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过对叶浅予《战时的重庆》漫画选集作品题材内容和表现形式的解读,分析抗战时期以叶浅予为代表的漫画艺术家所创作的漫画作品的基本风貌,以及漫画这一艺术形式在图文结合后对于图像更易被读者所接受的原因。
关键词:叶浅予;《战时的重庆》;图像解析;
抗日战争已经结束70年了,然而它给国人留下的伤痕与记忆却刻骨铭心。作为战时陪都的重庆及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在这场战争中遭到了日本军机的疯狂轰炸,使得街头尸横遍野,房屋建筑惨遭损毁。就在如此艰苦恶劣的生存环境下,却有一批漫画艺术工作者依然笔耕不辍。他们运用手中的画笔,以漫画家独特的视角,记录下以重庆为中心的大后方在抗战时期的方方面面。
叶浅予便是这批漫画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位。在1928至1937年的十年间,叶浅予在上海从事长篇漫画创作,为报刊供稿。1937年抗战爆发后,由于东南半壁江山沦陷,他从上海撤迁至重庆。在重庆居住的这几年中,叶浅予“看到人们不得不改变平时的正常生活,来适应战争环境的谋生条件”【1】,于是创作了一些记录大后方特殊条件下生活的画稿。后将这批画稿中的部分选编为《战时的重庆》漫画选集,并于1985年编入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叶浅予漫画选——三十年代到四十年代》中。
《战时的重庆》漫画选集,共有漫画图像作品35幅。从其中的作品可见,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将目光更多聚焦于人们在战时大后方的日常生活,并没有“直接描写战争,很少火药味,倒是由于漫画的笔调,反而流露了幽默情趣”【2】。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一漫画选集的分析,以期对抗战时期漫画创作的题材内容、绘画形式以及漫画的图像叙事策略进行总结与归纳,并由此窥见抗战时期漫画作品的基本风貌。
漫画选集中所有图像的题材,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了战时大后方普通百姓的寻常生活。因此,这一漫画选集虽然名为《战时的重庆》,却并未表现战争的惨烈及其带给人们的巨大悲伤和损失,而是通过描绘小人物在战争背景下的常态生活,为读者展现出一幅幽默诙谐的大后方生活画卷。读者还可在选集中看到部分战时大后方的建筑及景观。在这样的主题内容语境下,作者更加侧重于描绘战时重庆社会中不同阶层、不同身份的人物在这一特殊时期的生存状态,“真实地映照出时下的社情民意”【3】。
街头市民、知识分子、公务人员、民兵、马帮兄弟等身份、地位大相径庭的人物,在抗战特殊时期的生存方式及心理状态在漫画家的笔下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于读者眼前。漫画家在凸显人物的同时,也将大后方地区的建筑及自然风貌一并呈现。《昨天的诗人,今天的商人》抓住了大学教授开小店这一特殊性,将“清高”与生意经相联系,展现了战争条件下知识分子在理想与现实中徘徊的无奈选择。《重庆街头》则展现了这一时期市民生活的千姿百态。《衙门》讽刺性地描绘了战争时期公务人员的工作场面。《大后方的交通动脉》描绘了为大后方运送物资的车辆蜿蜒盘旋于崇山峻岭中的场景,展现了大后方独具特色的自然地形风貌。
即使是表现“重庆大轰炸”这样的题材,画家也是通过漫画式的幽默,将小人物在这一大背景下的日常生活情形呈现给读者。《日本的炸弹,渔民的丰收》展现了江边渔民在“大轰炸”时期特殊的捕捞方式。《疲劳轰炸的间隙》则表现了在敌机轰炸的间隙时段,人们走出防空洞短暂休息、买卖交易的热闹场景。《富豪的防空洞》展现在“大轰炸”这样的特殊时期,富豪人家独霸一个防空洞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该类富豪强烈的讽刺与唾弃。《昨天今天明天》则表达了人们在经历轰炸后于废墟上重建的坚定信念。
该选集中的漫画作品题材与大众生活及社会见闻有着如此紧密的联系,主要缘于这场战争中艺术家创作动因的转变及在这一动因诱导下而产生的艺术创作目的的变化。20世纪以来直至抗战时期,无论是“美术革命”还是“革命美术”,都让艺术家从精神世界的逍遥者转变为文艺战士。在抗战这一特殊时期,绝大多数的艺术家秉承着鲁迅所倡导的“为生活而艺术”的宗旨,将个人的艺术创作与全国抗战的需求紧密结合。此时的文艺工作者不仅是艺术家,更是文艺战线上无畏的战士。艺术创作不再是艺术家们自我消遣的方式,而是国破家亡之际艺术家对于社会的一种担当,创作的主要目的在于战时的文艺宣传,因此这一时期的艺术作品便与社会生活、人民大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叶浅予《战时的重庆》漫画选集便是通过日常生活图景的呈现,体现出作者在抗战期间对于社会与人的深度关怀。
