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重新开放的何鸿卿爵士中国和南亚馆 图片来源:大英博物馆官网
经过18个月的改建,大英博物馆中国展厅在2017年12月重新开放。在完成硬件升级的同时,大英博物馆首次使用了“主题式陈列”来诠释收藏:将展线与展品融入时间轴与大事件之中,突出重点、兼顾细节,为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讲述“中国故事”。这种新的陈列方式结合了大英博物馆近年来对观众群体的深入分析、对藏品体系的重新整理,也传承了原先专题与通史结合的传统展陈方式,既总结过去,也面向未来,对国内古代艺术类博物馆的常设展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大英博物馆创建于1753年,收藏量超过800万件,是目前世界上体量最大、观众量最大的艺术类博物馆之一。根据数据统计,2017年有622万观众走进大英博物馆,其中增长最快的是中国观众。巨大的观众量对大英博物馆的硬件设施提出了挑战,而传统的展陈方式也很难让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真正理解馆藏。因此,通过改建展厅的方式来整理展线、更新展品诠释方式,成为大英博物馆近年来的工作重心。
2017年12月14日,大英博物馆33号展厅经过18个月的修整重新对外开放。纵深达115米的33号展厅原名“何鸿卿东方文物馆”(The Joseph E. Hotung Gallery of Oriental Antiquities),是大英博物馆最长的展厅。重新开放的33号展厅更名为“何鸿卿爵士中国和南亚馆”(The Sir Joseph Hotung Gallery of China and South Asia),在原先专题与通史结合的展陈基础上,以“主题式陈列”(thematic display)的全新方式,从地缘和文化的角度来诠释展品。作为大英博物馆最重要的展厅之一,面目一新的中国馆代表了馆方对观众群体的深入了解以及对未来展陈方向的努力探索。
一、33号展厅:展示东方艺术的先行者
大英博物馆的中国艺术收藏可以追溯至19世纪中叶。通过捐赠、遗赠、收购等方式,其馆藏不断得到扩充,目前已达到2.3万余件,在中国以外的收藏机构里排名第一。早在20世纪初,大英博物馆就在北侧翼楼的爱德华七世馆(King Edward VII Galleries)开设展示中国艺术品的专室,即后来著名的33号展厅。从1977年的展厅旧照可以看到,大量的展品按照年代和材质密集地堆放在一起,没有展品说明也没有板块划分,观众更像是走进一间文物库房,而不像是参观博物馆。这也是大多数早期的西方博物馆惯用的展陈方式。
1977年的33号展厅 图片来源:Stacey Pierson:《How the British fell for Chinese Art》
1992年,在何鸿卿爵士的资助下,33号展厅进行了全面整修,更名为“何鸿卿东方文物馆”。整个展线以展厅内的柱子与展柜为界进行板块划分,在中国古代通史的框架下按照一个个专题对2000余件展品进行诠释。由于20世纪初所打造的展柜也已成为博物馆历史的一部分,因此这些展柜被继续使用。展品依旧从上至下密集摆放,虽然添加了展板,但数量和篇幅十分有限。透过透明的展柜玻璃,整个展厅一览无余,显得贫乏而单调。对于缺乏背景知识的观众而言,这样的展陈信息量十分有限,无法突出重点展品,也没有清晰的叙事脉络,纵然有很好的馆藏,但观展体验和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1992年改建后的33号展厅 图片来源:Stacey Pierson:《How the British fell for Chinese Art》
进入21世纪,大英博物馆的观众量不断攀升,其中亚洲观众尤其是中国观众的激增最为明显,观众群体的变化对展陈提出考验。大英博物馆的观众来自世界各地,而33号展厅的观众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中国。非中国观众没有足够的背景知识来理解中国古代艺术,中国观众则不得不在全英语的隔阂中欣赏本国展品。而在全球化视野之下,原本按地域划分的研究体系已不再适应今日的眼光,中国古代文明与世界的联系正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展示世界文明的收藏机构,大英博物馆也在不断探索各个古代文明之间的关联,力求通过展厅改建、展品诠释、临展等方式,以收藏的广泛性、多元化作为优势,打开观众的思路。33号展厅作为大英博物馆展厅改建项目的第一个工程,受到了极大的瞩目。
