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们执意要把我的至上主义作品结集出版。尽管他们希望出得尽可能好而全面,但最终仅完成了选定的一小部分。本书以黑色和灰色印刷了少数一些构图。现实条件无法使其以原样呈现。按照黑色、红色、白色方块的数量,至上主义划分为黑色时期,彩色时期和白色时期三个阶段。最后一个阶段是在白色里描绘白色的形体。三个阶段的发展时期为1913至1918年。各阶段都在纯粹平面上构建。其构建的基础主要是经济性因素,即在一个平面上表现静态的或者可视的动态静止的力量。如果说迄今为止,所有感觉的形式表达无非都是通过构成机体各种形式彼此关系来实现的,那么至上主义则是以经济的几何主义作用于一个平面或体量中来实现这一点。如果说所有形式都是纯粹实用性完美的表达,那么至上主义的形式也只是在具体世界降临中出现的实用性完美行动的被感知的力量符号。形式鲜明地指向状态的变化,就像给太空中的飞行器指明未来道路,并非通过马达或是某种纯然灾难性结构的笨重机器的生硬手段来征服太空,而是有计划的将形式纳入到自然行动中。或许,形式由自然力的相互关系元素构成,因此并不需要马达、翅膀、轮子、汽油这些动力,而是具有某种相互关系引发的磁力。在形成整体时,其躯体并不由各种不同的机体构成。
《至上主义:34幅素描》(Suprematizm.34 risunka)封面
至上主义装置——如果可以这么表述的话——是整体而一,不带有任何连接组件的。组件之间的融合类似于承载着完美生命的地球,因此每一个至上主义躯体都将纳入到自然的组织之中,形成新的卫星;仅需看看在太空中运行的两个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地球与月球——在其之间可以构建新的至上主义的卫星,这颗装备齐全的卫星将会按照轨道运行,形成自己全新的路径。研究至上主义运动形式,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以直线向某个星球进行运动,只有通过中间至上主义卫星的环形运动才能实现,它们从一个卫星到另一个卫星的运动呈环状直线。在研究至上主义时我发现,其形式和地球表面的技术毫无干系。所有的技术有机体无非就是些小卫星——整个鲜活的世界,做好了飞向太空并在太空占有一席之地的准备。毕竟事实上每个卫星都装备了智能,做好了独立生存的准备。在星系宏大的自然体量之中,发生了某些状态的分散与分层,这些状态形成了自主的生命,创造完整的世界系统,并且和谐地联系着,以保障自身的生存,消除灾祸。作为一种抽象,至上主义形式就成为实用的完美。这些形式已经与地球无关,可以作为任何星球或者整个系统来进行观照与研究。我所说的与地球无关并非是将其弃置与孤立,而仅指在未来至上主义世界中构建的技术有机体原型,这些有机体以纯实用必要性为前提并因此相互关联。每个实用技术有机体的意义都在于同样的目的和意图,找寻机会穿透[2]我们在至上主义画布上所见的领域。然而,到底何为画布,其上呈现的是什么?分析画布,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一扇窗,透过其中可以窥见生命。至上主义的画布呈现白色空间,而不是蓝色空间。因为显然,蓝色并不提供关于无限的现实形象。视线就好像是碰到了穿不透的穹顶无法进入无限。至上主义无限之白可以让视线畅行,无远弗届。但我们看到了运动躯体,看到他们如何行动以及如何展开。我已发明整个系统,然后开始研究其中运行的形式,它们应该被阐明并揭示其本质所在,它们存在于整个物质世界之中。这要求大量的工作。至上主义构形的色彩秩序与审美需要——如色彩、形状或者人像——完全无关;黑色时期与白色时期如是。至上主义最重要的两个基础是黑色与白色的能量。我指的是出于经济节省的纯粹实用的必要性,黑与白的能量用于行动形式的展开(阐明动作形式),因为彩色会消失。在创作中色彩或色调的表现并不取决于美学现象,而是取决于物质的属种本源以及构成能量团或者能量形式的元素的聚合。现在,如果所有的形式或物质种类都是为自己行动着色的能量,那么相应地,在无限的创作中将出现物质变化,形成新能量的聚合,因此,每一个行动系列将出于经济考虑而改变形态,而色彩也会改变自我形象。城市作为物质能量聚合的形式失去了色彩而变成调子关系,主要是黑、白两色。
(然而能量作为色彩行动的分析似乎要重复我1917年关于色彩的研究了。)
《至上主义:34幅素描》选页
顺便提一下,在至上主义中黑与白作为展开形式的能量,仅指在画布上构建立体的至上主义物体的时刻,而在现实的可感知的行动中不起作用,因为现实中是通过光来显出形式,但在至上主义现实形式中只剩下黑与白,而由此生发所有的物质能量演化,也就是说消灭了色彩与色调的新的物质时代来临了。(我认为黑与白是从色阶中被划分出来的)。
