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丨展丨厅
建筑学院(二)
展厅入口
线上展厅可观看视频展示
序 言
2020建筑学院本科毕业展,以“新实验”为主题,直面全球气候变化、疫情蔓延的挑战,用批判与实验的态度介入中国城市乡村的未来发展。以“浮岛”(模型) “长卷”(文本图纸) 为空间形式,建构一个包容着差异研究主题的,充满了想象力的,可漫游、可穿越、可感悟的“自然山水”系统。
建筑学院院长 朱锫
黄嘉敏
学号131505076
《半坡乐园》文化建筑 7000m²
指导教师:刘斯雍、何可人、王子耕
【作品简介】
这是一个以儿童为主要服务对象,兼顾当地的乡村儿童和前来古寨旅游的城市儿童,融合乡村文化教育和户外自然教育的公共建筑。在为旅游度假村带来盈利的同时,成为乡村公益活动的载体。设计中鼓励城市儿童探索身体本能、回归自然,也希望为乡村儿童打开交流的窗口,以更积极的方式充满希望地成长。
高文浍
学号131505079
《云端漫步》文化建筑 4000m²
指导教师:刘斯雍、何可人、王子耕
【作品简介】
梯田景观作为一种独特的乡村景观,其特有的地势形态赋予了场地千变万化的视野景色,从而产生丰富的空间可能性,人们通过对场地中发生的行为、语言、视线等因素的关注,使得连贯的碎片叙事空间构成旅行的重要体验空间。
利用起伏的高度变化所营造出的不同景观感受作为整个方案设计的出发点,与此同时,根据现有的人文信息和历史文化赋予建筑新的叙事故事与情感空间。
方健
学号131505067
《抱山茶苑》文化建筑 6500m²
指导教师:刘斯雍、何可人、王子耕
【作品简介】
每一种民居形式都记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苏红曾是上百户哈尼族人世代居住的村寨,这里完整真实地保留了哈尼古村落特色以及百年老宅历史叠加的痕迹。然而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苏红逐渐衰落,老宅被废弃。于是我便有意通过对在地民居形式的转型研究,让古寨民居文化得以传承发展。古寨所处遗世独立的地理位置、地形丰富的半山环境以及变幻莫测的大雾天气都隐含一种“禅”的意蕴,加之当地得天独厚的产茶条件,我便萌生了营造一个环抱山地的禅茶体验空间的想法。
韩文乾
学号131505074
《苏红八声部音乐文化中心》文化建筑 5500m²
指导教师:刘斯雍、何可人、王子耕
【作品简介】
八声部是云南红河县哈尼族特有的民族音乐形式,在当地流传已久,而内容也与他们的文化与历史息息相关。通过我对音乐内容的解构,对音乐形式的转译以及对于场地自身特点的呼应,来营造一个在自然环境中进行表演的户外剧场,同时包含了展览当地传统文化,耕种劳作,日常生活,以及给人观景漫步的综合空间,让人与当地丰富的人文文化和辽阔的自然环境进行对话。
满元
学号131505068
《圆梦“叙”章》文化建筑 5100m²
指导教师:刘斯雍、何可人、王子耕
【作品简介】
个人英雄主义神话是少数民族的精神根基之一。苏红的哈尼族言传火神阿扎的神话,激励着族人。基地位于苏红地势较高区域,现场已残垣断柱,村民也已搬走。我引用Joseph《英雄之旅理论》,以阿扎传说为叙事线,在废墟中进行神话情节的空间复刻,利用地势高差,进行室内外空间的灵活转换。该设计以剧场为主体,并结合场地的优越自然环境,构成系列景观小品。该设计将民族言传神话进行空间纪念的同时,也为文旅中实景娱乐体验提供新可能。
谢斯圆
学号131505036
《水·季·市》文化建筑 10600m²
指导教师:刘斯雍、何可人、王子耕
【作品简介】
在疫情发生的时候,我们看到景区被大规模的关闭,因为完全没法适应这个突然袭来的淡季。于是我思考建筑如何适应淡季和旺季。在这个场地的附近,苏红的人群还在习惯于使用“集市”。集市能快速适应这种淡旺季的转化。景区一定会需要一个“市集”来完成他向游客输出他的文化、产品的功能。苏红有丰富的水元素,可以适应舒缓和快速两种不同的性质。引入这些水元素,制造了两条不一样速度游览线路的市场综合体。
崔匡西
学号131505038
《色彩加工厂》文化建筑 4000m²
指导教师:刘斯雍、何可人、王子耕
【作品简介】
