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码与解码——国际数字艺术展

  • >展览时间:2010-10-20 - 2010-11-21
  • >展览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3A、3B
  • >开幕时间:2010-10-19 10:00
  • >主办机构: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CAFA Art Museum、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展览详情

展览时间:2010年10月20日至11月21日
展览开幕:2010年10月19日10:00
展览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3A、3B
主办单位: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CAFA Art Museum、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赞助商:SAP

展览由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和onedotzero策划

《编码与解码:国际数字艺术展》展示了最新的数字互动设计的发展,既有小型的、以屏幕为基础的图形设计,也有大型的互动装置。展出的作品由国际知名艺术家、设计师创作,如Daniel Brown, Golan Levin, Daniel Rozin, Troika和Karsten Schmidt。 
数字技术为艺术家和设计师提供了新的工具,强调创新、交互,利用自我生成软件、动画和其他反应技术将动态的元素植入艺术作品中。一些作品是处于永恒变化之中,有些作品则与观众互动而发生改变。 
该展览探索三个主题: 
1.作为编码的材料。 
用编码来呈现作品,这些作品使用计算机编码创作了新的作品,以探索编码如何编程成为不断流动、变化的作品。 
2.互动性。 
它强调观众的参与,与展品互动,因而延伸了作品的变化。 
3.网络 
这部分的作品关注日常交流后留下的数字痕迹如何被评价和使用,关注高级技术和互联网如何促进了新型的社会互动与自我表达的媒介。

展览前言

“编码与解码——国际数字艺术展”前言一
王璜生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

新媒体与艺术的关系日益为人们所关注、实践和研究,尤其是数码技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及艺术创造、艺术哲学思考等更成为重中之重,近年来它不断地走向深入和多层面多向度。无疑,媒体与人类的发展和创造力相辅相成、互动促进,因时代的进步,新媒体不断出现,改变着我们的日常生活、艺术创造,乃至认知方式、思维形态等。我们已经悄然地改变着自己也改变着这个世界。            
从机械时代到数码时代,以艺术哲学的思考角度,我们面对的最主要问题是对于艺术的所谓“灵晕”(本雅明)的消解及重新阐释,特别是数码时代的到来,信息、资源、资讯的编码方式,传递方式,储存方式,结构和创造方式等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与之构成互为互动关系的人包括艺术家或与艺术相关的参与者,面临着这样的多种可能性:一方面,丰富的资源信息使可能坐拥和玩转古往今来的“知识”及资讯,可能畅游于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海洋中,可以与这个超时空的世界和看不见的人玩耍起交互的游戏,以体验和实现生命的超现实渴求,艺术不自觉地体现着她可能具有的重造“灵晕”的功能,及超越“灵晕”而实现艺术生活普遍性的价值;而另一方面,铺天盖地的信息和新“知识”、新“图像”,使人们从无所适从到熟视无睹,从视觉疲劳到心理厌倦;新技术、新认知的转瞬即逝更新换代和各自是非,使人们失却了价值判断及相应的检验反思,也失却比较、关怀、体验的兴趣和乐趣,快餐式的文化及场景正是数码化时代的重要表征。然而,这一切都可能使我们从一个新的起点—数码的起点来重新“编码”和“解码”我们的哲学思考和文化方式,来进行我们对于数码世界的艺术工作。
由英国V&A艺术博物馆策划的“编码与解码:国际数码艺术展”,通过数字技术为艺术家和设计师提供新的工具和新的创造思维,强调创新和交互,利用计算机自我生成软件、动画和其他反应技术,将动态的元素和流变的信息植入艺术作品之中。强调使用计算机编码来进行创作,以探索编程的程序、功能和过程如何成为不断流动、变化的作品。强调关注日常交流后留下的数字痕迹及相关的评价和使用,关注高端技术和互联网在促进新型的社会互动与自我表达中的媒介意义和功能作用。这一展览为我们从艺术的角度来思考和实践数码技术时代中生活与艺术的多种可能性,以数码的方式“解码”“编码”我们的艺术思维和艺术乐趣。
感谢英国V&A艺术博物馆!感谢策展人、参展的艺术家和所有技术工作人员!感谢SAP对这次展览活动的大力支持!


“编码与解码——国际数字艺术展”前言二
马克 • 琼斯  爵士
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馆长

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很高兴能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合作举办“编码与解码:国际数字艺术展”。本馆与中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能通过这次展览延续这一交流,令人十分欣喜。
SAP和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的继续合作使得此次展览得以在中国举办,且为艺术家冯梦波的一件新作品参展提供了支持。这件作品将在此次北京的展览中亮相,并将参加巡展。“解码”探讨的是数字技术如何给设计工作带来变革,并为艺术家和设计师创造新的工具,这将会打破在各种工作、编程与演示、创作者与参与者之间的边界。
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自20世纪60年代起就开始收藏数码艺术和设计作品。藏品中既包括早期用模拟计算机和机械装置进行的实验性作品,也有当代用软件制作的数码印刷品和电脑绘画。近期来自“编码与解码”展的作品也加入了收藏之列,并逐步形成英国电脑艺术的国家收藏。


