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展|“包豪斯一百”——文化项目及其展览“BAUHAUS IMAGINISTA”

我们通常所说的“包豪斯”,是一所于1919年在德国城市魏玛成立的学校,最早的校名为“国立包豪斯(Staatliches Bauhaus)”。其创始人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以更新社会和培养新人为目标,希望将包豪斯建设成为一所完全不同于传统艺术院校的新型学校。这所学校不仅综合了艺术、手工艺和技术,吸引了当时的先锋派艺术家、设计师和建筑师,而且追求国际性和普遍性的理念,其艺术和设计思想之后传播到了欧洲、亚洲、拉丁美洲。正是这种源于总体性的思想,包豪斯理念在设计、建筑、艺术、手工艺、基础教育等多个领域均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2019年,世界各地多个文化机构都举行了相关活动以纪念包豪斯成立100周年。

在这些活动中,“包豪斯一百(Bauhaus 100)”项目及其展览“包豪斯想象(Bauhaus Imaginista)”最为引人瞩目。“Bauhaus”是格罗皮乌斯自创的词,而“imaginista”也是一个重新创造的词,在此处暂将“imaginista”翻译为“想象”。

事实上,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基于研究而生发出展览、公教等活动的大型国际化合作案例。笔者作为展览策划和研究的参与者从中受到诸多启示,因此本文从亲历者的角度来介绍该项目的组织策划方式,以供同行和相关研究者参考。

1621340522552713.png

“包豪斯一百(Bauhaus 100)”纪念活动的主视觉形象

1621340536291540.png

“包豪斯想象(Bauhaus Imaginista)”的主视觉标志

1621340555847768.png

“包豪斯想象”展览在柏林世界文化宫开幕,2019 年3月15日


机构合作

“Bauhaus Imaginista”是德国的包豪斯联合会(Bauhaus Kooperation)策划的庞大计划“Bauhaus100”中的重点项目。德国包豪斯联合会实际上是由位于德国魏玛、德绍、柏林的三家包豪斯博物馆在长年各自为政之后重新联合工作。这三家博物馆轮值作为包豪斯联合会的运营总部。正因为包豪斯是一个跨文化的历史现象,包豪斯联合会选择了将“rethinking the world”(反思世界)作为整个活动的主题。

因此,德国包豪斯联合会与歌德学院(Goethe-Institut)、世界文化宫(Hausder Kulturender Welt)合作组织了“Bauhaus Imaginista”系列展览。在项目中,包豪斯联合会的收藏、研究专家承担起了搭建国际学术网络、把握基本学术方向的工作,如联系各地的兄弟博物馆、学院,组织学术研讨会和前期展览工作会议等,并在这个过程中也发展了自己的研究和收藏。而歌德学院多年来从事德国文化推广及国际间文化交流,因此主要负责这个项目中资金管理、外事翻译和联络、行政总组织和对接等工作,通过这个项目歌德学院也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力,提升了国际形象。而世界文化宫作为最终的展览呈现场馆,则负责展览具体的协调组织事务,这一展览也非常符合文化宫的国际主义传统。“Bauhaus Imaginista”的一线策展工作由两位大学教授出身的主策展人所组建的独立策展团队来推进,他们也通过这项工作获得了宝贵的策展经验。当然由于这个项目实际涉及的机构繁多,对接工作及其复杂,因此难免三个主要机构会有工作上的交叉。尽管如此,这样的模式依然值得我们借鉴:我国的驻外文化交流机构如中国文化中心、孔子学院,高校中的优秀研究资源,和各类博物馆美术馆,如何在合作中共赢,如何有效合作打造一个高品质的有全球影响力的艺术文化项目,输出本国的优秀文化,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1621340654442844.png

时任中国美术学院包豪斯研究院院长的杭间教授与研究人员张春艳参加 2014年12月3日在德绍包豪斯博物馆剧场举的包豪斯百年项目策划研讨会第一场会议

1621340668160482.png

2018 年 4 月 8 日于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开幕的“迁徙的包豪斯:设计生活”展览海报


