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央美院研究生毕业展”的所有参观名额已经约满(展期至5月20日),感谢大家对中央美院毕业季的支持。根据高校的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和出于观众观展安全的考虑,我馆必须严格执行限流参观制度,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5月25日
“2021中央美院本科生毕业展”
精彩继续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30-17:30
(17:00停止入场),每周一闭馆。
CAFA设计学院2021毕业季前言
2021届设计学院研究生毕业展
是为序——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 宋协伟
交叉·融合 |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研究生教学特色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在研究生教学培养中:强调专业深化研究与项目课题实践的相结合;重视传统设计学科和新型学科研究的相交叉;开拓前沿理论与现实社会并行实践的相融合。面对中国快速增长和可持续未来发展的主要课题,尤其是以全球范围内的疫情扩散与格局变更,设计正日益成长,必将成为中国社会协调发展的核心要素。面对新世纪的全球化语境,研究生教学更关注设计的问题研究、文化研究和价值研究。在此基础上推进广义学科间大交叉和专业方向内深融合的主导性教学模式,完成设计学院研究生教学中传业、授道、解惑的价值创新核心。
设计文献情报研究
导师组:周博副教授、李玉峰副教授、蒋华副教授
现实与未来的价值: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动态,传统设计学科的进化和人才培养需要依托设计文献与知识体系的系统性、专题性和前瞻性解读和建构,这是建立设计教育、创新研究与社会实践三合一系统和创建未来型设计学科的重要前提。 跨文化与跨学科特色:跨文化和跨专业是本研究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路径,将广泛涉猎辨析古今中外的经典设计理论、探究重要设计流派和思想、类型化分析有特色的全球设计资源,建立具有国际视野和产业价值的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情报生态系统。广义设计知识更新:依托中央美院丰厚的艺术与人文学科基础,建立扎实的艺术设计学新知识类型结构,为设计学科建立以“大设计”为概念目标,有机融合学术、艺术与技术要素的创新型研究生培育机制,通过持续更新的学术情报资源库和方法工具体系,为实现新型设计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01.Make Magazine Great Again
作者/肖晓导师组/周博副教授(责任导师)、李玉峰副教授、蒋华副教授
作品名源自美式竞选口号,基于多数人认为的期刊业所处的衰落状态。通过对印刷文化与电子文化过渡期的犬牙交错的现象分析,归纳出期刊数字阅读的15个支点,并以二维码链接的形式在云端呈现。二维码是物化的网络空间,扫码是现实空间通向网络空间的通道,通过扫码、获取、分享、再传播信息,步入网络虚拟空间。无限庞大的网络空间使得阅读不再是一种固定的模式,这种阅读具有一种非时间化的结构,是一种文本的乌托邦,仿佛电影里的蒙太奇镜头。
你的毕业设计作品有何意义?
数码复制时代,大众的日常阅读方式发生转变,娱乐性的阅读在手机端便可得到满足,阅读方式由纸质刊物转向数字期刊。通过对美国消费者期刊的历史进程与技术发展的研究,重构期刊的设计核心。也可以诠释为面对未来社会的发展势态,传统设计学科应该转向更为系统的广义设计。
如何在网络时代重新定义期刊文化?
观察期刊文化的发展历史,期刊曾藉由印刷技术的发展而风靡全球,在媒介技术发生颠覆性变化的今天,期刊的发展一定也会向新技术偏移,但数字期刊不能仍局限在印刷文化的技术格局内。数字期刊的获取渠道完全打破了纸质期刊的发行规则,媒介传播方式也由大众媒体时代的单向传播转换为双向沟通,加之网络资讯的多样性更需要重新定义以娱乐性阅读为核心的期刊文化。从宏观角度来看,闲暇之余在手机上刷到的信息都属于期刊文化娱乐性阅读的范畴,属于期刊的2.0版,是明日期刊的雏形,是被生活方式重新定义的期刊文化。
导师评语
期刊,是印刷时代承载和传播图文信息的重要纸媒。在过去的20年中,电子期刊、IPad、公众号等数媒交互产品的发明和应用,使纸媒期刊日渐式微,但“期刊”的媒介意含并没有消失。肖晓同学敏感于这一媒介文化的巨变,用一种理性而又诙谐的方式作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回应。Make Magazine Great Again:一则,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一则,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周博副教授
未来生活方式研究
导师组:李玉峰副教授、王子源教授
面向不确定性的生活观:不确定性成为人类生活方式进化的世界性危机,如何研究和引导更理性的未来生活方式,研究、设计与预制未知的良性变数,成为一项重大的全球课题,这将带来对未来设计教育的目的、手段和评价标准的创造性变革提出新的要求,也对设计学科发展和设计人才培养带来历史性契机。生活文化与生活艺术:综合文化思想与艺术思维是本研究计划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路径,如何在大生命视野下展开对生存、生产、生态、和生活等概念与观念的再定义,特别是对古今中外生存与生命文化思想体系的研究与总结,对现代生活常识、知识和智慧的重新理解和建构,将成为未来生活方式研究的基本策略逻辑。
01.WAY TO GO!
走走作者/姜艺佳 导师组/李玉峰副教授(责任导师)、王子源教授
当我们探讨健康的生活方式,一定离不开对运动方式的创新探索。本设计作品以青岛的一段海岸线为调研基地,在适宜运动的环境基础上,分析当地的运动场景与当地人群的运动方式,鼓励人们通过运动探索城市,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最终产出一系列社群化语境下的运动生活方式设计作品。响应“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健康城市策略。联合国曾发布邀约:“玩游戏,救地球”,相信在可预见的未来,“做运动,救地球”将会成为一种新的行业风尚。
为什么选择运动作为研究主题?
健康城市里一个重要的建设指标是“健康人群”,合理的运动一直是走向健康、保持健康的途径。随着我国新冠疫情逐步转入控制期,人们开始总结与反思疫情冲击下暴露出的城市脆弱性特征和健康安全问题,通过运动增强人体素质水平、增加城市归属感与精神力量是最朴素且可持续的解决方法。我想以设计者的角色,思考如何通过运动方式的解析与重组,弱化运动的专业性,使之融入日常生活方式之中。从运动产业本身来看,其广泛的联结性或许将成为一种新的解决城市问题的方法,通过业态交叉与融合,在新兴产业结构中将会出现更多的设计空间。因此我选择运动作为研究主题,探索健康城市,思考设计未来。
为什么选择青岛作为研究基地?
我的研究核心是健康城市,适宜公众展开室外运动的地点是我的理想研究目标。我将研究基地选定为青岛市崂山区-市南区的一条滨海步行道,总长度40.6公里,接近全程马拉松的长度。这条路空气适宜、环境优美,沿途有丰富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多样的运动场景。从这条路的最西端出发,我采访了沿路100多位行人,收集了他们的运动方式与运动态度,以此为调研入口展开运动生活方式的设计,并发起了“走走海岸线计划”。此外,作为土生土长的的青岛人,这条海岸线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与回忆都值得人们一起“走走”。
未来生活方式中的运动情境是怎样的?
