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CAFAM未来展

  • >展览时间:2015-01-15 - 2015-03-01
  • >展览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798艺术工厂
  • >开幕时间:
  • >主办机构: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 >联合主办: K11 ART FOUNDATION 北京798文化创意产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 >总策展人: 徐冰 让·德·卢瓦奇(Jean de Loisy)
  • >艺术总监: 王璜生
  • >艺术顾问: 郑志刚
  • >策展团队: 王春辰 盛葳 李振华 蔡萌
  • >策展助理: 高高 刘希言
  • >展览协调: 傅丹丹 宋亮

展览详情

主题:第二届CAFAM未来展:创客创客·中国青年艺术的现实表征

总策展:徐冰、让·德·卢瓦奇(Jean de Loisy)

艺术总监:王璜生

艺术顾问:郑志刚

策展团队:王春辰、盛葳、李振华、蔡萌

策展助理:高高、刘希言

展览协调:傅丹丹、宋亮

主办: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联合主办:K11 ART FOUNDATION、北京798文化创意产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时间:2015年1月15-2015年3月1日

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798艺术工厂


缘起与宗旨

由中央美术学院发起,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策划主办的“第二届CAFAM未来展”将于2015年1月15日开幕。“CAFAM未来展”的意义在于鼓励青年人的艺术语言探索与观念推进,以富有未来性的眼光和方式发现并扶持富有天赋和潜质的中国青年艺术人才,建立中国青年艺术的资料档案库,推广当代艺术在中国社会的影响力和认知度,提升和打造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艺术界的影响力,从而成为一个推动中国青年艺术的核心平台。作为一个由中国最高艺术学府打造的青年艺术项目,“CAFAM未来展”的宗旨是强调“学理性”、“当下性”和“未来感”。其作用与功能将是“温度计”、“催化剂”和“实验场”。“亚现象:首届CAFAM未来展”已于2012年八、九月间成功地举办,赢得了学界与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和好评!

我们关注到,近几年一批活跃的艺术机构对青年艺术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其成果和意义也较为突出。鉴于此,“第二届CAFAM未来展” 将继续“首届CAFAM未来展”采用的实名提名制度和田野调查研究的方式,不同于第一届的是,提名不是以个人的名义,而是采取“机构提名”方式,邀请国内外近几年来持续关注和推动中国青年艺术的部分重要非盈利机构、美术馆、艺术空间等,组成本届未来展“提名委员会”。每个提名机构将提名青年艺术家若干名,本届未来展策展团队在所提名的青年艺术家范围内,根据策展理念、展览主题和架构,挑选一些艺术家及作品参加“第二届CAFAM未来展”。


主题阐述

“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是指不以盈利为目标,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目前,国际上关于“创客”的概念尚无标准定义,而人们对其约定俗成的定义是:坚守创新,持续实践,乐于分享并且追求美好生活的人。近年来,“创客”在中国也已开始进入了他的蓬勃发展时期。其中,不仅包含着那些“硬件再发明”的科技达人,还包括着软件开发者、艺术家、设计师等诸多领域的先进分子。

我们将“创客”这个概念挪用过来,作为第二届CAFAM未来展的主题,其目的不仅在于“创客”概念本身已经涵盖了艺术家这一身份;而且还在于借用“创客”这个概念来提示出在新的技术革命时代,青年艺术家们的思想方法、创作方式、审美控制以及分享创作的方式,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革。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第二届未来展区别于第一届对青年艺术生态问题的关注,通过展览提出问题和理念,并借用该问题或理念,切入到当下青年艺术的活力与创造力,同时,在对象、手法、语言上继续推进,让“创”成为主旨。“创”引发反思和对未来的期许,“客”大致是对志趣相投或者际遇相似的一类人的一种称谓(比如刀客、侠客、闪客),具有独立性和威风凛凛,它是一种个性价值的体现,它生成在未被见识的状态过程中,随时一跃而起,展示出劲健的势头,是走出“亚现象”的跨越。“创客”代表的是新的生产方式经营模式。艺术家有条件拥有更为发达的感观判断能力,继续挑战和突破艺术的边界。“创客”,给予在做和进程中的艺术一种肯定,也是对新技术融合艺术的边界的肯定,肯定那些从新兴技术和日常科技中找到人性温暖的东西。“创客”是在回应这个看似无趣、无聊和没有创造力的现实的一个宣言,从不同的角度看今天的艺术,从新的角度观察艺术家的具体工作现实和发现。艺术在不断扩展边界的同时,也为不同学科的介入提供了可能性,“创客”空间是一个中间地带,连通着艺术内部对科技的延伸,也联系着日常生活到艺术空间的延伸。“创客”是不受限制的独立创造,让创造成为表明独立价值、独立思考、独立思维的方式,让它超越原有的定义,也不再是固守于技术组件的动手协作,而成为表明艺术立场的新姿态,特别是一代打破陈规与滞后的敏感者。“创客”一词经过“未来展”放大而意义更加丰富起来。“创客”不是自足论,不是封闭的自我愉悦,而是新的时代环境下的新的生存论,它们既不是社会反映论,也不是社会批判者,而是环境的提问者。方法与场域成为“创客”的基础。“创客”除了对科技的导向,也是强调“非艺术”的经验;即对当代艺术自身已经体制化和模式化的反思。如果说,艺术需要从艺术体制外部去寻求突破,那么“创客”正好满足了这一点。“创客”不仅是非体制和非媒体化,而且是在生产全新的经验。因此,这个展览不仅是要去再现、总结已有的“创客”,而是其本身就会变成一次具有艺术针对性的“创客”,这对当代艺术和中国所谓当代艺术的现实,都更具有意义。 


展览结构

共智场(I)   源代码(O)  云生产(C)   E循环(E)

未来方程式——第二届CAFAM未来展跟踪计划(F)

“未来方程式”部分旨在体现我们对中国当代青年艺术的持续关注、鼓励与扶持。为此我们将邀请十位左右参加过上届未来展,而本届又被提名机构提名的青年艺术家,根据他们最新的创作来展开策划。


学术与公共教育活动

展览期间,我们将开展一系列学术与公共活动,除“思想与未来——首届‘大学与美术馆’论坛”进行学术研讨之外,还将进行侧重于展示当代青年文化、开展艺术与科技的跨界合作、展现相关领域的前沿成果的工作坊、“创艺术·开口秀”等活动。第二届CAFAM未来展系列学术与公共活动期待在平等、公开、自由的氛围中激发出思想风暴和创造的灵感、实现多元化、多层次的沟通与交流。

一、思想与未来:首届“大学与美术馆”论坛
第一部分议题:大学精神与未来
第二部分议题:美术馆与青年文化
第三部分议题:被动与主动:知识生产的有效性
二、创艺术·创客工作坊
三、创艺术·开口秀:开放论坛
四、青年与未来·系列讲座
五、青年与未来·系列对话
六、创艺术·探访计划
七、创艺术·创客马拉松
八、创艺术·创客放映
“第二届CAFAM未来展”将于2015年1月15日至3月1日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以及798艺术区盛大展出。随后该展还将在上海、香港等地巡回展出。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第二届CAFAM未来展”组委会
2014年12月26日


 

展览前言

策展人语
徐冰
(总策展)
我们一直认为对青年艺术家的关注是最值得做的事情,因为青年艺术生态是最敏感的一个地带,它可以反映这个时代最不确定的,也是最有生长力的那一部分,更重要的是,他们代表未来。基于这一想法,就有了“CAFAM未来展”这个项目。在两年前举办的“首届CAFAM未来展:亚现象 · 中国青年艺术生态报告”的前言中有如下表述:“此项目重在对当今青年艺术生态做田野式考察,分析、研究当下及下一个阶段中国艺术的可能趋势。辨别属于这一代人特有的艺术方式——他们是如何与此在的世界发生关系的,又是如何将现实感知投射在艺术中的。策展团队的共识是强调‘田野性’、‘文献性’、‘学理性’、‘当下性’和‘未来感’,并将作用与功能定位为‘温度计’和‘催化剂’的作用。鼓励艺术语言的探索与观念推进,发现并扶持富有潜质的青年艺术人才,建立中国青年艺术资料库,从而成为一个推动中国青年艺术的核心平台。”这仍然是本届未来展的意图。

上届“未来展” 采用了广泛考察与征集的方式,邀请了国内外80位策展人、批评家、艺术家和艺术机构负责人作为中国青年艺术的“田野”发现者,提名了近300位35岁以下(1977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艺术家,并给出提名理由。最终遴选出95位艺术家的近200件作品,作为案例展出。从中归纳出“蔓生长、自媒体、微抵抗、宅空间、浅生活、未知数”六种视觉修辞,构成了上届未来展的结构。

这一届的“未来展”与上届有非常严谨的线索的联系,都注重艺术生态的田野调查和对客观现状的呈现与分析,两届的关系,像是一本书中的前后章节,或是新续篇的开始。这本关于青年艺术的“大书”将一个章节接一个章节地写下去,章节之间将形成相互补充,互为注释的关系。纵观下来,即是中国青年艺术生态的演变史。

与首届“未来展”不同的是,本届是以相关艺术机构或艺术项目作为提名单位,这从一个侧面,考察了在当今艺术生态中各种形式的艺术机构与个体创作者的互为关系。(首届是以个人提名的方式,为我们提供了策展人、馆长、艺评家等与艺术家圈子或群体关系与网络类型考察的依据。)首届主题是对青年艺术生态作为“亚现象”的考察,本届是以“创客”为主题的核心概念,它与“亚现象”这种青年生态现象之间不完全是一种平行的现象关系,“创客”侧重的是对当代青年创作方式的表述。

曾经,人类对“艺术”的理解和概念相对来说是清楚的,但是人类一直在不间断地探索艺术的边界、艺术到底是什么……到今天却进入了对“艺术是什么”最不清楚的时期,就像由“创客”这两个字所表示的,在人类已有概念下无法归类的创意行为。

我们将“创客”这一概念挪用过来作为第二届“CAFAM未来展”的主题。这里我引述策展团队对这一概念的阐述:

“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是指不以盈利为目标,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目前,国际上关于“创客”的概念尚无明确定义,而是泛指坚守创新,持续实践,乐于分享并追求美好生活的人。近年来,“创客”在中国也已开始进入了他的蓬勃发展时期。其中,不仅包含着那些志趣于发明的科技达人,还包括着艺术家、设计师等诸多领域的先进分子。

我们使用“创客”这个概念作为本届未来展的主题,其目的不仅在于“创客”概念本身已经涵盖了艺术家这一身份;实际上“创客”中所包含的坚守、持续性、创意、独立性,或者说乐与大家分享等特征,与当今具有探索精神的艺术家所追求的或者说工作方式,其实是无法区分的,优秀的艺术家在“创客”的概念范围内就是一个优秀的“创客”。               

