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为门,图片为窗,我们一同凝视时间与记忆
3月13日中午11点,瓦尔达女士应宁瀛老师的邀请,亲自为城市设计学院电影系的同学导览。她从一进美术馆的大门就可以望见的装置作品《中国红门》为起点,带领大家走入1957年的回忆之门,开始了她的讲述。“这个装置是我为此次展览而特别制作的。游戏用的积木,首先开启了我对这个中国红门的想象,至于屋顶的建造时,我用了晾衣服所用的木夹子。就这样,我先制作出了一个小的模型,然后再根据美术馆的空间,将其放大。”接着,她眼中闪烁着灵动的光芒,并指向一幅作品,说:“大家看这幅照片,挑担子的既有年幼的孩子,又有年迈的老人,他们挑着的担子似乎很沉重,我不禁被他们的这种旺盛的精力所感染,想将这一切定格成为永恒。”她又带领大家到了另一幅照片前,指着照片中正在表演杂技的红衣小女孩,瓦尔达微笑着,眼中闪过一丝狡黠。“这幅照片应该是在某地的杂技团拍摄的,大家看这个小女孩的杂技动作,你们中有人可以做这样的动作吗?”有一位同学马上举手示意。瓦尔达瞪大了充满好奇的双眼,边笑边做了一个邀请的手势“来吧,请给我们表演一下吧。”顿时,同学们笑作一团。瓦尔达说,《中国红门》上的六张照片,是她特别在数以百计的作品中精挑细选的。她希望每一位走入美术馆的人,都可以通过这道“历史之门”,与她一起以照片为窗,凝视时间与记忆。
带大家走过中国红门,瓦尔达停下来指着美术馆长廊上壁竉,兴奋的说“请大家望向那里,当我第一次走进这个美术馆,就发现五个壁竉上摆放着代表西方古典艺术的雕像,也许是由于他们的存在,美术馆平添了些许的肃穆和凝重之气,少了点儿轻松和童趣氛围。于是,我向王馆长提出了我的想法,并在他与布展团队的帮助下,将原本白色的墙壁变成粉红色。找来了龙头.大头娃娃等带有中国元素的材料,做装置作品。大家看这件中国龙头希腊神像身的作品是不是很有趣!为什么选择龙呢?因为属龙的我在龙年来到了中国,我要给美术馆里增添一条龙。其次,龙也是我喜欢的形象,它来源于想象,是中国人智慧的凝结。” 紧接着,她又为学生们讲述了“叼着骨头的马”等装置作品。她如向日葵般微笑着,说:“我觉得我是幸运的,甚至有时我觉得自己是被宠爱的,有很多的人帮助我实现我脑中迸发的艺术狂想。”从话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她对中国的情感是那样的炙热。这一件件作品,是思想与文化碰撞的火花,向大家展示出瓦尔达那不曾被岁月打败的青春。
同学们跟随瓦尔达穿过记忆的门,艺术狂想的长廊,经过电影海报、自画像… …瓦尔达像个小女孩一样,向大家展示着她宝物盒里的每一件宝贝。“现在我们一同离开城市,步入海滨吧。”她带领大家来到了装置作品《海边》旁,然后有请大家同她一起坐在椅子上,详细的解释了这件装置作品的三部分——上方是海的照片,她请大家想象一下此刻风卷着海浪腾起的景象;其下是海浪冲刷的影像,不仅看得到海浪的运动,而且听得到浪花拍岸的声音;地面上是真实的沙子。这三部分,分别代表着想象、电影、现实。她将这一切交融在一起,进行了一次有关虚幻与现实的探讨。她也想用这件作品做一个有关于时间与空间实验,她举例说:“就好比大家闲暇时,可能会在海滩上消磨午后的闲暇时光,但是,你会在这件装置作品前坐多久呢?几分钟?还是匆忙一瞥就离开了。”可以感受到,瓦尔达很在意“人的感觉”,她也为每一个走近她作品的观众,制造了一个可以“停留的时间”,同时,也为大家创造了自由选择的机会。
《乒乓球、塑料拖鞋和露营营地》、《茨古古的墓地》… …她讲述着这些作品,分享着她的爱与回忆。在名为《乌托邦之薯》的作品前她坐下来,在讲解中大家得知,这件装置的大型的三折屏幕下方摆放着百公斤的真土豆。此时,在嗅觉上,可以闻到土豆的香气;在视觉上,可以看到心形土豆那皱老的表皮上萌生出新芽。时而又可见瓦尔达的脸出现在土豆堆中,仿佛她也化身成了可爱的土豆;听觉上,有屏幕中心的土豆发出的呼吸声,那是瓦尔达在《拾穗者与我》中捡拾的心形土豆。在感官的多重刺激影响下,观者时而会产生“被催眠”的感觉。仿佛也成了这个乌托邦中的一个土豆,平实的躯壳即使老去,也要萌生新芽,即使被压抑也要奋力的呼吸,也要在彼此间传递着低沉的申诉。
在整场的导览过程中,她详细的为学生们讲解了几乎每一件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浸润着鲜明的瓦尔达风格,而且可以映射出作为世界中渺小个体的我们。这是一次视觉艺术的教育,通过瓦尔达的导览,同学们不仅了解了她观看事物的角度(ways of seeing)和表达方式(ways of telling)。瓦尔达希望通过这些作品以及她的讲述,可以激励每一个人,无论是日常的生活还是艺术的创作,都如她一样永葆青春的热情。
谭锦锦/文图
2011-01-09
2011-04-15
2011-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