二、中国故事:观众需求下展厅、展品与诠释的多重改变
为期18个月的改建让33号展厅的面貌焕然一新,既对硬件进行全面升级,也彻底改变了原先的展陈方式,从观众需求出发,以突出重点、兼顾细节的“主题式陈列”来展示收藏,讲述“中国故事”。具体效果可以从展厅与展线、展品与展陈、说明与诠释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展厅与展线
新展厅最为直观的改变是视觉效果。走进33号展厅,端庄的红色代表中国,鲜明的孔雀蓝代表南亚,以圆孔为中心,将展厅分成对称的两部分。原先的展柜经过重新设计和改装,不再一览无余。在圆孔正后方是一组由20片明代龙纹琉璃组成的装饰墙。装饰墙右侧是一尊明代成化年间的布袋和尚像,左侧是一尊13世纪奥里萨邦象头神与吉祥天女像,左右两条展线的不同内容一目了然,观众可以马上选择自己的参观路线。
位于右侧的中国馆依然以厅内的16根柱子为界,通过展柜的相对排列,分隔出16个独立的、被称为“bay”的分展厅。这些分展厅按照历史顺序排列,形成16个主题,其中包含新石器时代、早期中国、周、秦汉、唐、宋、元、明前期、明中晚期、清和当代中国共11个时期,并根据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特性,分出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秦汉)、丝绸之路(秦汉)、中国绘画(东晋至今)、书写中国(唐末至今)、中国与西方(清)共计5个分展厅。展品不再是一件件个体,而是通过展板的诠释和互相之间的串联,融入历史主题与事件之中。西方收藏家在收藏中国文物的初期,因为缺乏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了解,基本是从美学角度去审视文物,因此博物馆的展陈也极少将展品置于历史环境中。而“主题式陈列”的应用,也代表了研究方向的变化,西方博物馆正越来越了解中国,并不断寻求古代中国与古代西方之间的联系。
与中国馆有相同历史的展柜也被馆方视为文物,依旧得到保留和使用。与改建前相比,展柜不再是一览无余,形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空间。观众在走进分展厅后可以专注于眼前的展陈,不再受到其他展柜内的文物和其他观众的干扰。为了能更加直白地表达不同分展厅内的主题,在每一个分展厅外的柱子上都设有外展板。展板加入了一段中文引文,有些来自同时代的古代典籍,有些来自同时代的古代诗歌,对应分展厅内的主题。
每个外展板上的内容可分为四个层次。以展示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的第3分展厅外展板为例,在标题之上引用了《诗经·大雅》中描述武王伐纣场景的诗句,并用中文进行标示。在标题之下,则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周朝的起源和社会特征、东西周的时代分期和对后世的影响。这为分展厅内青铜器展品的展示打下基础:
以“中国与西方”为题的第15展厅是“清代”分展厅内容上的拓展,外展板上引用的则是1793年乾隆皇帝《赦英咭利國王谕》中的一段话,巧妙地将中英两国历史上的交叉点展示出来:
……來天朝當差之人……
即遵用天朝服色,安置堂内,永遠不准復回本國。
设置外展板的目的有二,一是为了让不熟悉中国历史的观众在进入分展厅参观前获得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二是利用中文引文为中国观众营造更好的参观氛围。两类观众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对于熟悉本国历史文化的中国观众而言,寥寥几句中文便可以让他们知晓分展厅的时代与内容,而非中国观众则可以进行更深入的阅读。无论目的为何,都能让观众更好地融入分展厅的实际展示内容之中。
(二)展品与展陈