这一概念清晰的提示出在新技术革命时代,青年艺术家们的思想方法、审美控制以及分享创作的方式,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革。这些在我们的身边悄然发生着,新艺术和艺术史的延续它就是这样;你不小心就踩进了艺术史之内。更重要的是,我们通过这个理念,切入当下青年艺术活力的核心处,让“创”成为主旨。

“创”源于生命动力和对未来的期许,“客”大致是对志趣相投或者际遇相似的一类人的一种称谓(比如刀客、侠客、闪客),具有独立性和威风凛凛,体现着个性价值,它生成在未被见识的状态过程中,随时一跃而起,展示出劲健的势头,是走出“亚现象”的跨越。

“创客”代表的是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艺术家有条件拥有更为发达的感观判断能力与幻想,不断挑战和突破事物的边界。具有“创客”精神的艺术家,给予在做和进程中的艺术一种肯定,也是对新技术融合艺术边界的肯定,肯定那些从新兴技术和日常科技中找到人性温暖的东西。“艺术创客”是在回应这个看似无趣、平淡和没有创造力的现实的一个宣言,从新的角度看今天的艺术。艺术在不断拓展边界的同时,也为不同学科的介入提供了可能性。“创客”空间是一个中间地带,连通着艺术内部对科技的延伸,也连通着日常生活到艺术空间的延伸。

“艺术创客”是不受限制的独立创造,让创造成为表明独立价值、独立思考、独立态度的方式,任其超越原有的定义,不仅是固守于技术组件的动手协作,而成为表明艺术立场的新姿态,特别是一代打破陈规与滞后的敏感者。“创客”不是自足论,不是封闭的自我愉悦,而是新的时代环境下的新的生存论,它们既不是社会反映论,也不是社会批判者,而是环境的提问者。方法与场域成为“创客”的基础。“创客”一词经过“未来展”放大而意义更加丰富起来。

“艺术创客”关注科技的导向,也强调“非艺术”的经验;即对当代艺术自身已经体制化和模式化的反思。如果说,艺术需要从艺术体制外部获取新的能量,那么“创客”正好满足了这一点。“创客”不仅是非体制和非媒体化,而且是在生产全新的经验。因此,这个展览不仅是要再现、梳理“艺术创客”们的现状,而别具生面的策展本身就是一次具有艺术针对性的“创客”行为,这对全球当代艺术和中国当代艺术的现实,都具有意义。

本届“未来展”在这个主题概念下,根据对青年艺术现实的辨别与分析,归纳出“共智场”、“源代码”、“云生产”、“E循环”几种表征,作为展览的基本布局。诚实地讲,在这里我们也遇到了与上届同样的难题;事实上,任何旧有或新编概念都无法表述正在发生中的青年艺术的多样性与不确定性。除上述板块之外,这一届增加了“未来方程式——第二届CAFAM未来展跟踪计划”,入选这部分的艺术家是在参与上届展览后,继续前行并有突出表现的。对这部分艺术家成长进行的这种届与届的延续性跟踪,寻找可增值的方程式,将会对艺术本身、艺术教育以及个体艺术家与时代能量之间的认识补充一个新的视野。

本届未来展的主题概念是经过我们整个工作团队不断地讨论、不断地对焦而逐渐形成,工作团队像是一个学习小组,每次会议差不多就是小组的学习讨论会。我们对青年艺术家的关注,实际上也是对自己、对艺术的认知不断反省和判断的过程,从这些年轻艺术家身上映照出不同代人在认识上的局限性和已经麻木的东西。



王璜生
(艺术总监)
做青年的展览应该有一种年轻而活力的冲动,一种富于挑战性和超越性的思考和具体做法,这是我们着手做“第二届CAFAM未来展”时一直考虑的问题。如何有突破性,与我们第一届“未来展”拉开距离,同时,与这几年来很多机构所做的青年艺术展览项目也有所不同,并应该建立在这样的社会现实与青年文化的基础上,触摸到当下青年艺术及文化的脉搏。我们最终采用了“机构提名”这样的方式,还有,设立“跟踪展”,以持续关注跟踪首届未来展参展青年艺术家的发展。而在整个策展过程中,又在不断的分析讨论中,突出形成了借用和引人“创客”为主题和切入口的第二届未来展总体方向与特征。这样,形成了这一届“未来展”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这届“CAFAM未来展”的第一个特点是,从上一届的个人提名制(策展人、艺术家还有美术馆馆长提名)改变为机构提名。我们上次采用个人提名制,邀请了80位策展人、馆长等提名,是希望通过这么多的眼睛和角度,提供给我们对当下中国青年艺术的更为客观的观察和呈现。在这一届,我们做出了改变,因为我们观察到,近几年来很多机构都在关注青年艺术家的发展,都在做青年艺术家相关的推动性展览,各个机构根据他们不同的出发点和关注度,从不同的角度和视野,共同形成了“田野考察”和“中国青年艺术的生态报告”。所以,机构的提名可以为我们这一届未来展提供更开放的青年艺术文化内容、样态和景观。而更有意思的是,机构的提名,从另一层意义上讲,这本身就是当下“关注青年艺术”方式与状态的“生态考察”,这将是一种很有意思的“生态”与“现象”。因此,我们邀请了近百家艺术机构参与,最终有64家做过很多青年艺术项目的机构参与了提名,共提名了231位艺术家/艺术小组,而也形成了这一届“中国青年艺术的现实表征”的描述。

第二个特点,对青年艺术持续性的关注是“CAFAM未来展”的一种工作方式和重点,这一届展览设立了“跟踪展”的特别单元,题为“未来方程式:首届CAFAM未来展跟踪计划”,“跟踪展”的参展艺术家是在机构提名的基础上,策展团队进一步考虑而选定的,体现着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一直秉承的考察、研究、推动青年艺术的视野与态度。而这样的态度与努力还将体现在这一届“未来展”未来巡回展(香港、上海)的计划中。

这一届“未来展”我们在200多位被提名艺术家中,挑选了79位艺术家参加主题展、12位艺术家入选跟踪展,参展艺术家共计91位,跟上一届的参展人数近似。而“跟踪展”特别单元,将在798艺术工厂呈现。将这部分放在798艺术工厂展出隐含另一层具有象征和阐释性的内涵,即“走进社会空间”,从学院里的美术馆走到社会的公共空间,意味着青年艺术家在社会中已获得了更多的机会与发展。

第三个特点,就是本届策展团队的年轻化,从而带来的展览主题的年轻化。“创客”概念的挪用和“创客创客”主题的提出,是具有很大的敏感性和挑战性的。这里有两个概念我特别感兴趣:一是“创”,包含着创造、跨界、科技感、生活化、个人性、未来感;二是“客”,一种威风凛凛的独立性,像“刀客”、“侠客”,甚至“骇客”、“黑客”等,特立独行,勇往直前,我行我素,并有否定、鄙视、超越、无所顾忌等的行为特征。这正是我们所倡导的“创客”所具有的创造性和独立精神,我们对“创客”概念的挪用及可能带入的策展方式、展示方式、公众参与互动方式等的新的可能性,这是极具吸引力和挑战性的。而在这样的策展过程中,“创客创客”所激起的思想的碰撞、语词的争论、内容与方式的讨论等,都为我们策展团队带入了新的思路及精神与知识的享受。而新的公共交流方式 ——微信,成为了我们这一届策展思想展开与深化的重要载体,我们在微信上的公开讨论的文字,足以编辑成为一本厚厚的“策展语录”,而在大家各自无数的段落表述中,经过集中、整合、提炼、概括、总结出本届“未来展”的“主题阐释”。

这届展览还有一系列公共活动项目,围绕着“青年文化”,围绕着“创客”,围绕着“思想与未来”等等展开。“大学与美术馆”论坛,论坛的题目为“思想与未来”。我们认为,“创客”的概念非常开放,其实“创客”,更包含着新的思想、新的知识、新的自由精神、新的独立性等等的追求与可能性,而无论是“大学”还是“美术馆”,不仅是一个青年之所,也是一个新思想之所、新知识之所,也是一种面向未来的精神之所,因此,我们邀请国内一些大学和公共美术馆与博物馆馆长、策展人共同来讨论“大学”与“美术馆”、“博物馆”的责任、功能、关系,及思想与未来的问题。由中央美院美术馆创办的《大学与美术馆》刊物,已经出版了五期,在每一期中都特别强调讨论大学的文化思想和精神,还有作为美术馆的责任和思考的相关文化问题,如“美术馆的公共性与知识性”、“美术馆的文化策略与学科建构”、“作为美术馆的‘声音’”、“美术馆与艺术史书写”等。这次借“未来展”及相关“创客”主题之机,举办首届“大学与美术馆”论坛,围绕“大学精神与未来”、“美术馆及青年文化”、“被动与主动:知识生产的有效性”等论题展开讨论。

还有,我们邀请了一些青年艺术家团组和创客团队,持续举办相关的开放性活动,因为开放,可能会有更多的未知和可能性,会更多地吸引观众、年轻人的参与。另外,展览期间还将举办一系列的工作坊、开放论坛以及“创艺术 · 开口秀”、“创艺术 · 创客马拉松”等等形式活泼的活动。我们很期待,这次展览能够用一种更为开放的、年轻的、富有创意的方式和结构来呈现。


王春辰
(策展团队)
今天的中国现场是一个全新的格局,生活于其中的青年艺术家群体给我们带来了完全不同的面貌,渐渐地呈现出新时代的特征。对它们的认识用原有的模式、语言都不能准确描述它们。这是需要用最诚恳的态度、最热情的敏锐、最直接的介入才能跟进与感知的一代新青年艺术。

这个时代的青年人、青年艺术家对艺术有了不同的理解和解读,对自我的艺术方式有了不同的判断,他们的艺术心理因素大为不同。第二届“CAFAM未来展”的主题借用“创客创客”一词,是希望以“创”的概念来描述这个时代的特征,试图去把握青年一代的独立性、个体性以及积极的自我价值。在很多时候,我们过度强调什么是艺术,而没有去另外地设想什么不是艺术。今天,很多不同专业背景的青年人只是做出若干和物品本身没有实际意义的探索性的、趣味化的活动,是否属于艺术并不在他们的思考之中,而身为艺术家的一些青年又不认为自己是一个经典意义上的艺术家。经常的时候,人们会对青年发出指责或怀疑的声音,以为青年人与他们有了差别,便视为恐惧。这在过去是普遍的一种社会心理和形态,因为在一个节奏相对缓慢、事物几无变化的社会里,青年人基本上按着既有的生活习惯、思维习惯来行事,少有越出既定范式的可能和机会,而且社会也不允许不按既定的方式的行为出现。在艺术上,经典的意义也是按照成型的、成熟的、研习既久的模式去学习艺术、去理解艺术,然后再延续着做下去。而这一切的模式在今天的青年人与青年艺术家面前有些失效了。