从技术角度来看,基于数字浪潮的第四次技术革命背景下,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大部分需求,都将在数字世界中逐步建设完善,这为未来生活方式中的运动情境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提供了技术支持与鼓励。从用户需求出发,更好的运动体验感、更安全舒适的运动环境、更具日常化的运动方式将会成为运动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因此我将作品取名为“WAY TO GO! 走走”以鼓励的语气和口语化用词,来消减大众对运动的距离感。
导师评语
一件展示了社會洞察力,學術思辨力,藝術表現力和技術統籌力的畢業作品,智慧地探究了運動與生活結合的方向、方法和方案。
——李玉峰副教授
02.GO
作者/邢紫瑞导师组/王子源教授(责任导师)、李玉峰副教授
临期食品的滞销问题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这些食品被作为废弃物处理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造成环境的加速恶化;此次毕业设计从解决一个问题出发,运用设计思维方式,针对临期食品的浪费问题构建一套品牌设计语言,通过品牌理念和概念呈现来改变人们对临期食品的固有认知,尝试用这个问题来解决更大的问题。
选题背景是什么?
该毕设选题最先源于本人一直对食品行业和可持续消费理念的关注,基于专业方向的特殊性需要对未来生活方式的发展方向进行设计研究,毕设前期将研究范围聚焦在食物浪费这一问题上;后期将食物浪费这一范围缩小到消费端的临期食品浪费上,从改变消费者认知出发,转化为一套品牌设计策略。
前期做了哪些准备?
我国临期食品行业发展资料不完善,前期研究做了大量的桌面研究进行行业分析和资料搜集,从设计的角度出发关注用户的体验和消费方式,参考最新发布的行业报告中的数据对典型受众进行了深度访谈,剖析临期食品浪费背后的原因;后期以北京市为范围,对北京市内的线下临期食品销售门店进行实地考察与调研,观察线下门店的销售策略设计与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创作期间遇到了什么困难?
针对临期食品保质期限问题产出一套品牌设计策略,需要抛开现有的设计思路与标准设计模式,重新构建设计思路与设计语言。
导师评语
有人说,生命是以时间为单位的,食物也是如此。《GO》项目运用设计策略来引发人们对临期食品浪费问题的关注,用设计思维为解决现实问题找到答案。设计转化阶段将食品保质期的概念作为切入点,将日期概念贯穿在品牌的传播策略中,项目从而具有了现实意义与社会价值。
——王子源教授
03.PETPLANET
作者/刘美辰
导师组/王子源教授(责任导师)、李玉峰副教授
作品本身营造的是一个虚拟宠物星球——PETPLANET,这个星球上面的小生命正在慢慢的生成,一个一个细胞在培养皿里面一闪一闪,微弱的灯光下呈现出一种新生命体努力存活并成长的状态,每个小细胞都有属于它自己的独特编号、名字、性格等等,扫码之后,就可以领养一只来自001星球的独特生命,六个交互视频所呈现的状态是在小生物养成阶段中与人之间的一个交互形式的 呈现。看上去虚拟的星球,虚拟的生命,但跟人交互的过程是真实的,感受是真实的。
此次毕业创作选择“虚拟宠物”主题的初衷是什么?
要了解人类的未来生活方式,首先应了解人和技术之间的关系,即真实和虚拟之间的关系。随着科技发展,电子宠物试图填补人类情感的空缺,全球电子宠物发展规模也越来越大,达到了每年约38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这种具有陪伴、社交等功能的电子宠物可用于教学辅助、生活教育、提升生活质量等方面,甚至可以辅助特殊人群改善社交互动问题。从研究现状可看出,改变当前电子宠物在情感依托方面远不及真实宠物的市场现状,使虚拟生物在情感沟通能力方面和真实生物更加相似是不容小觑的。
毕业作品中是通过怎样的设计视角与内容传达主旨的?
我的毕业作品是我的论文的视觉化呈现,在论文中,我对当前宠物市场、电子宠物市场、情感化设计等等都进行了大量的数据分析与梳理,运用文化探针法,调研收集特定人群与真实宠物之间的互动与感受,分析了现存的问题与不足,试图结合Norman的情感设计三维度进行创作表达,本作品结合了视觉设计、交互设计等多种手段,传递虚拟下的真实这一内涵。
创作的启发是什么?
现在很多人在与虚拟世界交互过程中,将这些虚拟机器人视为“生物”而不是机器,虽然在虚拟机器的陪伴下的人显得孤独,但换个角度也是一种相互联系,在一个孤独的环境中,出现了一种新型的亲密关系。温斯顿丘吉尔说过:“我们虽然在塑造建筑,但建筑也会重新塑造我们。”我们发明了技术,技术业反过来塑造了我们。当我们向一个虚拟宠物寻求关怀时,当一个虚拟宠物在我们的关爱下茁壮成长时,我们会感觉这只宠物是智能的,但更重要的是,我们感到自己跟它建立了一种关系。不在于它们本身是否真的智能或者真的有情感,而是这种依恋取决于它们在使用身上唤起了什么。我们本以为只有人才能涉足情感地带,实际上,虚拟生命对此也很在行。
导师评语
未来人类与虚拟世界的互动将不可避免的产生所谓新型情感。真实生活和虚拟电子宠物间的交织,或许是人类生活中出现的另外一种生命样式与纠缠。虚拟宠物只是存在于电子设备中的图像?虚拟生命的真实性存在在哪里?《宠物星球》项目以触摸为媒介、展现了虚拟和真实之间的碰撞与幻化……
——王子源教授
设计思维研究
导师组:海军教授、李卫教授、肖勇教授
思维与思想的型态再造:创新思想的孵化和应用是设计教育的难点和重点。创新思想的产生往往是由思维方式的创新导致的,换言之,思维是塑造创造力和创新思想的基本动因,新型思维型态的研究与创造是设计教育毋容置疑的关键。科学、艺术与文化的有机共生 :立足于中央美院独特的艺术与人文土壤,通过跨学科策略下理性与感性等多样态的思维语言组合,在科学、艺术、哲学、历史以及社会等多重维度下,展开对传统思维型态的原型、类型与模型的比较性探究,这是本研究方向旨在着力的策略要素。
01.寻欢牧屿
作者/于小童导师组/海军教授(责任导师)、李卫教授、肖勇教授
牛奶作为人们公认的健康食品,虽然早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其全生产、消费周期中诸多环节对环境的不可持续造成的危害仍不容忽视。基于此,寻欢牧屿定位为一个「可持续」的牛奶品牌,作为「牛奶可持续」的践行者、推动者与倡导者,通过不断致力于在牛奶全生产、消费周期中减少对空气有害气体的排放、简化加工步骤与生产流程、充分循环利用可用资源来实现牛奶的可持续。
基于牛奶的「不可持续」问题,为什么你没有选做一个植物奶品牌,而是坚持想做一个「可持续」的牛奶品牌?
