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米尔之魂——白昆亭油画作品展
主办单位:新疆艺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
承办单位:新疆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央美术学院教务处、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展览筹划:王晓琳、唐斌、苏海江
开幕时间:2014年9月12日 上午10:30
展览时间:2014年9月12日— 9月17日
展览地点:中央美术学院教学展厅
根据教育部“本科质量工程建设”工作部署和要求,中央美术学院与新疆艺术学院自2005年建立对口支援单位。双方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培养、人才培养、科研合作、学术交流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为进一步响应国家教育部援疆计划实施,推动支援工作深入扎实的开展。2014年秋在中央美术学院举办的“帕米尔之魂——白昆亭油画作品展”,就是两院校之间的又一次重要学术交流活动。
白昆亭1964年毕业于新疆艺术学院油画雕塑专业, 后调回新疆艺术学院任教,并担任油画教研室主任工作。1982年到1984年曾在中央美术学院第一届研修班学习 。
在繁多的艺术流派面前,白昆亭始终谨记前辈导师的教导,油画艺术应该在传统的基础上发扬光大,以自然为师,到自然和生活的源泉中去。在他几十年的教学和艺术实践中,始终以现实主义写实的基本功作为支撑,旁及抽象和表现,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带学生走过天山南北,不管是大漠戈壁、冰山草原,还是河川湖泊、红柳胡杨都留下了他们写生的足迹。
近几年来,白昆亭与帕米尔结缘并使他如痴如醉,此次展出的作品,正是这一时期的部分创作。他数次走向帕米尔高原,真正走到帕米尔的生活中去观察、体验、描绘帕米尔雄浑、壮丽的大山大水和雄健、勇敢、淳朴善良的帕米尔人,体会他们阳光、大度、坚韧的高原精神。每年他都会去塔什库尔干写生、搜集素材、观察体会,几乎走遍了每一个村庄,有时也去阿克陶、乌恰县的一些地方。每去一次感触越深,对帕米尔的风土人情越发更加迷恋。“一件作品,一个艺术家只有当他熟悉生活、熟悉当地的民族特征,只有在自己祖国的土地里成长起来的艺术才能得到人民的理解。把自己融于人民,融于自然,才能使自己的精神和作品得到升华,达到一种更高的理想,这些也是我奋斗的目标。”
此次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和新疆艺术学院共同主办,这也是今后两所院校之间更多交流活动的又一个开始,在这里也向白昆亭老师展览表示祝贺。
中央美术学院教务处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白昆亭先生是中央美术学院首届油画研修班培养出来的优秀毕业生,他任教于新疆艺术学院是新疆著名的油画家和美术教育家。他的负笈美院与扎根西域同时成为他艺术创作中的鲜明标志,正可谓昆仑成其大,美院成其久。
昆亭先生积几十年之所学,勤于绘事,长期深入帕米尔高原写生,有大量佳作问世。持之以恒的勤奋写生创作既锻炼了他的基本功,也开阔了他的眼界,涤荡了他的胸襟,丰富了他的修养,成就了他的艺术素养。昆亭先生的写生活动其实契合了“搜尽奇峰打草稿”与“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一艺术命题,还是印证着艺术家如何面对生活与创作的永恒问题。而这一命题的核心还是在于指出,艺术家要获得成功就必须要深入生活,到大自然中去汲取素材与艺术灵感,即做到“予代山川而言,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的物我浑然一体的境界。
这条创作原则在于说明,自然是艺术家的永远母本。艺术家要全身心地投入自然的怀抱,把握自然间的感受,提高感受(脑)、观察(眼睛)、技巧(手)等各方面的塑造表现能力。昆亭深入帕米尔高原写生达二十余次,有时候是带领学生集体下乡写生,有时是独自一人行走在帕米尔高原的深山巨谷、层峦叠嶂之间。他既到过海拔3000米塔什库尔干的石头城,也到过人烟稀少从古代绵延至今属于丝绸之路南道遗址的“瓦罕走廊”。昆亭以自然为师从中汲取不尽的题材和元素,这种同大自然密切沟通的情怀也流露出他的坦荡与真诚。
帕米尔高原雄奇、瑰丽、摄人心魄的绝色风光与险峻、奇诡、极限的艰难行走平添了昆亭先生到达“人迹罕至”之境的勇气毅力。在探索精神的指引下,他通过对“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的实地写生获得了新奇的目光,他也将这种新奇目光转化到了他的绘画图式中去。将生活中的事物转化为艺术图像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对事物的认知体悟考验艺术家的思考判断,这些场面宏阔,素描概括洗练,色彩大开大合的画面图像,也衍变为昆亭先生独特创造力与才华的集中体现。
