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材料绘画于20世纪80年代进入国人视野,在经过三十多年的探索与努力下,目前已成为中国高等艺术院校架上绘画艺术的新学科。综合材料绘画突破传统艺术的表达形式,已渐渐发展成为一种具有创新型艺术思维的自由绘画样式。以物质材料为画面主体语言的绘画语言形式,既可以是具象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其材料本身的属性及文化意义也给艺术家们带来许多新的创作灵感源泉。以物质材料所形成的视觉语言为切入点,以综合材料绘画语言本体为实践研究对象,对于拓展传统绘画创作的艺术关系、艺术思维及艺术观念,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
【工作坊报名信息】
工作坊时间:4月18日(周日)下午14:00--16:00
工作坊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厅
招募对象:7-15岁热爱艺术的儿童(需家长陪同)
招募人数:15人
报名方式:点击本文标题右下方“我要预约” 填写“儿童公共教育预约表”报名信息,报名成功后,将会收到短信回复。请勿重复提交报名。
注:
1.工作坊全程免费参与, 进入美术馆前请提前预约。
2.请报名成功的公众于活动当天准时在美术馆一层大厅集合并签到,我们将带领大家集体前往展厅及活动地点。
3.活动最终解释权归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所有。
【工作坊介绍】
本次工作坊我们邀请两位参展艺术家,带领大家通过综合材料绘画的实验性体验,探索绘画艺术在材料语言关系中的奥妙与全新视野。
人类绘画艺术的发展曾因绘画材料而划分,如岩彩画、水彩画、水墨画、蛋彩画、油画、铜版画、石版画、木版画、色粉画、蜡彩画、漆画、丙烯画……绘画材料的发展脉络直接影响了绘画艺术的发展史,所以,在某种角度上说,绘画艺术史是材料写就的。20世纪20年代起瑞士画家克利就开始探索各种材料的综合运用,到了20世纪中叶,欧美很多画家开始不拘于单一材料的绘画创作,把各种材料综合运用到绘画创作中,形成了综合材料绘画的自由表达方式。代表性画家有西班牙的塔皮埃斯( Antoni Tapies )、马诺罗.瓦尔代斯(Manolo Valdes),法国的杜布菲(Jean Dubuffet),美国的劳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德国的吉佛(Anselm Kiefer)等。
上世纪90年代初始,以中央美术学院为首的一些高等艺术院校开设了材料课程。由于无法认定画种,综合材料绘画作品一直不能参加全国美展,也未被美术界广泛认可。2009年第11届全国美展中综合材料绘画被确立为单独画种,2010年成立了中国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与保存修复艺术委员会,标志着综合材料绘画结束了在中国被看作 “四不象”的尴尬境地,有了正统的地位。
综合材料绘画有别于其他绘画艺术的主要特征是涉猎材料的广泛性及多种材料的混合搭配使用。在当代艺术中,材料运用的广泛足以使人惊诧不已, 材料的使用近乎达到无所不用的地步。综合材料绘画除了传统绘画材料的综合使用外,涉猎的其它材料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天然材料:木材、天然纤维材料(毛、麻、棉、丝、棕、草等)、土、沙、大漆、蛋清、矿物粉等;另一类是人工材料:金属材料(铜、铁、不锈钢、铝等)、人工纤维材料(尼龙、晴纶等)、玻璃、瓷片、化学漆、纤维板、石膏、水泥、塑料、蜡、玻璃纤维、硅胶等。综合材料绘画创作水平的高下, 往往取决于艺术家对材料性能的熟练程度及对材料的控制能力及相应绘制技法的转化与把控能力,创作过程是一个“物化”的转嫁过程。创造具有鲜活生命个性、具有时代精神文化的艺术作品,拓展当代绘画艺术的新思路、新空间,并进而实现艺术语言的自由转换,这是综合材料绘画在当下发展的重要价值所在。
【往期工作坊回顾】
【部分展览作品】
瞿倩梅,S-05,200×200cm,综合材料,2018年
郭志刚、王文君,《青春,萌动之光》, 220㎝X170㎝,综合材料,2019年
【工作坊导师】
汪培利
中央美术学院燕郊校区美术馆副馆长、北京青年艺术促进会理事
西画是一种舶来品,或者说是一种西式语序。如何接中国的地气,这问题折磨了国中好几代画画人。其实也见过玩弄小聪明的,提起油画笔直接复制卷轴画,可是怎么看怎么像民国上海滩的洋径滨英语,别扭加粗鄙,满满地透着大城市里小市民的油滑气。培利的直率可爱,正在于始终真诚努力让源自西方的语言方式与中国传统内核相契合。这种契合,并非不讲道理的强行嵌入,而是润物无声的涓涓融汇。所谓油画中国化之类的问题没有必要争论,与其从概念到概念的空泛探讨外国鸡生中国蛋或者中国蛋变哪国鸡之类的无聊无趣之问题,倒不如像培利这样结结实实的画着,说着,走着,就好!
——张涛(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导师)
田卫
文化和旅游部中国画创作研究院院聘画家,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客座教师
对于田卫而言,他已经将绘画本身作为其生命存在的一种方式,他尽其所能,摆脱陈式,不以图像显示图像,而是用过程、用水墨的渍染、用纸的特殊性来完成自己的绘画创作。他的创作过程如同一种制作的工艺,我们过去常说道在器物中,而现在对于艺术而言,艺术之境是超越于艺术本身,而在其物质中,在艺术家与物的融会中。田卫的创作从始至终都是把自己溶于其中,时间因而消失,情绪因而无迹,图像戛然隐匿。田卫的艺术追求越来越是不必求所是,但得其所有;不必刻意心象、意境,却直抵我们应该的本性。
——王春辰(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