尽管近几年植物奶基于牛奶的「不可持续」问题,将自身相较于牛奶的环境友好优势作为重要市场营销策略之一,引发了时下植物奶的饮用风潮;但从人们长期以来的饮用习惯、以及植物奶的营养成分和健康功能来看,牛奶仍无法被替代。因此,只要人们还需要喝牛奶,牛奶在其全生产、消费周期中诸多环节对环境的不可持续造成的危害就必须寻求相应的解决措施。通过寻找牛奶的替代品解决牛奶的不可持续问题,永远是治标不治本的。
你是如何理解牛奶的可持续的?
由于牛奶全生产、消费周期中诸多环节对环境的不可持续造成的危害最大,所以牛奶的可持续主要指减少牛奶全生产、消费周期中各环节对环境的不可持续所造成的危害——具体为:在牛奶全生产、消费周期中减少对空气有害气体的排放、简化加工步骤与生产流程、充分循环利用可用资源三点。
之后可以购买到你设计的这款「可持续纯牛奶」吗?
很高兴在展览过程中,遇到很多参观者向我询问:“这款奶是否真的有售?”、“在哪里可以买到?”等问题。但遗憾的是,由于牛奶实际生产、销售所涉及的前后端产业链条十分复杂,所以现阶段该品牌仅停留在原型构想阶段。不过我更希望的是通过此次展示,向观者呈现目前牛奶的不可持续现状及提供一种具有一定可行性的牛奶可持续解决方案。使牛奶消费者、各类乳企管理者及原奶供应商等牛奶全生产、销售链条上的相关主体可以积极的行动起来,尝试为牛奶的可持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样的话,我们所购买、饮用的每一款牛奶应该就都是「可持续纯牛奶」了吧。
导师评语
作品以可持续为核心价值观,基于设计思维的视角和方法,构建了一套完整的产品方案,完成了设计策略、社会价值和商业目标的整合创新。
——海军教授
智能科技与设计研究
导师组:陈小文教授、费俊教授、金日龙教授
智能科技与可穿戴设计研究是基于人工智能化时代工业发展的新生态——“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而产生的跨艺术与科技的新学科。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科技正在改变人类未来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帮助人类有智慧地用最小的能源去创造最大的价值。“智能化”产品和设计(媒体,产品,建筑)在迅速地改变社会,生产与生存。可穿戴智能时尚艺术将着重研究如何运用智能科技,赋予服装对内(身体)和外(社会)超强的感知和交流能力。时装是人的皮肤,不再仅仅是用来保护和装饰肉体,身体将通过可穿戴智能时尚与外部世界交流,服装的功能不再单一化:她可以根据人的指令,既可以封闭又可以“敞开”。她可以是人体器官的延伸,借助“物联网”和人工智能,完成其它器官无法承担的大小工作,比如:远程感知与情感交流。
01.植物智能计划
作者/张天怡导师组/陈小文教授(责任导师)、费俊教授、金日龙教授
《植物智能计划》以"生态关系"为切入点,基于植物智能研究,承认植物的能动性和权利,利用生物科技手段和材料,修复商业育种作物丧失的与动物间生态联系;这是倡导新型的生态介入和修复的生态艺术形态;从艺术内容来说作品基于深层生态学的非"人类中心主义"创造了一个新的价值观。作品从“⽣态关系”⻆度批判“⼈类中⼼主义”和资本对⽣态的异化,主张构建新的⼈类⽂明秩序,⽽⾮浅显的呼吁保护⽣态的那种旧制度上的改良价值观,启发人们重新思考⼈与⽣态的关系、呼吁回归⾮“⼈类中⼼主义”的平等⽣态关系。
怎样从生态艺术史的上下文语境中理解你的作品《植物智能计划》?
生态艺术是一种介入到自然生态系统或人类生态系统中的艺术实践,其往往以修复生态的艺术实践来探讨和思考生态问题,生态艺术发展脉络中常见的生态艺术作品是对物理生态环境的介入、干预和修复,本人的毕业创作《植物智能计划》不是对物理生态环境的修复,而是对动植物间“生态关系”的修复,作品以“生态关系”作为切入点,基于植物智能研究,以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视角承认植物的能动性和权利,利用生物科技手段和材料,修复商业育种作物丧失的与动物之间生态联系,是对植物和动物间被人类异化的“生态关系”的修复。作品主张“深层生态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主张非“人类中心主义”,这是作品的另一个特点,不少生态艺术作品是基于“浅层生态学”价值观的艺术实践,是在“人类中心主义”之上的对生态的改善,如污染、资源耗竭等,作品对动植物间“生态关系”的修复创造了一个新的价值观,从“生态关系”角度批判“人类中心主义”和资本对生态的异化,主张构建新的人类文明秩序,而非浅显的呼吁保护生态的那种旧制度上的改良价值观,启发人们重新思考人与生态的关系、呼吁回归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平等生态关系。
为什么在美术馆里采用这种展示形式?
本人作品《植物智能计划》本身是在田野里的生态艺术实践,这个实践过程在美术馆里如何展示是个挑战,因此本人创作了一个“植物-昆虫剧场”生态仓,将田野里的生态艺术实践在美术馆里复原:番茄植株在大生态仓里,蠋蝽在大生态仓里的小生态仓里,当棉铃虫侵害番茄植株时,信息素释放,同时小生态仓的舱门自动打开,感受到信息素的蠋蝽便会出仓吃掉棉铃虫,这个过程是一种植物-昆虫交互的情景剧,讲述了修复动植物间生态关系的故事,此种展示叙事方式是对本人生态艺术实践的叙事化诠释。
导师评语
都说:森林里,树木间会相互交流,一颗树遭受虫灾侵袭,她会告诉其它的树;大树会把水分和营养传给小树,就像我们人类,母亲抚养孩子。这听上去像是童话,科学家已经做了大量的实验,揭示了其中的秘密,森林的地表下有庞大的真菌“家庭和社会网络”,树木的根茎正是通过“真菌网络”传递信息和营养。”Finding the Mother Tree”的作者 Suzanne Simard 告诉我们没有老树生存的经由人类干预的森林里,小树很难健康生长。张天怡的生态艺术研究告诉我们,现代人自以为聪明,用科技改变自然,结果“商业育种作物丧失了与动物间生态联系”。艺术家可以做些什么?既然我们可以用艺术来理疗人,为什么不可以用艺术来修复生态?