1992年的第一次修整之后,大英博物馆中国馆内的陈列几乎没有更换过。而此次改建之后,30%的展品是首次展出,尤其加入了从未展示过的书画展品,这得益于展厅的硬件升级。原先的展线只到18世纪,现在则加入了现当代展品,旨在为观众展示一个发展的、动态的中国。为了将中国和南亚两个辉煌古代文明联系起来,两个部门的研究人员花费大量时间共同讨论,让两条展线的时间轴和大事件能相互参照,重要展品也能相互呼应。例如中国馆最里端的佛教壁画和南亚馆最里端的神庙雕塑面对面,凸显出宗教在两个古代文明中异曲同工的重要地位。
33号展厅平面图,右侧为中国馆,左侧为南亚馆 图片来源:Arts of Asia
展柜中展品的陈列启用了“门户展品”(Gateway Objects)的理念。研究人员根据分展厅的时代和主题选择一件最具代表性的展品放置在展柜中间,左右两侧放置其他相关展品作为辅助。以“书写中国”为题的第9分展厅为例,主要向观众展示中国古代文人生活。“门户展品”是一套盛放在漆盒中的文房用品,两侧以竹刻笔筒、砚台、太湖石、书籍等作为辅助。第11分展厅为元代展厅,青花梅瓶作为最具特征的时代产物当仁不让地被放置在展柜中间。
外展板上的中文引文、英文翻译及英文标题、说明 图片来源:作者绘制
展柜效果图结构分析 图片来源:作者绘制
在“门户展品”之后的展板上有详细的解说和相应的配图,而辅助展品的解说则放置在展柜两侧。以“丝绸之路”主题展柜效果图为例:
这样的设计让“门户展品”被凸显出来,获得了视线上的绝对聚焦,观众们不必在一堆展品中漫无目的寻找重点,而是花更多的时间去阅读背后展板的说明文字和配图。所有的展品名称、时代、藏品号等信息被缩小,放置在说明文字之下,表明展品个体被弱化,已不再是展陈的重点,其背后的“故事”成为主角。展柜与外展板组合起来,形成了“①外展板主题及说明→②门户展品及说明→③辅助展品及说明”的完整观展流程,与以前的展陈相比,逻辑条理清晰,背景知识充足,大大提升了参观效率和体验。
改建前的展柜 图片来源:Arts of Asia
(三)说明与诠释
展品以形态、材质、做工来呈现视觉上的美感,而展品所蕴含的背景知识、与历史事件的关联则需要展品说明来进行补充,这样才能达到观展的最佳效果。一篇优秀的展板说明,应当具备吸引观众开始阅读、一读到底、读有所记的作用,其意义在于为阅读者提供有用且有意义的信息。
33号展厅内的所有说明内容均由学习与观众部门(Learning and Audience)的“诠释团队”(Interpretation Team)负责。与馆藏部门的研究人员不同,这些负责撰写展板说明的人员对观众的构成、需求和在博物馆内的行为习惯了如指掌,因而很清楚什么信息是观众所需要的、怎样的描述是观众所想阅读的。研究人员为他们提供知识点,通过他们的编撰将知识点转化为文字说明,传达给观众。
以第三分展厅的“门户展品”康侯簋说明为例:
Inscribed history
The inscription on this food basin (gui) records an important event in Zhou history. After the dynasty was established, the youngest son of the state founder was made the Duke of Kang (Kanghou). He was sent to govern the Wei region in present-day Henan, the centre of the previous Shang dynasty, to supervise the remaining Shang people.
The script on this gui, widely used from the late Shang period(about 1200 BC) and adopted by the Zhou, is the direct ancestor of modern Chinese characters. A unified writing system was essential for the management of the early hierarchical societies. Texts recording state affairs and personal glories were often inscribed on bones and ritual bronzes. They were an important part of ritual practice.
