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2015年度中国画坛与美术教育界的重头展览,“为中国画(第二回)——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学与创作展”将于2015年12月4日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这次展览是继2010年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的“为中国画——中央美院中国画学院教师作品展”之后,再次以同一主题举办的展览。本次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中央美院中国画学院承办、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承办,将展出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教学、创作、研究的现状与全貌。
本次展览的另一层价值与意义在于,以美术馆展览的方式全方位地呈现中国画学科的学院教学,特别是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正式建院以来的十年征程。2005年,在原中央美院中国画系的基础上,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正式成立,今年恰逢该学院建院十周年。为了集中而完整地展现这一学术历程,本次大展总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教授提出以“起承转合”作为展览的学术主题,在展现中国画学科特点的同时,梳理当下中国画教学、创作、研究的源与流、承与变、思考中国画学院教学发展的过去与未来。
“起承转合”作为艺术创作常用的结构技巧,本出自文学创作惯用的行文方法,后来逐渐泛指文章的写作手法。元代范德玑的《诗格》云:“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舂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水。”“起承转合”同时又暗合中国画创作的画理画法中章法图式的结构。中国画讲虚实、讲气势、讲经营、讲布局,讲位置。一画一笔一点一线之间,也有起、承、转、合。尤在大幅画作中,更需体现明确的主题与清晰的章回段落,追求开篇起势,中段承势,尔后转势,最后合势。“起承转合”亦是中国画创作、教学与研究的四个维度,“起”意味着起点、起立、起源,“承”意味着传承、承接,“转”意味着创新、转换、蒙养,“合”则指向了综合、融合。“起承转合”作为中国画人才培养和走向的路径,更揭示了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创作、创作与研究的特色。
本次展览同期还将举办以“中国画教学与中国画发展”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中国高等院校中国画教学”交流座谈会,邀集国内相关领域具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艺术家、理论家与中国画教学领域的专家,共同研讨当代中国画教学、创作与研究之道。
学术主持:范迪安
策展人:范迪安 陈平
执行策展:姚鸣京 于光华 李洋 刘庆和 王秀玲 于洋
主办:中央美术学院
承办: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
协办: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开幕时间:2015年12月4日,上午9:30
展览时间:2015年12月4日-22日
展览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中央美术学院的办学历史可以上溯到1918年建立的现代第一所国立艺术学府,在将近100年的发展历程中,学院的学科布局与专业建设已经呈现出结构性的变化。中国画是这个学府最早建立的专业之一,并一直延续至今,从往日的国画科系演变为现在的中国画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的中国画教学一方面是中国高等美术教育中国画教学的一个重要缩影;另一方面,在教学中也折射出自20世纪以来中国画艺术的发展特征。几代中国画教育者和艺术家们弘扬传统,传承薪火,顺应时代,开拓创新,形成了中国画教学的文化理想和学术理念,也积累了丰厚的教学经验与育人成果。如果说中央美术学院是一所百年学府,那中国画教学则堪称百年专业,此中分量不言而喻。
为了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激励学术探索,展示创研成果,中国画学院设立了“为中国画”这个展览系列,2010年曾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第一回展览。今年恰逢中国画学院成立十周年,将这一展览接续举办,为的是更深入地梳理中国画包括书法教学的经验,从“源与流”、“承与变”的视角展示中国画教学与创作的现状。在中国美术和美术教育新的文化语境中,经常性地回顾中国画教学的历史,不断明确中国画学院的发展路向,对于坚定“为中国画”这一学术理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次展览以“起承转合”作为展览结构,旨在展示中国画教学在学理和方式上的逻辑递进,探讨“教”与“学”两个方面互为主体的机制,由此凸显弘扬传统精神与激发当代创造这两者的关联。其中,中国画学院全体在职教师的学术研究与创作探索是中国画教学的最直接支撑。承蒙人民美术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展览期间出版中国画学院教师作品集,以便美术教育界和中国画坛的同行开展深入交流,共同探讨中国画教学与中国画艺术的时代发展。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范迪安