学术理念的形成

为了筹备包豪斯100周年的活动,包豪斯联合会提前5至6年就开始组织研讨会和工作会议。中国美术学院包豪斯研究院及其参与筹建的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也很早就参与到了项目的研讨策划中。如,2014年德绍包豪斯基金会代表德国“包豪斯合作组织”邀请中国美术学院包豪斯研究院院长杭间教授与研究人员张春艳参加了于2014年12月3日至5日在德绍举办的闭门工作会议。其目的是讨论筹备2019年庆祝包豪斯成立一百周年的国际综合展示研究活动。会议邀请了美国、德国、英国等优秀的博物馆、包豪斯机构和独立学者。

这一会议奠定了后来“Bauhaus100”及其展览“Bauhaus Imaginista”的基本理念。工作会议包括公开辩论,四场封闭式圆桌讨论。会议分为四个部分:博物馆中的包豪斯,世界的包豪斯,包豪斯的交流,包豪斯的更新。这对关于博物馆交流、跨文化编史、审美教育以及包豪斯更新问题上的讨论提供了重要出发点。

会议上,杭间教授发表了名为“包豪斯与在中国的设计博物馆”的主题发言,他谈道:包豪斯思想在中国的接受和发展尤其特殊:亚洲国家从19世纪后半叶开始,传统社会和体制在西方文明和工业文化的冲击下,希望救亡图存的“现代性”历程与包豪斯对本地的影响有周期性关联;在东亚近现代历史上,包豪斯不仅是一所学校,还是“现代主义”的一种思想。包豪斯应该被视作跨学科的综合体,而不只是线性叙述和单纯设计史叙述。文化学者鲍里斯·波顿(Boris Burden)总结杭间教授的发言时说:“杭间教授介绍的包豪斯在中国的发展和研究,让我们发现包豪斯是没有特定地点的(Bauhaus is no place)。不同文化对于包豪斯的主动误读造就了包豪斯遗产的丰富性。”

鲍里斯·波顿总结出的几点理念尤其引起了学者们的共鸣:1.当代策展从精英主义和博物馆内部拓展为一种介于艺术生产和消费、空间创造等更广阔领域中的独立行动。这种改变也影响到了我们对于历史的认识:对于包豪斯历史的认识其实是如何策划“包豪斯”,而不是如何将一个东西放在另一个东西里面。2.我们应当反思物所表达的是什么?如果包豪斯是来自过去的物,那么问题不在于这个物原本是什么,而在于它以什么样的形式在今天继续前进?这意味着包豪斯的形式对我们来说有着文化差异。它是在每一个特定的文化地域和历史的转译,这种转译就是包豪斯的一部分。3.博物馆是什么,博物馆内外的界限模糊了。博物馆事实上就是一个完整的空间,这个空间我们称之为社会。博物馆需要反思如何处理过去的集体记忆,处理对于过去的感知方式。4.最后一个问题是,观众应该被对于这件事情的处理方式塑造。从观众的角度看,包豪斯的博物馆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作为包豪斯研究的权威学者之一,来自包豪斯基金会的利吉娜·比特内(Regina Bittner)博士为整个百年计划提供了丰富的学术和机构资源,为包豪斯百年的活动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那次会议的最后做总结发言时,她谈道:当代全球文化产品问题也同样关注到了二十世纪的早期跨文化冲突。包豪斯学校最初作为一个国际项目,为大量欧洲和国际建筑、艺术和设计的先锋运动提供了一个平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失败后,包豪斯继续追求国际性和普遍性的理念。但是包豪斯创造了怎样的国际主义呢?传统启迪下的世界大同主义?美国精神和福特制下的国际理性主义?还是与世界语相较而言、参照国际社会主义的国际设计语言理念?直至今日,包豪斯的国际性已然被刻画成由中心到外围的知识和文化转让。可是,实际上包豪斯是被由国际贸易和交通连接的帝国和殖民地构成的国际化世界秩序所整合。先锋学校本身被结合到了充满知识分子、艺术家、全球活跃机构、期刊出版物、旅行运动以及教育机构的国际脉络中。但是世界性的包豪斯项目以及其他欧洲先锋派也感受到了文化殖民主义所带来的矛盾的亲切感。这是一个截然不同的历史叙述,一段“理不清的历史”。对跨文化的连接、不断交流以及在随后国家社会主义者迫使下停业时全球包豪斯运动中所获得新的顿悟的关注,都多于其影响本身。世界范围内来看,无论是在中国的杭州、印度的加尔各答、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还是尼日利亚的拉各斯,包豪斯的多重理念已被建立于当今的教育、文化机构和博物馆。这与设计的世界语无多大关联,而更多需归功于包豪斯理念在各地的转译和发展。