基地所在的梯田常被人们称作大地的调色盘。利用一些媒介技术,我们的建筑可以让人们真的用梯田来作画。人们可以将自然中的色彩当做颜料来制作作品,也可以将大地用作画布来投映、呈现自己的作品。建筑提供了一种参与式的观察、体验景观的方式,也使人们能够参与自然环境的建构。除了人与景观间的界面和交互机制,建筑还可以存储游客们在特定时刻在这里产生的色彩记忆,同时生产可被人们带走的色彩记忆。
于嘉玥
学号131505061
《走进哈尼》文化建筑 11200m²
指导教师:刘斯雍、何可人、王子耕
【作品简介】
如何在保留具有地方特色的弃置村落的人文景观的同时,为场地的参与者提供另一种空间使用的方法和游历观看的方式,使它们共同构成新的景观形态并重新建立起一种叙事关系是本次探讨的出发点。设计旨在不开发新的功能的文化场所的基础上,通过与云南哈尼族文化形态和民俗特点的叙事性结合,激发来访者自由探索场地的积极性,一方面试图唤起人对自然最原始的敬畏,并重新感知人与自然的关系,另一方面完成文化推动输出的过程。
黄小桐
学号131505028
《HIGH-ZOOM_周末休闲娱乐体验中心》娱乐建筑
3700m²
指导教师:何崴、钟予、吴昊、陈龙
【作品简介】
基地给予我们的是一个蕴含无限可能性的采石坑,几乎没有限制条件,目的只有一个——让其再生。基地属于工业遗迹,但又和一般的不同,它留下的是完全自然的大石坑。通常的生态修复并不适合,而且场地的修复也不一定是回到从前,也可以是再创新的活力,变成一个新的生命体。因此,我将其设计为集密室、极限运动且带有配套附属建筑的周末休闲娱乐体验中心,吸引人来游玩和关注,从而完成对它的修复。
余舟洁
学号131505073
《植·筑—矿坑文化营地》文娱建筑 5700m²
指导教师:何崴、钟予、吴昊、陈龙
【作品简介】
生态修复不是简单的地貌植被恢复,更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将曾经被破坏的环境变成造福当地百姓的有益场所,如何为废弃的场地带来新的生命力。我将“人文、历史、建筑、景观”四个要素的融合作为矿山修复设计的中心理念。设计的基础是结合当地的人文和历史,而建筑和景观则是设计的方式和手段。建筑与植物是共生的,建筑如同植物一般从土地里生长出来,依附在伤痕累累的土地上,与植物共同作用,完成废弃矿山的“复绿”。
计然
学号131505002
《停车场+——穿梭与停留》交通建筑 11000m²
指导教师:何崴、钟予、吴昊、陈龙
【作品简介】
高速发展的汽车工业使大城市汽车保有量持续攀升,大城市停车难问题愈演愈烈。停车场作为传统的汽车仓储空间,具有占地面积大,环境简陋,经济效益低等问题。这些问题激化了两个矛盾:城市中心高昂的土地价值与巨大的停车需求的矛盾和市民逐渐提升的生活体验需求与落后的停车环境之间的矛盾。这次设计在功能和形式上主要针对这两对矛盾提出一种新的停车模式,探索未来停车服务空间的发展方向。
尹欣怡
学号131505029
《WM SOHO——重新定义居住办公》文娱建筑
12000m²
指导教师:何崴、钟予、吴昊、陈龙
【作品简介】
互联网与共享经济的飞速发展为自媒体行业带来了契机,自媒体行业正在以意想不到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原有的工作场所和居住场所,也正在悄然变化。探索一种更加社会化,更有人情味,具有聚落精神的共享空间是公共空间未来发展的走向。此次以自媒体行业为例,提出‘WM SOHO’探索工作居住一体化,资源共同分享的新工作模式,创造一个边界模糊,共享但不赤裸,既尊重个人自由,也满足当代社会新型媒体精神的共享空间。
曾绍金
学号131505015
《成都穿越——虚拟现实时光街》文娱建筑 2500m²
指导教师:何崴、钟予、吴昊、陈龙
【作品简介】
此次设计场地位于成都宽窄巷子西侧,是团队的“成都折叠”主题城市设计下的单体建筑设计。设计出发点是对虚拟现实下重定向行走技术的研究和深入分析。重定向行走技术有助于用户在有限的真实物理空间中获得更大空间尺度的虚拟体验。在重定向行走的可实施基础上,进一步深入设计重定向行走中各种物理循环空间模式与虚拟空间的对应与错位关系。并在循环空间中置入时间要素,将空间错位转化为时间错位,以此达到时空穿越的神奇感受。
范茗茜
学号131505045
《望渊-毛绒玩具展示中心》展览建筑 9000m²
