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秀韵清——梁运清捐赠作品展
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承办的“独秀韵清——梁运清捐赠作品展”,将于2021年4月1日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
梁运清是新中国重要的壁画家,为复兴中国壁画事业、创办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做出重要贡献,曾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三工作室和壁画系,并担任过壁画系主任。2020年9月,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接受了梁运清先生捐赠的代表作品四十四件,本项目为文化和旅游部“2020年度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和捐赠奖励项目”。
梁运清先生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公派留学东德的学生,将西方壁画专业的制作与教学带回中国。在教学中,他严谨执教,尤其对素描等基础学科的学习要求十分严格,深深影响了一代学子。梁运清一生笔耕不断,创作不停,在二十世纪八十、九十年代,他利用所学积极推动新壁画运动的发展,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还投入大量精力创作了多幅大型公共壁画作品,其中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创作的《奇峰争秀》是改革开放以后第一件大型马赛克壁画作品。梁运清先生为人低调,无私奉献,多次向国家捐赠作品,同时他以蜗牛自喻,将蜗牛那种“身背重负,步履艰难,却不懈地奋力爬行”的精神贯彻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中。退休后的梁运清回到了广西,但他仍然坚持创作,将祖国的秀美风景留在画作中。
梁运清是伴随着新中国美术事业发展而成长的一代人中非常富有个性的一位,他的艺术人生值得我们回顾和研究。此次展览以“独秀韵清”为题,意在展现梁运清先生艺术历程的独特性和艺术探索中旺盛的生命力。展出作品以捐赠作品为主体,并融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旧藏的几件梁运清作品,梳理了梁运清先生的艺术和教育经历,从“艺术启蒙”“油画写生”“ 壁画创作”“抽象探索”四个单元比较全面地呈现了梁运清先生的艺术创作面貌。
展览将于2021年4月1日开幕,展至4月18日。
一、艺术启蒙
小时候喜欢乱涂乱画的梁运清因家里经济条件差,只好在地上、墙上和废纸上画。从小学到中学的美术老师经常带他们出去写生,从此与美术结缘。因为少年时期在当地电影院画电影广告海报的经历,1952年,未接受过科班训练的梁运清幸运地被中央美术学院录取。
1955年,梁运清受国家公派赴德国德累斯顿造型艺术大学,专攻壁画、油画专业,在德国学习七年。留学期间,梁运清受到了表现主义的熏陶和影响。同时,近代欧洲科学的发达,给壁画制作提供了新材料、新技术,梁运清选择了壁画专业进行学习,也为今后从事壁画教学与工作埋下了种子。
二、油画写生
1961年,梁运清毕业回国后,在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董希文工作室担任一至四年级素描和色彩课教学。在教学上,梁运清将自己在留学时感受到的教学氛围带回自己的教学工作中,他严谨认真,擅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展示个性。
同时梁运清从深入生活起步,在生活中体验、积累,受到了源头活水的洗礼、陶冶,开拓了新视野,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知识和创作素材。他的画风质朴单纯,无不透露出他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他归国后的第一幅油画作品《当年的放羊娃》得到好评,在《人民日报》、《大公报》相继发表。此后教学之余,他潜心作画,创作了《沙漠边上》、《螺号响》、《油田女采油工》、《高原养路工》、《百万农奴站起来》等油画作品。
三、壁画创作
1970年,作为壁画专家,国家派梁运清和艾中信、李宏仁两位前辈到斯里兰卡科伦坡,为我国赠建的纪念班达奈拉克国际会议大厦创作了大型油画壁画《美丽富饶的斯里兰卡》。1978年后,中央美术学院成立壁画专业、壁画系,梁运清开始正式从事壁画专业教学和创作,全身心投入新壁画运动的开拓之中,做了大量的贡献,退休前曾任壁画系主任。
四、抽象探索
1990年,梁运清为咸阳国际机场候机大楼创作完成了壁画《神秘的太空》,这一创作经历使他开启了“墨与彩”抽象画的艺术探索。梁运清认为,抽象画要追求旨趣宣泄,张扬个性。凡物皆可入画,只要静心观察,“留意于物,往往成趣”,在这次展出的创作笔记画稿中,能看到艺术家对日常生活的细心观察,也能看出梁运清的勤奋不懈。梁运清不断从生活中提炼艺术语言,大量用墨通过抽象表现,丰富了绘画的内涵。
在新中国壁画运动的历史上,梁运清先生是奠基人之一。作为我国最早一批公派留学德国的艺术家,梁运清将欧洲壁画的技术与教学理念带回国,为新中国培养了一批壁画人才,也为中央美术学院创办壁画系做出了重要贡献。