“编码与解码——国际数字艺术展” 解码:数字设计感觉
路易斯 • 莎农
V&A当代项目部副主任及策展人

解码:“数字设计感觉”展展示了利用数字技术去创造一系列作品的艺术和设计,它们包括屏幕动画以及大型互动与参与的环境作品。这些技术有助于创作经常变化的作品;它们经常在展览的过程中通过特殊创造的计算机代码的指令而不断地成长和变化。在展览中的很多作品会随着观众的干预而做出反应。艺术家和设计师使用新技术来跟踪在场的游客, 在展览空间内创造出可进行经验交流的作品。我们日益增加的网络界给艺术家和设计师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平台进行生产、质询和传播。
计算机代码包含了运行计算机程序必要的核心数据。这种代码正日益成为艺术家和设计师越来越普遍使用的工具。编程语言无论是定制还是开放源码,还是进行修改或黑客入侵,它都在设计过程中正变得越来越重要。Daniel Brown的《生长与形态》(2009)探讨了计算机编程的潜力。Brown在作品中探讨了运算法则的艺术性,拓展了计算机的创造能力并探索了系统之美。他的作品从V&A的收藏中得到灵感,预先设计了编程语言来创造独特的视觉图像,它会在展览过程中生长并渐渐繁盛起来。计算机程序确保了来自V&A收藏的纺织品、瓷器和版画是按照他的预先代数设定的花卉参数随机选择的,它们被编织、组合在一起。
本展览中互动部分的作品主要是计算机复杂程序与一系列红外线和跟踪技术结合在一起。这些作品经常与观众互动,与作品产生直接的交流。这些作品通常都很有趣,唤起了观众的好奇心,使他们在展厅或美术馆空间之后获得新颖、独特的体验。信息交流不是按等级划分,如从作品到观众。在很多作品中,观众有机会影响并控制所展示的作品,因为艺术家和设计师对于行为以及行为如何影响他们的作品越来越感兴趣。Mehmet Akten的作品允许观者像画家一样去控制像素。《身体绘画》(2009)允许观者左右移动像素,完全通过手势来塑造作品。Akten像展览中的其他艺术家一样,对身体及其在作品(它们没有看得见的界面)中的作用感兴趣。
Ross Phillips的作品允许观众之间进行创意交流。《录像格子》(2009)记录了观众瞬间投射在展览空间网格结果。瞬间,他们可以与前面的观众的实验进行互动或创造他们自己的移动肖像。它让我们理解在观众的集体凝视下公共创造性和自我表现。
Simon Heijdens的作品促使我们反思科技对社会的影响。Heijdens的作品往往投射在大型城市环境中,这样就把自然的环境和城市人造的环境并列在一起。《树》(2005年)这件作品中的树枝、树叶会来回晃动,以对展厅外面的环境做出反应。当展览空间外的树在摇动的时候,外面的传感器将信息传输给树,那么,展厅内被投射的树也晃动起来。天气系统变得形象化和自然环境被移植到城市环境。这个作品变成了一个强有力的工具,强调了技术进步对我们周围的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
互动设计学校Fabrica创作了一件作品,它促进了更慢的、但又及时的互动形式。在《威尼斯之镜》(2009年)作品中,只有通过沉静才使你有存在的感觉。与其他展览中的作品比较,只有参观者慢下来、保持静止,《威尼斯之镜》这个作品才会活动起来,结果不动变成了一种动力。
当网络部分的作品跟踪展厅内的观众时,它们观察了人类的思想和活动是如何在不断数字化的社会里被艺术家和设计师所转换以及利用的。Jonathan Harris 和 Sep Kemvar获得了过去五年来在线情感档案。在《我们感觉不错》(2005)中,利用数据挖掘软件对网上博客和个人网站中所表达的各种情感进行了整理,来收集不断增长的情感。可以按照性别、城市、国家和天气状况对这些感情进行质询、分类。它成为一个进行反省的强大工具、过滤器,可用来立刻理解和观看世界某一部分的情感温度在过去和现在的任何一点的可能状态。
Aaron Koblin的《飞行图案》(2008年)使用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提供的24小时的有价值的数据,来详细说明乘客和货物飞过北美的情况。这大量的数据构成了Koblin这件动画作品的基础,它把穿越北美洲的飞机飞行给视觉化了。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形成一幅清晰的全国图画。它的大城市可以被找到,它与邻国的关系也可以确定。在短短的几分钟,我们就能够理解庞大的数据状态;它们在21世纪初从完全的数值计算转换到美国的社会学研究。
数字化技术已经将从艺术与设计的生产从地理中心那里解放了出来。地理越来越不重要,因为艺术家和设计师可以通过全球网络工作。展览中许多的艺术家和设计师都是通过各大陆进行合作,而没有限制在仅仅和邻居工作。
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在日益扩大的作品中起到作用,所以,创作者和作者之间的界线变得越来越模糊。艺术家和设计师们设置好参数,然后将作品放到创意社区中。《敏感的钟》(2009)使用集体的在线社区来作为作品的驱动力。去展厅或上网的观众可以上传图片,添加到一个永远在增长的图像数据库,由此形成一个数字时钟。这个数据库自2009年以来一直在增长,随着巡回展览,它继续增加。
本展览突出了设计实践中的范式转型。虽然电脑用在当代艺术与设计生产中已有多年,但是我们也看到大量的新工具和增强的可能性用于设计、生产和和实施新作品。设计师们正在创作自己的工具、在线代码库,它们被创意社区所分享、使用。这些设计的成果产生了巨大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展览以及作品上,它们展现了从静态到动态与变化的体验。


“编码与解码——国际数字艺术展” 中国的数字艺术发展
王春辰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部副主任、策展人