这是一个急剧变化、改变一切的年代,没有不被改变的,也没有不可能不被改变的。他们成长的每一天都在发生改变,有些属于延续性的改变,有些是面目全非的改变,还有些是外形没改但性质发生改变。表面上,我们处在同一个时空之下,但是我们的感应、感觉、反应以及行为是完全不同的,是存在巨大隔阂的,甚至是断代的。之所以有差异的反应,原因有很多,但主要原因是僵化的思想观念导致相当的人不思进取、墨守陈规,核心是这里面有利益与权力之关联的缘故。所以,引领时代先声的往往是那些没有包袱、没有沉疴旧病的一代人,是那些充满热情和思维跳跃的人。由于新技术、新条件、新情况的出现和发生,旧有的知识和技能都陈旧了,甚至说,当青年一代被抛向社会的时候,他们的生存准备和训练是不充分的,不是一应俱全的。怎么办?生存的欲望和创新的意志便发生了。他们不是天生的发明家和创新者,而是这个时代和社会让他们使然,他们必须这样做才足以证明他们的存在,才足以阐释他们之所以存在的理由,因为一切旧有的模式是那么隔膜地拒绝新事物、拒绝陌生的东西。这是时代予青年特征的关系,迅速交流的社会信息和资讯远远多于陈旧的知识获得方式,大量无意义的知识在快速的节奏面前都无效了。

其实,这样的青年特征在整个现代社会历史里都具有前卫姿态和引领性质,甚至不断地展现出政治性叙事。由于中国文化的特殊性,经常对世界性的社会变革产生一种政治的抵触,经常以“中国特色”来予以回击;这也是为什么在艺术的层面上,中国的艺术形态与认识固步自封得多,而充满自信的开放少。如果说,我们在艺术的认知上有多么得不同,看看我们的教科书、我们的体制内展览、我们的教育模式、我们的媒体传播等等,都一目了然。有时,不是我们知道的少,而是我们行动的少。在这方面,青年人体现出了他们的先进性:他们乐于而且有敏感的行动去尝试不同的东西、去接受不同的东西或去怀疑陈旧的东西。关于艺术的认知,如果还停留一种模式上(如学院模式、官方模式或所谓流行的市场模式),无论如何都无法涵盖这个时代的变化,也无法逆转历史趋势地去拒绝一切的艺术认知变化。这些其实都是变化了多元社会的属性所折射出来的,但对于青年艺术家来讲,他们并不是简单地照单全收这些模式,而是用无法言说的方式去幽默地、戏拟地、无厘头地或本能地做他们的东西、行为,他们不再漠然屈从什么权威章程,或匍匐在某个大师的阴影下。不,一切都不。他们开始的可能都不是什么经典样式,甚至他们连经典样式还全然不知呢,但他们在时代的大潮裹挟下,只想本能地、直觉地、欢快地、反向地做下去、做下去。

好多时候,稍一不慎我们就感觉不到今天的青年艺术家的特殊之处,稍一麻木他们就滑走过我们的眼前。这个时代的青年的成长速度、成长节奏和他们对事物的认识视角皆有不同,其出发点有时让人匪夷所思,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他们抛弃了过去所学的那些规则性的东西,很多艺术家看起来都不像是在做艺术,而是在做一个不知道如何归类的东西,这一点也成为观察今天的青年艺术的一个特点。事实上,在世界范围内,很多青年艺术家都在做类似的事情,他们被叫做艺术家遂成为一件受到怀疑或质疑的事情。谁是艺术家?谁又是在做艺术?时代重新点燃什么是艺术、什么是艺术家的问题,而这样的问题的回应又成了新一波严肃思考时代进程的全球现象。

“CAFAM未来展”即是希望放弃那种古典的美术馆的美学主导性,而敞开视野来介入到新的青年文化进程中。这一届叫“创客创客”,跟上一届“亚现象”有着递进的关系,上届是现象的描述,这届更希望美术馆,特别是作为大学里的美术馆,作为一个体现学术研究、观察历史、观察变化的机构,有一种积极的主张或积极的姿态参与到今天发生的青年艺术的变化中,对今天整个的艺术变化作出反应和同步,也通过这样的展览研究,更深入地观察与研究中国的青年艺术。而且通过这样的展览,我们不仅谈现象,也要去追问本质的东西。这些根本的东西也许没有答案,但它们会促进我们对关于当代、关于艺术、关于未来的思考和思辨。打开观察青年艺术变化的窗口,就等于抓住了未来的趋势和可能性。作为“创客创客”的第二届“CAFAM未来展”,我们希望实现这样的意图:把变化的中国青年艺术中那些积极、鲜活的和特别敏锐的东西呈现出来,作为视觉文本来对未来历史做出启示,虽然它们不是唯一。



盛葳
(策展团队)
绘画和雕塑是作坊时代的产物,装置和新媒体艺术则与大工业生产彼此对应。今天,叮叮铛铛的手工作坊早已成为历史,轰轰隆隆的工厂车间也正在以令人惊异的速度锐减。尤其是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新现实不仅在全球范围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也同样深刻地改变了艺术及其组织和生产系统。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今天的青年艺术现实状态如何?它们的未来图景是否可以勾勒?这正是第二届“CAFAM未来展”所希望呈现的。因此,经过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和策展团队数次马拉松式的学术讨论,我们将关注点聚焦在“创客”上。

“创客”是一种具有充沛创新力量和富于极强时代色彩的描述方式,它们广泛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现实中。诸如曼切斯特这样的老牌工业城市,在二战以后的50年代开始迅速衰落,之后集中出现了一种奇怪的亚文化现象——后工业文化。诸如地下摇滚等类型的艺术在这里生根发芽,生长扩大。但随着社会的变迁,今天,这些地方变成了“创客”的天堂,他们建立各种小型空间和创意平台,通过互联网、3D打印机、数控机床不断实现极具创新性的想法,满足个性化的现实需求,将人类的创造力发展到一个新的程度。作为一种全球性、全领域的新运动和新系统,“创客”正以令人惊讶的速度和规模在中国扩展,而且,由于其核心聚焦于对“创造力”的开发和创造,无论是倡导者、参与者还是分享者,对于“创客”的热情都呈现出几何倍数的增长。

“创客”所关心的,不是“内容”的变化,而是“系统”的创新。因此,在当代艺术领域内,“创客”所指代的,既不是风格或题材的变化,也不是媒介或者材料的更新,而是指与这个时代相契合的一种全新“组织、生产、分享”的机制和系统。如果说传统的艺术创新指的是“艺术自身”的创新,那么,“创客”则更多地将焦点定位在“艺术创新平台和机制”的创新。回首艺术史,现代主义的艺术家就像一个个独孤的英雄,他们在“艺术”自治区之内,承担着创新的一切,但对于“创客”而言,艺术家变成了“策展人”,他们突破了“艺术”的领地,变成创新组织系统的核心,而未必一定是艺术作品的创作主体。组织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变化是“创客”实践的基本动力。就像我们今天经常看到、听到的“C2B”、“O2O”这样的概念,并不仅仅是渠道的变化,而是基本组织和生产方式的变化,接着导致了产品的变化、渠道的变化、受众的变化和结果的变化。在“创客”的艺术运动中,同样如此,他们不是DIY,不是自娱自乐,而是充分强调合作、强调交往、强调整合。而且,正是这种合作和交流产生了一种全新的艺术生产方式。它的整个创造过程是参与性的,参与创造、参与分享、参与传播,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家和观众角色发生了交融乃至错位。艺术的整个生产系统机制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以此为基础,在艺术家和作品的征集、选择和定向委托方面,我们更倾向于在组织、生产、参与、分享方面的新艺术系统和机制,尽量多和广泛地容纳参与者与分享者,让他们进入创意、生产和传播的系统中,成为艺术创作的主体。在展览的策划过程中,我们邀请了一批具有活力的年轻艺术家座谈。就像我们所期待的那样,与两三年前相比,青年艺术家已经发生了非常巨大的转变。甚至有的艺术家会直接告诉我们:“我不是艺术家”,“我做的不是艺术”。当然,他们并不是想说自己是杜尚式的“反艺术者”,而是自己的“创作”实际上已经大大突破了“艺术”可以定义的范畴,甚至成为一种社会化、商业化的形式。青年艺术家自组织、头脑风暴、创作接力……这些事实不仅艺术家及其群体的自我组织、社会活动,更是艺术自身的创新性实践。当这些现象发生在互联网或社交网络上时,传统的理论话语已经无法去概括、描述和定义它们,似乎“当代艺术”也已经成为过去时。在新的文化地图中,时间与空间、现实与虚拟、理论和实践……这些惯常使用的理解模式,已经交织在一起,无法分割。

因此,“创客”在根本上,并不在于是不是新媒体或者是高科技,更重要的是,它聚焦于提供一个创造之网、一个可以释放年轻人创造力的系统机制,否则,其目的必然滑向科技未来主义的一面。譬如“屌丝艺术”,它们并不向像传统的前卫艺术一样强调直接的、再现式的社会批判和政治批判,也不强调、甚至反对利用高新科技进行艺术创造。而是将目光聚焦于“艺术”之外。因为,业已体制化和模式化的“当代艺术”只能生产出我们完全可以期待和想像的作品与经验。那么,他们从艺术体制外部去寻求突破,将那些没有被媒体化的直接、现场、一手的非艺术经验、全新体验呈现出来,恰好满足了我们对“创客”的定义。在相关项目的设计上,第二届“CAFAM未来展”也突破了一般展览的导览、讲座、对话模式,设立了创客工作坊、创客马拉松、创艺术开口秀、创客探访计划等实践性和参与性更强的活动,还邀请了不少成熟的创客组织和平台进入到展览内部,现场邀请观众共同进行创意行动。

回顾整个展览的策划过程,其实也像一个创客的过程,大家不断参与讨论,激发创意思维,这些创意思维并不仅仅限定在展什么样的作品上,同时更重要的是,如何创新展览项目自身。这就是“创客”。展览所呈现的艺术“创客”,恰恰对应着本次展览的副标题“中国青年艺术的现实表征”。所谓表征(representation),即是“再现”,那么,强调“创造力”的“创客”,就是今天中国青年艺术最贴切的现实再现。此外,“创客”不仅是对“现实”的表征,同时也指向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如同我们系列项目的名称所构筑的那样:“未来展”。因此,对于本次展览而言,“创客”实际上就是中国青年艺术“现实”与“未来”的连接点,这正是我们策划本次展览的核心目的。