在2014年的包豪斯国际会议期间,杭间教授与德方达成了展览、交换人才、年刊出版、戏剧工坊等多项合作意向。

1621340760168365.png

2018年11月在印度新德里的基兰·那达艺术博物馆(Kiran Nadar Museum of Art) 的“迁徙的包豪斯:设计生活”展览现场

1621340780388629.png

2017年7月5日至8日在柏林世界文化宫举办的“包豪斯想象”策展工作会议


展览策划及实施

包豪斯联合会在这些研究和讨论的基础上,为包豪斯一百周年的项目招募策展方案。最终德国学者马里昂·冯·奥斯顿(Marionvon Osten)和英国策展人格朗特·沃特森(Grant Watson)的方案得到了青睐。这一方案是将展览研究看成是一个建构过程。整个“Bauhaus Imaginista”项目就如同一个越滚越大的雪球。经过中德双方策展人的商议,这个“雪球”最终以中国美术学院的设计博物馆为第一站。基于策展人和学者的多次讨论和充分的研究工作,于2018年4月初举办了“迁徙的包豪斯:设计生活(Bauhaus Imaginisita: MovingAway)”展览及推进包豪斯与亚洲关系研究的研讨会、公教活动。展览介绍了包豪斯自身的历史,以及包豪斯理念在苏联、印度与中国的传播与接受。另一位策展人高原已经在策展手记中对该展览的组织过程进行了详细介绍,此处不再赘述。之后,这一展览又巡回到印度展出并举办了和印度本土文化相关的研讨。

以“迁徙的包豪斯”为线索,策展团队在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俄罗斯莫斯科车库当代美术博物馆(Garage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日本京都国立近代美术馆(The National Museum of Modern Art)、印度新德里的基兰·那达艺术博物馆(Kiran Nadar Museum of Art)、巴西蓬皮亚文化中心(SESC Pompéia)都举办了探讨包豪斯在地发展的展览。最后,来自各地的展览和研究都汇聚在了柏林世界文化宫,最终的大型展览于2019年3月14日开幕。这一从德国走向世界再回归德国的展览生长过程,是包豪斯这种文化迁徙现象的隐喻,是当代人在重走包豪斯迁徙之路的过程中,建构当代跨文化反思的方式。这也回应了2014年展览工作会议时,大家一致认可的:没有作为固定原型的包豪斯,只有在传播和转译中生长的思想。

这一雪球式研究展览计划逐渐在各个国家都甄选出了一些合适的机构及研究者,参与到进一步的展览工作会议中。作为这个系列展第一站的“迁徙的包豪斯:设计生活”展览在位于中国美术学院的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举办。筹备过程中,作为中方策展人的我和本馆执行馆长袁由敏于2017年7月5日至8日赴柏林世界文化宫参加策展工作会议。会议上,我们为该展览征集的展品以及关于包豪斯与中国关系的最新研究成果,向其他策展人及研究者做了展示。同时,我们也通过其他学者的汇报,了解到了关于包豪斯在韩国、日本、印度、尼日利亚、俄罗斯、美国、巴西等地传播的深入研究。而这类会议的最大讨论,就是如何将这些研究联合起来,发展出新的观点。通过这种形式的研究和展览会议,将关于包豪斯的跨文化研究学者聚在了一起,完善了这一学术网络。从这个意义上说,正如利吉娜·比特内博士所希望的,这个系列展览成为了一个新的起点。