——陈小文教授
02.都市微菜园/Urban Mini Farm
作者/徐超凡导师组/费俊教授(责任导师)、陈小文教授、金日龙教授
后城市化时代的都市面临着人口膨胀、环境污染、资源紧缺等问题。城市化和工业化不断对自然进行蚕食和掠夺,加速了生态危机。在这个钢筋水泥的城市生活的太久,我们似乎忘记了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一员是如何感知和建立与自然之间的联系的。
《都市微菜园》是一个基于社区的模块化都市微菜园。作者将生物废料回收处理并将其重新利用制成种菜的容器,最后在社区闲置废弃的公共空间中进行种植。同时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捕捉蔬菜生长的影像以及土壤湿度、空气温度和光照等数值,并配有自动喷灌设备。试图创造一种新的种植方式,以此来修复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
请用最精炼的语言描述你的作品?
在城市荒废闲置的公共空间中种菜。
为什么选择研究都市农业?
Covid-19的爆发使得全球成千上万人被关在家里,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开始自己种植水果和蔬菜,人们开始重新思考如何获取食物,都市农业正在兴起。城市不仅仅由砖石和泥浆筑造,它也由食物塑造。食物本应是联系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纽带,都市生态系统中食物的生产可以促使重新建构和修复人们与自然之间的联系。
为什么要把菜种在闲置荒废的公共空间,如何界定这样的空间?
过去半个世纪的城市发展已经蚕食了城市清晰的边缘,留下了模糊的空地。《都市微菜园》试图通过寻找废弃的土地,将其恢复为可食用的景观,以此来填补城市结构中的空白。在闲置荒废的公共空间进行种植活动其实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发起的游击园艺,其中公园、绿化带等被忽视的公共空间都是潜在的种植场地。
导师评语
不少社会学学者指出,全球疫情可能会推动一种以社区为单位的自给自足型生活方式。《都市微菜园》构想了利用社区闲置土地以及社区居民来参与建设微型菜园的创新系统,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系统使得实时监测和培育蔬菜成为可能,而运用生物废料制作的菜盆,使得系统能够友好的与自然生态融为一体,微菜园不仅探讨了基于社群共享理念的蔬菜生产模式,还可以成为都市自然生态修复的有益尝试。
——费俊教授
03.联觉器
作者/胡帅导师组/费俊教授(责任导师)、陈小文教授、金日龙教授
《联觉器》是一件探索人工智能如何感知人类面部表情的作品。这是一个有着“联觉”功能的人工智能,它可以在感知人类表情的同时散发出对应的独特气味。基于搭载的表情识别算法,它可以分析观众的面部表情输出不同情绪的数值,并经由程序驱动装置运转抽取不同比例的气味液体雾化混合,将观众的表情转化为独一无二的气味。
作品的交互方式?
《联觉器》由左侧的图像采集装置和右侧的气味生成装置两部分构成。当观众走入图像采集区域并停留3秒后,摄像头将会拍下观众的面部照片并输入人工智能程序分析照片中观众的表情。右侧气味生成装置中的试管内分别装有木香味、化学味、果香味和臭味的液体。程序将会驱动装置运转并基于表情分析的结果抽取不同比例的气味液体至上方的试管,通过雾化装置将味道喷出并在半球体内混合。最后,风扇开启,将基于观众表情数据而混合得来的气味吹出。
作品中所使用的技术?
作品中的表情识别代码结合 TensorFlow 与 OpenCV 完成,它可以分析图像中的面部表情并输出不同情绪的比重数值。这些数值被链接到装置的气味生成部分,通过蓝牙模块让 Arduino 接收观众面部表情中的不同情绪数据,并用其驱动整个主体装置的运转。
导师评语
联觉(synesthesia)又译共感觉、通感或联感,由希腊词根syn(共同)与aisthesis(感觉)组成,这是一种具有神经基础的感知状态,表示一种感官刺激或认知途径会自发且非主动地引起另一种感知或认识。联觉是将看似不相干的感觉实体做了任意的连结。胡帅作品《联觉器》将AI表情识别算法与气味合成装置相关联,形成了表情与嗅觉的连结,通过动态合成的气味来诠释参与观众的表情和表情中蕴含的情绪,形成了“闻相”的联觉行为。这件富于参与感和幽默感的作品,试图唤醒观众身体里尘封的联觉基因,以科技的介入来建构新的联觉反应。
——费俊教授
机器人科技与艺术研究
导师组:陈小文教授、吕品昌教授、姚燕安教授(外聘)
艺术与科技学科中,机器人艺术与科技研究是跨学科研究方向,综合动态雕塑、交互媒体,人工智能科技为一体的艺术与科技综合性学科。与传统的机械电动,风动雕塑不同,机器人艺术与科技将融合雕塑、数字媒体、产品设计、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科技是国家未来经济发展规划中的重点。智能自动化科技正在进入我们生活中的各个角落。社会将急需智能自动化建筑,家居,交通工具,医疗设备,等产品的艺术设计人才。同时,智能自动化科技也会激发新的艺术形式的产生,并丰富传统艺术/设计的表现力。机器人艺术设计研究是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与北京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器人专业姚燕安教授合作的、跨学院共同推进的研究方向与教学平台。希望能通过研究生层面上在此领域的研究,推动中央美术学院发展这个新型学科。
01.最后一片肉。?
作者/姜同导师组/陈小文教授(责任导师)、吕品昌教授、姚燕安教授
“最后一片肉。” “最后一片肉?” 一个在优雅的、有尊严的舔舐;一个在挑逗和戏虐。德勒兹和加塔里在《反俄狄浦斯》中将“欲望”与“机器”彼此连接起来。人类给予机器人行动的能力,却又控制其行动的自由,被赋予情感欲望的机器在人与机器人的关系中产生了俄狄浦斯情结:人们担心机器人会做出违背人类道德伦理的事情,一边把机器人“调教”成乖巧的孩子,一边又让机器人“成长”的越发像自己;而机器人对人类依恋始于不断的模仿,试图把人类的心理特点、品质吸收进来,成为自己的一部分,但模仿的过程中混杂着极端的欲望又让机器人妄图取代人类。
用最短的话概括你的作品?
想舔肉的机器人。
机器“人”是如何设定的?
利用了“恐怖谷效应”刺激现场观众的感官。机器人梦见了自己像人类一样品尝着肉的味道,物理的真实逐渐进入“绝种”的状态,对现实注入虚拟,让有序的控制变得逐渐失控,欲望透过屏幕的薄膜滲透而出,穿透空间的界限,让机器生命的疯狂和幻想侵略着现场。
作品中人与机器人面对的伦理挑战是什么?