二
根植于现实生活的题材内容一旦与其相得益彰的漫画艺术形式相结合,便会产生现实性与艺术性高度融合的漫画艺术佳作。该漫画选集在艺术表现形式方面的特征,主要体现在概括化的人物造型和不同的空间场景设置所带给读者的情绪化心理体验。
《战时的重庆》中的人物造型无不经过作者仔细推敲、高度提炼、归纳概括而成。在这一过程中,作者往往会去掉真实人物形象中烦冗的细枝末节,抓住形象的大致轮廓和潜在气质,再运用简洁却富于变化的线条进行表现,使得最终呈现出的人物造型显得更为干练而鲜明。“当造型概括化到极限,趋向于简单的几何形态,就会给人一种符号化的感受,这时角色的可识别性也达到了最强”【4】,也使人物形象更易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孤儿》这一作品为读者呈现了几名战时失去父母的孤儿形象。图像中几个孤儿的造型均呈现出几何化的特征。以前排左侧男孩儿形象为例,由于这一男孩儿侧向观者,其头部被处理为类似菱形状,眼睛和嘴巴的大致轮廓如橄榄一般。其手臂和腿均呈现出类似矩形的造型。其衣领则被作者处理为宛若梯形的轮廓。男孩儿的身体部分也仅仅用简单的线条加以勾勒。如此简单的造型勾勒方式,却并不妨碍作者表现这一人物的精神状态。通过线条的虛实和曲直变化,尤其是其橄榄状的眼睛,读者可大致感受到这一男孩儿较其他几个孩子而言更为乐观的精神状态。通过这样的造型方式,读者也能从不同的外形及面部表情体察到其他几个孩子的不同心理特征。从这一图像可见叶浅予在漫画人物塑造过程中高度的造型概括能力。
如此的人物造型特征主要在于漫画艺术本身所具有的独特艺术表现语言。漫画中的人物造型以人体结构为基本依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夸张、变形,综合体现出人物角色的写意化特征。倘若人物造型过于繁杂,则不利于凸显人物在外形方面的个性化特征。而一旦人物的个性特征被减弱甚至消失,漫画的幽默感和趣味感也就无从谈起,这也使得漫画的整体图像效果缺乏表现力。
漫画作品还能够通过作者不同的场景空间设置与构思,将图像中人物的主观情绪进行视觉外化,以使读者能够通过不同的空间场景获得不同的心理情绪体验,这即是漫画创作中“心理空间场景”⑤的构建。叶浅予这一漫画选集中的图像便是通过不同心理空间场景的经营,让读者在观画过程中体会到人物角色的不同心理状态。《重庆街头》将不同身份地位的人物于街头巷尾的某一瞬间以点状分布的形式散布于画面当中。虽然画面中并未描绘实景的街道和小巷,但通过人物在图像中自由而随意的空间排列,读者便能从画面中感受到强烈的市井气息和画面中人物在战时大后方依然有条不紊的生活和心理状况。
选集中类似空间场景的设置缘于烘托角色性格、凸显画面主题的需要。《战时的重庆》中的图像场景就是根据不同角色的形象和心理特征,通过不同的空间效果,给读者以丰富的视觉体验,从而烘托出每幅图像情节的氛围,使读者能更好地融入图像所表现的情境当中,让其更好地体会人物心理感受的同时,也凸显了人物的精神特征和图像的主题。
三
漫画这一绘画艺术形式的个性特征之一在于其图像的叙述性。图像叙述的最终目的在于信息的传达,即将漫画家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思想准确地传递给读者。而信息传达中,准确性和时效性是两个极为关键的要素。《战时的重庆》中的漫画图像充分体现出信息传达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在图像与文字相结合之后所达到的最大化优势。
叶浅予所绘《战时的重庆》漫画集中的作品属单幅漫画,并非连环故事漫画,每幅独立的漫画图像中也并无脚本文字插入。从图像作品的整体构成来看,唯一的文字便是图像旁边的题目,而这一小标题也成为图像不可或缺的注解。倘若没有小标题,读者往往易对图像所传达的信息产生误解。相反,如果没有了图像,想要单纯通过文字的叙述将漫画图像中所表达的信息完整地传递给读者,则需要较多的文字进行描写。同时,读者也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去阅读才能完全接受其中的信息、领会其中的旨意。然而,当漫画图像与简单的文字相互并行,便可使读者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接受作者想要传递的信息,且不会产生误解和歧义。
例如,《抛锚》表现了载有出行乘客的公共汽车于路上抛锚后,乘客们利用师傅对车辆进行检修的间隙,下车短暂休息、活动的场景。如果仅有图像,没有标题的注释,读者或许会认为图像表现的仅仅是人们在某个郊外的闲暇时光,很难将其与抛锚后的小憩联系起来。如果仅仅用文字来叙述这一漫画图像中所展现的情景,其描述大致如下:
公交车在半道上抛锚了。趁着司机师傅检修的间隙,乘客们纷纷下车舒展一下身体、活动活动筋骨。在车的头部,师傅正在一一个乘客的帮助下,对汽车进行故障排查与维修。一旁站着一位长者和一位军人,正十分认真地关注着修车的进展。在车身中部,一位身穿长袍的男士背靠车身,就地而坐;他的朋友正背靠着他的身体坐在其旁边看书。在公交车抛锚处左前方的空地上,两个渔家孩子希望将手中的大鱼卖给一位绅士。其中一位个子略高的孩子正将大鱼高高举起,而旁边的绅士嘴里叼着烟,一手拄拐、另一只手正给孩子们比画着什么,似乎正在讨价还价。绅士的旁边还站着另一位观望的乘客,似乎也有想买的意愿,却欲言又止。空地的右边是一个小山坡的坡顶,有三位乘客正坐在坡顶休息。其中两位女士正在聊天,一旁的男士双脚分开,并将手提包置于两脚中间独自休息.....【5】
从上述文字描述可见,要将图像中所展现的场景以文字的形式进行呈现,需要较大的篇幅。而读者阅读这段文字所花费的平均时间大约为一分至一分二十秒不等。一旦将这一漫画图像与一旁的标题相结合,读者便可在短短三至六秒的时间内获取图像所传递的信息,可大大缩短信息传达的时间,提高其时效性。
图像与文字相互结合后,之所以能在信息传达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方面获得最大化的优势,主要在于图文的结合使得这两种符号的优势功能,即文字的实指功能和图像的再现功能,在被读者接受过程中得到了有效的强化。文字是书面化的语言。根据索绪尔语言学理论,语言符号能够自由准确地表情达意,在于“符号和所表现的概念之间的连接是完全任意的”【6】,即“能指”与“所指”间联系的任意性。【7】这一任意性原则使得语言成为人类的一种自由活动,为其进行准确的信息传达提供了必要条件。因此,语言文字的这一实指功能使其成了信息传递极为重要的方式之一。而图像作为一种视觉传达的基本方式,其在信息传达过程中则必须以所表现原型为依据,因而图像拥有其他传播方式无可比拟的再现功能。读者在对这一漫画集中的作品进行鉴赏的过程中,并非只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鉴赏活动当中。读者鉴赏漫画作品最为直接的目的便是欣赏作者的漫画创作。因此,读者往往首先将目光锁定在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图像上,然而由于图像作品的实指功能远远低于语言文字,所以读者在读图后依然不能完全知晓图像所传达内容或意义的情况下,会本能地将目光由图像转向一旁的标题文字,以获得更为准确的信息。在这一鉴赏过程中,读者潜意识地对图像和文字的两种优势功能——图像的再现功能和——上的交替选择,使其在这样优势互补的选择中得以强化。
较单纯的文字叙述或图像呈现而言,图文结合的形式使得信息传达的准确性与时效性大幅提高,也为战时的文艺宣传做出了积极而有效的贡献。这也使得漫画这一艺术形式成为抗战文艺战线上一把锋刃的利器。
四
作为抗战时期最为活跃的漫画家之一,叶浅予在抗战期间进行了大量的漫画创作,并带领漫宣队编辑创办了《抗战漫画》这一全面抗战时期全国漫画运动的核心刊物,为抗战文艺宣传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其在战时的代表作之一《战时的重庆》漫画选集则通过对战时以重庆为中心的大后方地区社会现实的关照,运用极具个性特征的漫画艺术表现形式、和谐的图文搭配,使这一漫画选集堪称抗战漫画作品中不可多得的艺术佳作之一。
抗战期间,叶浅予连同大批艺术骄子投身于漫画创作。其漫画作品、创办的漫画期刊以及所举办的展览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本文对于叶浅予《战时的重庆》所进行的图像化分析仅仅是一个切入点。由此为切入点进行透析,可窥见抗战时期美术作品图像化分析的潜在意义和价值。而对这一时期美术作品的图像化研究,对于理清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的发展脉络,探究这一时期艺术创作同中国当代艺术的价值与方位之间内在的联系以及对其的影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对抗战期间更多美术作品的图像解读,则有待今后在对抗战美术作品图像化的搜集与整理的基础上去深入探寻。
作者|杨彦(西南大学)
原文发表于《美术大观》2016年01期
编辑|郑丽君
注释
12毕克官.叶浅予漫画选一三十年代到四十年代.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序言。
3凌承纬.战火硝烟中的画坛.重庆出版社2013,第120页。
4杨毅弘,张文.漫画技法.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第98页。
5杨毅弘,张文.漫画技法.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第110页。
6[瑞士]索绪尔.屠友祥译,索绪尔第三次普通语言学教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第96页。
7依据索绪尔语言学理论,“能指”即语言的声音形象,“所指”即语言所表达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