中国的数字艺术发展是与多媒体艺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图形设计软件、数字化技术、互联网发展联系在一起的。迄今,这些不同方面的内容构成了丰富的数字艺术,使得数字艺术成为含义广泛的术语,凡是与之有关的创作都可以通称为数字艺术。但数字艺术又特指应用编程、计算机软件进行创作、表现为视频、计算机屏幕、投影、多媒介装置、数字输出打印的一类新艺术,它既有独立单元的作品,又有强调互动作用的作品,成为一种新兴的艺术领域。由于数字艺术是与其他技术媒介联系在一起,因此有人也将新媒体艺术称之为“数字新媒体艺术[1] ”。
数字艺术在中国乃至国际上的发生与发展都是与计算机革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本身与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对数字艺术概念有不同命名,从中可以看出这一领域的宽泛和开放,如计算机艺术、交互艺术(interactive art)、遥在艺术(Telepresence Art或Telematic art)、生成艺术(generative art)、软件艺术、网络艺术、游戏艺术、虚拟现实艺术、机器人艺术,甚至人工生命艺术(artificial art)等。这是一个开放、充满未知可能性的领域,是艺术新知识生成的地方,它扩大着我们关于艺术的知识边界,也丰富着、改变着我们的感官认知 。
在中国的语境里,先是在1990年代初出现了基于电子媒介的录像艺术,在90年代末开始出现基于数字化技术的数字艺术,如冯梦波的游戏作品,即是对游戏程序的改变。1999年Flash 4推出后,中国出现一批制作者。严格意义上的中国数字艺术(数字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发生在21世纪,成为继录像艺术、新媒体艺术之后第三波的新技术艺术,它正在寻找自己的开放美学原则,开始逐渐成为与录像艺术、新媒体装置、电子艺术既重叠又区别的领域,作为数字艺术,虽然具有包容性和无边界的艺术特征,但如何成为自洽的新一代独立艺术、如何具有创新思维与探求未知领域的能力,则是摆在艺术家面前的新问题,而随着发展,它也会越来越具有自己独有的品格。目前,数字化艺术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广泛应用在电影制作、电视传播、广告制作、网络数据库、网络游戏等领域中,在教育设置上,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北京服装学院、四川美术学院等都先后开设相关专业,旨在推动与数字技术有关的艺术创新教育和人才培养。今年9月11日,中国美术学院又特别成立了跨媒体艺术学院,着力于强化相关新媒体、新技术、新知识、新数字的融通和交汇,以探索艺术新的可能性,培养新型的艺术人才。
在数字艺术的展示上,中国进入21世纪开始密集地举办以新媒体为主题的艺术节、论坛、展览,如2001年中国美术学院举办了“新媒体艺术节:非线性叙事”、2002年亚太媒体艺术展(MAAP)在北京举办、2004年-2006年举办了三届北京国际新媒体艺术展、2007年上海开始举办年度电子艺术节、2008年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大型的“合成时代:媒体中国2008”、2009年杭州举办“未来链接:数字艺术中国”、2009年中央美术学院举办“我们的能力:国际新媒体艺术展”、2010年即将举办的“编码与解码:国际数字艺术展”等。另外,中国出现了很多新的艺术机构,也都积极支持新媒体艺术(数字艺术包括其中),如北京藏酷新媒体中心(21世纪初很活跃)、北京站台中国、北京维他命艺术空间、北京伊比利亚艺术空间、上海证大美术馆、北京中国数字艺术协会(DAC)等。
目前,数字艺术尽管广泛应用到各种社会领域中,但作为专项的数字艺术家或专门的数字艺术节或展览还不是很多,或许这是一个媒介混合的时代,任何单一媒介的艺术家都不足以应对当代社会与心理观念的复杂变化,但毕竟数字艺术要在创造思维上做出前卫的实验,按照当代艺术的文化逻辑来推敲演绎数字艺术的观念与物质世界。这是数字艺术的先锋性所在,也是发展具有艺术意义和社会文化意义的所在。
在中国从事录像艺术、新媒体艺术乃至数字艺术创作的艺术家都是先知先觉的一批人物,他们大都来自于艺术领域,对新视觉、新知识充满好奇,具有果为天下先的勇气和执着,作为一批小众艺术家群体,至今无法与从事架上艺术创作的巨大群体相比,但他们显示了一种时代的力量、代表了未来的潜力,关键是传递了一种探索未知领域的精神,因为面对的是新知识、新的空白,所以更需要一种理性、科学精神和反思能力去把握这些极具科学性、技术性的新艺术探险。如果说艺术与科学是一个时代的话题、甚至历史的话题,那么这些中国的新媒体与数字艺术家是在将艺术观念与科学精神融为一体,是在开辟中国艺术史的多项分支的一种建设性事业。同时,在中国,计算机或相关技术领域的人员介入到数字艺术创作的不是很多,这与国际形成一个差别。相信未来,随着数字媒体艺术的普及和其他技术专业背景的人员对艺术的兴趣与认识的提高,也会有越来越多的技术人才进入数字媒体艺术创作中。
通观它们的发展历程,它们是从无到有、从无名到受到关注、从忽略到受到学术话语的重视,也逐渐得到社会团体、资金支持;它们从简陋走向规模、从单一到日渐丰富,但与国际条件相比,它们仍然是一个全新的开垦地,有待于进一步的建设,如中国需要有一个专业的新媒体与数字艺术博物馆,也需要更多的社会认同和支持。
当代社会是一个扁平化的全球化时代,所有的信息流通与传播都是瞬时同步完成的,同样,关于新艺术的信息与知识也是同步在中国传递的,即便如此,仍然需要艺术的敏感者从事这项艺术的创新与实验事业,在中国这是一个拓荒地,在国际上也同样如此,历史的未来将为它们而书写。