最终于2019年3月在柏林世界文化宫开幕的“Bauhaus Imaginista”展览将上述历经5年的研究、收藏和展览的成果梳理成了4个板块。第一板块“回应(Correspondence)”探讨了现代教学法的实验,包豪斯学派从一开始就融合了现代主义和激进教育改革的国际观念,重新思考应用和非应用艺术与手工和认知知识之间的关系。作为一个教学实验,将各种想法和实践纳入新课程,重新思考艺术在创建新的社会主义和民主社会中的作用是特殊的。因此这一板块展示了二十世纪早期的三所实验性学校:1919年于德国创办的包豪斯学校、诗人泰戈尔(Ranbindranath Tagore)于1919年在印度创办的“艺术之家(Kala Bhavana)”学校、以及川喜田煉七郎(Renshichiro Kawakita)于1931年在日本东京创立的“生活構成研究所(Seikatsu Kosei Kenkyusho)”。这三所学校的实践和理念,通过信件、思想、师生与作品相互回应。

1621340851111839.png

“包豪斯想象”展览的第一板块“回应(Correspondence)”现场,柏林世界文化宫

第二板块“迁徙(Moving Away)”则是在20世纪30年代德国国家社会党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导致包豪斯的众多教师和学生移民的背景下,聚焦于包豪斯的教学法和创作理念等思想在世界范围内的迁徙。包豪斯师生及其思想传播路线除了从德国直接到印度、日本和中国等亚洲国家,还有从德国到前苏联再到到墨西哥等中南美洲、从德国经美国再到中国等其他国家,从德国经以色列到尼日利亚等非洲国家。这一板块揭示了迁徙的包豪斯在不同社会、文化及政治语境下的转译。

1621340894823499.png

“包豪斯想象”展览的第二板块“迁徙 (Moving Away)”现场,柏林世界文化宫

1621340935400096.png

“包豪斯想象”展览的第二板块“迁徙 (Moving Away)”中的中国相关展品,柏林世界文化宫

与前现代文物和实践的接触是包豪斯教师和学生工作的一个不变特征,并在1933年学校关闭后继续为他们的方法提供信息。通过文化的挪用,包豪斯解构了殖民者文化与被殖民者文化的二元设定。第三大版块“借鉴(Learning From)”介绍了包豪斯学派在先锋派和现代主义语言之外,对其他文化的研究和挪用,如对来自非洲和欧洲的传统民间手工艺、东方文化的作品和儿童作品等生产方式的研究,并对包豪斯与同样致力于将手工艺融入艺术与设计的北非、巴西和北美当代艺术潮流作比照。

1621341159516859.png

1621341183583264.png

“包豪斯想象”展览的第三板块“借鉴 (Learning From)”现场,柏林世界文化宫 

第四大版块“不灭(Still Undead)”中,当代艺术家复原了1922年包豪斯学生科特·斯威特菲戈(Kurt Schwerdtfeger)的多媒体表演装置“色光反射游戏(Reflektorische Farblichtspiele)”。通过这一作品,引出了包豪斯在包括派对、表演、灯光实验、艺术家工程师,以及新媒体艺术和商业设计方面的探索和成就。这些探索成为了日后图像语言,以及当代艺术中的声音、实验电影和数字文化的重要参考。展出的新视觉技术来自芝加哥的新包豪斯学校、麻省理工学院高级视觉研究中心和媒体实验室,以及利兹艺术学院的声音和表演研讨会等学术机构,从而探讨了这些创新如何在学术界的背景下导致了与工业和商业的合作,以及渗透到数字技术,艺术,流行和反文化领域。

1621341214569428.png

“包豪斯想象”展览的第三板块“不灭 (Still Undead)”中的核心作品,当代艺术家复原的包豪斯学生科特 · 斯威特菲戈(Kurt Schwerdtfeger)1922 年设计的多媒体表演装置“色光反射游戏 (Reflektorische Farblichtspiele)”,柏林世界文化宫