普通的机器每一个部件完整的互相嵌合,有序地被控制运转,构成一个严谨的精密的运作系统;而被赋予欲望的机器,在“失控”中才能更好的释放,更好的运转。人类自身对于欲望的满足还是能够加以控制的,在某些宗教中就有“止欲”和“无欲”的说法,不过技术的发展让我们找到了一种能和自身欲望互相妥协的办法,人类借助于机器人释放自身的欲望,让欲望和机械零件在机器人体内同时共振,毫无保留的激起了机器人疯狂的欲望,让放纵与堕落充斥着机器人的每一个部件,它能按照各种不同的需求运作来减缓人类道德的束缚,可以用纯洁的动机来掩饰行为上的罪恶。对自然消费很容易让我们得到感官上的满足,这种满足又滋生了无止尽的欲望,但人绝对不是仅依赖本能欲望生存,更有崇高的道德、慈悲和克制。
导师评语
姜同的 “最后一片肉。?” 塑造了两个伪君子,一个是在暧昧于不沾“鲜血”的腊肉的机器人;一位是创造了没有“鲜血”的机器人的“人类”。姜同的研究方向是机器人艺术,他的关注点是“科技伦理”。仔细琢磨, “最后一片肉。?” 似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当人把自己的欲望之天性给了“机器人”,而机器人为了满足欲望去杀人,谁来负债终身?——陈小文教授
生物科技与设计研究
导师组:陈小文教授、费俊教授、Clive van Heerden教授(外聘)
生物艺术与设计研究是跨学科研究方向,综合雕塑、数字媒体,生物+合成生物材料,人工智能科技以及生命科技为一体的艺术与科技综合性学科。以研究生命工程的美学与伦理为主导。研究当代生物科学的发展会如何推动我们去重新定义什么是自然,什么是生命。她将为艺术家与科学家共同研究建立平台、提供支持。尝试新型的教学模式和体系。生物科技是世界未来医学、生物学以及农业经济发展的尖端学科。它也将为当代艺术发展提出新的问题、材料、创作方法。反过来,我们培养出来的艺术家和设计师会为科学家的课题提出有意义的挑战和转译,以此共同推动科技、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01.Where Are You From
作者/孙亚晶导师组/陈小文教授(责任导师)、费俊教授、Clive van Heerden教授(外聘)
这些在容器内仍在生长的微生物,其菌源采集自不同地方不同人的肚脐。肚脐像是一个被突然切断的枢纽,出生之后便沦为一个备受冷落的伤疤。而作为一个形态特殊的伤疤,肚脐往往有着多层褶皱,其中也裹挟着样貌不同、“善恶”参差的菌种,这些群生滋长的菌落也就此生成了另一种生态。我所选择的肚脐菌源的贡献者们,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习惯也不同,我于是将每个人的肚脐这一“废园”内的“野花”,放进一个个不同的关于易变与幻化的特殊童话故事中培植,用来献给这些野花的来处,和它们各自来处的来处。
为什么会选择肚脐?
肚脐是脐带的“遗址”,是人呱呱坠地之后,世界留给我们的第一个伤疤。肚脐是我们人体看似不起眼,但非常重要的部位,温暖的肚脐是浑然天成的细菌温床,这里裹挟着很多你不曾关注的微生物。肚脐是我们生命起源的地方,有研究人员曾在一位从没去过日本的志愿者的肚脐里发现了一种只有在日本的土壤中发现过的细菌。也有另外的志愿者,研究人员在其肚脐里发现了只有海洋环境中才有的细菌。这种特殊的现象,让我对生命的存在形式和起源充满不解与兴趣,我们从哪里来,会到哪里去?希望可以通过“肚脐”这个独特的视角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温度与力量。
在创作的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
比较困难的事情应该是材料的不可控性,细菌是需要营养和水来维持其生命的生物体。在展览期间,它们也是在不断生长的,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微生物不会按照我们的设想生长,即使我们给予它们适宜的环境或加以人为的破坏,都不能控制它们的生长轨迹及形态,它们会以一种自然自发的状态“野蛮”生长。
导师评语
孙亚晶的研究方向是生物艺术。三年的研究给她带来更多的是对生命之源的好奇,集中在“细菌”的功能与意义。一个正常人的身体只有不到一半的细胞是人的,其余的是细菌(微生物),这些细菌(微生物)直接影响我们的健康、心情以及对药物的反应,等等。在我们离开母体的过程中,我们的身体接受了第一批细菌。以此推理,我们可以联想:我们的一半是“母亲”。从这儿,我们看到孙亚晶的生物艺术研究与实验室里科学家的工作有着本质的区别:她的毕设“Where Are You From”(你从哪儿来)以她独特的洞察,以她独特的语言,唤起我们对母亲和生命(以及细菌)的敬意。
——陈小文教授
设计批评与策展研究
导师组:宋协伟教授、邱志杰教授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持续变革和加速,设计与经济、生活、社会和文化的融合发展正在呈现复杂的多样性形态,设计批评与设计策展以独特的视野、方法论和策略机制对设计介入经济社会建设的多维可能性、目标和价值进行评价和反思,进一步修正设计发展的路径和方式。
本学科研究方向以中国快速变革的经济与社会现实为基础,充分理解并融入中国经济社会建设的需求,在产业融合研究,社会创新发展研究以及商业价值创造研究三个维度形成中央美术学院设计批评与设计策展研究的专业特色和学术地位,以及实际的研究作用和价值。推动设计批评、设计策展与公共问题、社会机制和城市发展的广泛融合创新,从而创新设计发展的规律、方法和系统。
01.策展与空间转向
作者/崔潇导师组/宋协伟教授(责任导师)、邱志杰教授
策展的边界已从主流空间向非主流公共空间逐渐延伸,我从设计策展的角度提供一个概念,思考如何在监狱内做一个展览。“监狱”在此不仅是一个物理含义上的实体存在,更是非主流空间的一种代表,其背后对应着需要平台展示自己才华的特殊群体,这些被社会边缘化的人群需要表达自身情感诉求、调整消极情绪的通道;保持与外界的关注与联系;发掘待发现的技能与创造潜力,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过滤社会因素如刻板印象来重建身份……作品展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策展方案,包括策展理念、展览结构、综合评价,空间划分以及我对策展人的角色思考等五个板块。我重新思考并定位受众,从艺术审美的共通性出发,尝试将囚犯作为创作主体,大众作为观者,管理者作为引导者,搭建了一个封闭空间,这个展览空间未来有可能出现在画廊、美术馆,或是在监狱内部——成为囚犯之间、囚犯与大众之间沟通对话的桥梁。同时,此方案也探讨了艺术治疗与策展的结合,艺术治疗作为手段,展览作为媒介, “创作与疗愈”这一实践在监狱这一非主流公共空间实施的可行性与意义。希望囚犯通过人际交往和社会参与的实践模式,重新认识个体的社会价值。
能否从你的研究方向出发谈谈作品本身?
