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丨展丨厅
造型学院雕塑系
【温馨提示】
目前,我馆仍处于闭馆状态,
开馆时间另行通知,
请广大观众予以理解。
2020年中央美院毕业季
采用了线上举办的方式,
您只需扫描二维码打开链接,
即可进入每一位作者创造的小千世界。
【展厅入口】
序言
2020年注定是不寻常之年,新冠病毒疫情在全球蔓延,给中国乃至世界各国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带来巨大威胁。同时也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交流方式......网络会议、云端授课、线上展览等形式,一下子变得耳熟能详、知之甚稔……今年的“中央美院毕业季”就是在如此的现实背景之下拉开了序幕。此次的研究生毕业展也注定与以往不同,另辟蹊径、别无选择。
由实体性呈现而全方位调整为虚拟和线上的形式成为本次毕业展览的基本格局。这也就意味着所有的作品,都会以数据、视频、图片、模型的形式呈现。这对于雕塑系的同学们而言,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
雕塑作为一种以实体呈现并占有空间的艺术形式,大部分都是直接使用实体材料进行创作的,而线上展览所要求的模型数据、渲染效果图等等,从前大部分时候都只是作为辅助形式参与到雕塑艺术创作之中,而并非创作主体。而在线上展览的背景下,同学们不得不去考虑线上展览的需求,去学习必要的3D建模以及效果图渲染的知识。同时也要考虑的,还有在虚拟的空间当中,人们对于作品的感知与认识并非会像在现实中那么直观,那么如何才能更多的传达出作品想表达的内涵,或者让人们感受到你的创作目的,也是需要去认真思考的要点之一。
当然,挑战往往与机遇并存。本次的线上展览也是对于雕塑这种艺术形式的一个很好的拓展机会。在现代化的背景下,网络与信息的发达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鞭策着各个领域的革新与发展,对于艺术领域也同样如此。去发掘雕塑在转化成为网络数据之后那庞大的可能性,从而探索雕塑未来发展更旷阔的天空。
同时,几个月的在家隔离使得同学们得以一定程度上远离社会上的喧嚣与诱惑,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身于创作、沉淀自我、进行阅读与思考。
每年的毕业展无疑是同学们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舞台,同时也是检验教学成果的重要方面。虽然是线上展览,但在那一件件充满激情和充满才情的毕业创作中,我们看到了导师们对教学方向的把握和对学生艺术理念的培养,看到了同学们严谨认真、饱满而有成效的创作态度,更看到了师生间共同应对疫情而坚守的对学术的执着和不断深化的探索精神。与以往相比,今年受疫情的影响,创作上明显少了些热闹、浮躁和喧嚣,多了些专注、研究和沉稳。许多作品表现出了甘愿边缘的探索姿态,他们分别以自己的方式回应了着社会和生活的现实以及这个难以揣摩的时代。也许,这是一种无耐的选择,可能并不符合我们的本意,但我想说,人会在逆境中学会思考并走向成熟……
读完同学们的作品,依旧是惊讶,兴奋,欣慰……
感谢老师们、同学们!
