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央美院毕业季丨微展厅·研究生/设计学院(上)

https://static.cafamuseum.org/museum-image/image/202006/sy_1591669325671337.jpg

 微丨展丨厅 

 设计学院 

【展厅入口】

1591669337508273.png



序言

眼睛的作用是什么

曾经有位老师问学生一个问题: “眼睛的作用是什么?”。许多学生不以为然地给出了许多“标准答案”。老师最后给出的答案却出乎所有学生的意料,他的答案是:“眼睛的作用是提醒我们,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东西是看不见的。” 

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影响,我们从小到大日积月累地掌握了许多被称为常识和知识的东西,这些约定俗成的东西也潜移默化地构成了我们观察世界和判断是非的惯性思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就是一种观念,提示我们要更多相信看得见的东西,因此,在许多情形下,务实比务虚更被乐见,脚踏实地比天马行空更受推崇。 

天文物理学家们关于宇宙构成的理论也耐人寻味。他们认为:宇宙由“看得见的物质”、“暗物质”和“暗能量”三部分组成,其中,看得见的物质,如星系、星云、星团、星星、太阳、月球、彗星、流星以及地球上所看到的一切物质,仅仅占宇宙总质量的4.4%。换言之,宇宙中绝大部分存在之物是不可见的,它们却是形成宇宙的隐形力量。

可以说,“可见之物”的型态常常是由“不可见之物”催生和塑造的,这犹如物质之于精神,概念之于观念,方案之于方法... “如何看见看不见”已成为一种日趋被重视的创新思维,它被广泛应用在探索未知和未来的领域。在我们热衷于关注光鲜亮丽的“热点”的同时,似乎也应该“看见”无处不在的“盲点”--- 那些无形、隐形、遁形的“不可见”的存在之物呢? 

新年伊始席卷全球的“新冠病毒”,为我们带来始料不及的致命危机,人类需要重新认知生存、生活和生命的意思和意义,以此为契机,反思既有的常识,质疑僵化的知识,清空膨胀的自负,弥补茫然的无知,从而去感悟无形的智慧 ... 

“如何看见看不见”,这应该是一个永恒的研究课题。

2020年的毕业展,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采用了网络展览方式,这给毕业创作和展览带来别开生面的效果,希望借此独特的方式,呈现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同学们与众不同的设计思维和艺术思想,那些“可见”和“不可见”的洞察力、判断力和创造力。

预祝研究生展圆满成功。 

是为序。

设计学院院长 

宋协伟




 设计学院 


姓名:刘静蓉

学号:12170400001

《“共愈”——2019-2020防疫手记》,插画、招贴、视频

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研究

指导教师:王子源 杭海 肖勇 林存真


【作品介绍】

山川共愈,同心同责。新冠肺炎疫情自2019年底发生到2020年初爆发至今,全世界都被笼罩在其阴影之下,抗疫防疫成为了从个人到社会再到国家的重中之重。截至目前,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也是我为什么要选择“防疫”这个主题来进行毕业创作,以插画的形式体现“防疫”事项与重要关注点。抗击疫情,凸显设计的力量。



姓名:苏欣

学号:12170400002

《隐私相册108》,视频 图片 纸质书籍设计

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研究

指导教师:杭海 肖勇 王子源 林存真


【作品介绍】

尺寸作品《隐私相册108》就是基于人们在互联网情景下对隐私的关注与探讨这一社会现象来进行呈现,作品中采访108位用户,利用视觉传达的手段从多个角度呈现个体对隐私的理解,通过筛选和摘录最终将108位用户绘制出画像并集合成册。希望借由书籍设计来呈现隐私受到侵犯这一问题,在读者与书的互动中引发思考。 


姓名:张辰

学号:12170400003

https://static.cafamuseum.org/museum-image/image/202006/sy_1591670096514273.gif

《动物解放》,影像、纸本,多种尺寸

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研究

指导教师:王子源 杭海 肖勇 林存真


【作品介绍】

动物实验是否该被纳入道德考虑的范围?

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代表了传统对动物的一种整体态度,正如在《政治学》中所说:“自然界原本是一个等级结构,理性能力低下者就是为能力更强的人而存在的。因此,植物为动物而存在,非理性的动物为了人而存在。”

动物实验在现代制业中是广泛的现象,无论是食品、药品、化妆品还是其他制造业都成为不可避免的环节。通过动物实验确实可以避免对人产生的诸多问题,但让人痛心的是很多这样的动物实验并不是必须的。因此动物实验也伴随着对人与动物关系的伦理思考。

正如彼得·辛格所说:“一切人类中心主义的论调都无法忽视这一铁定的事实:对于痛苦的感知,动物和我们是一样的。”



姓名:安慧中

学号:12170400004


《万象生》,视频,720×1280

研究方向:媒体艺术研究

指导教师:靳军 费俊 程可槑 金日龙


【作品介绍】

世间万物都有特定的规律,然而我们常常会忽略那些看似习以为常的细节。

《万象生》将创作对象聚焦于易于被忽视的普通事物,力求将其转化为令人难忘的景象。世间一切实象皆是心相,即个人之所见。作者经由对生活片段细节变化的反应体味百态,将所看、所感、所思的实象化为心相,转而又生出如梦万象,这细细碎碎的万种风情化作梦境,最终达成心与现实的联结接与分离。

Cinemagraph微动影像是一种静态摄影与动态影像融合的艺术表现方法。画面局部细腻、重复的移动创造出一个活的框架的幻觉,一种仿佛时间被静止的效果得以产生,画面中的“气”开始流动,进而营造出静谧而出神的瞬间。作者通过微动态变化创作出一组超现实状态的生命赞歌,用想象力串联万象,达到浮生若梦的境界。



姓名:林扬帆

学号:12170400005

https://static.cafamuseum.org/museum-image/image/202006/sy_1591670328570969.jpg

《MONUMENT忆境》,影像,时长1'40"

研究方向:媒体艺术研究

指导教师:费俊 程可槑 金日龙 靳军


【作品介绍】

社交媒体账号的死去意味着什么呢?因为种种原因,特定死亡账号从社交媒体工具的属性脱离,变成一座座由网民自发构建网络纪念碑。我在虚拟空间里面构建一个网络纪念碑园,里面的纪念碑都是具有代表性的,仍然具有生命力的,是一个群体对一个鲜活生命的追思。