1621341232107391.png

“包豪斯想象”展览的第三板块“不灭(Still Undead)”现场,柏林世界文化宫

这四个板块的故事叙述都始于一件具体的作品,并且力求剔除传统的西方中心主义,跳脱出殖民主义话语,寻找一种新的文化对话方式。不得不说,这也是近年来国际策展的大趋势。


其他衍生项目

这次展览开幕期间举办的研讨会以“政治想象(political imaginista)”为主题。研讨会分别就“抵制民族主义(nationalism)”“反思国际主义”“调整文化挪用”“艺术、技术和流行文化的政治化”展开了激烈讨论。近年来,狂热民族主义在世界范围内有抬头的趋势,并且逐渐形成了国际民族主义运动,因而引起了国际学者的深深忧虑。此次会议是对德国国内外现实和政治动态的直接反应。对社会现实的即时反应和对重塑社会的使命感,同时也是当年包豪斯的特点。显然,继承包豪斯的社会性也是“Bauhaus Imaginista”这一项目的出发点之一。

此外,近年来欧美国家出现了共享研究资源和无纸化出版的趋势,国际上的大博物馆纷纷数字化和公开收藏文献,供学者使用。“Bauhaus Imaginista”除了出版英德两种版本的纸质展览图录之外,更重要的是在其网站上出版了内容丰富的在线杂志,里面包括历次研讨会的记录、国际学者的相关论文、相关学者的采访以及各地展览的展评等。对于研究者来说,这些材料都是丰富的资源。

此外,通过地缘之间的联结,包豪斯合作组织还籍此项目发展了“收集包豪斯(collecting Bauhaus)”项目,旨在通过研究、展览来发展包豪斯的收藏,使机构间能够共享已有收藏。可以想见,这个项目将会推动包豪斯收藏的内涵和外延的跨越式发展。因此,作为“Bauhaus100”的最终总结,包豪斯联合会于2019年12月2日至5日举办了名为“Collecting Bauhaus”的研讨会。

文|张春艳

原文发表于《美术馆》2020年第1期

儿童公共教育活动预约表格

同意 《团体参观协议声明》 请同意团体参观协议
提交预定

成人公共教育活动预约表

同意 《团体参观协议声明》 请同意团体参观协议
提交预定

团体公共教育活动申请表

同意 《团体参观协议声明》 请同意团体参观协议
提交预定

团体参观协议声明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出版授权协议书

本人完全同意《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以下简称“CAFAM”),愿意将本人参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公共教育部组织的公益性活动(包括美术馆会员活动)的涉及本人的图像、照片、文字、著作、活动成果(如参与工作坊创作的作品)提交中央美术学院用作发表、出版。中央美术学院可以以电子、网络及其它数字媒体形式公开出版,并同意编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央美术学院资料库》《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资料库》等相关资料、文献、档案机构和平台,在中央美术学院中使用和在互联网上传播,同意按相关“章程”规定享受相关权益。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活动安全免责协议书

第一条

本次活动公平公正、自愿参加与退出、风险与责任自负的原则。但活动有风险,参加者应有必要的风险意识。

第二条

参加本次活动者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必须遵循道德和社会公德规范,并应该具备以人为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和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

第三条

参加本次活动人员应该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18周岁以上)未成年人必须在成年人的陪同下参观。

第四条

参加活动者在此次活动期间的人身安全责任自负。鼓励参加者自行购买人身安全保险。活动中一旦出现事故,活动中任何非事故当事人及美术馆将不承担人身事故的任何责任,但有互相援助的义务。参加活动的成员应当积极主动的组织实施救援工作,但对事故本身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参加本次活动者的人身安全不负有民事及相关连带责任。

第五条

参加活动者在此次活动期间应主动遵守美术馆活动秩序、维护美术馆场地及展示、展览、馆藏艺术作品及衍生品的安全。活动中一旦因个人原因造成美术馆场地、空间、艺术品、衍生品等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破坏。活动中任何非事故当事人及美术馆将不承担相应的责任与损失,应由参与活动者根据相应的法律条文、组织规定进行协商和赔偿。并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