造型学院副院长、雕塑系主任 吕品昌
2020年4月20日
造型学院雕塑系
姓名:付强
学号:12170104001
《家是玉麦·国是中国》 大理石
研究方向:具象写实研究
指导教师:陈科
【作品介绍】
作品题材取自西藏隆子县玉麦乡父女两代人默默为国守边的故事。老阿爸桑杰曲巴在玉麦守边一生,至死不离。卓嘎、央宗姐妹亲手缝制的国旗,插遍了玉麦乡的土地。他们用五十多年的执着坚守,让玉麦,这座高原孤岛,以家的名义,永远烙印在祖国的版图上。
姓名:孙国城
学号:12170104002
《话语之栅》 木 200x100x300cm
研究方向:具象写实研究
指导教师:陈科
【作品介绍】
“《话语之栅》是保罗·策兰的第四部诗集的书名,Sprachgitter一词原指修道院院门或扉牖上用来隔开访客视线的通话格子窗。但策兰赋予了这个词以全新的含义,用来指一种在主体与客体之间,词语与对象之间,以及一切可能的语言形式之间,多声部并行的诗歌写作。”
由于对自然环境及其当中物体的兴趣,使我对微妙情感的表达进行探索,运用策兰在诗歌词语使用的形式、并行、组合等方法进行创作。这件作品运用的树枝是因季节修剪沦为的城市“废料”,它本是自然之物,承载着平时人与自然之间被忽略的微弱关系。我拣取雕刻,重新组合各个具体物体,把植物形态与生理元素结合,尝试形成看不见的感觉交叉点,制造感官体验,使原物体之间的关系产生新的意向。
姓名:孟彬
学号:12170104003
《是什么导致了我们内心的矛盾》 樟木、旧门窗、电机 800×360×200cm
研究方向:具象写实研究
指导教师:周思旻
【作品介绍】
这组作品的创作时间跨度较长,前后有两年,效果图中左侧第三件和第四件单体作品分别制作于2018年下半年和2019年。其它几件的制作时间相对比较集中,全部是在2020年疫情期间制作的。
我试图通过作品呈现出对自身与社会关系的思考。平时,当遇到一些问题时,比较擅于隐藏情绪的我,总会陷入比较纠结矛盾的状态。后来自己逐渐尝试跳到这种状态以外来认识一些矛盾,同时也逐渐了解自己,毕竟我们只有在自己与物、与人、与观念的关系里才能感觉到这些问题。虽然自己在尝试看清这些关系的时候常常无功而返,但也因有这些矛盾的存在,我们能感受到自己活生生地存在着。
作品展现出我在进行创作的那段时间,遇到问题时的一些状态和感觉。虽然作品是分三个时间段进行创作的,但思路是一致的,是贯穿的。
原本计划延续效果图中第四件单体作品继续往下创作活动雕塑的计划,被2020年年初的疫情打断。年后自己也不慎感冒,经历了凌晨前往医院接受一系列检查的恐慌,最后所幸无事,但随后的一个月,总会在有某种细微疑似状态时,下意识地产生恐惧。这种心境也影响到了我的创作情境。
我以单体作品的照片排成长图列的形式来展现作品。虽然在如何展示作品中有很多纠结,但是长图列作品背景中不得已的随意性,也展示出了在疫情冲击下创作和展览的艰辛、甚至有些悲壮的状态。这也不失为一个对这段时间的纪念。
姓名:彭俊豪
学号:12170104004
《人物 · 十二金牌》《人物 · 白马围》 3D模型、金属、树脂、漆 550×750×350cm、130×130×60cm
研究方向:具象写实研究
指导教师:王伟
【作品介绍】
古人造像,雕龙画凤、腾云驾雾的装饰,体现着他们农业文明时代平民对贵族的审美崇拜,身为一个生活在物质时代的人,我喜爱现代工业设计中简约的潮流。然而在物质繁荣的时代,信、义、勇、尚武等宝贵的传统价值正在被淡忘,新的数字造型技术带来的表面细节的繁复、文化元素的堆砌,也在消解着传统雕塑的审美……
于是,此次创作中我不过多刻画,造型多以象征处理,求用最少的塑造来表达最必要的形体。技术再新也无法否定传统的“美”,我用现代的造型技术,结合传统的语言,表达内心的英雄主义,以及对造型感觉的追求。
姓名:王鹏
学号:12170104005
《停滞·怀疑·思考》 石膏、铁、木、麻、线 170×55×43cm,200×120×30cm
研究方向:具象写实研究
指导教师:王伟
【作品介绍】
右侧站像,身体僵直,双腿并立,双手垂下而卡进大腿外侧,有紧张之感。头颅低垂,肩部微耸。整体呈现为沉默、思考的身体表征,象征着人类生存之常态。 左侧一人像横置。用细线固定在木框内,表现人自身与外界的关系——被外界拉扯又保持自身的一种紧绷和挣扎。表达一种普世且永恒的矛盾状态。
姓名:林子豪
学号:12170104006
《谁曾来过》系列《殇》《忆》《思》《无畏》《与愿》 木、泥、麻 尺寸不等
研究方向:具象写实研究
指导教师:申红飙
【作品介绍】
你可否注意到?