指导教师:何崴、钟予、吴昊、陈龙
【作品简介】
在时代的发展下,越来越多的工业遗址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它们在失去价值之后被遗忘,采石场就是其中之一,人们开采土地并留下一个个巨大的伤疤。在毕业设计中,我将破坏的自然变成一种特殊的景观并发掘它们新的价值。我围绕基地周边的玩具产业设计了一个可以为当地居民服务,也可以吸引城市居民来这里的展览型建筑。工业遗址与人密切相关,我希望将这个采石场为新的工业服务,让人们来到这里直面深渊,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程语函
学号131505071
《创客中心》文化建筑 3100㎡
指导教师:何崴、钟予、吴昊、陈龙
【作品简介】
此次设计将采石场改造为创客中心,旨在转变采石坑的场所气氛,从创伤性的印象转变为充满可能性的开放公共空间,延续当地的历史文脉,营造对所有创作者开放的平台。空间设计致力于灵活性和多样性,希望能通过这个公共空间传达一种创作自由和沉思自由的理念。同时也是广大社群接触和观赏艺术的空间,构建气氛开放的创作平台,为当地植入新的文化产业,并为周边的公共活动提供场地。
詹咏涵
学号131505082
《重叠的盒子-面向年轻人的社交型度假酒店》商业酒店 10000m²
指导教师:何崴、钟予、吴昊、陈龙
【作品简介】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人们带来了社交便利,伴随着越来越多线上社交软件平台的出现,线下的活动渐渐被忽视,似乎所有一切与外界的联系都可以通过网络获取,足不出户可掌天下事,被网络诈骗的可能性越来越高,精神世界营养过剩,身体状况越来越差,有利有弊。针对场地的条件,与改善当代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作出对采石场的修复设计,同时满足所针对消费者群体的商业设计。
张家荣
学号131505078
《北京西坝河城市综合体商业及住区设计》商业、住宅约72600m²
指导教师:王小红、曹量、姜东成、吴晓敏
【作品简介】
毕业设计为在三环路西坝河地块的城市更新项目,着眼于日趋紧张的城市生活与自然的矛盾,规划设计利用基地内独有的坝河走廊的景观资源优势,以绿色生活,亲近自然,融入文化,服务大众作为设计目标。第二阶段建筑群体设计将原福旺商超以及社区作为载体,垂直分布的空中花园作为综合体的概念进行深化设计,创造出垂直空间上的不同平台和院落。致力于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同人群之间融洽相处的都市空间新场所。
贺礼
学号131505048
《西坝河城市综合体设计》办公楼、公寓设计
41000m²
指导教师:王小红、曹量、姜东成、吴晓敏
【作品简介】
设计主题旨在对北三环东路,原国美电器所在基地进行城市更新设计。在规划阶段课题组首先进行基地调研,根据地块城市发展的需求,在保留原有功能的基础上,拟新建一个城市商业综合体,为周边地区居民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并为城市生活注入新的活力。希望在这个城市快速发展的地区,创造一个既景观优美,让人们欣赏西坝河景;又充满人文温情,能吸引各种人群聚集的城市建筑空间,将城市更新引向更积极的方向发展。
俞又文
学号131505012
《西坝河复合型养老社区》养老公寓 33000m²
指导教师:王小红、曹量、姜东成、吴晓敏
【作品简介】
毕业设计初阶段是在西坝河打造一个以复合型养老住宅为核心的规划设计,融合零售、餐饮等多种业态的“微型城市社区”,鼓励老人产生更多自发性的社交活动。第二阶段建筑设计为:自理老人住宅、市集及老年餐饮中心的建筑群体设计。住宅分为多代合居的大户型和独居小户型,加入共享客厅的概念,通过适老化细部设计,根据老人的生活习惯,进行不同的基础单元拼接。老年餐饮中心等部分从社交层面为老人建立有归属感的多层次公共空间。
高铭璐
学号131505070
《西坝河复合型养老社区》老年公寓 33000m²
指导教师:王小红、曹量、姜东成、吴晓敏
【作品简介】