“编码与解码——国际数字艺术展”前言一
王璜生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

新媒体与艺术的关系日益为人们所关注、实践和研究,尤其是数码技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及艺术创造、艺术哲学思考等更成为重中之重,近年来它不断地走向深入和多层面多向度。无疑,媒体与人类的发展和创造力相辅相成、互动促进,因时代的进步,新媒体不断出现,改变着我们的日常生活、艺术创造,乃至认知方式、思维形态等。我们已经悄然地改变着自己也改变着这个世界。            
从机械时代到数码时代,以艺术哲学的思考角度,我们面对的最主要问题是对于艺术的所谓“灵晕”(本雅明)的消解及重新阐释,特别是数码时代的到来,信息、资源、资讯的编码方式,传递方式,储存方式,结构和创造方式等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与之构成互为互动关系的人包括艺术家或与艺术相关的参与者,面临着这样的多种可能性:一方面,丰富的资源信息使可能坐拥和玩转古往今来的“知识”及资讯,可能畅游于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海洋中,可以与这个超时空的世界和看不见的人玩耍起交互的游戏,以体验和实现生命的超现实渴求,艺术不自觉地体现着她可能具有的重造“灵晕”的功能,及超越“灵晕”而实现艺术生活普遍性的价值;而另一方面,铺天盖地的信息和新“知识”、新“图像”,使人们从无所适从到熟视无睹,从视觉疲劳到心理厌倦;新技术、新认知的转瞬即逝更新换代和各自是非,使人们失却了价值判断及相应的检验反思,也失却比较、关怀、体验的兴趣和乐趣,快餐式的文化及场景正是数码化时代的重要表征。然而,这一切都可能使我们从一个新的起点—数码的起点来重新“编码”和“解码”我们的哲学思考和文化方式,来进行我们对于数码世界的艺术工作。
由英国V&A艺术博物馆策划的“编码与解码:国际数码艺术展”,通过数字技术为艺术家和设计师提供新的工具和新的创造思维,强调创新和交互,利用计算机自我生成软件、动画和其他反应技术,将动态的元素和流变的信息植入艺术作品之中。强调使用计算机编码来进行创作,以探索编程的程序、功能和过程如何成为不断流动、变化的作品。强调关注日常交流后留下的数字痕迹及相关的评价和使用,关注高端技术和互联网在促进新型的社会互动与自我表达中的媒介意义和功能作用。这一展览为我们从艺术的角度来思考和实践数码技术时代中生活与艺术的多种可能性,以数码的方式“解码”“编码”我们的艺术思维和艺术乐趣。
感谢英国V&A艺术博物馆!感谢策展人、参展的艺术家和所有技术工作人员!感谢SAP对这次展览活动的大力支持!


“编码与解码——国际数字艺术展”前言二
马克 • 琼斯  爵士
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馆长

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很高兴能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合作举办“编码与解码:国际数字艺术展”。本馆与中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能通过这次展览延续这一交流,令人十分欣喜。
SAP和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的继续合作使得此次展览得以在中国举办,且为艺术家冯梦波的一件新作品参展提供了支持。这件作品将在此次北京的展览中亮相,并将参加巡展。“解码”探讨的是数字技术如何给设计工作带来变革,并为艺术家和设计师创造新的工具,这将会打破在各种工作、编程与演示、创作者与参与者之间的边界。
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自20世纪60年代起就开始收藏数码艺术和设计作品。藏品中既包括早期用模拟计算机和机械装置进行的实验性作品,也有当代用软件制作的数码印刷品和电脑绘画。近期来自“编码与解码”展的作品也加入了收藏之列,并逐步形成英国电脑艺术的国家收藏。