作品以关注弱势群体为主题,强调了策展实践的社会功能,艺术要介入社会现实,介入中国的社会问题。折页与作品试图共同表达,寻找一种全新而又可以广泛应用于非主流公共空间内的当代艺术策展理念和方式。监狱主题的策展模式最终生成三个特点:分别是打破以结果为导向的策展,非展示需求的策展,参与共享为主的策展。策展成为一种设计——将监狱、机构和观众以更多的移情关系联系在一起。
创作过程对你有什么启发?
策展具有社会影响力,尤其是涉及到展览“囚犯”作品的方式与主题时,无论在监狱内外,都要关注奖励与惩罚机制之间微妙的平衡。重新思考囚犯人性与艺术的核心问题,当了解到作者的个人犯罪背景,我们很难界定艺术品的概念。个人的道德的违规行为会影响我们对他作品/艺术的看法。无论大众是否可以接受将罪犯的作品视为成功、美丽的艺术品;还是为钦佩犯下罪行的人的作品感到愧疚,抑或是因其创作忽略其他因素。这样的展览给观众带来的反应可能是愤怒、厌恶或者叹息,但即使是带有偏见的负面情绪,艺术仍然可以唤醒一种人性和意识,促进对话,超越纯粹的冷漠、漠视,仍然可以将与罪犯特征对立的表现力、敏感性与创造性相联,此类策展实践应尝试协调公民的刻板成见与罪犯的罪行之间的矛盾。
导师评语
当下中国经济社会建设所带来的社会现实正呈现复杂的多样化,如何面对快速变革所产生的社会矛盾与问题正需要一种创新的设计路径与方式。
崔潇的作品以特殊空间为研究场域、当代艺术策展为方法论、空间话语权为策略机制、艺术化心理疗愈为介入方式,将设计引入非主流公共空间建设,重新审视了固有的策展理念、方法、空间权力体系的局限性。一方面将策展作为一种全新的话语权与力量,对当代文化与艺术批评进行实践,欲引发社会深思,拓展策展的多维价值。另一方面,艺术疗愈和监狱空间的关联使策展不再只是艺术理念的表达,而具有人文关怀、社会建设、战略行动等方面的意义。整体来说,此作品的观念与实践推动了设计批评,设计策展与公共问题、社会机制、和城市发展的广泛融合创新,从而创新了设计发展的方法,模式和系统。
——宋协伟教授
02.设计策展作为文化研究的方法
作者/龚宽祥导师组/宋协伟教授(责任导师)、邱志杰教授
2018年我与好友联合成立了关注平面设计、公共设计、视觉艺术与技术等领域的设计策展机构,在三年来的策展实践中一直努力强调展览特殊性、系统性和针对性。此外通过展览延伸出的事件与文献,辅助大众对公共议题进行讨论,并容纳更为开放的思考邀请。希望主动引导观众主观的思考状态,使公众参与到一个叙事性、互动性的展览中,在社会层面产生影响之外,使设计策展作为一种基于对当代现实观察的试验与文化研究的方法。
为什么会选择高田唯作为首个策展对象?
「人人都是设计师」等于人人都不是设计师,当代设计呈现出一般性。高田唯的设计反映出平面设计文化价值的这种急剧变化,揭示了现代平面设计语言惯性的危机,思考并实践了以日常生活中的视觉文化为起点的一种未来指向。考虑到近十年来,所谓新丑风格(尤以平面和时尚领域为甚)在世界范围内频繁引发争议,可见丑陋设计已从个性转为局部共识,并非哗众取宠之举。此类充满搞怪色彩和挑衅意味的作品反映出具有当代性的审美动荡以及现代设计价值观的松动。
为什么强调「对公共议题的快速反应」在设计策展中的重要性?
今天的世界瞬息万变,一些事件的发生对我们当下的设计和制造业产生较大影响,尤其在特定的时间里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其被讨论的意义在于「当下讨论」。由于常规展览的冗长启动程序,往往只能对过去已发生的议题进行梳理,较难同步参与到正在发生中的公共议题中,时间的推移也会削弱观众对具体事件的感受力。策展机构而言,其社会参与性越来越高,因而所探讨的问题也逐渐超越纯粹美学与品味的范畴,需要更积极地深入社会公共议题。
导师评语
随着群体思维创新度的提升、设计工具科技性的发展以及社交媒体同步性的涌现,设计的类型本身出现了离散和边界游移。如何以设计重塑表象下的文化本质,成为当代设计策展的基要问题之一。如何用“策展”引导观众主动思考,如何用“设计”重构主体意识觉醒?
作品“设计策展作为文化研究的方法”在以重申文化研究的基础之上,融合策展人个体跨越三年的具体实践及反思。在该作品中,以设计策展为媒介,积极深入社会的公共性议题,对文化事件进行记录与响应,除了展现出当代设计策展人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更实验性的完成设计策展作为一种文化研究的方法。
——宋协伟教授
03.从火星⁴到α宇宙⁵
作者/贺彦朝导师组/宋协伟教授(责任导师)、邱志杰教授
“α宇宙⁵”是继“我们¹人类²在³火星⁴”线上策展项目的进一步虚拟策展实验,基于虚拟技术与区块链技术,设想未来虚拟宇宙的某种艺术化构建方案。作者从艺术设计策展的角度出发,通过虚拟空间、艺术创作以及后人类行为等维度,探讨虚拟世界从现实世界规则中释放的可能性,并以若干虚构的“α宇宙⁵”情节片段予以呈现。
为什么是火星?
基于长时间以来人类对于物质宇宙有限的探索积累,很多人们不约而同地认为,火星是当代人类对于开发一个全新世界的幻想焦点,两者通常可以相提并论。以火星作为起点的幻想思潮与“新世界”这一概念的定义完全同步,因此“火星”变为了幻想中的平行宇宙的代名词。这里的“火星”既不是指代真实太阳系中的行星,也不是其形象的再现,而是借用火星之名指代人类原始的幻想与虚构的精神世界。
“我们¹人类²在³火星⁴”以及“α宇宙⁵”中的数字是什么意思?
¹我们:作为参与者的艺术家、观众、策展人个体/自身。²人类:在火星这个超越地球空间的新环境中,参与者作为人类的群体性身份,是更庞大的、且更本质的身份。³在:我们以特殊的方式出现在火星并发生这种虚拟与真实交互的行为。⁴火星:实际存在却又以虚拟空间的方式出现的的火星场所。⁵α宇宙:由参与者创造的无数个平行火星⁴形成的虚拟宇宙空间。
为什么用门的形式呈现?
