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底,随着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品总登记号“2011年-甲”的藏品被鉴定为李叔同的油画代表作,失去踪迹近半个世纪的《半裸女像》重新浮出水面。自重新发现《半裸女像》以来,经过对这一作品进行大量的论证、研究、检测、修复保护等工作,对于这幅在中国近代美术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却一路辗转的名作研究终于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基于这些新的研究成果,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筹划举办一个针对早期李叔同油画作品的专题研究性展览——芳草长亭——李叔同油画珍品研究展。为了能将这次的研究成果更全面地向世人展出,美术馆专门招募了一批为此次活动进行导览的志愿者,15名志愿者非常幸运地参与其中,并参加了专业的讲解培训。
2013年3月1日星期五上午的九点半,10名志愿者来到了美术馆芳草长亭李叔同油画展的展厅外。此时距离正式开展还有一个半小时,里面的工作人员还在紧锣密鼓地做着最后布展工作。这时一直在展厅里忙碌的李老师终于从里面走出来,他正是今天为15名志愿者进行专业讲解指导的老师。
李老师带领着15名志愿者从展厅入口的左边开始参观学习,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1908年李叔同在日本东京留学时身着日本学生服的黑白照片,与此相对的另一面是本次展览的前言。老师以照片为切入口,简要地为志愿者介绍了李叔同整体的生平概况。
跟随着老师的脚步,接着看到展览的第一部分是对李叔同油画《半裸女像》的重新发现与相关研究。在《半裸女像》的流传经历及相关记载的部分,了解到原来这幅现在名为《半裸女像》的油画有着非常传奇的“生平”。由于《半裸女像》先后被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叶圣陶先生、中央美术学院收藏,也经历了作品名由《女》、《裸女》到《半裸女像》的一再变更,尤其是1960年李树声教授等人到美院陈列馆为此画拍摄反转片而导致此后众多专业书籍误登了《半裸女像》被镜面翻转后的图像。这些因素都为此后对该画的研究鉴定带来了重重困难。至于《半裸女像》的技术检测和1920年图像与2011年图像对比研究部分,志愿者们感受到鉴定工作不仅离不开现代科技的协助,更需要严谨的学术研究精神。
接着,是李叔同与早期留日中国学生油画《自画像》部分,或许是由于他们是留日学习西洋绘画的“第一人”,对于西洋画的接触与认识都还不深,所以在油画创作水平和技法上还不甚成熟。但是通过李叔同与其他早期留日中国学生的自画像对比,还是不难从造型的准确度、色彩的运用以及学习印象派的笔触等方面看出,在同时代的留日学生中,李叔同不失为佼佼者。
最后一个部分是李叔同早期艺术活动,主要是李叔同与早期洋画、李叔同油画作品寄赠北京美术学校一事。至此,志愿者们已经基本了解了本次展览的整体概况。
通过这次培训活动,不仅对李叔同及其作品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还增长了鉴定与修复方面的专业知识。我想这都将对志愿者们以后的导览工作起到至关重要的帮助作用。
期待这一展览能进一步引发学界对李叔同艺术及中国早期油画艺术等相关美术史问题的研究。也期待所有对李叔同与中国现当代艺术感兴趣的朋友们亲自参与到我们的展览中来!
人文学院11级王子,卢雪晴
2011-12-15
2018-02-05
2014-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