课题组在规划阶段聚焦太阳宫大量养老群体,打造以复合型养老住宅为核心,融合零售等多种业态的“微型城市社区”。引入多层次社交圈的概念,由私密到公共划分社交空间,鼓励老人在有归属感和独立的前提下产生自发性社交活动。第二阶段建筑设计深化以介助老人为主的院落,将护理组团与居住单元进行结合。公共活动中心面向社区开放,以回廊连接老年住宅。希望打破老人与城市的壁垒,让衰老不再意味着孤独和乏味,而是充满活力和尊严。
杨宇森
学号131505064
《西坝河办公及酒店城市综合体设计》办公楼、酒店、商场 53234m²
指导教师:王小红、曹量、姜东成、吴晓敏
【作品简介】
课题基地位于北京朝阳区北三环西坝河西北侧。此次设计是在城市更新背景下由课题组完成城市规划,确定漫步商业“峡谷”概念,后由本人进行办公及酒店综合体设计。建筑面积54234平方米,包括20层办公楼、14层酒店及附属商业部分。两座塔楼作为峡谷形态商业空间的入口分两侧布置,线性形态的酒店建筑将人流和视线引入地块中部。办公楼的通高长窗与西坝河相呼应,将景观引入建筑。三处中庭形成公共空间,增强人和环境的交流。
邹佳良
学号131505033
《北京西坝河城市综合体商业市集设计约29000平方米》商业、市集 约29000m²
指导教师:王小红、曹量、姜东成、吴晓敏
【作品简介】
西坝河城市综合体商业市集设计基于第一阶段规划设计,峡谷的概念与置入的市集融合。建筑方案考虑到坝河、峡谷与周边建筑关系,峡谷面对社区一侧为商铺,对面为横向排列的都市市集,同时切分出的缝隙作为社区、峡谷和河岸景观的连接,架构出市集的立体空间,产生过渡性的引发一系列有趣的空间互动方式,为人们创造与以往不同的市集购物体验。面对河岸市集呈阶梯状布置,在呼应城市空间及自然状态下完成对新型都市市集的建构。
王一诺
学号131505072
《北京市西坝河城市综合体青年公寓设计》公寓社区
33000m²
指导教师:王小红、曹量、姜东成、吴晓敏
【作品简介】
毕业设计第一阶段为在北京北三环的功能混合用地进行基于城市更新的综合体规划设计。第二阶段是深化面向青年群体的公寓社区设计,以期缓解在城市发展进程中青年人的居住需求。设计囊括小平层,中型跃层及大平层三种户型,以覆盖不同成员构成的青年家庭。社区与南侧综合体相对独立,内部设计有为青年住户服务的配套设施,形成一个安静封闭的居住环境,体量参差的公共设施与公寓间形成众多尺度不一的院落,提供了丰富的公共场所空间。
赵宇
学号131505042
《物流与情感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城市公共空间
40000m²
指导教师:周宇舫、王环宇、王文栋
【作品简介】
城市规模越大,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会越高。成都作为一个日益发展壮大的城市,地下交通系统将会承担更加膨胀的运输需求,增加社区的粘性程度,创造更多的城市财富。我的设计旨在升级城市本身的基础设施,通过建筑在城市地面以下的联动实现精准物流与物流化建筑,为未来的城市生活方式提供更加便捷和新鲜的可能。城市地平面存在的意义,只留给曾经的宽窄巷子们了。城市物流的基础设施不再是不可视隐蔽的,就连情感也是可以被物流的。
米惠
学号131505056
《城市的连续性,我们的想象力》基础设施plus
40451m²
指导教师:周宇舫、王环宇、王文栋
【作品简介】
基地位于城市断代区,承载着城市横向和竖向上的连续。自地下而上,感受城市随时间的不断增长与进化,体验一次转场三部曲:数据城市、心灵缓冲与制造梦想。以极简、优雅低调和精致感为特征,在美学中充满信息,并包含一切想象。允许每个人自由讲述自己的故事,定义无限可能。
曹馨文
学号131505060
《多细胞城市》沉浸式体验 15000m²
指导教师:周宇舫、王环宇、王文栋
【作品简介】
2020年在我们期待5G手机,无人机快递的同时,经历了新冠病毒的爆发。基于此,我构建了宽窄巷子2.0的未来城市图景。
我参考多细胞生物的进化逻辑模拟城市的发展,分别回答了“我们的生活半径会无限变大吗”“物流精细化将带来什么”“社区需要怎样的边界”等问题。对基地本身承载的文化基因重新编辑。模拟生物膜的新陈代谢和保护机制,构建社区的物理边界。
我不知道未来城市是否真的这样。但是,谁能证明一定不是这样呢?