李振华

(策展团队)
一切创造都将是徒劳的,都会消解在工业革命以来人和具体的社会生产关系中,并不断创造新的生产关系。如第三次工业革命(数字革命)1后带来的关于虚拟世界的认知,可以被追述到60年代末期开始的新金融系统的转变,人开始认识虚拟经济和虚拟世界的时候,也就更加地关注时间,以及那些被不断追问的自身之存在。

这可能就是为什么当代艺术一直在不间断地扩展其边界,如Nicolas Bourriaud2的《关系美学》(relational aesthetics)3到《后制品》(post production)中所论述的艺术的几个阶段:人和神,人和物,人和人。当然今天恰好我们再次走进了“人和物”的论断中,这三个关系可以被看作一个不断作用的三角。如虚拟世界人和神是平等的,人是一个或几个世界的创造者,并可以任意而为,不同的是人在虚拟世界还有其管制之规则,以及创造之方法。而真实世界的神,却很不具体,也很不清晰的创造着这个世界。人和人的关系在今天被置于各个层面去思考,艺术开始大量谈论其上下文关系,以及具体指向的去除基本物件的方式。那么从上述两个方面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今天的艺术家更关注具体的创造体系,这与虚拟世界的观念有关,艺术家为什么更关注自己和他们所构建的关系,而不是具体的作品,这就与Nicolas的《关系美学》有关联。

中国艺术市场兴起以来,最近三至五年是最为关注青年艺术家的,通过具体的奖项、展览、拍卖,不难看到这一巨大的力量,同样是一个《巨大的谜语》4,成为不可解的社会现实,这并不能解释多少艺术家真正在这个半成熟的系统里获得了关注,这也不能解释那些年龄大一些的艺术家去了哪里?这如同一场盲目的革命,在古斯塔夫 · 勒庞《乌合之众》5中不乏对这一现象悲观解释。同样在中国知识分子梁漱溟“这个世界会好吗?”6的疑问中,这个世界真的发生了改变吗?是越来越好吗?而这些属于过去的知识分子不也都是年轻人,都经历了惨痛的社会现实,以及具体的社会实践,这是悲观追问的基础——必须通过行动来推进认知。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年代,这是愚蠢的年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绝望之冬;我们拥有一切,我们一无所有;我们正走向天堂,我们都在奔向与其相反的地方;简而言之,那时和现在是如斯的相像,某些嚷的最凶的权威人士坚持要用最高级来形容它,评说是好是坏,都是只用最高级。……”

——狄更斯《双城记》

假设每个时代都必将有其作用,艺术之创作也必指向自身之存在。艺术家的行动和“做”的作用必须成为其自身存在的基础。消耗重构或归于寂灭,都是艺术创作能带来的指向心灵或是身体经验的东西,艺术不仅仅是手艺,是智力活动,同时还是关于时间和生命的痕迹。

青年艺术家是所有曾经是青年或是正在成为青年的一个时态,青年艺术家的展览也必然成为这一时态所关联的空间,人会在任何时刻和任何可能的物象之下发现那些感动的东西,并不因为具体的外在形式所改变。如观看一幅古人作品所产生的联想,不仅仅是画面中的,还有关于这幅绘画的故事,从图像到之外。如观看徐冰的作品《何处惹尘埃》7,会联想到灾难,会自然地思考生死。而年轻艺术家在即将发生的展览中要呈现的,可能没有任何惊喜8,也可能作用于那些来自他们所经历的具体经验和方法。如果这些具体的形式能有作用,不同之处就是时间之涟漪,从一个传递到另一个,而情感或是对内心的映照不变。

对青年艺术家的关注,同样是一种知识积累的过程,之所以能够将信息汇聚成知识,就在于具体的经验者,正在尝试不同的方法和方式,去确认一个属于信息之外的复杂感受,这是指向未来的,并没有好坏之分,这与具体的对信息的分析和作出判断的机械化社会,或是逐利的现世应该还是有分别,毕竟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同样主导着人性,并成为现实生活中的光斑。

又一个青年的艺术展览,也总需要回应:“什么是下一个?”,这可能是这个展览希望提出的问题,也同时给出很具体的解答。


注释:
1 http://zh.wikipedia.org/wiki/數字化革命
2 http://en.wikipedia.org/wiki/nicolas_bourriaud
3   http://en.wikipedia.org/wiki/relational_art
4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9965968/
5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012611/
6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456524/
7   http://www.xubing.com/index.php/ chinese/projects/year/2011/where_does_the_dust_itself_collect
8 http://www.e-flux.com/announcements/the-best-surprise-is-no-surprise-2/

蔡萌(策展团队)
关于“创客”和“未来”,让我最直接地联想到一个非常有名的电影《回到未来》(Back to the Future)三部曲。这部我需要隔两年就要重温一遍的电影是由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1946—)在1984年拍摄的。剧中有一个经常弄些稀奇古怪发明的布朗博士(Dr. Brown)让人印象深刻。他这种带有明显“车库文化”(Garage culture)的身份在今天看来,应该属于典型的“创客”。而整部电影则是围绕着这位“老创客”发明的时光穿梭机来展开的。这部影响了一代美国人的电影,充满着想象力并满足了人们对“未来”的憧憬与梦想。而另一部让我联想到的电影,应该是2014年崔健新上映的电影《蓝色骨头》。有记者去采访崔健,问到:“为什么用“蓝色”形容?”崔健答:“蓝色代表着年轻和未来”。可以说这种将“蓝色”作为对青年和未来的一种隐喻,似乎在某程度上也与我们的“CAFAM未来展”不谋而合。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关注青年和未来?首先,作为美术馆而言,现如今几乎所有西方重要的美术馆都在思考如何吸引更多的青年人进入美术馆(当然,这也许与他们的“老龄化社会”不无关系,但今天,中国距离“老龄化社会”有多远呢?);其次,作为一个大学的美术学院,我们既是为青年学生们服务,同时也是被他们包裹着,并时刻激励着的。形象的讲,我们更像是被一条由年轻人所构成并流淌着的河流不断冲刷、拍打、涤荡的美术馆;我们沉浸其中,完成自身的新陈代谢。如何在这样的一个美术馆里对青年及其代表的未来发出声音?如何了解年轻人的想法?如何更有针对性的策划针对青年人的展览?以及如何借助展览打破艺术教育内在固有的、自我的循环方式;进而,通过更多体外循环的方式,既在拓展当代艺术格局的同时,也能实现一种新的更为庞大的内外交互的循环系统?正是基于这些问题的思考,我们开始启动了“CAFAM未来展”项目,并以此展开探索。

而关于为何将“创客”作为本届展览的主题,前面的“主题阐释”以及几位策展人都有清晰、充分的表述,已无需我再多言。这里只补充一点,以“创客”作为主题,并非仅是基于现实考量,而更多是基于一种我们对未来的愿景:希望青年艺术家能够穿越现实,抵达一个不再处于不断矫枉过正、充满巨大荒诞的社会,进入和平、美好的、正常的新世界。


策展人语
徐冰
(总策展)
我们一直认为对青年艺术家的关注是最值得做的事情,因为青年艺术生态是最敏感的一个地带,它可以反映这个时代最不确定的,也是最有生长力的那一部分,更重要的是,他们代表未来。基于这一想法,就有了“CAFAM未来展”这个项目。在两年前举办的“首届CAFAM未来展:亚现象 · 中国青年艺术生态报告”的前言中有如下表述:“此项目重在对当今青年艺术生态做田野式考察,分析、研究当下及下一个阶段中国艺术的可能趋势。辨别属于这一代人特有的艺术方式——他们是如何与此在的世界发生关系的,又是如何将现实感知投射在艺术中的。策展团队的共识是强调‘田野性’、‘文献性’、‘学理性’、‘当下性’和‘未来感’,并将作用与功能定位为‘温度计’和‘催化剂’的作用。鼓励艺术语言的探索与观念推进,发现并扶持富有潜质的青年艺术人才,建立中国青年艺术资料库,从而成为一个推动中国青年艺术的核心平台。”这仍然是本届未来展的意图。

上届“未来展” 采用了广泛考察与征集的方式,邀请了国内外80位策展人、批评家、艺术家和艺术机构负责人作为中国青年艺术的“田野”发现者,提名了近300位35岁以下(1977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艺术家,并给出提名理由。最终遴选出95位艺术家的近200件作品,作为案例展出。从中归纳出“蔓生长、自媒体、微抵抗、宅空间、浅生活、未知数”六种视觉修辞,构成了上届未来展的结构。

这一届的“未来展”与上届有非常严谨的线索的联系,都注重艺术生态的田野调查和对客观现状的呈现与分析,两届的关系,像是一本书中的前后章节,或是新续篇的开始。这本关于青年艺术的“大书”将一个章节接一个章节地写下去,章节之间将形成相互补充,互为注释的关系。纵观下来,即是中国青年艺术生态的演变史。

与首届“未来展”不同的是,本届是以相关艺术机构或艺术项目作为提名单位,这从一个侧面,考察了在当今艺术生态中各种形式的艺术机构与个体创作者的互为关系。(首届是以个人提名的方式,为我们提供了策展人、馆长、艺评家等与艺术家圈子或群体关系与网络类型考察的依据。)首届主题是对青年艺术生态作为“亚现象”的考察,本届是以“创客”为主题的核心概念,它与“亚现象”这种青年生态现象之间不完全是一种平行的现象关系,“创客”侧重的是对当代青年创作方式的表述。

曾经,人类对“艺术”的理解和概念相对来说是清楚的,但是人类一直在不间断地探索艺术的边界、艺术到底是什么……到今天却进入了对“艺术是什么”最不清楚的时期,就像由“创客”这两个字所表示的,在人类已有概念下无法归类的创意行为。

我们将“创客”这一概念挪用过来作为第二届“CAFAM未来展”的主题。这里我引述策展团队对这一概念的阐述:

“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是指不以盈利为目标,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目前,国际上关于“创客”的概念尚无明确定义,而是泛指坚守创新,持续实践,乐于分享并追求美好生活的人。近年来,“创客”在中国也已开始进入了他的蓬勃发展时期。其中,不仅包含着那些志趣于发明的科技达人,还包括着艺术家、设计师等诸多领域的先进分子。