昆亭先生从青年时期起就形成了一种快速抒写色彩的能力,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作品《柯尔克孜乐师》(1981年)、《女人体》(1983年)、《卡尔曲克的傍晚》(1989年)中能体现出这一点。这种快速把握色彩的能力在以后的岁月中获得了长足进展,如作品《盖茨山谷中的云》(2005年)、《塔什库尔干山的初晨》(2006年)、《昆仑山中的秋天》(2009年)等均能体现出他水平的提升。这都得益于他勤奋执着地写生创作,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他对于新疆独特地域景观色彩的领悟力。这也应了古人的说法,“凡物之骤为之而遽成焉者,其器小也;物之一览而易尽者,其中无有也”,这是对锲而不舍善学者的肯定,也是对优秀艺术作品的客观评价。
在近几年的援疆工作中,中央美术学院兼容并蓄、崇尚学术、以建设民族美术教育事业为己任的优良传统,在对新疆艺术学院援建的教学实践、理论科研、艺术创作等多个领域中取得了特色鲜明的斐然成绩。
本次画展既全面、真实反映了白昆亭先生的综合素养与艺术水准,同时也是中央美术学院与新疆艺术学院在常规建设、重点建设、分类建设方面的成果体现,是在回顾、展望、传承中学习和加速建设的重要启示,其目的还是在于传承创新,旨在更加深入认识援疆工作所取得的成效内涵及其全面、深入、持久的影响力。
中央美术学院新疆艺术学院
2014年9月12日
白昆亭先生是中央美术学院首届油画研修班培养出来的优秀毕业生,他任教于新疆艺术学院是新疆著名的油画家和美术教育家。他的负笈美院与扎根西域同时成为他艺术创作中的鲜明标志,正可谓昆仑成其大,美院成其久。
昆亭先生积几十年之所学,勤于绘事,长期深入帕米尔高原写生,有大量佳作问世。持之以恒的勤奋写生创作既锻炼了他的基本功,也开阔了他的眼界,涤荡了他的胸襟,丰富了他的修养,成就了他的艺术素养。昆亭先生的写生活动其实契合了“搜尽奇峰打草稿”与“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一艺术命题,还是印证着艺术家如何面对生活与创作的永恒问题。而这一命题的核心还是在于指出,艺术家要获得成功就必须要深入生活,到大自然中去汲取素材与艺术灵感,即做到“予代山川而言,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的物我浑然一体的境界。
这条创作原则在于说明,自然是艺术家的永远母本。艺术家要全身心地投入自然的怀抱,把握自然间的感受,提高感受(脑)、观察(眼睛)、技巧(手)等各方面的塑造表现能力。昆亭深入帕米尔高原写生达二十余次,有时候是带领学生集体下乡写生,有时是独自一人行走在帕米尔高原的深山巨谷、层峦叠嶂之间。他既到过海拔3000米塔什库尔干的石头城,也到过人烟稀少从古代绵延至今属于丝绸之路南道遗址的“瓦罕走廊”。昆亭以自然为师从中汲取不尽的题材和元素,这种同大自然密切沟通的情怀也流露出他的坦荡与真诚。
帕米尔高原雄奇、瑰丽、摄人心魄的绝色风光与险峻、奇诡、极限的艰难行走平添了昆亭先生到达“人迹罕至”之境的勇气毅力。在探索精神的指引下,他通过对“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的实地写生获得了新奇的目光,他也将这种新奇目光转化到了他的绘画图式中去。将生活中的事物转化为艺术图像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对事物的认知体悟考验艺术家的思考判断,这些场面宏阔,素描概括洗练,色彩大开大合的画面图像,也衍变为昆亭先生独特创造力与才华的集中体现。
昆亭先生从青年时期起就形成了一种快速抒写色彩的能力,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作品《柯尔克孜乐师》(1981年)、《女人体》(1983年)、《卡尔曲克的傍晚》(1989年)中能体现出这一点。这种快速把握色彩的能力在以后的岁月中获得了长足进展,如作品《盖茨山谷中的云》(2005年)、《塔什库尔干山的初晨》(2006年)、《昆仑山中的秋天》(2009年)等均能体现出他水平的提升。这都得益于他勤奋执着地写生创作,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他对于新疆独特地域景观色彩的领悟力。这也应了古人的说法,“凡物之骤为之而遽成焉者,其器小也;物之一览而易尽者,其中无有也”,这是对锲而不舍善学者的肯定,也是对优秀艺术作品的客观评价。
在近几年的援疆工作中,中央美术学院兼容并蓄、崇尚学术、以建设民族美术教育事业为己任的优良传统,在对新疆艺术学院援建的教学实践、理论科研、艺术创作等多个领域中取得了特色鲜明的斐然成绩。
本次画展既全面、真实反映了白昆亭先生的综合素养与艺术水准,同时也是中央美术学院与新疆艺术学院在常规建设、重点建设、分类建设方面的成果体现,是在回顾、展望、传承中学习和加速建设的重要启示,其目的还是在于传承创新,旨在更加深入认识援疆工作所取得的成效内涵及其全面、深入、持久的影响力。
中央美术学院新疆艺术学院
2014年9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