“编码与解码——国际数字艺术展” 解码:数字设计感觉
路易斯 • 莎农
V&A当代项目部副主任及策展人

解码:“数字设计感觉”展展示了利用数字技术去创造一系列作品的艺术和设计,它们包括屏幕动画以及大型互动与参与的环境作品。这些技术有助于创作经常变化的作品;它们经常在展览的过程中通过特殊创造的计算机代码的指令而不断地成长和变化。在展览中的很多作品会随着观众的干预而做出反应。艺术家和设计师使用新技术来跟踪在场的游客, 在展览空间内创造出可进行经验交流的作品。我们日益增加的网络界给艺术家和设计师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平台进行生产、质询和传播。
计算机代码包含了运行计算机程序必要的核心数据。这种代码正日益成为艺术家和设计师越来越普遍使用的工具。编程语言无论是定制还是开放源码,还是进行修改或黑客入侵,它都在设计过程中正变得越来越重要。Daniel Brown的《生长与形态》(2009)探讨了计算机编程的潜力。Brown在作品中探讨了运算法则的艺术性,拓展了计算机的创造能力并探索了系统之美。他的作品从V&A的收藏中得到灵感,预先设计了编程语言来创造独特的视觉图像,它会在展览过程中生长并渐渐繁盛起来。计算机程序确保了来自V&A收藏的纺织品、瓷器和版画是按照他的预先代数设定的花卉参数随机选择的,它们被编织、组合在一起。
本展览中互动部分的作品主要是计算机复杂程序与一系列红外线和跟踪技术结合在一起。这些作品经常与观众互动,与作品产生直接的交流。这些作品通常都很有趣,唤起了观众的好奇心,使他们在展厅或美术馆空间之后获得新颖、独特的体验。信息交流不是按等级划分,如从作品到观众。在很多作品中,观众有机会影响并控制所展示的作品,因为艺术家和设计师对于行为以及行为如何影响他们的作品越来越感兴趣。Mehmet Akten的作品允许观者像画家一样去控制像素。《身体绘画》(2009)允许观者左右移动像素,完全通过手势来塑造作品。Akten像展览中的其他艺术家一样,对身体及其在作品(它们没有看得见的界面)中的作用感兴趣。
Ross Phillips的作品允许观众之间进行创意交流。《录像格子》(2009)记录了观众瞬间投射在展览空间网格结果。瞬间,他们可以与前面的观众的实验进行互动或创造他们自己的移动肖像。它让我们理解在观众的集体凝视下公共创造性和自我表现。
Simon Heijdens的作品促使我们反思科技对社会的影响。Heijdens的作品往往投射在大型城市环境中,这样就把自然的环境和城市人造的环境并列在一起。《树》(2005年)这件作品中的树枝、树叶会来回晃动,以对展厅外面的环境做出反应。当展览空间外的树在摇动的时候,外面的传感器将信息传输给树,那么,展厅内被投射的树也晃动起来。天气系统变得形象化和自然环境被移植到城市环境。这个作品变成了一个强有力的工具,强调了技术进步对我们周围的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
互动设计学校Fabrica创作了一件作品,它促进了更慢的、但又及时的互动形式。在《威尼斯之镜》(2009年)作品中,只有通过沉静才使你有存在的感觉。与其他展览中的作品比较,只有参观者慢下来、保持静止,《威尼斯之镜》这个作品才会活动起来,结果不动变成了一种动力。
当网络部分的作品跟踪展厅内的观众时,它们观察了人类的思想和活动是如何在不断数字化的社会里被艺术家和设计师所转换以及利用的。Jonathan Harris 和 Sep Kemvar获得了过去五年来在线情感档案。在《我们感觉不错》(2005)中,利用数据挖掘软件对网上博客和个人网站中所表达的各种情感进行了整理,来收集不断增长的情感。可以按照性别、城市、国家和天气状况对这些感情进行质询、分类。它成为一个进行反省的强大工具、过滤器,可用来立刻理解和观看世界某一部分的情感温度在过去和现在的任何一点的可能状态。
Aaron Koblin的《飞行图案》(2008年)使用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提供的24小时的有价值的数据,来详细说明乘客和货物飞过北美的情况。这大量的数据构成了Koblin这件动画作品的基础,它把穿越北美洲的飞机飞行给视觉化了。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形成一幅清晰的全国图画。它的大城市可以被找到,它与邻国的关系也可以确定。在短短的几分钟,我们就能够理解庞大的数据状态;它们在21世纪初从完全的数值计算转换到美国的社会学研究。
数字化技术已经将从艺术与设计的生产从地理中心那里解放了出来。地理越来越不重要,因为艺术家和设计师可以通过全球网络工作。展览中许多的艺术家和设计师都是通过各大陆进行合作,而没有限制在仅仅和邻居工作。
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在日益扩大的作品中起到作用,所以,创作者和作者之间的界线变得越来越模糊。艺术家和设计师们设置好参数,然后将作品放到创意社区中。《敏感的钟》(2009)使用集体的在线社区来作为作品的驱动力。去展厅或上网的观众可以上传图片,添加到一个永远在增长的图像数据库,由此形成一个数字时钟。这个数据库自2009年以来一直在增长,随着巡回展览,它继续增加。
本展览突出了设计实践中的范式转型。虽然电脑用在当代艺术与设计生产中已有多年,但是我们也看到大量的新工具和增强的可能性用于设计、生产和和实施新作品。设计师们正在创作自己的工具、在线代码库,它们被创意社区所分享、使用。这些设计的成果产生了巨大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展览以及作品上,它们展现了从静态到动态与变化的体验。


“编码与解码——国际数字艺术展” 中国的数字艺术发展
王春辰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部副主任、策展人

