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学术开放讲堂第九讲
——尹吉男:大明帝国的文化密码
关于大英博物馆的“黄明盛世”展与学术研讨
2014年10月31日下午,当代学术开放讲堂第九讲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报告厅开讲了,现场观众爆满,中央美院又迎来了一个学术大集结的节日。此次讲堂的主讲人是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著名艺术史家、当代艺术评论家尹吉男先生。尹吉男先生以大英博物馆举行的“明:盛世皇朝50年”(Ming:50 years that changed China)展览为切入口,讲述了展览及研讨会背后的故事,并分享了其在研讨会中的发言。
尹吉男先生首先谈及展览,他指出展览的名字有好多种,除了官方发布的“明:盛世皇朝50年”,还有“皇明盛世”,但是实际上根据展览英文名称直译应为“明:改变中国的50年”。展览属叙述框架,因为现在关于民族性的话题非常敏感,因此展览不是从中国或英国角度出发,而是基本基于全球视野而非民族主义的。展览虽强调去欧洲中心化的视角,但是出发点还是欧洲的,因为展品中有三分之一的展品是来自大英博物馆,这就会牵扯到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的殖民历史,剩下的三分之二的藏品来自世界各地的31家博物馆,中国有10家的博物馆藏品参与了展览,故宫博物院研究部的主任余晖也参加了研讨会。
“明:改变中国的50年”展览呈现了欧洲、南亚、东亚(主要是韩国和日本和中国)之间政治文化特别复杂的关系,像文明史一样叙述框架的一个展览,是多元立体的文化视角,展览叙述线极其复杂,除美术史视角外还有文化史,政治史,军事史,国际关系历史,包括城市建设史,建筑史,宗教史,航海史,国际贸易史及陶瓷史等。为本次展览,大英博物馆特地新建了一个展厅,新建展厅里面做的非常重要的展览,而展览的商业运作相当成功:书店,衍生品,几乎博物馆的商店全部被大明的衍生品占领了,想到的跟中国有关的任何东西都可以买到。该展览策展人为牛津大学艺术史系的柯律格(Craig Clunas)教授及亚洲部的中国陶瓷史专家霍吉淑(Jessica Harrison-Hall)女士,整个的策展工作是在大英博物馆亚洲部主任司美茵(Jan Stuart)女士的领导下进行的。尹吉男先生还指出柯律格和他在2001年所见时大有不同,从大学的一个普通的教授已然变为英国美术史“巨头”,如今将其的一生的学术视觉化,图像化,展陈化为本次展览。尹吉男先生与柯律格相识于2001年,当时尹吉男先生一篇关于顾恺之的文章引起了柯律格很大的兴趣,由此结识,并在四年前将其全部的藏书捐给人文学院的图书馆。
尹吉男先生归纳展览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讲宫廷生活,涉及到波斯地区的铜器和中国明代的青花瓷器形之间的高度的关联性,来源都是来自器形,梅瓶不是中国自己产生出来的,都是从西方来的,展览中也做了很多此类的定制,让人感觉到文化之间的关联;第二个方面关于军事文化的;第三方面是文化艺术;第四部分是信仰,道教、佛教,当然还有儒家的东西,还有伊斯兰教,宗教视觉关系的艺术;第五部分涉及到外交和贸易。
此外,尹吉男先生还提到西方研究中国美术的大家有三位是有苏格兰血统,一位是是去年去世的高居翰教授,一位是柯律格,以及较年轻的乔迅(Jonathan