在这绚烂的展厅中闪耀的每一位创作者,却都将面临人生的一个巨大的转场。他们必须要做出更多现实的选择,去决定自己将如何延续自己。
他们进入了这美好的艺术世界,在这里存在过,但是无法确定是否能够继续存在下去,还能够存在多久。关于艺术的身份或许正在止不住地消亡,却在根源上化作束缚人前行的锁链。
回首,是思考、追忆。向前,给予自身晦涩的祝福与信仰。但是今天,宣告着他们一部分“自我”的死亡。
忧伤与喜悦,愤怒与哭喊,挣扎和希冀揉成一团复杂的情绪。所以这里究竟是辉煌的殿堂,还是寂寥的墓场?
姓名:连吴楚
学号:12170104007
《为一》 腐木、石膏 800×30×350cm
研究方向:雕塑材料研究
指导教师:吕品昌
【作品介绍】
当下是一个人类与自然关系异常紧张的时代,疫情爆发更加迫使人们去思考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在这样的社会现实中,我试图寻找一个将自身与自然融合的创作方式。疫情开始前我利用蚂蚁巢穴制作了许多雕塑,疫情爆发后,由于无法返校实施原有的创作计划,我开始利用身边的资源居家创作,在家乡的自然环境中,继续沿着这一思路创作。
森林中,腐烂木头的内部空间由白蚁、真菌等物种共同创造,也是众多生命的栖息地,这与蚂蚁巢穴的形态、功能相似,我将石膏浇筑其中,把不可视的空间形态以实体的形式剥离出来,使自然物的自然状态与非自然状态相互嵌合,最后将这些“雕塑”放回森林。在野外环境中作品的观众不只是人还包括一切自然物,蜘蛛在上面织网、白蚁在其中筑巢、河水将它们冲刷,每一种自然物以它自己的方式去感知与干预这些作品。这个过程中,树木与人类艺术行为的性质均发生着变化,我的拾取与加工使树木脱离了自然属性,转变为艺术作品的一部分,将作品放回森林后,树木的自然属性被重新赋予,石膏形态成为残留在自然物中人类活动的遗物,它们之间的联系模糊着“自然造”与“人造”的界限,人类的艺术行为是否也可以因此回归为自然的一部分?
人造物是人将自然造物置于非自然状态的产物,艺术行为是一种人造物。在人与自然矛盾加剧的时代,艺术行为是否可以作为一种媒介去缓和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是否可以将人带回到与万物为一的状态?