姜泽军
学号131505025
《褶子:折角建筑》立体城市综合体 约20000m²
指导教师:周宇舫、王环宇、王文栋
【作品简介】
延伸的街道,演变成叠合的街区,向上拉伸,回旋而成空间发生的基础设施,一个垂直向度的广场。或许是宽与窄的一个折叠。设计是由“褶子”这个概念引发的。“褶子”是一个整体的存在,是“一”。但同时褶子又在这个“一”中包含了“多”。褶子这个概念引入建筑则使建筑多了一个维度。我通过把一个基本形体进行弯折,从而形成了丰富的建筑立面,并且创造出了很多“灰空间”,从而打造出有趣的建筑体验。
康家旗
学号131505016
《无尽的宽窄巷》城市能量流动+公共空间体验
26000m²
指导教师:周宇舫、王环宇、王文栋
【作品简介】
无尽的宽窄巷把传统院落组成的巷子进行竖直方向上的延伸。在延伸过程中,基于耗散结构理论,通过新物流,新公共空间,新建筑形式加速物质能量与精神能量的转换,为宽窄巷子街区注入新活力,激发新一轮的动态平衡过程,给街区足够的生命力延续。
剧场空间和茶馆空间作为成都文化的承载,半空的公共空间和步道连接新的活力空间,供游客自主选择和探索。在渐变上升的空间中回望地面的宽窄巷子,触发到访者对当下现实的思考和无尽未来的想象。
谢思馨
学号131505001
《成都市民会馆》地景综合体 30240m²
指导教师:周宇舫、王环宇、王文栋
【作品简介】
成都市民会馆,作为宽窄巷子景区向城市空间的延伸,延续了街区肌理的均质性,以简单的单体组合成多变的空间连续体,好似园林中由假山堆叠形成的空间,将山水空间由远处引入场地。空间内部孔洞交错相通,人流、能量流能轻易进入、停留、穿过,且借由连续体中“空间褶皱”形成回弹、反射,持续释放其能量。这种几何化的“人工自然”空间,既是建筑,又是景观,既为宽窄巷子街区形成类自然的背景,也为当代生活提供发生的场所。
陈威振
学号131505049
《聚集与隔离》簇群巨构体 86500m²
指导教师:周宇舫、王环宇、王文栋
【作品简介】
人群的社会性流动带来更加复杂的人际交流,多种行业之间和行业内部人员的互相牵连,人群的聚则带来更密切且方便的的物质精神交流,隔则带来更多的社会性保护,如何在发展的条件下保持应有的social distance--社交距离,讨论以簇群建筑的形式应对这种公共卫生局面回应这一社会问题,将社区交流容纳在巨构当中。
徐殊昱
学号131505021
《诺曼德计划》混合现实生活中心 67552m²
指导教师:周宇舫 王环宇 王文栋
【作品简介】
建筑空间与人的流动是共生的,成都悠闲自由的城市性格,为人们与生俱来的游牧生活奠定了基础。宽窄巷子希望以商业街的形式还原成都本地的文化生活,却徒有其表,使游客被动地接受所谓的成都印象。
游牧生活使物理建筑空间生长湮灭,参数生成的空间拥有无数可能性并且永不消逝,二者的结合既是物质的游牧,更是精神的游牧。物理空间和赛博空间流动延伸,人与建筑的融合仿佛构成一个全新的物种,造就了Nomad(诺曼德)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