姓名:栾一天

学号:12170400006

https://static.cafamuseum.org/museum-image/image/202006/sy_1591670411539831.gif

https://static.cafamuseum.org/museum-image/image/202006/sy_1591670434866000.jpg

《Watching》,屏幕 投影,可缩放

研究方向:媒体艺术研究

指导教师:金日龙 费俊 程可槑 靳军


【作品介绍】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全面推广,信息传播对社会的影响开始变得更加重要。信息数据量、信息内容传播的速度、信息数据后台处理的速度以及信息的应用领域等大量增长。在这样的新时代语境下,信息的内容和传播媒介变得多元化,使人们的阅读方式有了新的变化,阅读不再只是读文字,慢慢改变为阅读图像、阅读视频、阅读音频等,对信息的传播方式和阅读方式也有了新的设计需求。

作品通过对面部识别技术进行研究,对信息传播方式、传播特点、传播媒介等进行研究梳理,基于面部识别技术进行响应式信息交互设计,在较大屏幕媒介的信息传播中,将面部识别技术用于对人们关注点的实时监测,进行传播方式的设计。

作品实时响应互动,提供给人们所需的动态交互信息。通过动态面部识别技术与交互设计的结合使信息阅读者有更好的阅读体验,从单纯的视觉阅读到良好交互体验的转变。实现非互动媒介不可比拟的传播效果。在响应式的动态交互信息的传播中,使阅读者不只作为读者,也扮演着“主角”,使信息的传达的更加有效。

作品将面部识别技术应用于公共空间的大屏幕中,其应用场景可为户外大屏、商场大型广告屏、电梯屏幕、博物馆大屏等。基于面部识别技术捕捉用户的面部特征、表情,分析出用户的关注点位,结合碎片化的时代特点、运用新的信息载体和媒介进行响应式的信息交互设计,向用户提供更有效的信息反馈。响应式的信息交互方式设计与面部识别技术进行结合,实现更好的体验与更高效率的信息传播。



姓名:于子漪

学号:12170400007

《重生》,模型,任意尺寸

研究方向:媒体艺术研究

指导教师:费俊 程可槑 金日龙 靳军 


【作品介绍】

人类进入二十世纪开始,身体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是被关注的重点,我们正在经历一个历史上探讨人类身体的至高点。身体早已是我们日常经营中重要的一部分,个人与身体的关系也更加自由,通过改造身体来重建自我的想象离我们似乎并不遥远。脸孔作为人体最为重要的也最神秘的表面,充当着我们社会交往的罗盘,发挥着诱饵的作用,是表现自我最为直接的肢体语言,更是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和象征意义的符号艺术。

作品以脸型艺术为切入点,将京剧脸谱中的艺术语言进行梳理,结合脸谱的外在形式和内在涵义进行自我解读,改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固有印象”,试图在未来语境下,对新时代下的新身体进行某种构想,使我们对视觉上操纵人类形态的渴望成为现实。



姓名:周桐

学号:12170400008

https://static.cafamuseum.org/museum-image/image/202006/sy_1591670779257369.gif

https://static.cafamuseum.org/museum-image/image/202006/sy_1591670799536195.jpg

《天赋侗听》, 视频 图片,尺寸:720P

研究方向:媒体艺术研究

指导教师:程可槑 费俊 金日龙 靳军 


【作品介绍】

本视频对侗族独特的织锦纹样进行提炼与再设计,在贵州侗族村寨实景与虚拟投影效果的结合中,制造出全新的侗寨VR场景;借助短视频平台,尝试建构互联网时代下侗族大歌传承与保护的新方法。
侗族大歌是侗族社会历史文化传承发展的载体。其歌曲作为音乐是一种古老的原生态符号,涵盖于该民族的历史文化、语言行为、社会规则、道德准则等方面。通过对侗族古老图腾和民间艺术的调查与采风,对新媒体传播技术与发展趋势的考察与研究,设计师力图将二者结合在一起,设计出能够让用户有新感受新体验的短视频,在视觉上通过动态特效使用户更为直观的了解侗族大歌的表演形式。目前就国内外设计界对侗族文化传播的研究与设计来看,还没有将音乐和动态图形结合在一起的创意设计,其设计理念和设计形式大多比较单一陈旧,本作品的创新点是:结合现代视觉与传统图形对侗族大歌进行动态演绎,让古老的传统文化焕发生机,从而推动侗族文化更好的继承与传播。

本作品的设计理念是通过AR场景设计,突破传统的短视频传播方式,为侗族大歌的传播开辟全新的传播途径。作品《天赋侗听》,解决了视觉与听觉不能兼顾的问题,使用户既能身临其境感受侗族大歌的美妙,又能看见图形随着音乐旋律的变化而带来的视觉冲击力。



姓名:焦伟

学号:12170400009

《另存为...》,艺术微喷,30x40cm  40x30cm

研究方向:摄影艺术研究

指导教师:王川 缪晓春 姚璐 周岚 黄雅


【作品介绍】

在我搜集的胶片家庭相册中,很多照片已经老旧,有的照片由于意外损坏而残破脱色,我自己的记忆也随着这些慢慢脱色的照片一起渐渐失真。小时候住胡同,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整个胡同都泡在水里,雨水漫到了我家里。我们一家人和雨水斗争了一夜,很多东西泡在水里无法挽回。放在低矮处的相册没来的及拯救,等捞起来的时候已经全部浸湿了,相纸和水发生了反应,反应试剂在相纸上融化,形成很多彩色的斑驳。每次翻看这些老照片,都会着迷于那些斑驳,显影试剂的溶化让图像变得模糊不清,真实的画面被破坏了,产生了新的坏图像,像是冲洗坏的废片。我喜欢这种被破坏的真实,无论是怎么样的介入方式,都让原本的图像本身与真实越来越背离。我沉迷于这种模糊的图像呈现,也喜欢上了这种对照片的介入方式。