我们使用“创客”这个概念作为本届未来展的主题,其目的不仅在于“创客”概念本身已经涵盖了艺术家这一身份;实际上“创客”中所包含的坚守、持续性、创意、独立性,或者说乐与大家分享等特征,与当今具有探索精神的艺术家所追求的或者说工作方式,其实是无法区分的,优秀的艺术家在“创客”的概念范围内就是一个优秀的“创客”。               

这一概念清晰的提示出在新技术革命时代,青年艺术家们的思想方法、审美控制以及分享创作的方式,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革。这些在我们的身边悄然发生着,新艺术和艺术史的延续它就是这样;你不小心就踩进了艺术史之内。更重要的是,我们通过这个理念,切入当下青年艺术活力的核心处,让“创”成为主旨。

“创”源于生命动力和对未来的期许,“客”大致是对志趣相投或者际遇相似的一类人的一种称谓(比如刀客、侠客、闪客),具有独立性和威风凛凛,体现着个性价值,它生成在未被见识的状态过程中,随时一跃而起,展示出劲健的势头,是走出“亚现象”的跨越。

“创客”代表的是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艺术家有条件拥有更为发达的感观判断能力与幻想,不断挑战和突破事物的边界。具有“创客”精神的艺术家,给予在做和进程中的艺术一种肯定,也是对新技术融合艺术边界的肯定,肯定那些从新兴技术和日常科技中找到人性温暖的东西。“艺术创客”是在回应这个看似无趣、平淡和没有创造力的现实的一个宣言,从新的角度看今天的艺术。艺术在不断拓展边界的同时,也为不同学科的介入提供了可能性。“创客”空间是一个中间地带,连通着艺术内部对科技的延伸,也连通着日常生活到艺术空间的延伸。

“艺术创客”是不受限制的独立创造,让创造成为表明独立价值、独立思考、独立态度的方式,任其超越原有的定义,不仅是固守于技术组件的动手协作,而成为表明艺术立场的新姿态,特别是一代打破陈规与滞后的敏感者。“创客”不是自足论,不是封闭的自我愉悦,而是新的时代环境下的新的生存论,它们既不是社会反映论,也不是社会批判者,而是环境的提问者。方法与场域成为“创客”的基础。“创客”一词经过“未来展”放大而意义更加丰富起来。

“艺术创客”关注科技的导向,也强调“非艺术”的经验;即对当代艺术自身已经体制化和模式化的反思。如果说,艺术需要从艺术体制外部获取新的能量,那么“创客”正好满足了这一点。“创客”不仅是非体制和非媒体化,而且是在生产全新的经验。因此,这个展览不仅是要再现、梳理“艺术创客”们的现状,而别具生面的策展本身就是一次具有艺术针对性的“创客”行为,这对全球当代艺术和中国当代艺术的现实,都具有意义。

本届“未来展”在这个主题概念下,根据对青年艺术现实的辨别与分析,归纳出“共智场”、“源代码”、“云生产”、“E循环”几种表征,作为展览的基本布局。诚实地讲,在这里我们也遇到了与上届同样的难题;事实上,任何旧有或新编概念都无法表述正在发生中的青年艺术的多样性与不确定性。除上述板块之外,这一届增加了“未来方程式——第二届CAFAM未来展跟踪计划”,入选这部分的艺术家是在参与上届展览后,继续前行并有突出表现的。对这部分艺术家成长进行的这种届与届的延续性跟踪,寻找可增值的方程式,将会对艺术本身、艺术教育以及个体艺术家与时代能量之间的认识补充一个新的视野。

本届未来展的主题概念是经过我们整个工作团队不断地讨论、不断地对焦而逐渐形成,工作团队像是一个学习小组,每次会议差不多就是小组的学习讨论会。我们对青年艺术家的关注,实际上也是对自己、对艺术的认知不断反省和判断的过程,从这些年轻艺术家身上映照出不同代人在认识上的局限性和已经麻木的东西。



王璜生
(艺术总监)
做青年的展览应该有一种年轻而活力的冲动,一种富于挑战性和超越性的思考和具体做法,这是我们着手做“第二届CAFAM未来展”时一直考虑的问题。如何有突破性,与我们第一届“未来展”拉开距离,同时,与这几年来很多机构所做的青年艺术展览项目也有所不同,并应该建立在这样的社会现实与青年文化的基础上,触摸到当下青年艺术及文化的脉搏。我们最终采用了“机构提名”这样的方式,还有,设立“跟踪展”,以持续关注跟踪首届未来展参展青年艺术家的发展。而在整个策展过程中,又在不断的分析讨论中,突出形成了借用和引人“创客”为主题和切入口的第二届未来展总体方向与特征。这样,形成了这一届“未来展”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这届“CAFAM未来展”的第一个特点是,从上一届的个人提名制(策展人、艺术家还有美术馆馆长提名)改变为机构提名。我们上次采用个人提名制,邀请了80位策展人、馆长等提名,是希望通过这么多的眼睛和角度,提供给我们对当下中国青年艺术的更为客观的观察和呈现。在这一届,我们做出了改变,因为我们观察到,近几年来很多机构都在关注青年艺术家的发展,都在做青年艺术家相关的推动性展览,各个机构根据他们不同的出发点和关注度,从不同的角度和视野,共同形成了“田野考察”和“中国青年艺术的生态报告”。所以,机构的提名可以为我们这一届未来展提供更开放的青年艺术文化内容、样态和景观。而更有意思的是,机构的提名,从另一层意义上讲,这本身就是当下“关注青年艺术”方式与状态的“生态考察”,这将是一种很有意思的“生态”与“现象”。因此,我们邀请了近百家艺术机构参与,最终有64家做过很多青年艺术项目的机构参与了提名,共提名了231位艺术家/艺术小组,而也形成了这一届“中国青年艺术的现实表征”的描述。

第二个特点,对青年艺术持续性的关注是“CAFAM未来展”的一种工作方式和重点,这一届展览设立了“跟踪展”的特别单元,题为“未来方程式:首届CAFAM未来展跟踪计划”,“跟踪展”的参展艺术家是在机构提名的基础上,策展团队进一步考虑而选定的,体现着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一直秉承的考察、研究、推动青年艺术的视野与态度。而这样的态度与努力还将体现在这一届“未来展”未来巡回展(香港、上海)的计划中。

这一届“未来展”我们在200多位被提名艺术家中,挑选了79位艺术家参加主题展、12位艺术家入选跟踪展,参展艺术家共计91位,跟上一届的参展人数近似。而“跟踪展”特别单元,将在798艺术工厂呈现。将这部分放在798艺术工厂展出隐含另一层具有象征和阐释性的内涵,即“走进社会空间”,从学院里的美术馆走到社会的公共空间,意味着青年艺术家在社会中已获得了更多的机会与发展。

第三个特点,就是本届策展团队的年轻化,从而带来的展览主题的年轻化。“创客”概念的挪用和“创客创客”主题的提出,是具有很大的敏感性和挑战性的。这里有两个概念我特别感兴趣:一是“创”,包含着创造、跨界、科技感、生活化、个人性、未来感;二是“客”,一种威风凛凛的独立性,像“刀客”、“侠客”,甚至“骇客”、“黑客”等,特立独行,勇往直前,我行我素,并有否定、鄙视、超越、无所顾忌等的行为特征。这正是我们所倡导的“创客”所具有的创造性和独立精神,我们对“创客”概念的挪用及可能带入的策展方式、展示方式、公众参与互动方式等的新的可能性,这是极具吸引力和挑战性的。而在这样的策展过程中,“创客创客”所激起的思想的碰撞、语词的争论、内容与方式的讨论等,都为我们策展团队带入了新的思路及精神与知识的享受。而新的公共交流方式 ——微信,成为了我们这一届策展思想展开与深化的重要载体,我们在微信上的公开讨论的文字,足以编辑成为一本厚厚的“策展语录”,而在大家各自无数的段落表述中,经过集中、整合、提炼、概括、总结出本届“未来展”的“主题阐释”。

这届展览还有一系列公共活动项目,围绕着“青年文化”,围绕着“创客”,围绕着“思想与未来”等等展开。“大学与美术馆”论坛,论坛的题目为“思想与未来”。我们认为,“创客”的概念非常开放,其实“创客”,更包含着新的思想、新的知识、新的自由精神、新的独立性等等的追求与可能性,而无论是“大学”还是“美术馆”,不仅是一个青年之所,也是一个新思想之所、新知识之所,也是一种面向未来的精神之所,因此,我们邀请国内一些大学和公共美术馆与博物馆馆长、策展人共同来讨论“大学”与“美术馆”、“博物馆”的责任、功能、关系,及思想与未来的问题。由中央美院美术馆创办的《大学与美术馆》刊物,已经出版了五期,在每一期中都特别强调讨论大学的文化思想和精神,还有作为美术馆的责任和思考的相关文化问题,如“美术馆的公共性与知识性”、“美术馆的文化策略与学科建构”、“作为美术馆的‘声音’”、“美术馆与艺术史书写”等。这次借“未来展”及相关“创客”主题之机,举办首届“大学与美术馆”论坛,围绕“大学精神与未来”、“美术馆及青年文化”、“被动与主动:知识生产的有效性”等论题展开讨论。

还有,我们邀请了一些青年艺术家团组和创客团队,持续举办相关的开放性活动,因为开放,可能会有更多的未知和可能性,会更多地吸引观众、年轻人的参与。另外,展览期间还将举办一系列的工作坊、开放论坛以及“创艺术 · 开口秀”、“创艺术 · 创客马拉松”等等形式活泼的活动。我们很期待,这次展览能够用一种更为开放的、年轻的、富有创意的方式和结构来呈现。


王春辰
(策展团队)
今天的中国现场是一个全新的格局,生活于其中的青年艺术家群体给我们带来了完全不同的面貌,渐渐地呈现出新时代的特征。对它们的认识用原有的模式、语言都不能准确描述它们。这是需要用最诚恳的态度、最热情的敏锐、最直接的介入才能跟进与感知的一代新青年艺术。

这个时代的青年人、青年艺术家对艺术有了不同的理解和解读,对自我的艺术方式有了不同的判断,他们的艺术心理因素大为不同。第二届“CAFAM未来展”的主题借用“创客创客”一词,是希望以“创”的概念来描述这个时代的特征,试图去把握青年一代的独立性、个体性以及积极的自我价值。在很多时候,我们过度强调什么是艺术,而没有去另外地设想什么不是艺术。今天,很多不同专业背景的青年人只是做出若干和物品本身没有实际意义的探索性的、趣味化的活动,是否属于艺术并不在他们的思考之中,而身为艺术家的一些青年又不认为自己是一个经典意义上的艺术家。经常的时候,人们会对青年发出指责或怀疑的声音,以为青年人与他们有了差别,便视为恐惧。这在过去是普遍的一种社会心理和形态,因为在一个节奏相对缓慢、事物几无变化的社会里,青年人基本上按着既有的生活习惯、思维习惯来行事,少有越出既定范式的可能和机会,而且社会也不允许不按既定的方式的行为出现。在艺术上,经典的意义也是按照成型的、成熟的、研习既久的模式去学习艺术、去理解艺术,然后再延续着做下去。而这一切的模式在今天的青年人与青年艺术家面前有些失效了。