姓名:朱仲鱼
学号:12170104008
《信仰的冬天》 木、瓷、动物皮毛、电机等 尺寸不等
研究方向:雕塑材料研究
指导教师:吕品昌
【作品介绍】
与人有关,来源于过去的生活与经历,通过形体语言与机械动态传达情绪状态。一瞬的灵感仅是创作的导火索,真正的养分是个体的生长过程。那些在当下无法言语的强烈感受,像一粒种子,在记忆碎片拼凑的土壤中掩埋。直至雨季到来,野蛮生长。
造型方式是写实基础上的提炼与归纳,雕塑的精神性表达。装置的互动体验,把时间性带入到空间中,拓展雕塑的空间概念。材料及形式语言的重构,对“家”的日常状态进行现场恢复,在场域中营造荒诞的想象。
或许是对成人世界里名利场中的游戏的叛逆,或许是对即将陷入乌合之众的最后的感知与挣扎。《信仰的冬天》探讨生命的本质与意义。漫漫人生,在选择与矛盾之中。坚持本心与信仰,完成生命的使命与价值,即便一无所有。飞逝流年,我们终将长大。在信仰缺失的年代,提醒成长中的我们,当有天有能力掌控世界时,如其所愿的记得初心,记得那份单纯与真诚。
姓名:徐赓
学号:12170104009
《知秋》 楸木 120×70×110cm
研究方向:雕塑材料研究
指导教师:萧立
【作品介绍】
本作品运用的是超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表现人体肢体的局部矗立在大地上,如同大地上生长的植物在遇到灾难时的残缺景象;一只鹰落在斜出的人的手臂上。这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思考。上方爪握人的手臂的鹰,喻意大自然的威严:既让万物生机勃发,又如秋风之肃刹落叶。我希望借此意象,呼唤人与自然当和谐相处,也期盼人类能够将和平、团结致于首位,方能未雨绸缪,恢复整体力量;方能休戚与共,让命运共生。
姓名:冯福朋
学号:12170104010
《哈喽》 樟木、水彩 60 x 50 x 80cm
研究方向:雕塑观念研究
指导教师:于凡
【作品介绍】
作品《哈喽》根据我的儿子哈喽咿呀学语的声音想象来进行创作,创作出具由童趣色彩和玩具趣味的雕塑形象,以一个父亲和成人的视角去审视儿童声音的抽象性和自由的状态。
姓名:侯宇森
学号:12170104011
《量子形体》 光敏树脂 尺寸可变
研究方向:公共艺术研究
指导教师:孙伟
【作品介绍】
我试图将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通过雕塑艺术进行表现与探索。一个个形体的成形都与“量子坍缩”理论相呼应,使雕塑艺术也可以通过理性的、科学的语言进行再次阐述与挖掘。
我想象不到下一次拉扯黏土会呈现出什么样子,只有时不时的停下来观察它,当造型呈现在双手中的时候才能知道这些不确定被呈现出来到底是什么样子。这就与量子力学中的“量子坍缩到一点”的概念相同。
维尔纳·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曾经对因果律中的“若确切地知道现在,就能预见未来”作出过解释,他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要想遇见未来,必须确切地知道现在,但是现在不可能被完全准确的知道。”虽然这个形体并不是我所能预想的模样,但是形体的扭转与优美的曲线之间有一种莫名的联系。这些曲线与体块,膨胀与收缩,扭转与重叠就是这种充满不确定性的量子力学形象的表现。
姓名:孙铎
学号:12170104012
《战“疫”》 铝、请愿书、照片、日记等 尺寸不等
研究方向:公共艺术研究
指导教师:孙伟
【作品介绍】
战“疫”系列作品共分为4个部分,分别为《迎战》、《远行》、《祈愿》和《告白》。隔离在家期间的创作受到材料工具场地的限制,我利用一些便于取得的材料创作了这一系列抗击疫情题材的雕塑作品,虽然不能参与到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但希望我的作品能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在艺术战“疫”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姓名:赵秀
学号:12170104013
《漂》 沙子、漂流物、行为影像 时长12.22分
研究方向:公共艺术研究
指导教师:孙伟
【作品介绍】