在我的创作中,一直在寻找照片和绘画之间的一种微妙的平衡,他们不再是独立的明确的,而是互为表里若隐若现的对照,弱化了真实和抽离之间的界限,对照片的再创作是我创作的核心,这种创作方式结合了两种各为主体的艺术语言进行新的二次生成。



姓名:刘昶

学号:12170400010 

《欢乐堡》,收藏级彩色印放,尺寸分别为:70×100cm ,70×160cm,70×100cm

研究方向:摄影艺术研究

指导教师:姚璐 缪晓春 王川 周岚 黄雅 


【作品介绍】

这组创作采用摄影的拼贴合成方式,构建出小孩子所玩乐的滑梯欢乐堡场景,分别从遮蔽,对话,审视这三个角度,讲述了成年后与孩童时的自我之间,关于追寻快乐这一问题的对话。欢乐堡的场景隐喻着成年后需要独立面对的现实生活。创作关注到了在追寻快乐和面对现实生活时,需要更勇敢和更真实地面对自己,通过与自我内心的和解来面对幻想与欲望,更自在与自然的栖居与直面不同的处境。



姓名:谢梦姬

学号:12170400011

1591671123110340.jpg

1591671145238080.jpg

1591671192265679.jpg

《无接触的变化》,艺术微喷,100×150cm

研究方向:摄影艺术研究

指导教师:周岚 缪晓春 王川 姚璐 黄雅


【作品介绍】

当下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人们面对熟悉的物品,经常接触却很少认真观察,感受不到他们细微的变化。当疫情来临,我们被迫静下心来,重新审视和观察周围的事物。于是我采访了很多朋友、同学和家人,试图找寻大家在这个特殊时期下难以割舍,或被遗忘的物品,此时对于每件物品来说是生命的终结还是一个新的开始?结合自身的感受进行创作,选取产生变化的物品静置,逐张拍摄细节,融入拟人化的元素,让其自身结合当下的语境,重构新的画面含义。



姓名:郑舒予

学号:12170400012

《一场风暴的来临》,视频,3分12秒

研究方向:摄影艺术研究

指导教师:姚璐 缪晓春 王川 周岚 黄雅


【作品介绍】

在2020年突如其来的魔幻现实中,似乎所有的一切都像画卷一样铺陈开来,被展现,被放大,被讨论,被记录。

如果不是这一场天翻地覆,我们可能不会发现,在日复一日的井然有序中,我们已经失去了感受和应对混乱的能力。社会是一个人类共同体,我们看不见在日常的背后,城市和社会中无数系统、人和管道的默默运作,将混乱转成了秩序,支撑我们每一天看似平凡的生活。

当一些事情没有真真正正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时候,我们会觉得这些事情无关痛痒,原来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直到灾难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我们才会发现,在灾难面前,每一个人的渺小,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独善其身。

作品通过定格摄影的手法,将画面一帧一帧的拍摄,通过模拟在家中遭遇的一场海上风暴,用我们平凡生活中的场景,将秩序和无序可视化的展现出来。



姓名:佟安荻

学号:12170400013

《养马岛之春 2020》,铜上珐琅,银,天河石,珍珠,棉线,多种尺寸

研究方向:首饰设计研究

指导教师:滕菲 李湜(外聘专家) 周洁 (外聘专家)


【作品介绍】

海洋学家蕾切尔•卡逊(Rachel Louise Carson)在她的《海洋的边缘》(The Edge of the Sea)中提到:“要理解海岸,不单是将其生物编成名录。只有当我们站在一片海滩上,感受到大地与海洋所合奏的悠长韵律,它的地貌借以被塑造,它所赖以构成的岩石与沙粒得以被制造时;只有当我们以心灵的眼睛与耳朵,感受到海岸上澎湃不息的生命浪潮,它是那样横冲直撞、不屈不挠地寻求着一块立足之地时,我们才可能理解海岸。”2019年秋天,我制定了沿中国大陆海岸线一路走访的工作计划,2020年春天,行程因整个世界突如其来的病乱而取消。不得不暂停计划的遗憾之余,我获得了多年来久违的在家乡度过整个春天的机会,得以重新被这片熟悉又陌生的山海的浸染,重新审视这方水土怎样塑造了这里的人民。

在不能走出家门的日子里,我在饮食中探寻蛛丝马迹,作品中的海洋生物造型都来自居家隔离期间的餐桌。我躲在家中临时建立简易的工作室,小心处理并保留那些提醒我“海在这里”的食物残余,它们成了我在特殊时期宝贵的工作资料。

在工艺方面我延续了一直在研究的珐琅与电铸工艺,对珐琅的创新表现效果的实验热情,支撑着我在孤立无援的日子里以手抵心。



姓名:魏冉

学号:12170400014

《Still Life / 境·悟》,绢、玻璃、金属、萤石,尺寸可变

研究方向:首饰设计研究

指导教师:滕菲 李湜(外聘专家) 周洁(外聘专家)


【作品介绍】

 Still Life原译为“静物”,在这将其引申为“境·悟”。正常生活轨迹的脱离,物理封闭的家庭孤岛,荧光屏传输的碎片信息,以及焦虑和无奈考验下的意志力和自觉性——2020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生活节奏。基于当前的生活感受,以绢、金属、玻璃和萤石作为材料,在密闭的空间中随机的相互叠加,缠绕,发生,联结,在这样的空间中,每一种元素又都开始创造出新的节奏,生成新的生命意味。个体数量的堆积形成庞大的景观集合,通过当代首饰媒介表达作为个体生命对生存境遇的体悟与反思,对生命的祭奠和崇敬。

透明的玻璃罩不仅是陈设物的容器,更是一种被隔离的象征。当生活在一个被隔离的可以看到但不能“接触”的“虚幻”世界,大到国家,小到家庭,一个个物理隔绝下人的境遇成为被关注的对象。玻璃罩被赋予一种纪念碑式的隐喻,从而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像、事件、场景,进入到精神空间的哲思。



姓名:卿艳春

学号:12170400015

《你好吗?》,织物、铁丝、网

研究方向:时装设计研究

指导教师:强勇 吕越 Key Sook Geum(韩国)