作品核心是对于未来虚拟宇宙的幻想,既包含理性的策划,又包含感性的情怀。幻想的内容一方面由文本形式叙述,另一方面又由一些碎片化的图像呈现。使用若干可开关的门既区分开真实与幻想的跨界,又通双层结构承载了抽象文本情节与具象视觉想象的互补关系。
导师评语
线上展览——策展领域于危机时刻的自救与回应。以面向未来全新形式展览的契机,贺彦朝同学的虚拟平台策展项目“从火星⁴到α宇宙⁵”于实践中展开对当下技术、时下话题、社会热点,三者结合的探索。以话题交流为基础,以游戏交互为体验,以信息交错为呈现,从迭代的科技变革中挖掘策展领域潜在的可能。贺彦朝同学延续过去一年“我们¹人类²在³火星⁴”线上展览实验项目的积累,聚焦于当下NFT艺术的泡沫,对区块链技术在策展领域的应用作出了批判性的反思。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未来强虚拟化语境下策展的可能性,积极的为“非物质性策展”模式与策略提供了可供讨论与延展的空间。
——宋协伟教授
04.Virtual / Actual cube
作者/秦瑗璟导师组/宋协伟教授(责任导师)、邱志杰教授
Virtual/Actual cube是一个虚拟展示空间,由两个悬浮立方体套嵌组成,内部空间借助非欧几里得原理构造。将一个重复的、无限的虚拟封闭环境置于真实时间场景下,结合“光与空间”的概念,让展览在虚拟与真实并置的空间中运行。旨在加强线上展示空间的虚拟感知和现实体验之间的对比。
请用最简单的话来描述你的作品。
将现实不可能存在的空间虚拟展示出来。
作品创作的初衷和目的是什么?
艺术向数字化的转变是不可避免的,而大多数线上展示空间依托于仿造现实空间,成为现实空间的一种复刻和替代,线上空间的局限性导致作品与实体展示空间的关系被消解。我认为策展人所要做的就是为这样的网络艺术作品或数字艺术作品提供一个语境,创造一个语境的入口,而不只是做一个数字化展览。在此基础上,我尝试通过结合非欧几里得原理来构建一个非物理空间的虚拟展览平台,希望借此为线上展示空间提供一种新的可能性。
为什么选择用白色立方体作为虚拟展示空间的载体?
主观来说,我并不认为线上展览一定需要具备线下展览的沉浸式体验,沉浸本身不是目的,如何去打破均质的网络的空间感才是线上展览应该思考的。所以在部分策展人坚持将艺术从白盒子带向更广阔的开放空间来观赏讨论的同时,选择了最传统的“White Cube”作为虚拟空间的主要载体。它能最大程度地削减虚拟空间体验给观众带来的感官上和操作上的负担。其次,无论是在空间实现、技术支持还是程序运行上,立方体都是最能实现本作品概念的结构载体。
导师评语
Virtual/Actual cube项目结合跨学科的实践方法,使用几何学原理和编程手段构建了一个“虚拟”与“真实”并存的超现实展览空间。在实现的过程中不断思考线上展览体验的方式,尝试理解技术之于策展的意义,探索了虚拟展览更多的可能形式。
——宋协伟教授
05.星球档案馆
作者/赵德玉导师组/宋协伟教授(责任导师)、邱志杰教授
「星球档案馆」是一个基于数字地图庞大信息库所建立的线上档案馆。利用Web2.0的新媒介特性,结合数字地图栖息者的个体意识,收录、整理、归档那些未受重视、缺乏标记、没有定位,边缘又重要的碎片。旨在探讨和挖掘“信息”与“可见度”、“技术”与“主体性”之间的关系,以完成“档案馆”作为一种“策展性”的实践。「星球档案馆」扎根两条理论道路,实践一种档案库的构建与传播,完成一场权力规训的批判与反思。从后现代主义档案学出发,以当下信息的庞杂、多元为基础,收集、归档和管理,正片叠底于信息时代的策展性当下,构建一场对离散、碎片信息的思考和批判。在实践过程中,以反映监控的材料——档案,为行动基础;以监控者——社会个体,为主发点;以被监控者——其他社会个体或社会个体本身,为批判,反映权力的监控与规训在微观层面的映射。
作品是如何基于后现代主义档案学进行思考和创作的?
后现在主义档案学更加注重事物存在的差异性,这是对传统档案学原始记录性、真实完整性和整体价值性的一种批判。后现代主义档案学家特里·库克在1994年基于互联网的出现重新审视了“档案”。他认为在信息时代,我们所有的行为都被主动或被动记录着,每一件被记录的信息都可以当做一个行为或证据,我们应注重档案记录中的完整性与丰富性,将注意力从“档案“转向“归档“。特里·库克在思考信息时代下技术革命对档案管理的冲击时,感受到传统档案管理的危机,但我们谁也不会想到,在信息大爆炸今天,信息是如此的庞大、复杂和多元,分布和传播呈零散化和碎片化。除了缺失对现有信息的有效管理,也缺乏对过往档案信息的归档。「星球档案馆」便是基于这样的思考所构建起来的。
作品是如何反映和批判“全景敞视监控”的?
如今随着卫星遥感追踪系统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监控系统的构建,使数字地图平台拥有了较为全面、不同时间段的地面图像信息和个人数据信息。在微观层面上,数字地图平台更像是一种数据化后的地球映射。当我们在使用该平台时,我们更像是“楚门的世界”里的观众,作为监控者的我们在观看“地球”的同时,也在观看“地球”里的自己,而此时的“地球”便成为了一种“全景敞视监狱”。基于这个思考回归我们个体被监控的现实社会,每个个体的行动都被以公共安全和技术便利为导向的权力主体所束缚,权力的强制性和责任性使我们监控和规训着自己,权力的效力越稳定,我们越是会忘记这种对于自己的束缚。我们每个社会个体使用数字地图平台进行档案搜寻和归档时,便是一种“楚门的觉醒”。希望通过此方式来引发人们对于“全景敞视监控”下,权力监控与规训的思考和反思。同时也是在互联网新媒体时代下,揭示各种新媒体技术服务平台作为一个隐性监控主体的本质。
作品是如何基于“策展性”思考所进行实践的?