我生活在沿海地区,沙滩是我对生存空间认知的通道,大量的生活垃圾,塑料制品通过海洋聚集在沙滩上,这些无主之物形成新的沙滩景观。这样的景观影响着海洋和气候的变化,威胁着沿海人的生存境况。我以此角度来思考个体与生存空间的关系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强烈不安感。所以创作主要是以沙滩上的漂浮物作为切入点,即通过捡拾沙滩上的漂流物,并将其与沙子结合制作成一个临时的空间,我将搭乘这个空间再次放回海里,用漂的实践行为去回应漂流之物所带来的不安感。同时在这个充斥着不稳定性的临时空间之中,重复着用沙子搭建形体的行为。以此通过这两个部分共同建立一个个体与生存空间的新的对话通道。
姓名:王朝
学号:12170104014
《疫中愚人集》系列作品 青田石、巴林石、数码微喷 尺寸可变
研究方向:公共艺术研究
指导教师:段海康
【作品介绍】
2020新冠肺炎疫情如飓风一般席卷全世界,被困于家中使我难得静下心来审视、感受、思考、反省外部的一切。而这反转的境遇也使得自身的创作思路和心态得以超脱,日复一日与世隔绝的创作,只为了满足自身的乐趣。而这“大智若愚”般的超脱和自在的创作状态是我追求的理想境界。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的“愚人之心”和对“智”的反思所显示出的淡泊恬静和无为无欲的精神状态值得当下的我们重新思考。
姓名:魏启猛
学号:12170104015
《再生》 石膏、木、哑光不锈钢(渲染) 尺寸可变
研究方向:公共艺术研究
指导教师:段海康
【作品介绍】
“起要平直,承要春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永。”元·范德玑《诗格》
再生是一个过程,由内到体外,再由外再到内的循环。再生系列雕塑分别用用起、承、转、合,的方式创作,表现肉体和灵魂不断地翻转的过程。即真实,也虚无。
姓名:徐文
学号:12170104016
《创世-态》 纸黏土、墨、现成品、泥 尺寸可变
研究方向:公共艺术研究
指导教师:段海康
【作品介绍】
作品从自然形态中抽离元素进行提炼,整合出一组自我意识里的理想物质形态,在特定空间里对物质形态的主观再造,反思人类和自然的关系。
我选取了山的形态,浪的形态,气旋的形态,把自然形态用雕塑语言固态化,给予客观自然形态以主观表现。用雕塑泥塑造出山川大海,满足了我小小造物欲,在我的意识空间里,再造了世界。
受疫情影响,作品并未完成,只停留在泥稿阶段。
为了延续创作,我使用了家中一切可用的工具:烟盒、茶盒、快递箱、矿泉水瓶、酒瓶、饮料瓶、药盒等现成品,结合了易塑造不必翻制的纸黏土,创作出在限定空间中的形态再造。我希望展现出更加贴合现实生活、贴近当下时代的作品,同时重新思考人、工业现成品与自然的关系。
姓名:程永杰
学号:12170104017
《卵石小像》 卵石、柏木 尺寸可变
研究方向:公共艺术研究
指导教师:张德峰
【作品介绍】
我的创作《卵石小像》选用天然卵石为造型基础,卵石的造型是经过大自然的天然打磨形成,所谓世上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石头,每一个卵石都具有各自的造型特点,我在脑海里想象这些卵石各自具有生命的形象,利用木雕塑造出我赋予卵石的形象,并结合卵石表现出来。木头具有相对绵软的特点,木头与木头之间的连接方式最经典的是榫卯,体现在传统木构建造中,榫卯结构是人类智慧结晶,也反应了人类在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社会关系。石头也是人类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建造材料之一,但与木头的特性不同,被人类运用的方式也与木头不一样。两者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我选取这两种材料,尝试两者能相互融合构建的连接关系,在不同材料属性两者之间,既利用发挥,也小心挑战材料的特点,再结合我对人像雕塑造型学习,探索我对于自然材料审美特点的想象。
姓名:于佳
学号:12170104018
《密码 · 潮夕》 综合材料,风动装置 260x130x300cm
研究方向:公共艺术研究
指导教师:张德峰、张宇彤
【作品介绍】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曾这样解释艺术:“它是一种传达,当其发生在直观自身之中时,它所传达的便是人们对于自然、历史和人类密码的某种解读”。作为个人艺术创作轨迹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密码”系列的创作初衷,便是借助那些满载着我们日常生活经验的纸张元素,对自然界无处不在且永不停歇的风力进行某种持续性的观看与重组,以此作为一种媒介,在彼此不同的个人经验基础上,触发每一位观者对于作品所呈现出的“规律性”视觉感受不同的理解与思考。