【作品介绍】

你好吗?这句话是现代社会中普普通通的问候语句,但在不同情境之下却会显得温暖而有力量,它可以是我们向外界的关怀与问候,同时也是我们每个人对自我向内的审视。如卢梭所说,人生处于无处不在的枷锁之中,但本身也应该是自由的。



姓名:佟季阳

学号:12170400016

《纠/缠》,牛仔、PVC、手工编织

研究方向:时装设计研究

指导教师:强勇 吕越 Key Sook Geum(韩国)


【作品介绍】

“纠/缠”是用来描述人际关系与身心之间的一种状态,喻指二者之间彼此影响又缠结维系的依附关系。它既是对交往秩序的重新建立,又在秩序中埋下了失序的种子,纠缠的张力越大,则能量越大,非理性则越大。反之,张力越小,能量越小,理性则越强。作品在材料选取上,以淡蓝色PVC与牛仔拼接,再与手工编织面料相结合。作品分为两组,每组两套,分别以PVC、手工编织面料作为相链接的纽带,呈现人的物理性身体与灵魂外在显现的身体之间的不同状态,以编织线的线性缠绕关系与PVC材质的透明隔离感来隐喻人的身体与灵魂、自我与他者、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



姓名:耿寅华

学号:12170400017

《百鬼夜行》,视频 图片

研究方向:交通工具设计研究

指导教师:强勇 宋协伟 费俊 法兰克·格奥尔格·泽普内 Frank Georg Zebner (德国)、塞巴斯蒂安·奥莎茨 Sebastian Oschatz (德国)


【作品介绍】

自汽车诞1885年诞生以来,在历经一个多世纪设计上的推衍后,各厂商逐渐形成了自身内部统一的设计DNA,这种虚幻化的设计DNA逐渐成为组成品牌价值的重要元素之一,但如何通过载体传播的形式将其设计DNA向大众展现,即“非可视化的可视性”,是品牌与大众之间的双向需求。本作品通过数字化手段,制作两部视频,第一部选取兰博基尼品牌全部产品,将每一任产品的设计DNA通过线条三维展现,以“流动的DNA”方式映射品牌设计DNA的历史推衍。第二部分视频中,展示除前卫设计DNA文化外,兰博基尼品牌另一重要文化构成——速度文化,该文化同样促使其成为世界顶尖超级汽车生产制造商,本视频同采用纯三维表现方式,通过镜头语言与车辆交替追逐画面,表现其经久不衰的速度文化。



姓名:梅钟月

学号:12170400018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bout MARS》,综合材料 /图片

研究方向:交通工具设计研究

指导教师:宋协伟 费俊 强勇 法兰克·格奥尔格·泽普内 Frank Georg Zebner (德国) 塞巴斯蒂安·奥莎茨 Sebastian Oschatz (德国)


【作品介绍】

当前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口的膨胀,自然淘汰生死叠替的速度慢慢变缓,地球可供人类消耗的能源也在慢慢枯竭,人类的生存空间变得拥挤,随着科技推动,人的高效舒适的生活在被空间所挤压。对其他可知可生存的宇宙空间的探索是人类未来一定会需要进行尝试和实践的。新的一次科技浪潮会围绕着新的生存途径和方式来不断的螺旋性展开。

火星是近些年科学家关于外太空登陆和宜居研究最多的恒星。很多影视作品也围绕着火星展开想象,人类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止过。2020年被称为火星年,在现今的地球资源和人口体系的现状下,对地外空间从最初的穿越探索将逐步演变为进一步的落地基建,未来将更加以生存为目的进行研究。因此开发一个我们人类认知下的处女地,第一步的建设规划是非常重要的。相对于在地球上的移动与交通我们的移动空间两点环境从一致性,变为了具有星际性。因此我们要对太空环境属性变换要有认知、预见与设定。



姓名:赵梓涵

学号:12170400019

《INCARNATION》,视频  图片,1280x720P

研究方向:交通工具设计研究

指导教师:强勇 宋协伟 费俊 法兰克·格奥尔格·泽普内 Frank Georg Zebner (德国) 塞巴斯蒂安·奥莎茨 Sebastian Oschatz (德国)


【作品介绍】

Incarnation意为“化身”,它指的是在肉体中体现神,精神或者抽象品质的人。它的核心概念是指的人们对于虚拟世界更强大的力量精神寄托转化为现实存在。在宗教神话世界中,虚幻的神创造了人与动物,神以人或动物的形态实体化出现便是一种“化身”,在这个体系中,人类或动物扮演的角色其实是神的一种实体工具。那么人类同样通过无形的非实体化的大脑思维活动创造了为人类所用的工具,无形的大脑活动连接到这些工具中,工具也就成为了人的虚幻意念的有形载体,此时这些工具便也可称之为人的意念的化身。神化身为人,作为工具的人便有了神性,人的意念化身为工具,这些工具也便具有了人性。

人对自身边界的认知是具有可塑性的,脑机接口技术作为重构身体地图的重要工具,让人造工具成为人身体的一部分成为了可能,从而打破人对自身固有身体边界的认知,交通工具作为赋予人出行能力最重要的工具之一,脑机接口技术的融入将似的交通工具与驾驶者之间的边界打破,从而使交通工具成为驾驶者身体的一部分,在某种意义上赋予了交通工具“人性”。



姓名:齐书仪

学号:12170400020

《解剖题材系列设计》,金属 布 珐琅,尺寸可变

研究方向:产品设计研究

指导教师:吴永平 李卫 赵斌 傅爱臣


【作品介绍】

解剖题材系列设计将解剖元素艺术化产生新的设计。其中包含了工具和解剖元素等主题,在解剖元素部分将身体的器官和植物相结合和置换,把植物给人的生命感赋予解剖结构中,使冰冷的解剖题材富有生命感和趣味性。在工具元素部分将玩具与医学器械向结合,使之减少冰冷感,增加趣味性。这一系列设计挖掘了解剖题材中的艺术性与装饰性,使原本冰冷的主题温暖而富有生机。