第六条

参与活动者在参与活动时应当在美术馆工作人员及活动导师、教师指导下进行,并正确的使用活动中所涉及到的绘画工具、创作材料及配套设备、设施,若参与者因个人原因在使用相应绘画工具、创作材料及配套设备、设施造成个人受伤、伤害他人及造成相应工具、材料、设备或设施的故障或损坏。参与活动者应当承当相应的全部责任,并主动赔偿相应的经济损失。活动中任何非事故当事人及美术馆将不承担人身事故的任何责任。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肖像权许可使用协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的有关规定,为明确肖像许可方(甲方)和使用方(乙方)的权利义务关系,经双方友好协商,甲乙双方就带有甲方肖像的作品的使用达成如下一致协议:

一、 一般约定

(1)、甲方为本协议中的肖像权人,自愿将自己的肖像权许可乙方作符合本协议约定和法律规定的用途。

(2)、乙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是一所具有标志性、专业性、国际化的现代公共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与时代同行,努力塑造一个开放、自由、学术的空间氛围,竭诚与各单位、企业、机构、艺术家和观众进行良好互动。以学院的学术研究为基础,积极策划国际、国内多视角、多领域的展览、论坛及公共教育活动,为美院师生、中外艺术家以及社会公众提供一个交流、学习、展示的平台。作为一家公益性单位,其开展的公共教育活动以学术性和公益性为主。

(3)、乙方为甲方拍摄中央美术学院公共教育部所有公教活动。

二、拍摄内容、使用形式、使用地域范围

(1)、拍摄内容 乙方拍摄的带有甲方肖像的作品内容包括:①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②中央美术学院校园内○3由中央美术学院公共教育部策划或执行的一切活动。

(2)、使用形式 用于中央美术学院图书出版、销售附带光盘及宣传资料。

(3)、使用地域范围

适用地域范围包括国内和国外。

使用肖像的媒介限于不损害甲方肖像权的任何媒介(如杂志、网络等)。

三、肖像权使用期限

永久使用。

四、许可使用费用

带有甲方肖像作品的拍摄费用由乙方承担。

乙方于拍摄完带有甲方肖像的作品无需支付甲方任何费用。

附则

(1)、本协议未尽事宜,经双方友好协商后可作为本协议的补充协议,并不得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2)、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勾选之日起生效。

(3)、本协议包括纸质档和电子档,纸质档—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活动参与者意味着接受并承担本协议的全部义务,未同意者意味着放弃参加此次活动的权利。凡参加这次活动前,必须事先与自己的家属沟通,取得家属同意,同时知晓并同意本免责声明。参加者签名/勾选后,视作其家属也已知晓并同意。

我已认真阅读上述条款,并且同意。

团体参观协议声明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出版授权协议书

本人完全同意《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以下简称“CAFAM”),愿意将本人参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公共教育部组织的公益性活动(包括美术馆会员活动)的涉及本人的图像、照片、文字、著作、活动成果(如参与工作坊创作的作品)提交中央美术学院用作发表、出版。中央美术学院可以以电子、网络及其它数字媒体形式公开出版,并同意编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央美术学院资料库》《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资料库》等相关资料、文献、档案机构和平台,在中央美术学院中使用和在互联网上传播,同意按相关“章程”规定享受相关权益。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活动安全免责协议书

第一条

本次活动公平公正、自愿参加与退出、风险与责任自负的原则。但活动有风险,参加者应有必要的风险意识。

第二条

参加本次活动者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必须遵循道德和社会公德规范,并应该具备以人为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和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

第三条

参加本次活动人员应该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18周岁以上)未成年人必须在成年人的陪同下参观。

第四条

参加活动者在此次活动期间的人身安全责任自负。鼓励参加者自行购买人身安全保险。活动中一旦出现事故,活动中任何非事故当事人及美术馆将不承担人身事故的任何责任,但有互相援助的义务。参加活动的成员应当积极主动的组织实施救援工作,但对事故本身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参加本次活动者的人身安全不负有民事及相关连带责任。