Hay),并注意到苏格兰有一个非常强大的一个经济学,历史学,哲学,还有对物质文化研究的传统,从重视理论来讲,高居翰有一些文章是谈方法的,而柯里格也非常重视方法。英国历史学家彼得·伯克(Peter Burke)在《什么是文化史》中也特意提到柯律格的写作,认为是重视思辨,重视经济社会,重视物质文化。他早年是一个左派,文革末的时候来到中国。不仅拥有文学背景,对文本非常的精通,还在维多利亚博物馆做过很多年的工作,因为大英博物馆主要是一个器物博物馆,或者是物质文化博物馆,他对器物很敏感,他的成名作《散文志》,讲的器物和文献的一种结合,他的研究视角基本上还是从物质文化史的角度出发,对明代中晚期的南方的文化中心,苏州从他的视角进行透视,以后扩大到园林再到书画,他几年他有一本名著《雅在》,讲文征明社会交往的书画。他有一种趋向,这个趋向在黄小峰最近写的一篇文章里面,讲的柯律格的大明是对柯律格的几本重要著作的一个综合的述评,在书中特别谈到柯律格很努力地淡化鉴赏视角,他不在乎这些绘画水平的高低或是真伪,而是在乎这些东西在一个视觉文化,或者在一个社会层面里如何运行。
谈及对于展览的回应,其中很重要的来自琼斯,他对展览进行了激烈的批评,他说,西方对明朝的兴趣由来已久,他“明”这个字会让人联想到珍贵,脆弱,美丽的东西,他说他爷爷奶奶曾经用假的明代花瓶装饰房间,今天西方人对明朝的迷恋仍在延续,意思其实是展览是有效利用了英国乃至欧洲人对明代的这种幻觉和迷恋,特别是对青花的迷恋。他主要的批评是对展览名称:“明:改变中国的50年”进行的,他讨论说“明”的50年到底有没有改变中国,是从比以后中国变得比以前更好了,还是不好了。他认为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当中最伟大的朝代并不一定是明代,具有变革的,艺术高峰的,可能是唐或者是宋,为什么大英博物馆不做一个唐或者是宋的一个展览。尹吉男先生认为答案是因为柯律格不研究唐和宋,仅此而已。但绕过他这个批评,重新体会作为灵魂人物柯律格的想法:他到底为何想去用这个时间?他其实从永乐年间开始的,因为永乐在1400年开始向南京进攻了,1401年把南京打下来了,1402年第二年开始进行他的头一科的科举,基本是这样的背景,他基本选择了永乐,主要是有几个方面原因:第一,有几件大事发生在永乐时代。第一就是迁都,从南京迁都到北京;第二,郑和下西洋。虽然中国人对郑和下西洋中国人轻描淡写,但跟西方的历史学者或是文化史家都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事件,因为郑和1405年首航,是世界大航海,而最伟大的哥伦布他的首航的时间也不过是1492,比达伽玛1498年更早;第三,中国内政发生了变化,尹吉男先生在近年来通过对文官政治的研究,发现过去做一个二元叙事,从晚商到晚唐五代这段时间是中国贵族的时代,到了晋唐时代,魏晋南北朝到隋朝他已经达到了中国贵族论的高峰,所有的艺术都是贵族艺术达到了非常灿烂的程度,跟中国的写实艺术发生关联,到了五代之后的北宋就进入文官政治。中国从来都不是单纯的文官政治,而是文官政治的一个主体加上一个贵族政治,贵族政治就是帝王,帝王政治代表贵族的,残留的贵族政治跟文官政治的一个结合,导致中国后来政治的新特征。后在明代出现宦官政治。但尹吉男先生认为虽然中国明代有三种政治:帝王政治,文官政治,宦官政治,但实为两种。因为太监政治或者宦官政治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太监政治是依附在帝王政治之下的一种政治,它有的时候利用帝王,有时帝王利用太监政治,互为利用,实为帝王政治的延长或者延伸。他其实还是二元关系,文官政治与另外一方贵族政治,残留的贵族里面包含了帝王政治和太监政治。因此展览的框架是叙述一个帝王政治跟文官政治二元组合关系,发展到1449年或是1450年宦官政治抬头,导致衰落的根源;第四,两位策展人表示展览的潜在意义是要挑战16世纪以后西风东渐中西交流史的一个固定看法,在展览中展示出来的是文化之间是互影响的;第五,由于近些年来,中国各地考古发现有大量的藩王墓葬的发现和发表,又使得明代的视野,对物质文化和美术史提供了新的机会,这也是这几年柯律格的关注点。因此,展览基本上是代表了柯律格的认识过程,再加上整个西方世界在全球视野下对明代认识过程。