解剖器械系列图案以一些器械的形态为原型,把不同的器械随机又均匀地分布形成图案循环。这一系列中包含了泰迪熊玩具,器械项链,器械印花丝巾以及解剖熊玩偶套装。



姓名:王姝中

学号:12170400021

《智环——针对老年人的健康监测系统设计》,综合材料

研究方向:产品设计研究

指导教师:傅爱臣 吴永平 李卫 赵斌 


【作品介绍】

智能指环的的基本系统运作流程主要是通过老年人佩戴智能指环来实现对其身体健康状况的监测。同时具备收集异常数据并发送健康预警信号的功能。当然,设备也会将收集到的数据经后台软件的分析传递到手机App、社区服务中心的网页端口以及家庭里的智能终端设备上。最后将这些数据形成一份属于老年人独特的档案存储在后台的云端系统上。如此一来就使其成为一种具有现代意义的,身份识别新形式。通过后台系统的建立可以更好地使老年人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同时利用网络连接的实时性也可以让老人的子女随时知晓自己父母身体状况,增加他们之间联系的纽带。利用智能云电视等家庭智能电子终端显示设备也可以使老年人通过安装在家里的智能屏幕知晓自己的身体状况。直接将手机App的内容投影到屏幕上,如此一来也就解决了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不适应的问题。



姓名:杨松洁

学号:12170400022

《being towards death 向死而生》,大漆、螺钿、骨灰、PLA、磁悬浮装置、3D打印碳纤维尼龙、其他,多尺寸

研究方向:产品设计研究

指导教师:赵斌 吴永平 李卫 傅爱臣 


【作品介绍】

 毕业创作一共分为三个系列,以骨灰作为一条隐线进行串联,回归到传统材料基因中挖掘传统材料的当代转化以及探索新材料的多样性应用。系列一作品是大漆叙事性产品由七个小件组成,这七个小件就像是在时间线推移中形成的定格动画的残影,以实体化的形式出现。以动态影像在实体间游走的方式,将“虚”、“实”放在同一个时空下,实体成为影像中实体化的关键帧,影像成为四维空间中实体活动的记录者。系列二作品是骨灰花草肥可持续产品,将骨灰作为肥料回归土壤,重新滋养新生命,开启新的轮回。系列三作品是一系列基于材料试验的花器,可独立作为家庭空间祭奠物品,也可用于搭配系列二。以3D打印碳纤维尼龙粉末和骨灰进行混合,以一定的特殊比例直接打印出产品用以祭奠。



姓名:赵雪薇

学号:12170400023

《红茶君的实验室》,综合材料,尺寸多样

研究方向:产品设计研究

指导教师:李卫 吴永平 赵斌 傅爱臣 


【作品介绍】

 面对严峻的环境问题,材料创新是永不过时的解决方案。我的项目从天然生物材料代替传统材料切入,试图改变新材料研发只能在实验室进行的局面。当材料的使用者即是开发者时,或许新材料的研发与应用就可以形成良好的衔接。通过对比筛选,我确定一种名为红茶菌的生物材料作为研究对象,从材料实验到应用均获得了丰富的成果,我将这些成果整合,发布在“红茶君的实验室”中,希望带给有兴趣的人以启发,发挥群智的作用,以公众参与助力红茶菌的应用研究。



姓名:赵发迪

学号:12170400024

《未竟之园》,模型,尺寸多种

研究方向:设计与生成

指导教师:王子源 AHN SANG-SOO(韩国)、Thomas Castro (荷兰)


【作品介绍】

中国传统园林是自然与人文的时空压缩。明代计成所著《园冶》为园林空间营造提供了标准化范式。除造园理论外,235幅图式具有直接参考意义。书中235幅图式看似规律、重复的机械感却有着细微变化,形成了装饰并克制的明代文人审美话语。纹饰充斥在园林之中,既是建筑表皮也是空间体量。因此引发了我对于纹饰与空间关系的关注与思考,从而进行了“纹饰”与“空间”两个向度的研究与设计。

一、园林与纹饰

首先,以《园冶》作为核心文本,将其中图式进行整理与归纳,总结其几何构造与变化逻辑。然后提取其中具有特点的图形单元与构造方式,以立方体作为基本单位进行形态实验,其中用到了立体化、参数化的设计方法,有些形态利用grasshopper控制不同变量及参数直接生成,尝试为中国传统纹样的现代设计转化带来一种角度与方法。

二、园林与物件

明代文人具有“居与游”生活观念,在园林中将自然环境与生活结合起来。我从园林中提取了山石、四角亭、洞门、飞鸟等意象应用在三个物件中,分别是屏风、椅子、灯具。结合《园冶》中的具体文本,试图以传统园林与空间意识进行家居设计。放置在家居生活中,弱化其实用性,可游可玩,又能成为生活环境的一部分。



姓名:陈馨

学号:12170400025

《危机视角下,一次性形象识别格式重建》,书籍,292mm x 190mm(跨页尺寸)

研究方向:国家形象视觉研究

指导教师:宋协伟 余丁 程可槑 


【作品介绍】

作品以关注本次Covid-19全球公共安全危机视角,以“一次性、应急性、临时性”为关键词,通过调研、分析、发现问题、提供可替代解决方案的朴素设计方法,对以个体、空间/团队、区域/机构、国家形象在不同尺度的区别性意义及其呈梯度性发展为基本逻辑,进行构建载体为一次性而形象并非一次性的扩展实践:形成了以防护服属性为载体的一次性识别、一次性使用寿命和其临时性识别的功能、类型化思考。

随着网络科技日新月异地发展和本次疫情事件的临时性隔离,媒体媒介视角下的公共形象新建了公众对危机事件的叙事系统,作品通过跨学科、多视角的标准化、类型化、视觉化、规格化新定义,为对解决防护服载体一次性形象的人员类型、职业等级、形象识别、信息可读、符号等方面缺失以及代表性功能创新概念提供了综合性的可替代方案和形象格式输出;通过再设计方式塑造国家危机媒介视角下的流动公共形象总体相加设计。



姓名:孙源

学号:12170400026

《网络 涟漪》,电子文件

研究方向:国家形象视觉研究

指导教师:宋协伟 余丁 程可槑 


【作品介绍】

网络的涟漪,可以用来指代当今互联网时代信息关联程度、信息辐射范围 ,以及形成“一石起千浪”的网络现象。也可以描述网民在网上冲浪时因互联网而起的心情“涟漪”,情绪波动。

