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回信一周年专题展览
2018年8月30日,在中央美术学院建校10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回信,充分肯定我校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家辛勤耕耘,致力教书育人,专心艺术创作,为党和人民作出了重要贡献。回信指出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强调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希望我校坚持正确办学方向,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发扬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优良传统,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努力把学院办成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
值此总书记回信一周年之际,中央美术学院联合相关单位,共同举办《为新中国造型——周令钊先生百岁艺术展》及《大美之艺——中央美术学院的艺术创造与美育影响》两个重要展览,以此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大美之艺
中央美术学院的艺术创造与美育影响
展览时间:2019年8月29日-10月7日
展览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3B展厅
2019年8月29日下午,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的“大美之艺—中央美术学院的艺术创造与美育影响”专题展开幕式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
百年前,中央美术学院的前身——国立北京美术学校,在蔡元培倡导“美育”下建立。2018年8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8位老教授亲切回信,信中指出“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提出要“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并勉励中央美术学院“以大爱之心绘传世之作,以大美之艺育莘莘学子”。
值此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回信一周年之际,中央美术学院特此举办“大美之艺——中央美术学院的艺术创造与美育影响”,首次从美育角度全方面梳理中央美术学院的百年艺术创造成果,彰显“大美之义”的丰富内涵与美育价值。
百年来,中国社会发展波澜壮阔,革命道路艰难曲折,中央美院师生肩负起民族的文化使命,回应社会的审美期待,创作的大批优秀艺术作品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美的事物、美的生活和美的境界的向往,发挥着积极地社会功能和美育影响,许多作品已成为现代中国美术经典,被各大博物馆、美术馆收藏陈列或矗立于公共空间,发挥着营造社会文化氛围、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提高公众审美水平的积极作用。
本次展览回顾百年美院的创作历程,汇集了大量中央美术学院师生创作的经典作品,首次全方面梳理中央美术学院的经典艺术创造和美育影响。作品分成六个版块展出,分别是“第一板块:文化启蒙之美”“第二板块:正义抗争之美”“第三板块:屹立东方之美”“第四板块:劳动创造之美”“第五板块:天地自然之美”“第六板块:时代新貌之美”,多维度展现中央美术学院创造的“大美之艺”,同时编印了同名大型精品画册。
板块一 文化启蒙之美
回顾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初萌时期的美育理想。现代美术教育在五四新文化运动背景下,一开始就带有鲜明的美育意识,尤其以文化启蒙的理想贯穿于美术创作之中。无论是中国画还是油画、雕塑,关切现实、关注民生、讴歌进步、鞭挞黑暗的美术创作便成为主流,表现普罗大众的现实主义艺术思想和“到民间去,使民众艺术化”的艺术理想使美术作品发挥出文化启蒙的意义。
1930-1933年 徐悲鸿 傒我后 布面油彩 230×318cm 徐悲鸿纪念馆藏
20世纪40年代 林风眠 女半身像 37x41cm 纸本设色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1947年 徐悲鸿 立马 109x53.3cm 纸本水墨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1920年 郑锦 玉兰孔雀 167x72cm 绢本工笔设色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板块二 正义抗争之美
展现中华民族奋起反抗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壮美篇章,中央美术学院的前辈艺术家以刀笔为武器,投身于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表现出极大的民族义慨和正义抗争的不屈精神,在美术创作上谱写出可歌可泣的丹青壮歌。正义抗争之美是饱满的精神之美,是充满社会责任感和现实关切的良心之美;正义抗争之美也是力量之美、崇高之美,还富有沉重之美、悲剧之美。
1957年 李斛 广州起义 139x302cm 纸本设色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20世纪40年代 齐振杞 会战 64x85.8cm 布面油彩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1938年 李桦 怒吼吧中国 27.5x18.7cm 黑白木刻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1941年 彦涵 彭德怀将军 22x16cm 黑白木刻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板块三 屹立东方之美