随后,尹吉男先生开始谈及研讨会的部分,他认为讨论会就是这个展览的文本版。讨论会的名字并不跟展览名字一样,展览叫“明:改变中国的50年”,讨论会是“明:宫廷与交流1400年-1450年”。来的学者遍布世界各地,北美的学者数量比较多,其他还包括韩国及日本的学者,以及两名台湾学者,中国总去了四名学者。在简单谈及其他几位中国学者的发言后,尹吉男先生分享了其演讲《政治还是娱乐?———从杏园雅集图看江西文官集团与浙江画家的关系》。尹吉男先生称,其研究课题,不会单纯从绘画史、文化史或政治史的角度,而会将这些交织起来,找一种新的叙述方式。讨论内容为大家非常熟悉的一张画,也是本次展览中的一个本子,即《杏园雅集图》,它是明代宫廷画家谢环的一张画。
这个作品有两个本子,一个是这次大英博物馆展出的、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藏本,它原是晚清大藏家翁同龢家藏,翁同龢侄孙翁万戈在美国做教授,这张画原来在翁万戈手里。尹吉男先生的主要讨论的不是这张画,因为其倾向于认为这张画不是真的。
另外一个本子是镇江博物馆的馆藏。尹吉男先生认为镇江博物馆这张的原件也未必是真的,但它有可能从另外一个更可靠的本子临摹过来。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了一套版画,是明代中期印的,叫《二园集》。在《二园集》里有两张雅集图,其中比较重要的一张就是《杏园雅集图》,那张《杏园雅集图》的构图和人物的顺序,跟镇江博物馆的馆藏是一致的。
尹吉男先生主要讨论这两张画之间的共同模式,他觉得模式很重要。虽不能说哪张画绝对是真的,但这个模式是真的,真的模式反映出问题,是艺术史与政治史和人物画史这三者的关系。因此,演讲的题目叫《政治还是娱乐?———从杏园雅集图看江西文官集团与浙江画家的关系》。
最后,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美术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央美术学院科研处处长宋晓霞教授幽默的总结致辞:“感谢尹吉男先生带来的精彩讲座,通过尹吉男先生环环相扣的学术推理,带给我们一场很精彩的‘侦探大片!’”讲座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另,预告:
第十讲:卢梭论商业文明与艺术家的德性
讲座时间:2014.11.19(周三)
下午14:30开讲
主讲人:刘小枫
刘小枫教授(1956生),出生于重庆,四川外语学院文学学士(1982)、北京大学哲学硕士(1985)、瑞士巴塞尔大学神学博士(1993)。1993年起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兼任教授。2002年起任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古典学研究中心主任。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责任教授、古典文明研究中心主任。社会兼职:中国比较古典学会会长。
主要研究和教学方向:古希腊-罗马文史、中西方古典诗学、古典政治哲学。
主要著作:《诗化哲学》、《拯救与逍遥》、《走向十字架的真》、《现代性社
会理论绪论》、《沉重的肉身》、《圣灵降临的叙事》、《现代人及其敌人》、《凯若斯:古希腊文教程》、《拣尽寒枝》、《儒教与民族国家》、《重启古典诗学》、《施特劳斯的路标》、《共和与经纶》、《设计共和》、《百年共和之义》等。
主编:《经典与解释》(CSSCI辑刊)、《古典研究》(国际学刊)、“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系列丛书、“中国传统:经典与解释”系列丛书。
获奖:“正则学者奖”(1998年),广东省高校优秀教师奖(1987、1988、2006), “桐山学者奖”(2007),“吴玉章优秀学者奖”(2012)。
余可飞/文
任蕊/编
董慧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