“潮汐”,周而复始,涨落不息,自然界中一种海水在天体引潮力作用下的周期性运动。生发于日,称之为叫潮,生发于夜,称之为汐。“朝夕”,一日之时。朝,日升,夕,日落。人们多以其代指短暂的时日,飞逝的光阴。作为“密码”系列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件名为《潮夕》装置作品既是对观者现场体验的一种形象的诠释,又是对自然循环和时间永恒的某种思考。
姓名:刘䶮
学号:12170104019
《第一产业》 矿物颜料、金箔、银箔、铜箔、丙烯漆、大漆、光敏树脂 尺寸可变
研究方向:传统造像与器物的造型审美研究与传承运用
指导教师:张伟
【作品介绍】
农林牧渔,重器也。
姓名:张家瑞
学号:12170104020
《集体意识》 铸铜贴金 尺寸可变
研究方向:传统造像与器物的造型审美研究与传承运用
指导教师:张伟
【作品介绍】
艺术创作的心理动机不仅是以艺术家的个体发生史为基础,更重要的是以宏大而坚实的人类种系发生史为基础。不同国家地区有着不同的意识形态,而孕育我的土壤是以集体为单元延伸发展,而“集体的”这一术语原义指的是所有人类共有的以及对人类有重要意义的资料及记忆。就在我脚下所踩的大地,有着沧桑历史印记的,几千年锤炼的民族凝聚力形成的某种精神力量逐渐在人们脑中转化成了共同的集体意识。
二零一九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在十月一日那天华夏子女的共同集体意识是围在屏幕前观看国庆阅兵典礼,每十年的印记驻留在历史的发展记忆中。与我而言,十一这天在异国他乡的我尤感深刻,国歌奏响的那一刻我感受到旋律前所未有的亲切,整齐、壮观、自信、欢乐、感动等等,这是我观看直播片段间闪过的感受,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几次阅兵典礼每一个瞬间所形成的记忆挥之不去,集体意识与个体意识在那一刻行成共情。随着特定时间的重复,个体意识发展的成熟,生态氛围的改善等等诸多因素汇聚而成的集体意识在不断加强,而这种集体意识也是个体所不断追寻的归属地。
重复是我此次创作中所运用的语言,其灵感不仅来源于不同影像中呈现的固有形式,也有来自研究生期间创作中尝试的创作方法。重复某一元素所形成的的视觉形式美感更加体现集体意识所形成的共生力量。
二零二零年所经历的种种载入人类发展历史的新奇体验,以及从结果来审视我们祖国在这次突发状况中所施定的政策及群体的努力,足以让这份集体意识骄傲地传承下去。
姓名:王雪凝
学号:12170104021
《内归因记》 木、金箔 尺寸不等
研究方向:雕塑材料研究
指导教师:吕品昌
【作品介绍】
作品从个人的内归因性格体验出发,并进一步引发对社会关系中“沉默”现象的思考。探讨个人意识与集体观照之间的关系。内归因指的是习惯于将一切行为原因归咎于自身的现象,这种心理状态会给人带来强烈的自负与自卑的冲突。尼采说:“我们把我们的选择,也就是我们本身理解为不可辩解的。我们不能自由的逃避,甚至不能自由地克服最无意义的欲念或习惯。”作品中多次出现三角形元素,我一直都对三角形元素很感兴趣。稳固中带着对自身的执念。正三角形是火、太阳、神性、权力、生命的象征。倒三角形则是水、女性、母亲、生育的象征。
姓名:柯维茜
学号:12170104022
《蝶梦 · 归去来兮》 数字媒介 尺寸可变
研究方向:传统造像与器物的造型审美研究与传承运用
指导教师:张伟
【作品介绍】
《蝶梦》这一系列的作品,从传统苗绣图像中展开。
传统苗绣中的几何图像是图腾崇拜,是对自然界变化和运动的规律性的理解,亦是空间想象、纵横思维扩展的苗族文化表现。在传统器物中,“图像”既兼具了形象与意义,又兼容了世俗性与宗教性,端赖其使用方式而定,这体现出了不同地域、时期的世界观与其相应的社会文化体制。
鉴于此,作品中借用了传统苗绣图像作为“粉本”,采用了几何形式的蝶纹(苗族以蝶为祖)、方格纹、菱纹等符号与元素,通过模件的重复、对称、解构及重组等方式造物,并将其扩展形成空间与场域,以制造“物化”的梦境入口,并寻找观者参与不同维度空间互动的可能性。
作者试图与传统苗绣中的图像对话,探索其叙事空间,思考虚与实、生与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达了返璞归真,打破物的界限的精神诉求。同时,向传统文化致敬,深入思考当下如何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这一命题。
姓名:何宇森
学号:32170104023
《南方雪》系列 石膏、无酸树脂 尺寸不等
研究方向:雕塑观念研究
指导教师:姜杰
【作品介绍】
关于颜色
为什么使用白色石膏为作品的颜色?