网民是国家形象概念中,国民维度的重要分支。网民塑造出的网络形象,也是构成我国国家形象文化维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冠病毒的出现,反映出如今是一个被互联网和现代交通将人与人之间距离无限拉近的时代,而在疫情的特殊时期,越来越多的线下生活被线上的虚拟社交所取代,身为网民的我们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网络媒介中穿行,而如何理解、认识网络并与之共处,成为了一个可供探讨的议题。

作品对网络涟漪现象进行了研究,并将研究过程设计为通感的视觉化呈现。内容从“在场与缺席”、“分离与凝缩”、“虚拟与真实”三组二元对立的概念展开,分别对网络、社交媒体的历史脉络,我国网络现象案例与调研,网络涟漪现象的理论依托并综合文献分析进行研究,为理解互联网这项技术并与之相处提供思路和视角。“景观网络”部分作为作品的终章,是对作品物理空间的虚拟化综合呈现。



姓名:王惠

学号:12170400027

https://static.cafamuseum.org/museum-image/image/202006/sy_1591672492359319.jpg

《跳动的符号》,视频 图片

研究方向:国家形象视觉研究

指导教师: 程可槑 宋协伟 余丁 


【作品介绍】

 跳动的符号,是一款基于智能手表的图形语言系统,以图形语言的方式为参与冬奥会的人员提供定制化服务。系统中图形的设计,是以方和圆作为创作的基本元素,用榫卯结构将图形连接起来,以模块化的方式,创作出一套图形语言系统。将语言转化成图形化的方式,可以消除语言沟通的障碍,力图实现无国界沟通。



姓名:许露丹

学号:12170400028

《五行图志—传统语境下的未来叙事方法》,全息投影/平面纸张/视频,3:2像素比,72dpi,尺寸可变

研究方向:国家形象视觉研究

指导教师: 程可槑 宋协伟 余丁 


【作品介绍】

在新兴技术不断发展的社会语境下,意识形态与艺术呈现的关系如何转化?设计作为创新工具又如何介入社会产生群体影响?牟复礼在《中国思想之渊源》中阐述了一个超卓的观念——宇宙生成论,即存有之万象都是有机关连的,宇宙的各个部分都从属于一个有机的整体。中国在文化艺术与意识形态间具有的高度的同构性。因此我认为探索创新设计方法的过程应更具有深入性,研究社会现象背后的哲学本质的冲突与矛盾时,更应转换边界,深入探索历史观念与系统,从而找到创新的艺术延展的方法。

在呈现方法上,展览中的各个空间画面自成一体,通过对23本古代图集所提取的100个物象隐喻“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营造特定的自然现象如山、光、雾、影,探讨五行学说和当代社会事件,以此来诠释中国传统哲学与视觉语言的连锁关系。观者将在一系列浸入式空间中穿梭漫步,引申出对五行理论与社会事件内在关系的本质思考,并关联中国道德哲学在各个时代都强调的自省和自纠的必要性。



姓名:刘泓瑜

学号:12170400047

《群岛》,手绘 影像,1920px*1080px/1080px*1920px

研究方向: 国家形象视觉研究

指导教师: 宋协伟 余丁 程可槑 


【作品介绍】

“在大面积的陆地上,现实的荒谬迷失在那将一切都相对化的广袤无垠之中,而在岛屿上,现实的荒谬却明晰地显现出来。岛屿是一个剧场式的空间,现实被架空,幻想照进现实。”

“你未曾拜访,永不能游历。”

“人类驯服了陆地,却没有驯服这些岛。”

——朱迪斯·莎兰斯基《岛屿书》

在“全球海岸线”数据库中有180498个岛屿,占地球面积的1.47%,5.5亿人在岛屿生活。世界上有1/4的主权国家由群岛或列岛组成。岛通常关乎两个问题:自然身份与持续建造。岛屿是“一块完全被水包围的陆地区域”,岛屿世界在海陆的互动中形成,每一个海水冲击岩石的瞬间都是在塑造边界,这一边界是动态的,是海洋世界与陆地世界的连接,这不同于国际海洋法仲裁案中的裁决线。

岛是有限的,封闭的场域,在统一的时空里,岛作为“小的空间”通过重复与扩展形成了群岛。对岛屿的幻想,无论何种情绪,都意味着幻想逃离。


全部视频作品请线上观看

1591672598617573.jpg



儿童公共教育活动预约表格

同意 《团体参观协议声明》 请同意团体参观协议
提交预定

成人公共教育活动预约表

同意 《团体参观协议声明》 请同意团体参观协议
提交预定

团体公共教育活动申请表

同意 《团体参观协议声明》 请同意团体参观协议
提交预定

团体参观协议声明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出版授权协议书

本人完全同意《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以下简称“CAFAM”),愿意将本人参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公共教育部组织的公益性活动(包括美术馆会员活动)的涉及本人的图像、照片、文字、著作、活动成果(如参与工作坊创作的作品)提交中央美术学院用作发表、出版。中央美术学院可以以电子、网络及其它数字媒体形式公开出版,并同意编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央美术学院资料库》《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资料库》等相关资料、文献、档案机构和平台,在中央美术学院中使用和在互联网上传播,同意按相关“章程”规定享受相关权益。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活动安全免责协议书

第一条

本次活动公平公正、自愿参加与退出、风险与责任自负的原则。但活动有风险,参加者应有必要的风险意识。

第二条

参加本次活动者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必须遵循道德和社会公德规范,并应该具备以人为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和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

第三条

参加本次活动人员应该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18周岁以上)未成年人必须在成年人的陪同下参观。

第四条

参加活动者在此次活动期间的人身安全责任自负。鼓励参加者自行购买人身安全保险。活动中一旦出现事故,活动中任何非事故当事人及美术馆将不承担人身事故的任何责任,但有互相援助的义务。参加活动的成员应当积极主动的组织实施救援工作,但对事故本身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参加本次活动者的人身安全不负有民事及相关连带责任。