这是一个急剧变化、改变一切的年代,没有不被改变的,也没有不可能不被改变的。他们成长的每一天都在发生改变,有些属于延续性的改变,有些是面目全非的改变,还有些是外形没改但性质发生改变。表面上,我们处在同一个时空之下,但是我们的感应、感觉、反应以及行为是完全不同的,是存在巨大隔阂的,甚至是断代的。之所以有差异的反应,原因有很多,但主要原因是僵化的思想观念导致相当的人不思进取、墨守陈规,核心是这里面有利益与权力之关联的缘故。所以,引领时代先声的往往是那些没有包袱、没有沉疴旧病的一代人,是那些充满热情和思维跳跃的人。由于新技术、新条件、新情况的出现和发生,旧有的知识和技能都陈旧了,甚至说,当青年一代被抛向社会的时候,他们的生存准备和训练是不充分的,不是一应俱全的。怎么办?生存的欲望和创新的意志便发生了。他们不是天生的发明家和创新者,而是这个时代和社会让他们使然,他们必须这样做才足以证明他们的存在,才足以阐释他们之所以存在的理由,因为一切旧有的模式是那么隔膜地拒绝新事物、拒绝陌生的东西。这是时代予青年特征的关系,迅速交流的社会信息和资讯远远多于陈旧的知识获得方式,大量无意义的知识在快速的节奏面前都无效了。

其实,这样的青年特征在整个现代社会历史里都具有前卫姿态和引领性质,甚至不断地展现出政治性叙事。由于中国文化的特殊性,经常对世界性的社会变革产生一种政治的抵触,经常以“中国特色”来予以回击;这也是为什么在艺术的层面上,中国的艺术形态与认识固步自封得多,而充满自信的开放少。如果说,我们在艺术的认知上有多么得不同,看看我们的教科书、我们的体制内展览、我们的教育模式、我们的媒体传播等等,都一目了然。有时,不是我们知道的少,而是我们行动的少。在这方面,青年人体现出了他们的先进性:他们乐于而且有敏感的行动去尝试不同的东西、去接受不同的东西或去怀疑陈旧的东西。关于艺术的认知,如果还停留一种模式上(如学院模式、官方模式或所谓流行的市场模式),无论如何都无法涵盖这个时代的变化,也无法逆转历史趋势地去拒绝一切的艺术认知变化。这些其实都是变化了多元社会的属性所折射出来的,但对于青年艺术家来讲,他们并不是简单地照单全收这些模式,而是用无法言说的方式去幽默地、戏拟地、无厘头地或本能地做他们的东西、行为,他们不再漠然屈从什么权威章程,或匍匐在某个大师的阴影下。不,一切都不。他们开始的可能都不是什么经典样式,甚至他们连经典样式还全然不知呢,但他们在时代的大潮裹挟下,只想本能地、直觉地、欢快地、反向地做下去、做下去。

好多时候,稍一不慎我们就感觉不到今天的青年艺术家的特殊之处,稍一麻木他们就滑走过我们的眼前。这个时代的青年的成长速度、成长节奏和他们对事物的认识视角皆有不同,其出发点有时让人匪夷所思,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他们抛弃了过去所学的那些规则性的东西,很多艺术家看起来都不像是在做艺术,而是在做一个不知道如何归类的东西,这一点也成为观察今天的青年艺术的一个特点。事实上,在世界范围内,很多青年艺术家都在做类似的事情,他们被叫做艺术家遂成为一件受到怀疑或质疑的事情。谁是艺术家?谁又是在做艺术?时代重新点燃什么是艺术、什么是艺术家的问题,而这样的问题的回应又成了新一波严肃思考时代进程的全球现象。

“CAFAM未来展”即是希望放弃那种古典的美术馆的美学主导性,而敞开视野来介入到新的青年文化进程中。这一届叫“创客创客”,跟上一届“亚现象”有着递进的关系,上届是现象的描述,这届更希望美术馆,特别是作为大学里的美术馆,作为一个体现学术研究、观察历史、观察变化的机构,有一种积极的主张或积极的姿态参与到今天发生的青年艺术的变化中,对今天整个的艺术变化作出反应和同步,也通过这样的展览研究,更深入地观察与研究中国的青年艺术。而且通过这样的展览,我们不仅谈现象,也要去追问本质的东西。这些根本的东西也许没有答案,但它们会促进我们对关于当代、关于艺术、关于未来的思考和思辨。打开观察青年艺术变化的窗口,就等于抓住了未来的趋势和可能性。作为“创客创客”的第二届“CAFAM未来展”,我们希望实现这样的意图:把变化的中国青年艺术中那些积极、鲜活的和特别敏锐的东西呈现出来,作为视觉文本来对未来历史做出启示,虽然它们不是唯一。



盛葳
(策展团队)
绘画和雕塑是作坊时代的产物,装置和新媒体艺术则与大工业生产彼此对应。今天,叮叮铛铛的手工作坊早已成为历史,轰轰隆隆的工厂车间也正在以令人惊异的速度锐减。尤其是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新现实不仅在全球范围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也同样深刻地改变了艺术及其组织和生产系统。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今天的青年艺术现实状态如何?它们的未来图景是否可以勾勒?这正是第二届“CAFAM未来展”所希望呈现的。因此,经过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和策展团队数次马拉松式的学术讨论,我们将关注点聚焦在“创客”上。

“创客”是一种具有充沛创新力量和富于极强时代色彩的描述方式,它们广泛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现实中。诸如曼切斯特这样的老牌工业城市,在二战以后的50年代开始迅速衰落,之后集中出现了一种奇怪的亚文化现象——后工业文化。诸如地下摇滚等类型的艺术在这里生根发芽,生长扩大。但随着社会的变迁,今天,这些地方变成了“创客”的天堂,他们建立各种小型空间和创意平台,通过互联网、3D打印机、数控机床不断实现极具创新性的想法,满足个性化的现实需求,将人类的创造力发展到一个新的程度。作为一种全球性、全领域的新运动和新系统,“创客”正以令人惊讶的速度和规模在中国扩展,而且,由于其核心聚焦于对“创造力”的开发和创造,无论是倡导者、参与者还是分享者,对于“创客”的热情都呈现出几何倍数的增长。

“创客”所关心的,不是“内容”的变化,而是“系统”的创新。因此,在当代艺术领域内,“创客”所指代的,既不是风格或题材的变化,也不是媒介或者材料的更新,而是指与这个时代相契合的一种全新“组织、生产、分享”的机制和系统。如果说传统的艺术创新指的是“艺术自身”的创新,那么,“创客”则更多地将焦点定位在“艺术创新平台和机制”的创新。回首艺术史,现代主义的艺术家就像一个个独孤的英雄,他们在“艺术”自治区之内,承担着创新的一切,但对于“创客”而言,艺术家变成了“策展人”,他们突破了“艺术”的领地,变成创新组织系统的核心,而未必一定是艺术作品的创作主体。组织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变化是“创客”实践的基本动力。就像我们今天经常看到、听到的“C2B”、“O2O”这样的概念,并不仅仅是渠道的变化,而是基本组织和生产方式的变化,接着导致了产品的变化、渠道的变化、受众的变化和结果的变化。在“创客”的艺术运动中,同样如此,他们不是DIY,不是自娱自乐,而是充分强调合作、强调交往、强调整合。而且,正是这种合作和交流产生了一种全新的艺术生产方式。它的整个创造过程是参与性的,参与创造、参与分享、参与传播,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家和观众角色发生了交融乃至错位。艺术的整个生产系统机制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以此为基础,在艺术家和作品的征集、选择和定向委托方面,我们更倾向于在组织、生产、参与、分享方面的新艺术系统和机制,尽量多和广泛地容纳参与者与分享者,让他们进入创意、生产和传播的系统中,成为艺术创作的主体。在展览的策划过程中,我们邀请了一批具有活力的年轻艺术家座谈。就像我们所期待的那样,与两三年前相比,青年艺术家已经发生了非常巨大的转变。甚至有的艺术家会直接告诉我们:“我不是艺术家”,“我做的不是艺术”。当然,他们并不是想说自己是杜尚式的“反艺术者”,而是自己的“创作”实际上已经大大突破了“艺术”可以定义的范畴,甚至成为一种社会化、商业化的形式。青年艺术家自组织、头脑风暴、创作接力……这些事实不仅艺术家及其群体的自我组织、社会活动,更是艺术自身的创新性实践。当这些现象发生在互联网或社交网络上时,传统的理论话语已经无法去概括、描述和定义它们,似乎“当代艺术”也已经成为过去时。在新的文化地图中,时间与空间、现实与虚拟、理论和实践……这些惯常使用的理解模式,已经交织在一起,无法分割。

因此,“创客”在根本上,并不在于是不是新媒体或者是高科技,更重要的是,它聚焦于提供一个创造之网、一个可以释放年轻人创造力的系统机制,否则,其目的必然滑向科技未来主义的一面。譬如“屌丝艺术”,它们并不向像传统的前卫艺术一样强调直接的、再现式的社会批判和政治批判,也不强调、甚至反对利用高新科技进行艺术创造。而是将目光聚焦于“艺术”之外。因为,业已体制化和模式化的“当代艺术”只能生产出我们完全可以期待和想像的作品与经验。那么,他们从艺术体制外部去寻求突破,将那些没有被媒体化的直接、现场、一手的非艺术经验、全新体验呈现出来,恰好满足了我们对“创客”的定义。在相关项目的设计上,第二届“CAFAM未来展”也突破了一般展览的导览、讲座、对话模式,设立了创客工作坊、创客马拉松、创艺术开口秀、创客探访计划等实践性和参与性更强的活动,还邀请了不少成熟的创客组织和平台进入到展览内部,现场邀请观众共同进行创意行动。

回顾整个展览的策划过程,其实也像一个创客的过程,大家不断参与讨论,激发创意思维,这些创意思维并不仅仅限定在展什么样的作品上,同时更重要的是,如何创新展览项目自身。这就是“创客”。展览所呈现的艺术“创客”,恰恰对应着本次展览的副标题“中国青年艺术的现实表征”。所谓表征(representation),即是“再现”,那么,强调“创造力”的“创客”,就是今天中国青年艺术最贴切的现实再现。此外,“创客”不仅是对“现实”的表征,同时也指向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如同我们系列项目的名称所构筑的那样:“未来展”。因此,对于本次展览而言,“创客”实际上就是中国青年艺术“现实”与“未来”的连接点,这正是我们策划本次展览的核心目的。