太多东西同时出现时我经常感到困惑且难以消化,只使用白色石膏让我感到安心与踏实,有太多太多颜色与材料遍布于整个世界,加上生命还有好长好长,我不能一次都试完,应该好好认识现在最有感觉的材料与颜色。材料与颜色单纯了、形式才有容身之处,那才能靠近更加理想的样子。就像穿着全身一个色调之后、只剩下剪裁、造型、质感,如果能不断去除,把剪裁去掉,质感去掉,造型去掉,全部去掉。
想起那些被我夺走的颜色,它们应该再次出现,但我不想破坏石膏现在白净的状态,统一的白比起五颜六色,单调而朴实,不会让我感到混乱而失去方向,目前的状态我相当满意,我感到有一股力量,像锋利的长茅笔直向前。
颜色将会是另外一条路,在涂鸦时我选择了白色为基调的配色,似乎成为一种坚持。直到今天,非要使用颜色时,我依然想要白调子,彩度过高总是让我想其北京大马路上刺激高频的喇叭声、冬天紧闭的出租车、熬夜数日的味道、紧缩的眉头。
关于材料
我小时候身边几乎都是塑料制品,玩具车、铅笔盒、电视遥控器,他们坚固、耐摔。在这一系列作品之前,我都是使用塑胶做为材料,主要是我很在乎是否坚固、在结构上能不能立足,但缺点是在制作时硬化的时间特别长。
开始使用石膏后,石膏硬化的速度特别快,而且能够以手直接操作,在制作上能够更加直觉,更能唤起经验,在试验的过程中更容易产生想法,这些想法象是在与物质对话所形成的产物。因为石膏在硬化前的可塑性极高,可以稀到像豆浆、可以黏稠到像面团,在两者之间的灰度,太多太多可能性。
关于造型
在我发现石膏填补缝隙的特性时,直觉联想到一片一片叶子彼此堆栈的画面,茎叶繁杂、郁郁葱葱,石膏浸透其中,包覆,接着凝结空间。
关于流动
社会处在一种不断变动的状态之中,那些具有纪念性的雕塑往往与当下形成一种错乱感。
在这些流动之中我感受到希望,我一刻也不希望凝结。我能感受到这个世界的美好,因为他不稳定,在无数声音中形成一道未来人才能解读的语言,我为能够生在这堆不确定中感到幸福。
姓名:顾承洋
学号:32170104024
《日常运作》 金属、硅胶、石膏、现成物 600x300x400cm
研究方向:雕塑观念研究
指导教师:展望
【作品介绍】
我们人本身一直被接触到的东西所塑造出来,包括很多时候都是被浅移默化的形塑 ,无论是语言、动作、概念等等,刚开始会关注到这个问题,是看到小学生的桌上都有个矫正姿势的工具,它就是一种外部的形塑去塑造我们的身体姿态,我想发觉在社会上隐藏在我们意识下,关于身体的形塑,在这些作品中透过雕塑把我们平时的身体动作经验从消失的状态种强调出来。作品中探讨在生活里突然发现或是意识到的一个动作或是姿态,但平时我们不会去注意到的规则现象,它是很片段的并且让人很没记忆的使我们适应在生活中,我将这些现象动作捕捉下来,并且把这些雕塑成为了形塑观众的物件,透过与雕塑的接触参与,观者实际上把身体物化了成为雕塑的一部分。
姓名:库德尔
学号:12160104006
《循石赋彩》 花岗岩、油漆