2015年11月
“为中国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人杰集聚,各怀才学。承前贤,继画道。其人物画以徐悲鸿、蒋兆和为体系,又授叶浅予、卢沉、姚有多诸师传教,将传统笔墨融合西绘,发展至今。山水画以李可染化古法,摹自然,研心绘为指导。又授同门黄润华、张凭、李行简、贾又福诸师传教,使山水画教学独具特色。花鸟画以齐白石、李苦禅、郭味蕖、田世光以书入画,逐四时欣卉,添幽禽羽色。又张立辰泼墨挥毫,写兰竹若在风雨潇湘。郭怡孮笔逐山花烂熳,可谓令醉陶然。书法以王镛、刘涛与余组建其专业,法碑帖、摹古印、融绘画,始成体系。其教重基础、研材料、习诗文、知史论,始教学趋以完善。
今是自庚寅之后,二回展示全体在任教师教学及创作。其思秉承校训,“尽精微,致广大”。其教以“传统出新,中西融合”为宗旨。又以“起”“承”“转”“合”为理念,“起”以临习历代书画为起点,又以教师频言画理、示范笔墨,使学生得以掌握其规律。“承”以师自然,使学生在自然中研摹真画本,将所学古人纸画本中之技,在自然中得以对映。“起”“承”制于本科教学中。“转”制于研究生教学,以导师方向研究个性绘画语言,使学生能以自主修为。“合”制每位教师平日教学之思,创作之绘。近年来教师辛勤执教,培育桃李众多,所见成果令人欣慰。在欣慰之馀挤时研究自绘,并创作出多多良品。
距中央美术学院百年之庆,屈指三载。我院师生为共创辉煌,积极奋进。以一展新之貌呈现师长同道面前,请不吝赐教。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 陈平
乙未冬至初雪时节
中央美术学院的办学历史可以上溯到1918年建立的现代第一所国立艺术学府,在将近100年的发展历程中,学院的学科布局与专业建设已经呈现出结构性的变化。中国画是这个学府最早建立的专业之一,并一直延续至今,从往日的国画科系演变为现在的中国画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的中国画教学一方面是中国高等美术教育中国画教学的一个重要缩影;另一方面,在教学中也折射出自20世纪以来中国画艺术的发展特征。几代中国画教育者和艺术家们弘扬传统,传承薪火,顺应时代,开拓创新,形成了中国画教学的文化理想和学术理念,也积累了丰厚的教学经验与育人成果。如果说中央美术学院是一所百年学府,那中国画教学则堪称百年专业,此中分量不言而喻。
为了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激励学术探索,展示创研成果,中国画学院设立了“为中国画”这个展览系列,2010年曾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第一回展览。今年恰逢中国画学院成立十周年,将这一展览接续举办,为的是更深入地梳理中国画包括书法教学的经验,从“源与流”、“承与变”的视角展示中国画教学与创作的现状。在中国美术和美术教育新的文化语境中,经常性地回顾中国画教学的历史,不断明确中国画学院的发展路向,对于坚定“为中国画”这一学术理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次展览以“起承转合”作为展览结构,旨在展示中国画教学在学理和方式上的逻辑递进,探讨“教”与“学”两个方面互为主体的机制,由此凸显弘扬传统精神与激发当代创造这两者的关联。其中,中国画学院全体在职教师的学术研究与创作探索是中国画教学的最直接支撑。承蒙人民美术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展览期间出版中国画学院教师作品集,以便美术教育界和中国画坛的同行开展深入交流,共同探讨中国画教学与中国画艺术的时代发展。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范迪安
2015年11月
“为中国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人杰集聚,各怀才学。承前贤,继画道。其人物画以徐悲鸿、蒋兆和为体系,又授叶浅予、卢沉、姚有多诸师传教,将传统笔墨融合西绘,发展至今。山水画以李可染化古法,摹自然,研心绘为指导。又授同门黄润华、张凭、李行简、贾又福诸师传教,使山水画教学独具特色。花鸟画以齐白石、李苦禅、郭味蕖、田世光以书入画,逐四时欣卉,添幽禽羽色。又张立辰泼墨挥毫,写兰竹若在风雨潇湘。郭怡孮笔逐山花烂熳,可谓令醉陶然。书法以王镛、刘涛与余组建其专业,法碑帖、摹古印、融绘画,始成体系。其教重基础、研材料、习诗文、知史论,始教学趋以完善。
今是自庚寅之后,二回展示全体在任教师教学及创作。其思秉承校训,“尽精微,致广大”。其教以“传统出新,中西融合”为宗旨。又以“起”“承”“转”“合”为理念,“起”以临习历代书画为起点,又以教师频言画理、示范笔墨,使学生得以掌握其规律。“承”以师自然,使学生在自然中研摹真画本,将所学古人纸画本中之技,在自然中得以对映。“起”“承”制于本科教学中。“转”制于研究生教学,以导师方向研究个性绘画语言,使学生能以自主修为。“合”制每位教师平日教学之思,创作之绘。近年来教师辛勤执教,培育桃李众多,所见成果令人欣慰。在欣慰之馀挤时研究自绘,并创作出多多良品。
距中央美术学院百年之庆,屈指三载。我院师生为共创辉煌,积极奋进。以一展新之貌呈现师长同道面前,请不吝赐教。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 陈平
乙未冬至初雪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