至上主义有三个历史发展时期:黑色,彩色和白色阶段。所有的阶段都是在平面符号条件下发展,似乎表达着未来的立体计划,诚然,当下至上主义是在新建筑构造的立体时期发展壮大。借此,至上主义与地球建立了联系,但由于自我构建的经济因素,改变了全部的地球物质结构,在这个词的尘世意义上,至上主义与行星系运行不息的独石体联系了起来。
《至上主义:34幅素描》选页
在研究中发现,至上主义中含有新机器的理念,即新的无轮、非蒸汽或汽油驱动的系统。
(对此应该提出很多的论据。)
至上主义的一个重要基础,自然是经验与实践,可以跳脱书本世界,代之以经验、行动,并借此投身到全面创造之中。
至上主义与物质材料的关系与当下流行宣传的相反,时下日益鼓吹有利于物质文化的审美倾向,对材料表面的雕琢加工成为现代艺术家的精神病态。至上主义通过经济必要的实用性完美树立形象,代之以自然改造,仅在那些技术上必要的地方涉及加工,绝不为美学上的装饰机体羽毛考虑。
《至上主义:34幅素描》选页
至上主义三个方块就是某种世界观和世界结构的确立。白色方块既是全新白色世界结构的纯粹经济行动形式,又是论证世界结构作为“纯粹行动”,作为在“完人”[3]的纯粹实用完美中的自我认知。在社会生活中还具有以下意义:黑色作为经济符号,红色作为革命信号,白色则是纯粹行动。
我对于白色方块的研究又可见那本论“纯粹行动”的小册子。[4]
黑色方块决定经济,我认为经济是艺术的第五维度。
经济问题是我的高台,自此可以审视整个物质世界的创造,继而我主要的工作已不在绘画,而在写作。因为似乎画笔难以达到钢笔所能及之处。画笔散乱且无法触及大脑沟回,而钢笔则锋利得多。
《至上主义:34幅素描》选页
有意思的是,三个方块指示道路,而白方块承载白色世界(世界结构),确立人类创造生活的纯粹性标志。色彩作为指明道路的信号,具有何等重要的作用。
关于色彩以及关于白色与黑色,产生了诸多讨论,这些讨论会经由红色道路通向白色完美的圆满结局[5]。
(提到白色,我指的并不是当下规定的政治概念。)
在纯粹的色彩行动中,三个方块还指示了色彩的衰微,在白色中色彩消失了。
在至上主义中不可能谈绘画,绘画早已被摒弃,带有过去偏见的艺术家自身亦然。
对于这些问题的论证可见我的小书《作为实用性完美的我们》。[6]
在这三页纸上无法把问题全部说尽,也说不透研究的结果如何。在确定了至上主义系统的相关计划之后,建筑至上主义的后续发展则交托于广义上的年轻的建筑师们了,因为建筑新系统的时代只可能在他们那里开启。
我本人则转向于我而言全新的思想领域,并将尽我所能地去阐述我在人类头脑的无限空间中的所闻所见。
地球上的世界建筑统一系统万岁。
创造与见证新世界的“新艺术捍卫者”[7]万岁。
卡·马列维奇
1920年12月15日[8]
《至上主义:34幅素描》选页
本文受到中央美术学院自主科研项目“俄罗斯艺术史文献研究”的资助(项目编号:19QNQD108)。
翻译 | 刘士滢(中央美术学院图书馆馆员)
校对 | 于润生(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
原文发表于《世界美术》2019年04期
编辑 | 胡炘融
图片来自于www.moma.org
注释:
1 根据1920年底在维捷布斯克出版的石版印刷书籍的文本整理。文章后附有34张马列维奇至上主义主要作品的复制品。
2 此处可引申为洞悉——校者注。
3 原文是всечеловек——校者注。
4 马列维奇题为《走向纯粹行动》的文章发布于《新艺术学校年鉴》(АлманахУновис)第一卷,该年鉴中有一份声明《卡·马列维奇......出版预告,论纯粹行动》(《乌诺维斯年鉴》第一卷,维捷布斯克,1920年,特列季亚科夫画廊手稿部,卷宗号ф.76/9)。今未见题为《纯粹行动》或者《论纯粹行动》的独立出版物存世。
5 原文此句直译为“......在白色完美之中的圆满结局”——校者注。
6 无法确定马列维奇此处所指的作品是什么;没有与此同名的小册子或文章。
7 “新艺术捍卫者”原文是УНОВИС,这个词是马列维奇将“新艺术的捍卫者们”(Утвердители Нового Искусства)这个俄文短语中各单词首音节连缀起来所生造的;这是一个1919年之后马列维奇在维捷布斯克艺术学校内和一群支持他艺术理念的师生所组成的艺术家团体,持续活动到1922年——校者注。
8 本文根据沙茨基赫(А.С. Шатских)主编,《马列维奇文集》(五卷本)第一卷,莫斯科,1995年,第185-189页译出。
注释[1][4][6]是编者原注,其余为译校者补充——校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