中国的数字艺术发展是与多媒体艺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图形设计软件、数字化技术、互联网发展联系在一起的。迄今,这些不同方面的内容构成了丰富的数字艺术,使得数字艺术成为含义广泛的术语,凡是与之有关的创作都可以通称为数字艺术。但数字艺术又特指应用编程、计算机软件进行创作、表现为视频、计算机屏幕、投影、多媒介装置、数字输出打印的一类新艺术,它既有独立单元的作品,又有强调互动作用的作品,成为一种新兴的艺术领域。由于数字艺术是与其他技术媒介联系在一起,因此有人也将新媒体艺术称之为“数字新媒体艺术[1] ”。
数字艺术在中国乃至国际上的发生与发展都是与计算机革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本身与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对数字艺术概念有不同命名,从中可以看出这一领域的宽泛和开放,如计算机艺术、交互艺术(interactive art)、遥在艺术(Telepresence Art或Telematic art)、生成艺术(generative art)、软件艺术、网络艺术、游戏艺术、虚拟现实艺术、机器人艺术,甚至人工生命艺术(artificial art)等。这是一个开放、充满未知可能性的领域,是艺术新知识生成的地方,它扩大着我们关于艺术的知识边界,也丰富着、改变着我们的感官认知 。
在中国的语境里,先是在1990年代初出现了基于电子媒介的录像艺术,在90年代末开始出现基于数字化技术的数字艺术,如冯梦波的游戏作品,即是对游戏程序的改变。1999年Flash 4推出后,中国出现一批制作者。严格意义上的中国数字艺术(数字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发生在21世纪,成为继录像艺术、新媒体艺术之后第三波的新技术艺术,它正在寻找自己的开放美学原则,开始逐渐成为与录像艺术、新媒体装置、电子艺术既重叠又区别的领域,作为数字艺术,虽然具有包容性和无边界的艺术特征,但如何成为自洽的新一代独立艺术、如何具有创新思维与探求未知领域的能力,则是摆在艺术家面前的新问题,而随着发展,它也会越来越具有自己独有的品格。目前,数字化艺术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广泛应用在电影制作、电视传播、广告制作、网络数据库、网络游戏等领域中,在教育设置上,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北京服装学院、四川美术学院等都先后开设相关专业,旨在推动与数字技术有关的艺术创新教育和人才培养。今年9月11日,中国美术学院又特别成立了跨媒体艺术学院,着力于强化相关新媒体、新技术、新知识、新数字的融通和交汇,以探索艺术新的可能性,培养新型的艺术人才。
在数字艺术的展示上,中国进入21世纪开始密集地举办以新媒体为主题的艺术节、论坛、展览,如2001年中国美术学院举办了“新媒体艺术节:非线性叙事”、2002年亚太媒体艺术展(MAAP)在北京举办、2004年-2006年举办了三届北京国际新媒体艺术展、2007年上海开始举办年度电子艺术节、2008年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大型的“合成时代:媒体中国2008”、2009年杭州举办“未来链接:数字艺术中国”、2009年中央美术学院举办“我们的能力:国际新媒体艺术展”、2010年即将举办的“编码与解码:国际数字艺术展”等。另外,中国出现了很多新的艺术机构,也都积极支持新媒体艺术(数字艺术包括其中),如北京藏酷新媒体中心(21世纪初很活跃)、北京站台中国、北京维他命艺术空间、北京伊比利亚艺术空间、上海证大美术馆、北京中国数字艺术协会(DAC)等。
目前,数字艺术尽管广泛应用到各种社会领域中,但作为专项的数字艺术家或专门的数字艺术节或展览还不是很多,或许这是一个媒介混合的时代,任何单一媒介的艺术家都不足以应对当代社会与心理观念的复杂变化,但毕竟数字艺术要在创造思维上做出前卫的实验,按照当代艺术的文化逻辑来推敲演绎数字艺术的观念与物质世界。这是数字艺术的先锋性所在,也是发展具有艺术意义和社会文化意义的所在。
在中国从事录像艺术、新媒体艺术乃至数字艺术创作的艺术家都是先知先觉的一批人物,他们大都来自于艺术领域,对新视觉、新知识充满好奇,具有果为天下先的勇气和执着,作为一批小众艺术家群体,至今无法与从事架上艺术创作的巨大群体相比,但他们显示了一种时代的力量、代表了未来的潜力,关键是传递了一种探索未知领域的精神,因为面对的是新知识、新的空白,所以更需要一种理性、科学精神和反思能力去把握这些极具科学性、技术性的新艺术探险。如果说艺术与科学是一个时代的话题、甚至历史的话题,那么这些中国的新媒体与数字艺术家是在将艺术观念与科学精神融为一体,是在开辟中国艺术史的多项分支的一种建设性事业。同时,在中国,计算机或相关技术领域的人员介入到数字艺术创作的不是很多,这与国际形成一个差别。相信未来,随着数字媒体艺术的普及和其他技术专业背景的人员对艺术的兴趣与认识的提高,也会有越来越多的技术人才进入数字媒体艺术创作中。
通观它们的发展历程,它们是从无到有、从无名到受到关注、从忽略到受到学术话语的重视,也逐渐得到社会团体、资金支持;它们从简陋走向规模、从单一到日渐丰富,但与国际条件相比,它们仍然是一个全新的开垦地,有待于进一步的建设,如中国需要有一个专业的新媒体与数字艺术博物馆,也需要更多的社会认同和支持。
当代社会是一个扁平化的全球化时代,所有的信息流通与传播都是瞬时同步完成的,同样,关于新艺术的信息与知识也是同步在中国传递的,即便如此,仍然需要艺术的敏感者从事这项艺术的创新与实验事业,在中国这是一个拓荒地,在国际上也同样如此,历史的未来将为它们而书写。


作品图片

作品图片

现场图片

现场图片

快捷登录帐号密码登录
  • 手机号码
    手机号码将作为您的登录账号
  • 验证码
  • 账号
     
  • 密码
可使用雅昌艺术网会员账户登录

儿童公共教育活动预约表格

同意 《团体参观协议声明》 请同意团体参观协议
提交预定

成人公共教育活动预约表

同意 《团体参观协议声明》 请同意团体参观协议
提交预定

团体公共教育活动申请表

同意 《团体参观协议声明》 请同意团体参观协议
提交预定

团体参观协议声明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出版授权协议书

本人完全同意《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以下简称“CAFAM”),愿意将本人参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公共教育部组织的公益性活动(包括美术馆会员活动)的涉及本人的图像、照片、文字、著作、活动成果(如参与工作坊创作的作品)提交中央美术学院用作发表、出版。中央美术学院可以以电子、网络及其它数字媒体形式公开出版,并同意编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央美术学院资料库》《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资料库》等相关资料、文献、档案机构和平台,在中央美术学院中使用和在互联网上传播,同意按相关“章程”规定享受相关权益。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活动安全免责协议书

第一条

本次活动公平公正、自愿参加与退出、风险与责任自负的原则。但活动有风险,参加者应有必要的风险意识。

第二条

参加本次活动者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必须遵循道德和社会公德规范,并应该具备以人为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和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

第三条

参加本次活动人员应该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18周岁以上)未成年人必须在成年人的陪同下参观。

第四条

参加活动者在此次活动期间的人身安全责任自负。鼓励参加者自行购买人身安全保险。活动中一旦出现事故,活动中任何非事故当事人及美术馆将不承担人身事故的任何责任,但有互相援助的义务。参加活动的成员应当积极主动的组织实施救援工作,但对事故本身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参加本次活动者的人身安全不负有民事及相关连带责任。

第五条

参加活动者在此次活动期间应主动遵守美术馆活动秩序、维护美术馆场地及展示、展览、馆藏艺术作品及衍生品的安全。活动中一旦因个人原因造成美术馆场地、空间、艺术品、衍生品等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破坏。活动中任何非事故当事人及美术馆将不承担相应的责任与损失,应由参与活动者根据相应的法律条文、组织规定进行协商和赔偿。并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

第六条

参与活动者在参与活动时应当在美术馆工作人员及活动导师、教师指导下进行,并正确的使用活动中所涉及到的绘画工具、创作材料及配套设备、设施,若参与者因个人原因在使用相应绘画工具、创作材料及配套设备、设施造成个人受伤、伤害他人及造成相应工具、材料、设备或设施的故障或损坏。参与活动者应当承当相应的全部责任,并主动赔偿相应的经济损失。活动中任何非事故当事人及美术馆将不承担人身事故的任何责任。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肖像权许可使用协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的有关规定,为明确肖像许可方(甲方)和使用方(乙方)的权利义务关系,经双方友好协商,甲乙双方就带有甲方肖像的作品的使用达成如下一致协议:

一、 一般约定

(1)、甲方为本协议中的肖像权人,自愿将自己的肖像权许可乙方作符合本协议约定和法律规定的用途。

(2)、乙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是一所具有标志性、专业性、国际化的现代公共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与时代同行,努力塑造一个开放、自由、学术的空间氛围,竭诚与各单位、企业、机构、艺术家和观众进行良好互动。以学院的学术研究为基础,积极策划国际、国内多视角、多领域的展览、论坛及公共教育活动,为美院师生、中外艺术家以及社会公众提供一个交流、学习、展示的平台。作为一家公益性单位,其开展的公共教育活动以学术性和公益性为主。

(3)、乙方为甲方拍摄中央美术学院公共教育部所有公教活动。

二、拍摄内容、使用形式、使用地域范围

(1)、拍摄内容 乙方拍摄的带有甲方肖像的作品内容包括:①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②中央美术学院校园内○3由中央美术学院公共教育部策划或执行的一切活动。

(2)、使用形式 用于中央美术学院图书出版、销售附带光盘及宣传资料。

(3)、使用地域范围

适用地域范围包括国内和国外。

使用肖像的媒介限于不损害甲方肖像权的任何媒介(如杂志、网络等)。

三、肖像权使用期限

永久使用。

四、许可使用费用

带有甲方肖像作品的拍摄费用由乙方承担。

乙方于拍摄完带有甲方肖像的作品无需支付甲方任何费用。

附则

(1)、本协议未尽事宜,经双方友好协商后可作为本协议的补充协议,并不得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2)、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勾选之日起生效。

(3)、本协议包括纸质档和电子档,纸质档—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活动参与者意味着接受并承担本协议的全部义务,未同意者意味着放弃参加此次活动的权利。凡参加这次活动前,必须事先与自己的家属沟通,取得家属同意,同时知晓并同意本免责声明。参加者签名/勾选后,视作其家属也已知晓并同意。

我已认真阅读上述条款,并且同意。

团体参观协议声明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出版授权协议书

本人完全同意《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以下简称“CAFAM”),愿意将本人参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公共教育部组织的公益性活动(包括美术馆会员活动)的涉及本人的图像、照片、文字、著作、活动成果(如参与工作坊创作的作品)提交中央美术学院用作发表、出版。中央美术学院可以以电子、网络及其它数字媒体形式公开出版,并同意编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央美术学院资料库》《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资料库》等相关资料、文献、档案机构和平台,在中央美术学院中使用和在互联网上传播,同意按相关“章程”规定享受相关权益。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活动安全免责协议书

第一条

本次活动公平公正、自愿参加与退出、风险与责任自负的原则。但活动有风险,参加者应有必要的风险意识。

第二条

参加本次活动者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必须遵循道德和社会公德规范,并应该具备以人为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和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

第三条

参加本次活动人员应该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18周岁以上)未成年人必须在成年人的陪同下参观。

第四条

参加活动者在此次活动期间的人身安全责任自负。鼓励参加者自行购买人身安全保险。活动中一旦出现事故,活动中任何非事故当事人及美术馆将不承担人身事故的任何责任,但有互相援助的义务。参加活动的成员应当积极主动的组织实施救援工作,但对事故本身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参加本次活动者的人身安全不负有民事及相关连带责任。

第五条

参加活动者在此次活动期间应主动遵守美术馆活动秩序、维护美术馆场地及展示、展览、馆藏艺术作品及衍生品的安全。活动中一旦因个人原因造成美术馆场地、空间、艺术品、衍生品等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破坏。活动中任何非事故当事人及美术馆将不承担相应的责任与损失,应由参与活动者根据相应的法律条文、组织规定进行协商和赔偿。并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

第六条

参与活动者在参与活动时应当在美术馆工作人员及活动导师、教师指导下进行,并正确的使用活动中所涉及到的绘画工具、创作材料及配套设备、设施,若参与者因个人原因在使用相应绘画工具、创作材料及配套设备、设施造成个人受伤、伤害他人及造成相应工具、材料、设备或设施的故障或损坏。参与活动者应当承当相应的全部责任,并主动赔偿相应的经济损失。活动中任何非事故当事人及美术馆将不承担人身事故的任何责任。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肖像权许可使用协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的有关规定,为明确肖像许可方(甲方)和使用方(乙方)的权利义务关系,经双方友好协商,甲乙双方就带有甲方肖像的作品的使用达成如下一致协议:

一、 一般约定

(1)、甲方为本协议中的肖像权人,自愿将自己的肖像权许可乙方作符合本协议约定和法律规定的用途。

(2)、乙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是一所具有标志性、专业性、国际化的现代公共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与时代同行,努力塑造一个开放、自由、学术的空间氛围,竭诚与各单位、企业、机构、艺术家和观众进行良好互动。以学院的学术研究为基础,积极策划国际、国内多视角、多领域的展览、论坛及公共教育活动,为美院师生、中外艺术家以及社会公众提供一个交流、学习、展示的平台。作为一家公益性单位,其开展的公共教育活动以学术性和公益性为主。

(3)、乙方为甲方拍摄中央美术学院公共教育部所有公教活动。

二、拍摄内容、使用形式、使用地域范围

(1)、拍摄内容 乙方拍摄的带有甲方肖像的作品内容包括:①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②中央美术学院校园内○3由中央美术学院公共教育部策划或执行的一切活动。