第五条

参加活动者在此次活动期间应主动遵守美术馆活动秩序、维护美术馆场地及展示、展览、馆藏艺术作品及衍生品的安全。活动中一旦因个人原因造成美术馆场地、空间、艺术品、衍生品等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破坏。活动中任何非事故当事人及美术馆将不承担相应的责任与损失,应由参与活动者根据相应的法律条文、组织规定进行协商和赔偿。并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

第六条

参与活动者在参与活动时应当在美术馆工作人员及活动导师、教师指导下进行,并正确的使用活动中所涉及到的绘画工具、创作材料及配套设备、设施,若参与者因个人原因在使用相应绘画工具、创作材料及配套设备、设施造成个人受伤、伤害他人及造成相应工具、材料、设备或设施的故障或损坏。参与活动者应当承当相应的全部责任,并主动赔偿相应的经济损失。活动中任何非事故当事人及美术馆将不承担人身事故的任何责任。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肖像权许可使用协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的有关规定,为明确肖像许可方(甲方)和使用方(乙方)的权利义务关系,经双方友好协商,甲乙双方就带有甲方肖像的作品的使用达成如下一致协议:

一、 一般约定

(1)、甲方为本协议中的肖像权人,自愿将自己的肖像权许可乙方作符合本协议约定和法律规定的用途。

(2)、乙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是一所具有标志性、专业性、国际化的现代公共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与时代同行,努力塑造一个开放、自由、学术的空间氛围,竭诚与各单位、企业、机构、艺术家和观众进行良好互动。以学院的学术研究为基础,积极策划国际、国内多视角、多领域的展览、论坛及公共教育活动,为美院师生、中外艺术家以及社会公众提供一个交流、学习、展示的平台。作为一家公益性单位,其开展的公共教育活动以学术性和公益性为主。

(3)、乙方为甲方拍摄中央美术学院公共教育部所有公教活动。

二、拍摄内容、使用形式、使用地域范围

(1)、拍摄内容 乙方拍摄的带有甲方肖像的作品内容包括:①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②中央美术学院校园内○3由中央美术学院公共教育部策划或执行的一切活动。

(2)、使用形式 用于中央美术学院图书出版、销售附带光盘及宣传资料。

(3)、使用地域范围

适用地域范围包括国内和国外。

使用肖像的媒介限于不损害甲方肖像权的任何媒介(如杂志、网络等)。

三、肖像权使用期限

永久使用。

四、许可使用费用

带有甲方肖像作品的拍摄费用由乙方承担。

乙方于拍摄完带有甲方肖像的作品无需支付甲方任何费用。

附则

(1)、本协议未尽事宜,经双方友好协商后可作为本协议的补充协议,并不得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2)、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勾选之日起生效。

(3)、本协议包括纸质档和电子档,纸质档—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活动参与者意味着接受并承担本协议的全部义务,未同意者意味着放弃参加此次活动的权利。凡参加这次活动前,必须事先与自己的家属沟通,取得家属同意,同时知晓并同意本免责声明。参加者签名/勾选后,视作其家属也已知晓并同意。

我已认真阅读上述条款,并且同意。

团体参观协议声明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出版授权协议书

本人完全同意《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以下简称“CAFAM”),愿意将本人参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公共教育部组织的公益性活动(包括美术馆会员活动)的涉及本人的图像、照片、文字、著作、活动成果(如参与工作坊创作的作品)提交中央美术学院用作发表、出版。中央美术学院可以以电子、网络及其它数字媒体形式公开出版,并同意编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央美术学院资料库》《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资料库》等相关资料、文献、档案机构和平台,在中央美术学院中使用和在互联网上传播,同意按相关“章程”规定享受相关权益。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活动安全免责协议书

第一条

本次活动公平公正、自愿参加与退出、风险与责任自负的原则。但活动有风险,参加者应有必要的风险意识。

第二条

参加本次活动者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必须遵循道德和社会公德规范,并应该具备以人为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和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

第三条

参加本次活动人员应该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18周岁以上)未成年人必须在成年人的陪同下参观。