“策展性”是继“策展”和“批判性策展”后所诞生的新的实践理论和思想,且长期处于一种未完全形成和未被具体定义的思想理论。它暂时被理解为一种以时间长期性的、不受空间限制的、以较少对象为导向的、多领域协作的、具有教育性、批判性和反思性的实践。基于对“策展性”的思考,在「星球档案馆」项目中,我不再称自己为策展人,而是“发起者”,参与项目的社会个体为“档案管理员”,项目中看似没有艺术家,实则人人都是艺术家。在项目实践过程中,更多的是利用社会个体意识的参与性来构建「星球档案馆」,社会个体参与“归档”的行为本身会体现出一种监控主体身份的转换和对监控本身的思考与批判。「星球档案馆」项目的发起和构建,也是对后疫情时代线上展兴起后,线上策展模式的一种探索和实践。
导师评语
这是一场对“策展性”思考并以档案形式完成的策展实践。德玉同学基于新媒体数字平台,以建立线上档案馆方式,完成自身对后现代主义档案学下档案库构建、传播与管理的探讨。不同于以往策展实践,他将社会个体意识的“归档”行为与当下社会“全景敞视监控”结合,完成了一场以信息出发,结合策展主体与社会个体共同展开的对“策展性”思考的当代策展实践。
——宋协伟教授
设计管理研究
导师组:海军教授、Soon-in Lee(外聘)、邓成连教授(外聘)
本研究方向以中国快速变革的经济与社会现实为基础,充分理解并融入中国经济社会建设的需求,在产业融合研究、社会创新发展研究以及商业价值创造研究三个维度形成专业特色和学术地位,以及实际的研究作用和价值。在产业融合层面,积极推进设计管理与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实际需求相对接,同时关注新兴产业与设计创新的融合;在社会创新发展层面,推动设计管理与公共事务、社会体系和城市发展的广泛融入创新,探索设计创新规律、方法和系统,从个案研究到整体系统发展建立广泛的应用和研究能力;在商业价值创造维度,通过广义的商业合作研究和创新策略应用,建设设计管理研究的整体框架和系统,推动设计管理研究持续发展和进化。
01.“YOUD:有点儿”家居设计师品牌
作者/陈滢羽
导师组/海军教授(责任导师)、Soon-in Lee(外聘)、邓成连教授(外聘)
“YOUD:有点儿”是一个利用家居产品来营造不同生活方式的设计师品牌,品牌中包含“国潮”、“复古”、“市井”、“烟火气”四大主题线,并且在每个主题线中建立经典用户画像和意向语意分析,本次毕业设计主要是对“烟火气”的主题概念展开探讨和设计。设计过程中首先对烟火气进行概念梳理和设计语言的符号提取,配合不同材质来诠释“烟火气”在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大众理解,最终通过“一个餐桌+多种材质”的作品形式来塑造适用于不同群体故事的家居设计,以此表达多种家庭生活中的“烟火气”的质感。
你是如何确定的创作方向?
又是如何发展出四个主题线?我在研究生期间修读设计管理研究,并且本科时学习家居产品设计,出于对家居设计的喜爱和所学到的知识,决定做一个独立的、与家居相关、探讨生活方式的设计师品牌。对于“国潮”、“复古”、“市井”、“烟火气”四个主题线的确定,不仅是因为我在日常生活中所关注和在意的话题点,还因为我在做品牌的前期调研分析时发现目标人群的家居喜爱趋势是取向于这一类别的,所以更加确定了品牌中产品的设计风格。
你的视频中主要讲述了哪些内容?
首先是品牌概念视频中,分别从品牌的视觉标识、形态演变、概念诠释、四大品牌主题线等方面进行介绍,意在达到直观快捷地输出品牌文化和品牌内涵。然后是本次毕业设计展览中主要展出的“烟火气”主题线内容,视频中分别从烟火气的语义分析、意向梳理、设计符号提取、设计语言归纳、材料故事和场景诠释等方面依次进行介绍。
你希望观众能在你的作品中发出怎样的评价?
正如品牌名称中的中文“有点儿”,“有点儿”作为一个程度副词,后面可以接不同的形容词和心理动词,比如“有点儿好看”、“有点儿难受”、“有点儿不一样”等等。我就是希望观者和用户在看到作品时可以发出各种各样的感叹,在满足不同人群对于一件事、一个物品、甚至一个品牌的不同角度的评价时,达到尊重不同个体的独立观点的想法。
导师评语
“YOUD:有点儿”不只呈现了独立的创新精神和实践价值,从设计管理的角度,设计师身体力行的探讨了在新的时代语境下设计师品牌构建的整体逻辑和价值空间。——海军教授
02.没问题,没关系
作者/陆晓辉
导师组/海军教授(责任导师)、Soon-in Lee(外聘)、邓成连教授(外聘)
萨特在探究《存在与虚无》中指出时间具有分离的特性。一眼看去显示为同时的事情,并非同时。一切看起来“没问题”、“没关系”的背后总是藏有复杂、不可明状的心理感受,事情的真相反而已不再重要。作品以“没关系、没问题”为线索,提取生活日常中的物品,用设计的手法搭建了三个面向的观念叙事:一是以动态海报的视觉形式表现实物与影子的故事;一是将动态海报的内容与象征物摘取出来用3D模型进行重构再现;一是利用反射变形的不锈钢与有意做变形的灯箱字结合在一起做的静态装置。三者通过不同的视觉呈现形式与观者进行不同程度的互动交流,丰富展场的体验。
请阐述一下你的创作历程?
我对现实从现实中消失的幻相痴迷。德国诗人⻉托特·布莱希特用《回忆玛丽安》讨论了时间,亦成为我创作的缘由。我期望自己的设计能够做出富有趣味的诗意。从最开始想要借助盲盒的概念入手讨论日常,再到后面将焦点放在“没关系、没问题”的逻辑建构以及视觉方式的诠释上,从220个现实可能性中寻找了5个视⻆进行系列性的创作表达,寄望呈现打动人心的作品。
你的作品观念是什么?
事情总是这样经常发生,但凡有那么一次注意观察,这个事情就会持续一阵子存入脑海。为了在现实中得到确认,我们往往需要“⻅证人”的⻆色,倘若“⻅证人”消失,现实就坠入“从未有过”的迷思。一如盲盒在打开的一刻概念瞬时即逝一样,我们日常在表达“没关系”、“没问题”的时候通常也会想当然认为真的没关系,一定没问题。我通过视觉设计的方式将这样一种日常普泛的内心波澜进行创作,诚邀每一位路过的“⻅证人”身同感受。
创作过程的启发是什么?
久保田博二、罗伊安德森、石黑一雄、爵士歌手Jon Batiste、Michael Kiwanuka等人都是我创作路上的启发者。我的导师海军教授不但身体力行地树立榜样,更是在数个紧要关头帮助我渡过困顿难行的时刻,是这些涓涓意念给予了我持续前行的勇气。
为什么会选择一个社会语境的设计来作为毕业设计的创作?
我参加工作很多年,一直从事各类商业项目的具体设计工作,对如何解决委托标的的事非常熟悉,对设计在其他非功利性层面的应用与表现相对不多。三年的学习过程深刻难忘,能在最后的毕业设计中做一个相对纯粹、自由表达观念的设计实在是件难得的事,在拓展自身探索新的设计语言上完成了一次自我更新。
导师评语
“没问题、没关系”既是今天社会中的一种经典性日常语言模式,也是一种独特的现代性表达。在现实的实践语境中“没问题、没关系常常意味着有问题、有关系”,设计师以社会学和文化批评的视角进入,通过视觉、媒体、书籍等手段,从独立设计的角度呈现了这一现代性的景观。
——海军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