意思的是,在此次安迪•沃霍尔的大型个展举办的同时,另一位在国际上同样有着巨大影响的当代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的展览也在我们美术馆展出,由此,在欧美两大当代文化板块分别被冠以“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两位当代艺术家的两大展览,2013年的9月至11月在中国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会首,这无疑,对中国艺术界文化界较全面地了解、认识、研究西方当代艺术的构成和发展,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更具有重要的意义。
衷心感谢安迪•沃霍尔美术馆馆长埃里克•夏纳先生和他的工作团队为我们带来如此精彩的展览;感谢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对此次展览的鼎力协助;感谢展览首席赞助纽约梅隆及其它各赞助商的大力支持;感谢所有参与本次展览的中央美院美术馆工作人员及志愿者!
希望每位观者都能从这个展览中有所收获。
前言二
埃里克•C•夏纳
安迪•沃霍尔美术馆馆长
1956年,当沃霍尔在日本和泰国等地享受他的首次国际旅行的时候,估计不会想到,50年后,他的个人展览会重返亚洲,并作为有史以来最著名和最具天赋的艺术家之一,受到人们的欢迎。2013年,我们这座位于艺术家故乡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的安迪•沃霍尔博物馆,非常欣喜能与全亚洲的观众一起分享数百件难得一见的沃霍尔艺术作品、影片、照片和其他收藏品。特别是能够在北京的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这些艺术精品,实在是倍感欣慰。
我们期待观众能够沉醉于沃霍尔的世界,体会与之关联的流行文化、创新精神以及美国梦。我们知道,有些作品观众一眼即可明了,而另外一些则可能比较陌生、理解起来颇有一些挑战性。观众走进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精心设计布置的空间,离开的时候不仅会更加了解沃霍尔,也会更加了解波普艺术、先锋电影、美国名人文化和沃霍尔艺术生涯中曾经涉足的多个领域。
我们感谢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为本次展览做出贡献的每一位同仁,包括馆长王璜生先生,是他最终敲定了本次展览的每个细节。还要特别感谢王春辰博士,是他的辛勤工作和全心奉献使本次展览得以在北京举办。与他们、以及这里的员工一起工作,我们深感荣幸。我们还要感谢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对北京展览的大力支持。
尤其要感谢纽约梅隆对本次北京展的全程资金支持,同时也要感谢纽约梅隆在新加坡、香港、上海和东京等地的分支机构。感谢匹兹堡办公室的吉姆•麦克唐纳和郎布林,他们从此次展览筹备之初一直在尽心工作。还要感谢纽约梅隆亚洲区主席斯蒂芬•雷基对整个巡展的慷慨资助,以及香港办公室的简丰敏为本项目付出的辛勤劳动。感谢每一位帮助我们与全世界共享挚爱珍藏的人们。
我们也要感谢帮助我们举办本次展览的赞助商,包括资助了展览期间在各地举办的沃霍尔研讨会的彭博资讯、佳士得拍卖行、《经济学人》杂志、《21世纪经济报道》和财新传媒。
美国使馆在此次意义非凡的文化交流活动中给予我们重要的指导,在此特别感谢美国大使馆北京办公室的工作人员。
最后,我最要感谢的是我们安迪•沃霍尔美术馆业务娴熟的专家团队,他们保证了本次项目合作的顺利愉快。特别感谢匹兹堡卡内基美术馆馆长大卫•希伦布兰德对本次展览的大力协助。此外还要感谢我们的工作人员瑞克•阿姆斯特朗、雷切尔•巴伦•霍恩、格雷格•伯查德、尼古拉斯•钱伯斯、艾比•弗兰岑•席安、本•哈里森、哲林•赫胥黎、乔什•杰弗里、希瑟•科瓦尔斯基、杰西•科瓦尔斯基、珍妮弗•马尔文、帕特里克•摩尔、安布尔•摩根、格雷格•皮尔斯、特雷萨•瓦纳、马特•沃毕坎,还有我们得力的艺术品管理员、登记员、律师玛利亚•伯尼尔以及匹兹堡卡内基美术馆的其它同事们,感谢他们为我馆这次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展览的筹备工作做出的贡献。我们也要感谢纽约的安迪•沃霍尔视觉艺术基金会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
期望展览给你们带来身心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