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8日下午14:00,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与“轻与重”文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六点分社)共同主办的《轻与重》文丛读书工作坊活动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多功能会议室举办,这是此次读书工作坊的第二场。来自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学者围绕“电影·哲学”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活动现场
本次工作坊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部副主任蔡萌和上海交通大学欧洲文化高等研究院研究员姜丹丹策划,并共同主持。参与工作坊的嘉宾有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学院的董冰峰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中心钱翰副教授、《艺术论坛》(Artforum)中文网高级编辑杨北辰、中国电影集团谢强译审、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孙柏副教授、电影领域译者方尔平、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汪海副教授和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生黄积鑫。
▲姜丹丹(上海交通大学欧洲文化高等研究院研究员)
前半场讨论的内容是的《福柯看电影》,由上海交通大学姜丹丹教授主持。她介绍到,图像在当代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电影是重要的图像,引起了众多思想家的讨论。福柯是个电影爱好者,他留下的那些关于电影的思考,仍值得我们深思。
▲杨北辰(北京电影学院博士)
杨北辰博士由于工作坊在本周四那场活动的缺席,在继续那场对克拉里的的研讨的同时相关联起来,认为《观察者的技术》是福科的知识考古学在视觉领域的呈现方式,克拉里所探讨的光学仪器就是为电影所准备的视觉模型。克拉里在那本书里主要探讨了知识、知觉和技术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媒体考古学的概念,杨北辰博士还提到德国学者基特勒(音)的观点,该学者认为福柯过于注重文本但忽视了写作本身,而克拉里则从文本考古学转向对“物”的研究,从而得出了“单点透视的电影模式形成观察者对主体的控诉”这一结论。杨北辰博士还提到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说明意识形态作为物质布署与暗箱之间的关联——早期光学仪器(深度时间“deep time”)中被历史遮蔽的影像中潜在的可能性。
▲董冰峰(艺术评论家、策展人)
董冰峰研究员着重从三个问题入手,跟大家分享了《福柯看电影》一书中的观点,并由之延伸出他自己的想法:①福柯很少看电影和讨论电影除了这本小书收录的零散文字,而他同时代的艾森斯坦和戈达尔则对电影有具体和深入的论述。那么,电影是否是福柯思考的重心?②由该书附录罗兰巴特的文章《走出电影院》引申出“如何与影像保持距离?”的问题。③福柯参与的电影《我,比埃尔•李维尔》(Moi, Pierre Rivière)的制作过程,明确谈到电影不是一种知识活动,而是历史的对象,那么,电影对福柯意味着什么?围绕这三个问题,董冰峰研究员引用马克•费候(Marc Ferro)的《电影与历史》(Cinéma et Histoire),探讨了电影作为史实和表达政治立场的方式与历史之间的关系,紧接着还由阿甘本对福柯的解读讨论了电影作为布署(disposés)和装置,其中的权力操控和对民众的引导,由此延伸出了电影与政治史的关系问题。
▲钱翰(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中心副教授)
钱翰副教授在讨论伊始就谦虚地称自己为电影业余爱好者,紧接着坦承自己将以福柯译者和电影业余爱好者的双重身份来参与本次讨论。钱翰副教授以福柯对电影《悲哀与怜悯》的解读为例,分析了福柯从已有的生产中看到被遮蔽的可能性——即对unthinkable之物的追问这样一种独特思想视角。钱翰副教授认为,与《悲哀与怜悯》同时的作品中很少有关于抵抗运动正面斗争的电影,以福柯的视角来看,这意味着双重遮蔽,一方面是英雄主义的遮蔽,另一方面像《悲哀与怜悯》这样知识分子反省自身的电影没有进入主流意识形态。钱翰副教授接着接过董冰峰研究员提到的那部皮埃尔电影的话头,论述了该电影从福柯文本到影像之间的转换所彰显的电影的多义性的问题,即皮埃尔电影把福柯文本中所欲揭示的精神病话语和法医学话语都被影像削弱了。最后,钱翰副教授以40年代前后法西斯主义从主流意识形态沦为非主流,其与性之间的可思和不可思的关系的转变之中结束了对福柯性学的简介。
黄积鑫博士通过把福柯放在与福柯同时代的思想家诠释电影的文化背景之下,凸显了《福柯看电影》文本的特异之处,从而对该书作出了有问题意识和批判性的解读。黄积鑫博士谈到,该书中随处可见的“民众”“历史”“权力”“性”“纳粹”等关键词同样贯穿在福柯其他著作里,福柯仍然关注历史叙事中的权力问题,福柯认为影像更直观、更好地呈现了不同于国家机器的叙事,从而认为民众记忆是抵抗国家编织历史叙事的场所。在福柯视角下,电影是档案,他挖掘和打捞被遗忘的记忆,让它们从过去回到当下。黄积鑫博士进一步指出,既然福柯认为民众比知识分子更好地掌握知识,但福柯对电影的解读仍然只是知识分子式的对群众的呈现,那么问题在于,电影里群众如何实现自我表达?