李振华

(策展团队)
一切创造都将是徒劳的,都会消解在工业革命以来人和具体的社会生产关系中,并不断创造新的生产关系。如第三次工业革命(数字革命)1后带来的关于虚拟世界的认知,可以被追述到60年代末期开始的新金融系统的转变,人开始认识虚拟经济和虚拟世界的时候,也就更加地关注时间,以及那些被不断追问的自身之存在。

这可能就是为什么当代艺术一直在不间断地扩展其边界,如Nicolas Bourriaud2的《关系美学》(relational aesthetics)3到《后制品》(post production)中所论述的艺术的几个阶段:人和神,人和物,人和人。当然今天恰好我们再次走进了“人和物”的论断中,这三个关系可以被看作一个不断作用的三角。如虚拟世界人和神是平等的,人是一个或几个世界的创造者,并可以任意而为,不同的是人在虚拟世界还有其管制之规则,以及创造之方法。而真实世界的神,却很不具体,也很不清晰的创造着这个世界。人和人的关系在今天被置于各个层面去思考,艺术开始大量谈论其上下文关系,以及具体指向的去除基本物件的方式。那么从上述两个方面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今天的艺术家更关注具体的创造体系,这与虚拟世界的观念有关,艺术家为什么更关注自己和他们所构建的关系,而不是具体的作品,这就与Nicolas的《关系美学》有关联。

中国艺术市场兴起以来,最近三至五年是最为关注青年艺术家的,通过具体的奖项、展览、拍卖,不难看到这一巨大的力量,同样是一个《巨大的谜语》4,成为不可解的社会现实,这并不能解释多少艺术家真正在这个半成熟的系统里获得了关注,这也不能解释那些年龄大一些的艺术家去了哪里?这如同一场盲目的革命,在古斯塔夫 · 勒庞《乌合之众》5中不乏对这一现象悲观解释。同样在中国知识分子梁漱溟“这个世界会好吗?”6的疑问中,这个世界真的发生了改变吗?是越来越好吗?而这些属于过去的知识分子不也都是年轻人,都经历了惨痛的社会现实,以及具体的社会实践,这是悲观追问的基础——必须通过行动来推进认知。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年代,这是愚蠢的年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绝望之冬;我们拥有一切,我们一无所有;我们正走向天堂,我们都在奔向与其相反的地方;简而言之,那时和现在是如斯的相像,某些嚷的最凶的权威人士坚持要用最高级来形容它,评说是好是坏,都是只用最高级。……”

——狄更斯《双城记》

假设每个时代都必将有其作用,艺术之创作也必指向自身之存在。艺术家的行动和“做”的作用必须成为其自身存在的基础。消耗重构或归于寂灭,都是艺术创作能带来的指向心灵或是身体经验的东西,艺术不仅仅是手艺,是智力活动,同时还是关于时间和生命的痕迹。

青年艺术家是所有曾经是青年或是正在成为青年的一个时态,青年艺术家的展览也必然成为这一时态所关联的空间,人会在任何时刻和任何可能的物象之下发现那些感动的东西,并不因为具体的外在形式所改变。如观看一幅古人作品所产生的联想,不仅仅是画面中的,还有关于这幅绘画的故事,从图像到之外。如观看徐冰的作品《何处惹尘埃》7,会联想到灾难,会自然地思考生死。而年轻艺术家在即将发生的展览中要呈现的,可能没有任何惊喜8,也可能作用于那些来自他们所经历的具体经验和方法。如果这些具体的形式能有作用,不同之处就是时间之涟漪,从一个传递到另一个,而情感或是对内心的映照不变。

对青年艺术家的关注,同样是一种知识积累的过程,之所以能够将信息汇聚成知识,就在于具体的经验者,正在尝试不同的方法和方式,去确认一个属于信息之外的复杂感受,这是指向未来的,并没有好坏之分,这与具体的对信息的分析和作出判断的机械化社会,或是逐利的现世应该还是有分别,毕竟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同样主导着人性,并成为现实生活中的光斑。

又一个青年的艺术展览,也总需要回应:“什么是下一个?”,这可能是这个展览希望提出的问题,也同时给出很具体的解答。


注释:
1 http://zh.wikipedia.org/wiki/數字化革命
2 http://en.wikipedia.org/wiki/nicolas_bourriaud
3   http://en.wikipedia.org/wiki/relational_art
4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9965968/
5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012611/
6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456524/
7   http://www.xubing.com/index.php/ chinese/projects/year/2011/where_does_the_dust_itself_collect
8 http://www.e-flux.com/announcements/the-best-surprise-is-no-surprise-2/

蔡萌(策展团队)
关于“创客”和“未来”,让我最直接地联想到一个非常有名的电影《回到未来》(Back to the Future)三部曲。这部我需要隔两年就要重温一遍的电影是由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1946—)在1984年拍摄的。剧中有一个经常弄些稀奇古怪发明的布朗博士(Dr. Brown)让人印象深刻。他这种带有明显“车库文化”(Garage culture)的身份在今天看来,应该属于典型的“创客”。而整部电影则是围绕着这位“老创客”发明的时光穿梭机来展开的。这部影响了一代美国人的电影,充满着想象力并满足了人们对“未来”的憧憬与梦想。而另一部让我联想到的电影,应该是2014年崔健新上映的电影《蓝色骨头》。有记者去采访崔健,问到:“为什么用“蓝色”形容?”崔健答:“蓝色代表着年轻和未来”。可以说这种将“蓝色”作为对青年和未来的一种隐喻,似乎在某程度上也与我们的“CAFAM未来展”不谋而合。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关注青年和未来?首先,作为美术馆而言,现如今几乎所有西方重要的美术馆都在思考如何吸引更多的青年人进入美术馆(当然,这也许与他们的“老龄化社会”不无关系,但今天,中国距离“老龄化社会”有多远呢?);其次,作为一个大学的美术学院,我们既是为青年学生们服务,同时也是被他们包裹着,并时刻激励着的。形象的讲,我们更像是被一条由年轻人所构成并流淌着的河流不断冲刷、拍打、涤荡的美术馆;我们沉浸其中,完成自身的新陈代谢。如何在这样的一个美术馆里对青年及其代表的未来发出声音?如何了解年轻人的想法?如何更有针对性的策划针对青年人的展览?以及如何借助展览打破艺术教育内在固有的、自我的循环方式;进而,通过更多体外循环的方式,既在拓展当代艺术格局的同时,也能实现一种新的更为庞大的内外交互的循环系统?正是基于这些问题的思考,我们开始启动了“CAFAM未来展”项目,并以此展开探索。

而关于为何将“创客”作为本届展览的主题,前面的“主题阐释”以及几位策展人都有清晰、充分的表述,已无需我再多言。这里只补充一点,以“创客”作为主题,并非仅是基于现实考量,而更多是基于一种我们对未来的愿景:希望青年艺术家能够穿越现实,抵达一个不再处于不断矫枉过正、充满巨大荒诞的社会,进入和平、美好的、正常的新世界。


作品图片

作品图片

现场图片

现场图片

快捷登录帐号密码登录
  • 手机号码
    手机号码将作为您的登录账号
  • 验证码
  • 账号
     
  • 密码
可使用雅昌艺术网会员账户登录

儿童公共教育活动预约表格

同意 《团体参观协议声明》 请同意团体参观协议
提交预定

成人公共教育活动预约表

同意 《团体参观协议声明》 请同意团体参观协议
提交预定

团体公共教育活动申请表

同意 《团体参观协议声明》 请同意团体参观协议
提交预定

团体参观协议声明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出版授权协议书

本人完全同意《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以下简称“CAFAM”),愿意将本人参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公共教育部组织的公益性活动(包括美术馆会员活动)的涉及本人的图像、照片、文字、著作、活动成果(如参与工作坊创作的作品)提交中央美术学院用作发表、出版。中央美术学院可以以电子、网络及其它数字媒体形式公开出版,并同意编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央美术学院资料库》《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资料库》等相关资料、文献、档案机构和平台,在中央美术学院中使用和在互联网上传播,同意按相关“章程”规定享受相关权益。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活动安全免责协议书

第一条

本次活动公平公正、自愿参加与退出、风险与责任自负的原则。但活动有风险,参加者应有必要的风险意识。

第二条

参加本次活动者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必须遵循道德和社会公德规范,并应该具备以人为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和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

第三条

参加本次活动人员应该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18周岁以上)未成年人必须在成年人的陪同下参观。

第四条

参加活动者在此次活动期间的人身安全责任自负。鼓励参加者自行购买人身安全保险。活动中一旦出现事故,活动中任何非事故当事人及美术馆将不承担人身事故的任何责任,但有互相援助的义务。参加活动的成员应当积极主动的组织实施救援工作,但对事故本身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参加本次活动者的人身安全不负有民事及相关连带责任。

第五条

参加活动者在此次活动期间应主动遵守美术馆活动秩序、维护美术馆场地及展示、展览、馆藏艺术作品及衍生品的安全。活动中一旦因个人原因造成美术馆场地、空间、艺术品、衍生品等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破坏。活动中任何非事故当事人及美术馆将不承担相应的责任与损失,应由参与活动者根据相应的法律条文、组织规定进行协商和赔偿。并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

第六条

参与活动者在参与活动时应当在美术馆工作人员及活动导师、教师指导下进行,并正确的使用活动中所涉及到的绘画工具、创作材料及配套设备、设施,若参与者因个人原因在使用相应绘画工具、创作材料及配套设备、设施造成个人受伤、伤害他人及造成相应工具、材料、设备或设施的故障或损坏。参与活动者应当承当相应的全部责任,并主动赔偿相应的经济损失。活动中任何非事故当事人及美术馆将不承担人身事故的任何责任。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肖像权许可使用协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的有关规定,为明确肖像许可方(甲方)和使用方(乙方)的权利义务关系,经双方友好协商,甲乙双方就带有甲方肖像的作品的使用达成如下一致协议:

一、 一般约定

(1)、甲方为本协议中的肖像权人,自愿将自己的肖像权许可乙方作符合本协议约定和法律规定的用途。

(2)、乙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是一所具有标志性、专业性、国际化的现代公共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与时代同行,努力塑造一个开放、自由、学术的空间氛围,竭诚与各单位、企业、机构、艺术家和观众进行良好互动。以学院的学术研究为基础,积极策划国际、国内多视角、多领域的展览、论坛及公共教育活动,为美院师生、中外艺术家以及社会公众提供一个交流、学习、展示的平台。作为一家公益性单位,其开展的公共教育活动以学术性和公益性为主。