第五条

参加活动者在此次活动期间应主动遵守美术馆活动秩序、维护美术馆场地及展示、展览、馆藏艺术作品及衍生品的安全。活动中一旦因个人原因造成美术馆场地、空间、艺术品、衍生品等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破坏。活动中任何非事故当事人及美术馆将不承担相应的责任与损失,应由参与活动者根据相应的法律条文、组织规定进行协商和赔偿。并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

第六条

参与活动者在参与活动时应当在美术馆工作人员及活动导师、教师指导下进行,并正确的使用活动中所涉及到的绘画工具、创作材料及配套设备、设施,若参与者因个人原因在使用相应绘画工具、创作材料及配套设备、设施造成个人受伤、伤害他人及造成相应工具、材料、设备或设施的故障或损坏。参与活动者应当承当相应的全部责任,并主动赔偿相应的经济损失。活动中任何非事故当事人及美术馆将不承担人身事故的任何责任。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肖像权许可使用协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的有关规定,为明确肖像许可方(甲方)和使用方(乙方)的权利义务关系,经双方友好协商,甲乙双方就带有甲方肖像的作品的使用达成如下一致协议:

一、 一般约定

(1)、甲方为本协议中的肖像权人,自愿将自己的肖像权许可乙方作符合本协议约定和法律规定的用途。

(2)、乙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是一所具有标志性、专业性、国际化的现代公共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与时代同行,努力塑造一个开放、自由、学术的空间氛围,竭诚与各单位、企业、机构、艺术家和观众进行良好互动。以学院的学术研究为基础,积极策划国际、国内多视角、多领域的展览、论坛及公共教育活动,为美院师生、中外艺术家以及社会公众提供一个交流、学习、展示的平台。作为一家公益性单位,其开展的公共教育活动以学术性和公益性为主。

(3)、乙方为甲方拍摄中央美术学院公共教育部所有公教活动。

二、拍摄内容、使用形式、使用地域范围

(1)、拍摄内容 乙方拍摄的带有甲方肖像的作品内容包括:①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②中央美术学院校园内○3由中央美术学院公共教育部策划或执行的一切活动。

(2)、使用形式 用于中央美术学院图书出版、销售附带光盘及宣传资料。

(3)、使用地域范围

适用地域范围包括国内和国外。

使用肖像的媒介限于不损害甲方肖像权的任何媒介(如杂志、网络等)。

三、肖像权使用期限

永久使用。

四、许可使用费用

带有甲方肖像作品的拍摄费用由乙方承担。

乙方于拍摄完带有甲方肖像的作品无需支付甲方任何费用。

附则

(1)、本协议未尽事宜,经双方友好协商后可作为本协议的补充协议,并不得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2)、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勾选之日起生效。

(3)、本协议包括纸质档和电子档,纸质档—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活动参与者意味着接受并承担本协议的全部义务,未同意者意味着放弃参加此次活动的权利。凡参加这次活动前,必须事先与自己的家属沟通,取得家属同意,同时知晓并同意本免责声明。参加者签名/勾选后,视作其家属也已知晓并同意。

我已认真阅读上述条款,并且同意。

团体参观协议声明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出版授权协议书

本人完全同意《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以下简称“CAFAM”),愿意将本人参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公共教育部组织的公益性活动(包括美术馆会员活动)的涉及本人的图像、照片、文字、著作、活动成果(如参与工作坊创作的作品)提交中央美术学院用作发表、出版。中央美术学院可以以电子、网络及其它数字媒体形式公开出版,并同意编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央美术学院资料库》《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资料库》等相关资料、文献、档案机构和平台,在中央美术学院中使用和在互联网上传播,同意按相关“章程”规定享受相关权益。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活动安全免责协议书

第一条

本次活动公平公正、自愿参加与退出、风险与责任自负的原则。但活动有风险,参加者应有必要的风险意识。

第二条

参加本次活动者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必须遵循道德和社会公德规范,并应该具备以人为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和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

第三条

参加本次活动人员应该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18周岁以上)未成年人必须在成年人的陪同下参观。

第四条

参加活动者在此次活动期间的人身安全责任自负。鼓励参加者自行购买人身安全保险。活动中一旦出现事故,活动中任何非事故当事人及美术馆将不承担人身事故的任何责任,但有互相援助的义务。参加活动的成员应当积极主动的组织实施救援工作,但对事故本身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参加本次活动者的人身安全不负有民事及相关连带责任。

第五条

参加活动者在此次活动期间应主动遵守美术馆活动秩序、维护美术馆场地及展示、展览、馆藏艺术作品及衍生品的安全。活动中一旦因个人原因造成美术馆场地、空间、艺术品、衍生品等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破坏。活动中任何非事故当事人及美术馆将不承担相应的责任与损失,应由参与活动者根据相应的法律条文、组织规定进行协商和赔偿。并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

第六条

参与活动者在参与活动时应当在美术馆工作人员及活动导师、教师指导下进行,并正确的使用活动中所涉及到的绘画工具、创作材料及配套设备、设施,若参与者因个人原因在使用相应绘画工具、创作材料及配套设备、设施造成个人受伤、伤害他人及造成相应工具、材料、设备或设施的故障或损坏。参与活动者应当承当相应的全部责任,并主动赔偿相应的经济损失。活动中任何非事故当事人及美术馆将不承担人身事故的任何责任。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肖像权许可使用协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的有关规定,为明确肖像许可方(甲方)和使用方(乙方)的权利义务关系,经双方友好协商,甲乙双方就带有甲方肖像的作品的使用达成如下一致协议:

一、 一般约定

(1)、甲方为本协议中的肖像权人,自愿将自己的肖像权许可乙方作符合本协议约定和法律规定的用途。

(2)、乙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是一所具有标志性、专业性、国际化的现代公共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与时代同行,努力塑造一个开放、自由、学术的空间氛围,竭诚与各单位、企业、机构、艺术家和观众进行良好互动。以学院的学术研究为基础,积极策划国际、国内多视角、多领域的展览、论坛及公共教育活动,为美院师生、中外艺术家以及社会公众提供一个交流、学习、展示的平台。作为一家公益性单位,其开展的公共教育活动以学术性和公益性为主。