▲谢强(中国电影集团、译审)
《福柯看电影》译者谢强先生则从对国内当下的电影产业现状的忧思和关切的角度,作了较为平实但富有洞察力的的发言。谢强先生结合自己从事电影业四十多年、从事法国哲学翻译三十多年的经历,回顾了我国电影产业从观念到技术上的巨大变革,进一步指出了哲学理论在指导艺术观念和引导民众鉴赏力方面的优先性,认为我国电影产业虽然在技术方面已达到世界一流,但在艺术观念上则有待提高,并以法国国际上引领风骚的电影文化为例,指出法国电影文化的繁荣和特出与他们的哲学家从事艺术批评的文化生态密不可分。
后半场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部副主任蔡萌主持,讨论《欲望的眩晕》。欲望在电影的展现,欲望成为电影的叙事动力,这本书会带来独特的视角和启发我们思考欲望。
▲孙柏(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孙柏副教授认为奥利维耶·普里奥尔在书中通过电影去思考哲学,尤其是黑格尔以来的中心问题:欲望。欲望在黑格尔看来是认可的问题。因为上帝缺席,人的自我确证需要外在的保证,这个外在就是他人。他认为普里奥尔也有一个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的视角贯穿全书,去讲述交往的可能和不可能。
汪海副教授认为《欲望的眩晕》一书是在科耶夫解读黑格尔后留下的思想遗产的脉络下开始,他系统地简略地解读了全书。作为欲望的对象不只物,欲望并不仅仅来自于主体本身,而是由社会网络强加或灌输。我们的欲望总是模仿他人的欲望,欲望甚至会把我们引导到疯狂的境地。普里奥尔探讨了欲望的命运和误区。
姜丹丹教授认为《欲望的眩晕》想延续黑格尔以来西方哲学史探讨,他是以电影作为对象来诊断欲望。而欲望总是关联着自我和他者的问题。有很多角度,比如情色的角度,造成人和世界及他者的分离。当作为欲望的主体,常常缺乏对整体情境的考察。欲望对主体会有宰制。如果人不了解欲望的机制,人不可能作为平淡而又有创造性的主体。人的欲望不是由消费来满足,而是应该在主体之间共生。欲望造成的自我空洞,是现代社会的问题。偷窥欲是典型,所以电影里有很多探讨,没有目光的交换,而只是将爱欲对象变成了物。这就成了虚假的欲望满足,而不是通过爱建立起真正的联系。
▲方尔平(电影领域专业译者)
方尔平老师从作为《欲望的眩晕》一书的译者角度来说,他说此书原文语言较为浅显流畅,这或许是奥利维耶·普里奥尔作为中学哲学教师的身份所致,他要用较为可读的语言引领大家进入深入的问题。
谭政主编希望大家多贡献自己的成果,不论是翻译还是创作,来一起推动电影理论的繁荣。因为现在中国的电影史和电影批评的翻译和成果已经相对丰富,而电影理论却比较匮乏。
▲蔡萌(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部副研究员、《大学与美术馆》副主编)
蔡萌在发言中对比了电影理论的翻译,他认为美术理论要相对较弱,尤其是摄影理论。而这次读书工作坊通过不同学者、译者之间的探讨,为大家对学术的理解深化,做一些跨学科的交流做了一次小型的示范。
最后蔡萌总结道:期待理论界不同学者和机构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并赞赏姜丹丹教授主编的"轻与重"丛书为这种跨学科的交流提供了理论范本和资源。随后姜丹丹教授也总结说,希望这几次工作坊的活动是今后哲学界、文艺界理论交流和共同制造的良好开端,协同为今后中国思想的转化、交锋和再创造开辟更多可能,因此期待大家更多的合作与参与,并在活动尾声再次感谢了大家的到来。
| 活动讨论书籍 |1
《福柯看电影》
[法]帕特里斯·马尼利耶(Patrice Maniglier)
道尔•扎班扬(Dork Zabunyan)著 谢强 译
图书简介
如今,电影哲学很时髦,尽管人们往往只是从其中寻找成型思想的简单图解。而如果说米歇尔•福柯与电影的交集尚不为人所知,或许是因为这种交集恰恰不能接受这样的态度。福柯从未写过有关电影的专著,但他留下了十余篇文章和采访。这些文字大多收录于这本书里,能很好地体现这位哲学家与第七艺术相遇的情况。福柯在这里没有以绝对真理捍卫者的形象出现,而是在一些影片中寻找一种帮助他解决哲学和历史问题的方法。
本书是第一次尝试对福柯与电影这次尚不为人所知的相遇进行概述。人们从中看到,电影可以形成一个“事件”的新概念,电影可以探索一个被卸下其有机性的躯体,电影可以捕捉一段没有牺牲者、没有英雄的历史。对于这些微观的过程,我们还没有真正意识到,但它们决定着我们对自身理解的深刻变化。别样的思考才能促成别样的观看,别样的观看才能带来别样的思考。 2
《欲望的眩晕:通过电影理解欲望》
[法] 奥利维耶普里奥尔 著 方尔平 译
图书简介
《欲望的眩晕:通过电影理解欲望》不是简单的电影批评。正如副标题所示,本书旨在“理解欲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作者一方面带我们回顾了几部著名的影片,同时在每一章中各援引一名著名哲学家,比如萨特将为我们阐释《轻蔑》里碧姬•芭铎的臀部,黑格尔为我们分析帕西诺和德尼罗在《盗火线》里的殊死斗争,吉拉尔将为我们讲解《玩具总动员》里的模仿欲,德勒兹为我们展现莎朗•斯通在《赌城风云》中的性感,柏拉图为我们描绘《柏林苍穹下》中的爱之眩晕。
总的来看,每一章都和某个哲学家密切相关:萨特在第一章里屡次出现,第二章是黑格尔,第三章和第四章均为勒内•吉拉尔,第五章是柏拉图,第六章是德勒兹;与此同时,每一章的每一节都以一部影片(很多时候只是电影中的某些片段)为例,支撑并佐证所要阐明的论题。普里奥尔把哲学和电影结合起来,造成了一个别样的蒙太奇。
文/嵇心,张雨楠
编/吴靖,何一沙
图/李标 中央美术学院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