(3)、乙方为甲方拍摄中央美术学院公共教育部所有公教活动。

二、拍摄内容、使用形式、使用地域范围

(1)、拍摄内容 乙方拍摄的带有甲方肖像的作品内容包括:①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②中央美术学院校园内○3由中央美术学院公共教育部策划或执行的一切活动。

(2)、使用形式 用于中央美术学院图书出版、销售附带光盘及宣传资料。

(3)、使用地域范围

适用地域范围包括国内和国外。

使用肖像的媒介限于不损害甲方肖像权的任何媒介(如杂志、网络等)。

三、肖像权使用期限

永久使用。

四、许可使用费用

带有甲方肖像作品的拍摄费用由乙方承担。

乙方于拍摄完带有甲方肖像的作品无需支付甲方任何费用。

附则

(1)、本协议未尽事宜,经双方友好协商后可作为本协议的补充协议,并不得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2)、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勾选之日起生效。

(3)、本协议包括纸质档和电子档,纸质档—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活动参与者意味着接受并承担本协议的全部义务,未同意者意味着放弃参加此次活动的权利。凡参加这次活动前,必须事先与自己的家属沟通,取得家属同意,同时知晓并同意本免责声明。参加者签名/勾选后,视作其家属也已知晓并同意。

我已认真阅读上述条款,并且同意。

团体参观协议声明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出版授权协议书

本人完全同意《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以下简称“CAFAM”),愿意将本人参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公共教育部组织的公益性活动(包括美术馆会员活动)的涉及本人的图像、照片、文字、著作、活动成果(如参与工作坊创作的作品)提交中央美术学院用作发表、出版。中央美术学院可以以电子、网络及其它数字媒体形式公开出版,并同意编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央美术学院资料库》《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资料库》等相关资料、文献、档案机构和平台,在中央美术学院中使用和在互联网上传播,同意按相关“章程”规定享受相关权益。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活动安全免责协议书

第一条

本次活动公平公正、自愿参加与退出、风险与责任自负的原则。但活动有风险,参加者应有必要的风险意识。

第二条

参加本次活动者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必须遵循道德和社会公德规范,并应该具备以人为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和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

第三条

参加本次活动人员应该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18周岁以上)未成年人必须在成年人的陪同下参观。

第四条

参加活动者在此次活动期间的人身安全责任自负。鼓励参加者自行购买人身安全保险。活动中一旦出现事故,活动中任何非事故当事人及美术馆将不承担人身事故的任何责任,但有互相援助的义务。参加活动的成员应当积极主动的组织实施救援工作,但对事故本身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参加本次活动者的人身安全不负有民事及相关连带责任。

第五条

参加活动者在此次活动期间应主动遵守美术馆活动秩序、维护美术馆场地及展示、展览、馆藏艺术作品及衍生品的安全。活动中一旦因个人原因造成美术馆场地、空间、艺术品、衍生品等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破坏。活动中任何非事故当事人及美术馆将不承担相应的责任与损失,应由参与活动者根据相应的法律条文、组织规定进行协商和赔偿。并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

第六条

参与活动者在参与活动时应当在美术馆工作人员及活动导师、教师指导下进行,并正确的使用活动中所涉及到的绘画工具、创作材料及配套设备、设施,若参与者因个人原因在使用相应绘画工具、创作材料及配套设备、设施造成个人受伤、伤害他人及造成相应工具、材料、设备或设施的故障或损坏。参与活动者应当承当相应的全部责任,并主动赔偿相应的经济损失。活动中任何非事故当事人及美术馆将不承担人身事故的任何责任。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肖像权许可使用协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的有关规定,为明确肖像许可方(甲方)和使用方(乙方)的权利义务关系,经双方友好协商,甲乙双方就带有甲方肖像的作品的使用达成如下一致协议:

一、 一般约定

(1)、甲方为本协议中的肖像权人,自愿将自己的肖像权许可乙方作符合本协议约定和法律规定的用途。

(2)、乙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是一所具有标志性、专业性、国际化的现代公共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与时代同行,努力塑造一个开放、自由、学术的空间氛围,竭诚与各单位、企业、机构、艺术家和观众进行良好互动。以学院的学术研究为基础,积极策划国际、国内多视角、多领域的展览、论坛及公共教育活动,为美院师生、中外艺术家以及社会公众提供一个交流、学习、展示的平台。作为一家公益性单位,其开展的公共教育活动以学术性和公益性为主。

(3)、乙方为甲方拍摄中央美术学院公共教育部所有公教活动。

二、拍摄内容、使用形式、使用地域范围

(1)、拍摄内容 乙方拍摄的带有甲方肖像的作品内容包括:①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②中央美术学院校园内○3由中央美术学院公共教育部策划或执行的一切活动。

(2)、使用形式 用于中央美术学院图书出版、销售附带光盘及宣传资料。

(3)、使用地域范围

适用地域范围包括国内和国外。

使用肖像的媒介限于不损害甲方肖像权的任何媒介(如杂志、网络等)。

三、肖像权使用期限

永久使用。

四、许可使用费用

带有甲方肖像作品的拍摄费用由乙方承担。

乙方于拍摄完带有甲方肖像的作品无需支付甲方任何费用。

附则

(1)、本协议未尽事宜,经双方友好协商后可作为本协议的补充协议,并不得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2)、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勾选之日起生效。

(3)、本协议包括纸质档和电子档,纸质档—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活动参与者意味着接受并承担本协议的全部义务,未同意者意味着放弃参加此次活动的权利。凡参加这次活动前,必须事先与自己的家属沟通,取得家属同意,同时知晓并同意本免责声明。参加者签名/勾选后,视作其家属也已知晓并同意。

我已认真阅读上述条款,并且同意。

团体参观协议声明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出版授权协议书

本人完全同意《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以下简称“CAFAM”),愿意将本人参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公共教育部组织的公益性活动(包括美术馆会员活动)的涉及本人的图像、照片、文字、著作、活动成果(如参与工作坊创作的作品)提交中央美术学院用作发表、出版。中央美术学院可以以电子、网络及其它数字媒体形式公开出版,并同意编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央美术学院资料库》《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资料库》等相关资料、文献、档案机构和平台,在中央美术学院中使用和在互联网上传播,同意按相关“章程”规定享受相关权益。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活动安全免责协议书

第一条

本次活动公平公正、自愿参加与退出、风险与责任自负的原则。但活动有风险,参加者应有必要的风险意识。

第二条

参加本次活动者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必须遵循道德和社会公德规范,并应该具备以人为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和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

第三条

参加本次活动人员应该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18周岁以上)未成年人必须在成年人的陪同下参观。

第四条

参加活动者在此次活动期间的人身安全责任自负。鼓励参加者自行购买人身安全保险。活动中一旦出现事故,活动中任何非事故当事人及美术馆将不承担人身事故的任何责任,但有互相援助的义务。参加活动的成员应当积极主动的组织实施救援工作,但对事故本身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参加本次活动者的人身安全不负有民事及相关连带责任。

第五条

参加活动者在此次活动期间应主动遵守美术馆活动秩序、维护美术馆场地及展示、展览、馆藏艺术作品及衍生品的安全。活动中一旦因个人原因造成美术馆场地、空间、艺术品、衍生品等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破坏。活动中任何非事故当事人及美术馆将不承担相应的责任与损失,应由参与活动者根据相应的法律条文、组织规定进行协商和赔偿。并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

第六条

参与活动者在参与活动时应当在美术馆工作人员及活动导师、教师指导下进行,并正确的使用活动中所涉及到的绘画工具、创作材料及配套设备、设施,若参与者因个人原因在使用相应绘画工具、创作材料及配套设备、设施造成个人受伤、伤害他人及造成相应工具、材料、设备或设施的故障或损坏。参与活动者应当承当相应的全部责任,并主动赔偿相应的经济损失。活动中任何非事故当事人及美术馆将不承担人身事故的任何责任。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肖像权许可使用协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的有关规定,为明确肖像许可方(甲方)和使用方(乙方)的权利义务关系,经双方友好协商,甲乙双方就带有甲方肖像的作品的使用达成如下一致协议:

一、 一般约定

(1)、甲方为本协议中的肖像权人,自愿将自己的肖像权许可乙方作符合本协议约定和法律规定的用途。

(2)、乙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是一所具有标志性、专业性、国际化的现代公共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与时代同行,努力塑造一个开放、自由、学术的空间氛围,竭诚与各单位、企业、机构、艺术家和观众进行良好互动。以学院的学术研究为基础,积极策划国际、国内多视角、多领域的展览、论坛及公共教育活动,为美院师生、中外艺术家以及社会公众提供一个交流、学习、展示的平台。作为一家公益性单位,其开展的公共教育活动以学术性和公益性为主。

(3)、乙方为甲方拍摄中央美术学院公共教育部所有公教活动。

二、拍摄内容、使用形式、使用地域范围

(1)、拍摄内容 乙方拍摄的带有甲方肖像的作品内容包括:①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②中央美术学院校园内○3由中央美术学院公共教育部策划或执行的一切活动。

(2)、使用形式 用于中央美术学院图书出版、销售附带光盘及宣传资料。

(3)、使用地域范围

适用地域范围包括国内和国外。

使用肖像的媒介限于不损害甲方肖像权的任何媒介(如杂志、网络等)。

三、肖像权使用期限

永久使用。

四、许可使用费用

带有甲方肖像作品的拍摄费用由乙方承担。

乙方于拍摄完带有甲方肖像的作品无需支付甲方任何费用。

附则

(1)、本协议未尽事宜,经双方友好协商后可作为本协议的补充协议,并不得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2)、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勾选之日起生效。

(3)、本协议包括纸质档和电子档,纸质档—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活动参与者意味着接受并承担本协议的全部义务,未同意者意味着放弃参加此次活动的权利。凡参加这次活动前,必须事先与自己的家属沟通,取得家属同意,同时知晓并同意本免责声明。参加者签名/勾选后,视作其家属也已知晓并同意。

我已认真阅读上述条款,并且同意。

讲座活动预约表

姓名:
性别
联系电话:
有效证件类型: 身份证
证件号码:
电子邮箱:

温馨提示

尊敬的观众您好!感谢你参与我们的公教活动,期待您的到来!如因故不能准时参加活动,请发送短信至13261936837(梁老师)取消预约。如连续爽约三次以上,将影响您在我平台快速预约的征信,敬请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