研究方向:具象写实研究
指导教师:申红飙
【作品介绍】
跟随石头被狂风侵蚀的痕迹,大大小小的孔洞,圆转曲折的外轮廓“循石”,结合特殊的环境和人文,进行情感的联系和传达,运用古朴稚拙的线条绘制,使自然中的石头变成独立的艺术个体,完成自然和谐“赋彩”。
姓名:吴爽
学号:12160104022
《元·原》《净·相》 《静·界》 《变·像》《往·向》 大理石 尺寸可变
研究方向:本土雕塑语言研究
指导教师:王少军
【作品介绍】
这系列作品通过元·原、净·相、静·界、变·像、往·向等五个方面呈现了人们回归自然,表现本质的心灵境界。作品截取人划船时的动作,人夹腰的组合方式向目的地划行围合,以手蒙脸的重复排列,手紧紧握住绳子向上攀爬等等群体景象,这些不明身份的人通过集体行为向世界传导,去表达整个社会在面对这个迅速发展的国家,无论是艺术的、思想的、精神的还是物质的都是一个巨大的,爆炸式的时代,所以人们在这种情况下内心是一种极其复杂,甚至惊慌失措的心态。我认为通过这样的一个形式语言更能够凸显出一个集体的世界而不是个人的世界,在我的生活中我特别爱关注重复的状态,因为他更能体现出一种集体意识,集体状态,一种大社会,大现象的社会环境,而不是个别的,个人主义的所谓精英式的创造的世界,他是一种普遍的,能使人类阶层在面对这种社会条件和待遇境遇下变得更加扁平化,更加平等。人们在这种没有特殊性的条件下是每个人所能看得见的、感受到世界。所以这种传导在每个人身上发生的几乎都是相似的反映甚至被作用的对象,而这些都是来自于当代社会的一个特点和现实。同时我也想借“重复”物来表现和确证自身,对传统统一与差异问题进行深刻反思与重构。将轮回和世界看成因果循环的必然结果无限的重复下去。
姓名:李立钊
学号:12160104023
《我的桃花源》 白色石材,乌木 尺寸可变
研究方向:传统造像与器物的造型审美研究与传承运用
指导教师:张伟
【作品介绍】
二零二零年是不寻常的一年,由于病毒的爆发和蔓延,致使人们的正常生活节奏被打乱,一切都慢了下来,也都静了下来,让人心生不安。也许之前拥挤,热闹,快节奏的生活存在着诸多问题,但却让人感到踏实,或许这才是生活本该有的样子。在家准备毕业作品的这段时间里,我渐渐开始怀念以往繁华,热闹,拥挤甚至有些躁动的生活。于是想用浮雕的形式描绘出印象当中以往的日常生活场景:扫着共享单车二维码的路人;焦急等待公交车的乘客;充满烟火气的早点摊位;公园里休闲娱乐的游人;写字楼中忙忙碌碌的职员;嘈杂的火锅店内人们大口喝酒,吃肉;地铁站前熙熙攘攘的人群;天空中一架接一架的飞机,到处都是一片繁华,热闹,忙碌却充满生机的景象。也想以此来表达对这种平淡生活的怀念和向往,希望人们能早日摘掉口罩,放下戒备心,不用再去互相躲闪,再次回到从前平淡而充满热情的生活当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