第四条

参加活动者在此次活动期间的人身安全责任自负。鼓励参加者自行购买人身安全保险。活动中一旦出现事故,活动中任何非事故当事人及美术馆将不承担人身事故的任何责任,但有互相援助的义务。参加活动的成员应当积极主动的组织实施救援工作,但对事故本身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参加本次活动者的人身安全不负有民事及相关连带责任。

第五条

参加活动者在此次活动期间应主动遵守美术馆活动秩序、维护美术馆场地及展示、展览、馆藏艺术作品及衍生品的安全。活动中一旦因个人原因造成美术馆场地、空间、艺术品、衍生品等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破坏。活动中任何非事故当事人及美术馆将不承担相应的责任与损失,应由参与活动者根据相应的法律条文、组织规定进行协商和赔偿。并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

第六条

参与活动者在参与活动时应当在美术馆工作人员及活动导师、教师指导下进行,并正确的使用活动中所涉及到的绘画工具、创作材料及配套设备、设施,若参与者因个人原因在使用相应绘画工具、创作材料及配套设备、设施造成个人受伤、伤害他人及造成相应工具、材料、设备或设施的故障或损坏。参与活动者应当承当相应的全部责任,并主动赔偿相应的经济损失。活动中任何非事故当事人及美术馆将不承担人身事故的任何责任。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肖像权许可使用协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的有关规定,为明确肖像许可方(甲方)和使用方(乙方)的权利义务关系,经双方友好协商,甲乙双方就带有甲方肖像的作品的使用达成如下一致协议:

一、 一般约定

(1)、甲方为本协议中的肖像权人,自愿将自己的肖像权许可乙方作符合本协议约定和法律规定的用途。

(2)、乙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是一所具有标志性、专业性、国际化的现代公共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与时代同行,努力塑造一个开放、自由、学术的空间氛围,竭诚与各单位、企业、机构、艺术家和观众进行良好互动。以学院的学术研究为基础,积极策划国际、国内多视角、多领域的展览、论坛及公共教育活动,为美院师生、中外艺术家以及社会公众提供一个交流、学习、展示的平台。作为一家公益性单位,其开展的公共教育活动以学术性和公益性为主。

(3)、乙方为甲方拍摄中央美术学院公共教育部所有公教活动。

二、拍摄内容、使用形式、使用地域范围

(1)、拍摄内容 乙方拍摄的带有甲方肖像的作品内容包括:①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②中央美术学院校园内○3由中央美术学院公共教育部策划或执行的一切活动。

(2)、使用形式 用于中央美术学院图书出版、销售附带光盘及宣传资料。

(3)、使用地域范围

适用地域范围包括国内和国外。

使用肖像的媒介限于不损害甲方肖像权的任何媒介(如杂志、网络等)。

三、肖像权使用期限

永久使用。

四、许可使用费用

带有甲方肖像作品的拍摄费用由乙方承担。

乙方于拍摄完带有甲方肖像的作品无需支付甲方任何费用。

附则

(1)、本协议未尽事宜,经双方友好协商后可作为本协议的补充协议,并不得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2)、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勾选之日起生效。

(3)、本协议包括纸质档和电子档,纸质档—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活动参与者意味着接受并承担本协议的全部义务,未同意者意味着放弃参加此次活动的权利。凡参加这次活动前,必须事先与自己的家属沟通,取得家属同意,同时知晓并同意本免责声明。参加者签名/勾选后,视作其家属也已知晓并同意。

我已认真阅读上述条款,并且同意。

讲座活动预约表

姓名:
性别
联系电话:
有效证件类型: 身份证
证件号码:
电子邮箱:

温馨提示

尊敬的观众您好!感谢你参与我们的公教活动,期待您的到来!如因故不能准时参加活动,请发送短信至13261936837(梁老师)取消预约。如连续爽约三次以上,将影响您在我平台快速预约的征信,敬请理解!
快捷登录帐号密码登录
  • 手机号码
    手机号码将作为您的登录账号
  • 验证码
  • 账号
     
  • 密码
可使用雅昌艺术网会员账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