梁运清是幸运的,新中国的新面貌、新作风,使得爱好美术的小城少年梁运清,凭借在家乡电影院绘制电影海报所积累的绘画经验,顺利的被兼容并蓄的中央美术学院录取,并在祖国需要高层次建设人才的五十年代,被国家公派赴德国德累斯顿造型艺术大学专攻油画、壁画专业。梁运清在异国他乡多年求学期间,勤奋好学,很快融入德国的艺术语境,并将这些理论和方法带回母校。当时中央美术学院的艺术教学以苏联带有浪漫色彩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为主,他带回的这种追求结构与艺术语言本质的风格显得与众不同,也为中央美术学院的教学发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角度。他努力将所学运用到教学和创作中,不断地追求与探索。教学中,他注重学生的个人发展,常常找每位同学谈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挥个性。同时在新成立的壁画专业教学中,他创设了马赛克、湿壁画等课程,他对壁画材料的深入研究也为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的学生们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在新中国壁画运动复兴过程中,他将新材料融入创作中,注重壁画与建筑的融合,发挥了自己的作用,留下了许多代表作品。退休后的梁运清回到了广西,但他仍然坚持创作,将祖国的秀美风景留在画作中。
梁运清先生多年来笔耕不断,创作不停,但同时为人低调,无私奉献。他以蜗牛自喻,将蜗牛那种“身背重负,步履艰难,却不懈地奋力爬行”的精神贯彻在自己的人生奋斗中。他始终心系国家,不忘祖国对他的培养,多次向国家捐赠作品, 2020年将40余幅各时期代表作品捐赠给母校中央美术学院。此次捐赠项目入选了文化和旅游部“2020年度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和捐赠奖励项目”。
本次展览就是以梁运清先生的这批捐赠作品为基础,同时梳理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旧藏的多幅作品,展出作品涵盖了梁运清学习时期、教学时期、壁画创作以及晚年对抽象艺术语言的探索,是对梁运清一生艺术轨迹的一次完整梳理。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2021年3月
在新中国壁画运动的历史上,梁运清先生是奠基人之一。作为我国最早一批公派留学德国的艺术家,梁运清将欧洲壁画的技术与教学理念带回国,为新中国培养了一批壁画人才,也为中央美术学院创办壁画系做出了重要贡献。
梁运清是幸运的,新中国的新面貌、新作风,使得爱好美术的小城少年梁运清,凭借在家乡电影院绘制电影海报所积累的绘画经验,顺利的被兼容并蓄的中央美术学院录取,并在祖国需要高层次建设人才的五十年代,被国家公派赴德国德累斯顿造型艺术大学专攻油画、壁画专业。梁运清在异国他乡多年求学期间,勤奋好学,很快融入德国的艺术语境,并将这些理论和方法带回母校。当时中央美术学院的艺术教学以苏联带有浪漫色彩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为主,他带回的这种追求结构与艺术语言本质的风格显得与众不同,也为中央美术学院的教学发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角度。他努力将所学运用到教学和创作中,不断地追求与探索。教学中,他注重学生的个人发展,常常找每位同学谈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挥个性。同时在新成立的壁画专业教学中,他创设了马赛克、湿壁画等课程,他对壁画材料的深入研究也为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的学生们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在新中国壁画运动复兴过程中,他将新材料融入创作中,注重壁画与建筑的融合,发挥了自己的作用,留下了许多代表作品。退休后的梁运清回到了广西,但他仍然坚持创作,将祖国的秀美风景留在画作中。
梁运清先生多年来笔耕不断,创作不停,但同时为人低调,无私奉献。他以蜗牛自喻,将蜗牛那种“身背重负,步履艰难,却不懈地奋力爬行”的精神贯彻在自己的人生奋斗中。他始终心系国家,不忘祖国对他的培养,多次向国家捐赠作品, 2020年将40余幅各时期代表作品捐赠给母校中央美术学院。此次捐赠项目入选了文化和旅游部“2020年度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和捐赠奖励项目”。
本次展览就是以梁运清先生的这批捐赠作品为基础,同时梳理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旧藏的多幅作品,展出作品涵盖了梁运清学习时期、教学时期、壁画创作以及晚年对抽象艺术语言的探索,是对梁运清一生艺术轨迹的一次完整梳理。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2021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