(3)、乙方为甲方拍摄中央美术学院公共教育部所有公教活动。

二、拍摄内容、使用形式、使用地域范围

(1)、拍摄内容 乙方拍摄的带有甲方肖像的作品内容包括:①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②中央美术学院校园内○3由中央美术学院公共教育部策划或执行的一切活动。

(2)、使用形式 用于中央美术学院图书出版、销售附带光盘及宣传资料。

(3)、使用地域范围

适用地域范围包括国内和国外。

使用肖像的媒介限于不损害甲方肖像权的任何媒介(如杂志、网络等)。

三、肖像权使用期限

永久使用。

四、许可使用费用

带有甲方肖像作品的拍摄费用由乙方承担。

乙方于拍摄完带有甲方肖像的作品无需支付甲方任何费用。

附则

(1)、本协议未尽事宜,经双方友好协商后可作为本协议的补充协议,并不得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2)、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勾选之日起生效。

(3)、本协议包括纸质档和电子档,纸质档—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活动参与者意味着接受并承担本协议的全部义务,未同意者意味着放弃参加此次活动的权利。凡参加这次活动前,必须事先与自己的家属沟通,取得家属同意,同时知晓并同意本免责声明。参加者签名/勾选后,视作其家属也已知晓并同意。

我已认真阅读上述条款,并且同意。

团体参观协议声明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出版授权协议书

本人完全同意《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以下简称“CAFAM”),愿意将本人参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公共教育部组织的公益性活动(包括美术馆会员活动)的涉及本人的图像、照片、文字、著作、活动成果(如参与工作坊创作的作品)提交中央美术学院用作发表、出版。中央美术学院可以以电子、网络及其它数字媒体形式公开出版,并同意编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央美术学院资料库》《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资料库》等相关资料、文献、档案机构和平台,在中央美术学院中使用和在互联网上传播,同意按相关“章程”规定享受相关权益。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活动安全免责协议书

第一条

本次活动公平公正、自愿参加与退出、风险与责任自负的原则。但活动有风险,参加者应有必要的风险意识。

第二条

参加本次活动者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必须遵循道德和社会公德规范,并应该具备以人为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和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

第三条

参加本次活动人员应该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18周岁以上)未成年人必须在成年人的陪同下参观。

第四条

参加活动者在此次活动期间的人身安全责任自负。鼓励参加者自行购买人身安全保险。活动中一旦出现事故,活动中任何非事故当事人及美术馆将不承担人身事故的任何责任,但有互相援助的义务。参加活动的成员应当积极主动的组织实施救援工作,但对事故本身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参加本次活动者的人身安全不负有民事及相关连带责任。

第五条

参加活动者在此次活动期间应主动遵守美术馆活动秩序、维护美术馆场地及展示、展览、馆藏艺术作品及衍生品的安全。活动中一旦因个人原因造成美术馆场地、空间、艺术品、衍生品等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破坏。活动中任何非事故当事人及美术馆将不承担相应的责任与损失,应由参与活动者根据相应的法律条文、组织规定进行协商和赔偿。并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

第六条

参与活动者在参与活动时应当在美术馆工作人员及活动导师、教师指导下进行,并正确的使用活动中所涉及到的绘画工具、创作材料及配套设备、设施,若参与者因个人原因在使用相应绘画工具、创作材料及配套设备、设施造成个人受伤、伤害他人及造成相应工具、材料、设备或设施的故障或损坏。参与活动者应当承当相应的全部责任,并主动赔偿相应的经济损失。活动中任何非事故当事人及美术馆将不承担人身事故的任何责任。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肖像权许可使用协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的有关规定,为明确肖像许可方(甲方)和使用方(乙方)的权利义务关系,经双方友好协商,甲乙双方就带有甲方肖像的作品的使用达成如下一致协议:

一、 一般约定

(1)、甲方为本协议中的肖像权人,自愿将自己的肖像权许可乙方作符合本协议约定和法律规定的用途。

(2)、乙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是一所具有标志性、专业性、国际化的现代公共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与时代同行,努力塑造一个开放、自由、学术的空间氛围,竭诚与各单位、企业、机构、艺术家和观众进行良好互动。以学院的学术研究为基础,积极策划国际、国内多视角、多领域的展览、论坛及公共教育活动,为美院师生、中外艺术家以及社会公众提供一个交流、学习、展示的平台。作为一家公益性单位,其开展的公共教育活动以学术性和公益性为主。

(3)、乙方为甲方拍摄中央美术学院公共教育部所有公教活动。

二、拍摄内容、使用形式、使用地域范围

(1)、拍摄内容 乙方拍摄的带有甲方肖像的作品内容包括:①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②中央美术学院校园内○3由中央美术学院公共教育部策划或执行的一切活动。

(2)、使用形式 用于中央美术学院图书出版、销售附带光盘及宣传资料。

(3)、使用地域范围

适用地域范围包括国内和国外。

使用肖像的媒介限于不损害甲方肖像权的任何媒介(如杂志、网络等)。

三、肖像权使用期限

永久使用。

四、许可使用费用

带有甲方肖像作品的拍摄费用由乙方承担。

乙方于拍摄完带有甲方肖像的作品无需支付甲方任何费用。

附则

(1)、本协议未尽事宜,经双方友好协商后可作为本协议的补充协议,并不得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2)、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勾选之日起生效。

(3)、本协议包括纸质档和电子档,纸质档—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活动参与者意味着接受并承担本协议的全部义务,未同意者意味着放弃参加此次活动的权利。凡参加这次活动前,必须事先与自己的家属沟通,取得家属同意,同时知晓并同意本免责声明。参加者签名/勾选后,视作其家属也已知晓并同意。

我已认真阅读上述条款,并且同意。

讲座活动预约表

姓名:
性别
联系电话:
有效证件类型: 身份证
证件号码:
电子邮箱:

温馨提示

尊敬的观众您好!感谢你参与我们的公教活动,期待您的到来!如因故不能准时参加活动,请发送短信至13261936837(梁老师)取消预约。如连续爽约三次以上,将影响您在我平台快速预约的征信,敬请理解!
快捷登录帐号密码登录
  • 手机号码
    手机号码将作为您的登录账号
  • 验证码
  • 账号
     
  • 密码
可使用雅昌艺术网会员账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