Kanghou gui
1046-1000BC,probably Henan province,1977,0404.1,Brooke Swell Bequest
中文译文(作者译):
被刻下的历史
这件食器(中文拼音:簋)内的铭文记录着周朝重要的历史事件。在周朝建立之后,统治者最年轻的儿子被封为康侯(中文拼音:康侯)。他被派往被称为“卫”的地区对遗留下的商朝百姓进行统治,即今日的河南、昔日商朝的中心地带。
簋中的文字在商朝晚期被广泛使用(约公元前1200年),之后被周朝所接受,成为现代中国文字的鼻祖。对于早期的等级社会而言,统一的书写系统对统治至关重要。国家大事和个人荣誉通过文字被记录在兽骨和青铜礼器上,是礼制的重要组成。
第3分展厅“门户展品”康侯簋 图片来源:作者摄
与传统的描述式说明不同,大英博物馆的展品说明具有很强的故事性。说明首先解释了康侯是谁和康侯所处的历史背景,由于中心展板的主题是“被刻下的历史”,因此第二段着重介绍铭文的作用与意义。而对这件器物的外形没有任何描述,因为观众通过双眼就可以直观其外形的美,诠释的重点应在于器物的历史意义。具体作用则以简单的“食器”(food basin)一言以蔽之。从整体来看,这件青铜器与商周改朝换代的大事件联系起来,在历史大背景下进行诠释,轻于本体描述,重在意义转达,既能体现出器物独一无二的重要性,也能让没有背景知识储备的观众感兴趣。
展柜两侧的辅助展板被视为信息的补充,所以没有介绍两侧的辅助展品,而是用图片、拓片等各种形式对分展厅所展示的时代特征加强诠释,毕竟“门户展品”和中心展板能传达的信息量是有限的。例如秦汉时期的游牧民族、丝绸之路上的壁画等,在位置上也通过一一对应的形式来增强展品解读。在唐代展柜中展示了唐三彩骑马女俑,对应的辅助展板上就出现了描绘唐代贵妇人骑马出行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同时,为了能更好地将中西方文化联系起来,辅助展板也加入了西方元素。例如明代早期展柜中的外销青花瓷,配上了荷兰画家威廉·赫达的静物写生。在画面中的中国瓷器已成为西方生活中的日常必需品。
展品与视频结合的诠释方式 图片来源:作者摄
各类图片在辅助展板中被大量运用,充分考虑到了大英博物馆观众的多样性,以照顾那些英语和中文都无法阅读的观众。例如展示清朝皇室收藏的“多宝阁”展柜,辅助展品说明没有使用大段的文字,而选用了包括康熙、乾隆、溥仪等清朝皇帝的肖像画。在展示文人生活的“书写中国”板块,辅助展品太湖石的说明里加入了明清园林照片。许多中西文化差异所造成的欣赏难点,配上照片就一目了然,同时也避免了视觉疲劳。
在此次改建后,大英博物馆的中国绘画收藏首次出现在公众面前。由于中西方巨大的文化差异,对于西方观众而言,对中国画尤其是山水画的欣赏往往流于表面,极难真正深入到意境之中。因此大英博物馆试图通过全新的3D动画方式,将平面艺术转换为立体动态,无需任何多余的解说,通过直观的视觉表达方式让观众“身临其境”,体会深藏在山林深幽处的美,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凭借无可比拟的馆藏、实力雄厚的研究、源源不断的观众,大英博物馆早已成为世界上最为知名、最为成功的艺术类博物馆之一,其一举一动都足以带动世界博物馆的发展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大英博物馆没有选择故步自封,而是勇于审视过去、改变传统,花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去迎合观众的需求,说明了馆方对于未来发展有着积极的心态和长远的眼光。而选择33号展厅作为改建的第一步,也证明了大英博物馆对中国收藏、中国观众的重视,也在世界范围内中国古代艺术的展陈带来了新气象。
33号展厅的大规模改建,既是空间上的改造——为日益增加的观众客流提供更好的服务、适应可持续发展,也是展线上的梳理——深入发掘馆藏潜力、讲好馆藏故事。这说明以观众为导向发展服务、讲好故事已成为中英博物馆的发展共识。从整个改建效果来看,馆藏是讲故事的出发点,研究是讲故事的基础,服务观众是讲故事的目的。只有将以上三个部分充分结合,才能打破过去的藩篱,将“中国故事”真正传播出去。
英国女王在何鸿卿爵士陪伴下参观33号展厅开幕预展 图片来源:大英博物馆官网
作者|吴悠(上海博物馆文化交流部)
本文选自《艺术博物馆》杂志国际刊 总第11期
编辑|郑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