汇集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初期的经典作品。新中国屹立东方、中国人民站起来的伟大胜利需要以美术的方式来表现,反映时代变迁、塑造国家形象成为中央美院师生的自觉责任,创作了一大批最具有公共审美价值的作品,发挥了最为广泛的美育作用。屹立东方之美是大国之美,展现出昂扬向上的大国风采;屹立东方之美也是气象之美,充满了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气象。
人民英雄纪念碑 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其浮雕创作,是中国现代雕塑史上一次最重要的活动,代表了50年代中国雕塑艺术的最高水平,也是中国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里程碑。参与草图设计:吴作人、彦涵、王式廓、艾中信、董希文、李宗津、冯法祀、王琦等。浮雕创作:刘开渠、曾竹韶、傅天仇、王临乙、滑田友、萧传玖、王丙召、张松鹤 。
王临乙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五卅运动 1958 年 汉白玉 200×348cm
滑田友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五四运动 1958 年 汉白玉 200×355cm
刘开渠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胜利渡长江 1958 年 汉白玉 200×640cm
1953年 董希文 开国大典(复制品) 230x400cm 布面油彩 原作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1953年 叶浅予 民族大团结二 228x307cm 绢本设色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板块四 劳动创造之美
展现了新中国美术在为人民服务方向引导下,表现劳动人民的众多经典力作。新中国成立以来,从工厂到农村,从首都到边疆,都是中央美院的教学课堂,也都是中央美院师生的创作现场,为中国美术历史增添了表现劳动创作之美的时代篇章,也在世界美术之林展现出中国美术独特的文化风采。劳动创造之美,美在典型的形象和真实的场景。劳动创造之美,美在朴素的情感和真切的语言。它们是时代景象的视觉再现,也因为带着浓郁的现实感受而引起人的亲切共鸣,在美育中产生了隽永的影响。
1950年 吴作人 特等劳动英雄李永像 128x160cm 布面油彩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1951年 林岗 群英会上的赵桂兰 138x176cm 绢本设色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1957年 詹建俊 起家 140x348cm 布面油彩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1962年 王文彬 夯歌 156x320cm 布面油彩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板块五 天地自然之美
展现了艺术家对于自然美的表现和对于生命的热爱。现代以来的中国美术在表现天地自然之美上秉承的是堪称“永恒”的传统,但在艺术社会学和笔墨本体两方面都呈现出鲜明的新质。1949年以后,中央美院的师生们更是坚持走向自然,在描绘天地自然中赋予时代的象征意义。“笔墨当随时代”的追求在对天地自然的艺术表达中宽阔的展开。通过美术作品认识天地自然之美,感受祖国的壮丽河山和丰富景象,体察万物的生命意态和蓬勃生机,对于心灵的净化和精神的升华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1983年 李可染 满目春山夕照明 70x46.5cm 纸本设色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1991年 张凭 砥柱 180x180cm 纸本设色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1998年 闻立鹏 迎冬 42x84cm 布面油彩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板块六 时代新貌之美
展示的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中央美术学院新的艺术成就。作为美术创作的国家队,中央美院坚持弘扬优良艺术传统,倡导艺术探索创新,形成了以现实主义艺术思想为主导、多种风格相竟发展的态势,为社会美育提供了大量新的资源,极大地拓展了新时期社会审美的维度。中央美院师生注重立足中国大地,表现中国主题,在重大主题创作和国家重大设计任务中,创作了一大批具有新时代气象和中国气派的精品力作;在社会公共艺术领域坚持文化为上,品质优先,为艺术普及、美化环境发挥了作用;在艺术与科技的结合上走在前沿,拓展了艺术表现力和审美体验。
1988年 徐冰 析世鉴——天书 木版印刷、装置
1990年 韦启美 附中的走廊 118 x140cm 布面油彩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2008年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团队 北京奥运会奖牌设计
2022年 林存真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会徽设计
2019年 刘波及其设计团队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标识设计
“大美之艺——中央美术学院的艺术创造与美育影响”的举办,不仅从美育贡献的角度回首艺术创作的社会效益和文化价值,使我们更加明晰新时代中国美术和美术教育的发展方向,同时也使我们认识到“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的重要意义。优秀的艺术作品只有在人民喜闻乐见的欣赏中,饱含对生命的的热爱、创作的激情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正义感,才能拥有永久的生命力。
美的巡礼从历史向未来延伸,让我们看到美的创造与美育的价值紧紧相连。中央美术学院也将继续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使美术人才培养和美术创作为中国美育事业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0月7日。
编/吴靖
图/李标
展览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