(2)、使用形式 用于中央美术学院图书出版、销售附带光盘及宣传资料。

(3)、使用地域范围

适用地域范围包括国内和国外。

使用肖像的媒介限于不损害甲方肖像权的任何媒介(如杂志、网络等)。

三、肖像权使用期限

永久使用。

四、许可使用费用

带有甲方肖像作品的拍摄费用由乙方承担。

乙方于拍摄完带有甲方肖像的作品无需支付甲方任何费用。

附则

(1)、本协议未尽事宜,经双方友好协商后可作为本协议的补充协议,并不得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2)、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勾选之日起生效。

(3)、本协议包括纸质档和电子档,纸质档—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活动参与者意味着接受并承担本协议的全部义务,未同意者意味着放弃参加此次活动的权利。凡参加这次活动前,必须事先与自己的家属沟通,取得家属同意,同时知晓并同意本免责声明。参加者签名/勾选后,视作其家属也已知晓并同意。

我已认真阅读上述条款,并且同意。

团体参观协议声明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出版授权协议书

本人完全同意《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以下简称“CAFAM”),愿意将本人参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公共教育部组织的公益性活动(包括美术馆会员活动)的涉及本人的图像、照片、文字、著作、活动成果(如参与工作坊创作的作品)提交中央美术学院用作发表、出版。中央美术学院可以以电子、网络及其它数字媒体形式公开出版,并同意编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央美术学院资料库》《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资料库》等相关资料、文献、档案机构和平台,在中央美术学院中使用和在互联网上传播,同意按相关“章程”规定享受相关权益。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活动安全免责协议书

第一条

本次活动公平公正、自愿参加与退出、风险与责任自负的原则。但活动有风险,参加者应有必要的风险意识。

第二条

参加本次活动者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必须遵循道德和社会公德规范,并应该具备以人为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和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

第三条

参加本次活动人员应该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18周岁以上)未成年人必须在成年人的陪同下参观。

第四条

参加活动者在此次活动期间的人身安全责任自负。鼓励参加者自行购买人身安全保险。活动中一旦出现事故,活动中任何非事故当事人及美术馆将不承担人身事故的任何责任,但有互相援助的义务。参加活动的成员应当积极主动的组织实施救援工作,但对事故本身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参加本次活动者的人身安全不负有民事及相关连带责任。

第五条

参加活动者在此次活动期间应主动遵守美术馆活动秩序、维护美术馆场地及展示、展览、馆藏艺术作品及衍生品的安全。活动中一旦因个人原因造成美术馆场地、空间、艺术品、衍生品等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破坏。活动中任何非事故当事人及美术馆将不承担相应的责任与损失,应由参与活动者根据相应的法律条文、组织规定进行协商和赔偿。并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

第六条

参与活动者在参与活动时应当在美术馆工作人员及活动导师、教师指导下进行,并正确的使用活动中所涉及到的绘画工具、创作材料及配套设备、设施,若参与者因个人原因在使用相应绘画工具、创作材料及配套设备、设施造成个人受伤、伤害他人及造成相应工具、材料、设备或设施的故障或损坏。参与活动者应当承当相应的全部责任,并主动赔偿相应的经济损失。活动中任何非事故当事人及美术馆将不承担人身事故的任何责任。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肖像权许可使用协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的有关规定,为明确肖像许可方(甲方)和使用方(乙方)的权利义务关系,经双方友好协商,甲乙双方就带有甲方肖像的作品的使用达成如下一致协议:

一、 一般约定

(1)、甲方为本协议中的肖像权人,自愿将自己的肖像权许可乙方作符合本协议约定和法律规定的用途。

(2)、乙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是一所具有标志性、专业性、国际化的现代公共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与时代同行,努力塑造一个开放、自由、学术的空间氛围,竭诚与各单位、企业、机构、艺术家和观众进行良好互动。以学院的学术研究为基础,积极策划国际、国内多视角、多领域的展览、论坛及公共教育活动,为美院师生、中外艺术家以及社会公众提供一个交流、学习、展示的平台。作为一家公益性单位,其开展的公共教育活动以学术性和公益性为主。

(3)、乙方为甲方拍摄中央美术学院公共教育部所有公教活动。

二、拍摄内容、使用形式、使用地域范围

(1)、拍摄内容 乙方拍摄的带有甲方肖像的作品内容包括:①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②中央美术学院校园内○3由中央美术学院公共教育部策划或执行的一切活动。

(2)、使用形式 用于中央美术学院图书出版、销售附带光盘及宣传资料。

(3)、使用地域范围

适用地域范围包括国内和国外。

使用肖像的媒介限于不损害甲方肖像权的任何媒介(如杂志、网络等)。

三、肖像权使用期限

永久使用。

四、许可使用费用

带有甲方肖像作品的拍摄费用由乙方承担。

乙方于拍摄完带有甲方肖像的作品无需支付甲方任何费用。

附则

(1)、本协议未尽事宜,经双方友好协商后可作为本协议的补充协议,并不得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2)、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勾选之日起生效。

(3)、本协议包括纸质档和电子档,纸质档—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活动参与者意味着接受并承担本协议的全部义务,未同意者意味着放弃参加此次活动的权利。凡参加这次活动前,必须事先与自己的家属沟通,取得家属同意,同时知晓并同意本免责声明。参加者签名/勾选后,视作其家属也已知晓并同意。

我已认真阅读上述条款,并且同意。

讲座活动预约表

姓名:
性别
联系电话:
有效证件类型: 身份证
证件号码:
电子邮箱:

温馨提示

尊敬的观众您好!感谢你参与我们的公教活动,期待您的到来!如因故不能准时参加活动,请发送短信至13261936837(梁老师)取消预约。如连续爽约三次以上,将影响您在我平台快速预约的征信,敬请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