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毕业展”第一阶段已经闭幕,
第二阶段将于6月10日对外开放,
敬请期待。
所有观众(包括持邀请函及VIP卡的嘉宾),均需实名预约,佩戴口罩,经体温测量合格,验证健康码为绿码后,方可入场参观。预约方式详见文末预约参观二维码,先预约后购票。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30-17:30
(17:00停止入场),每周一闭馆。
超人是对Übermensch的翻译,直译为「人之上」,尼采用此词来指代心目中人的理想目标。作为哲学经典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一百多年来不断有后来者试图理解与再释,也正是在此书中尼采首次提出「超人」的概念。在AI技术愈发引起伦理道德思考的今天,作者把AI和编程作为工具,基于时代背景重新解读《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导师评语
表达与理解,过去与未来, 基于对哲学本身以及感性、理性表达形式的思考,李若一的作品将经典哲学思想融入当代语境。对科学技术带来的人与社会的变革进行反思与联想,重新构建了《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与观者的关系。通过解构文本、图像实验,导出为具有现代气质形式的书籍设计。
——宋协伟教授
用户在使用该App时,用户对小麦制品的浪费情况进行拍照打卡,App会根据浪费的小麦的量在线下邮寄等量小麦给用户种植,用户在感受小麦制品的来之不易时,以周为单位可以直观感受浪费数量,将对其自身的浪费行为达到减少,在线下用户种植的小麦长大后将由App统一回收种植在田地里,同时在线上设有小麦作为打卡奖励进行线上种植,增加趣味性和积极性,最终减少对小麦制品的浪费,同时将浪费动力转化为再生动力,达到循环减少浪费的过程。
导师评语
该作品以App的形式将小麦浪费与再生动力形成循环,并在循环中逐渐减少浪费行为。通过交互的设计方式回应饥饿问题,结合食物浪费这一社会痛点,引发人们的个人意识与食品浪费间的思考。
——宋协伟教授
头盔上的8个摄像头记录了第一人称的360°全景,加上代表着第二人称的第一人称镜面,合共9块屏幕,当使用者戴上头盔时,第一人称与第二人称身份的叠加形成了新的认知身份,摄像头和屏幕的位置并不是按照人们的惯性思维一一对应的,观者需要根据面罩内的屏幕摆放位置进行思考其对应的方位,由此建立一种全新的定位认知。
导师评语
戴淙岩的穿戴设备设计并制作了一款头盔装置。头盔面罩内置9屏,其中8屏呈现出佩戴者360度全方位的视野所及,而第9屏则用镜面来补足佩戴者自身无法自我观照的视角。作者有意错置摄像探点与显示屏幕的对应关系,对人类以视觉焦点为依据的惯性思维提出了挑战,从而达成构建全新的定位认知。
——滕菲教授
人的想象往往源于眼前的实际,对于一片羊毛而言,羊毛始终是羊毛,但它也可以是火焰,是光线,是一种柔软的触感。这一切都来自基于羊毛所带来的感受的想象后的产物。我将羊毛的形象提取成为一种符号化的形状,使之成为一种想象的指代物,通过这些“羊毛”,制作成为了一些关于“人们印象中的羊毛”的饰品。而为了表达出想象于现实的联系,我建立了一个程式,通过扫描在每个首饰上出现的纹路,可以在电子设备上将原有的首饰替换为另一套虚拟首饰,而藉由这样的形式,每一个于羊毛相关的首饰都会有其相应的“想象化”后的形态,来表现“想象”的这一主题。
导师评语
庞雄的《剪羊毛》系列首饰,符号元素源自有关羊的故事传说。他凭借镜头通过对准实体首饰观看却获得细节变换了的虚拟首饰的情节设计,旨在揭示人类的想象基于现实的影响,从而导出虚拟首饰与现实的关系,让实与虚在意念上的合体达成可能,让实体首饰为虚拟首饰的佩戴提供了一种凭依。
——滕菲教授
在传统的抓周仪式中,父母会根据孩子所抓之物来预卜孩子的未来。《新抓周仪式》就是建立在这之上,试图将人的期望和目的具象为生活化的首饰,在“人和物”、“观看与被观看”和“观看与经验”的三者互动之中,来阐明物所承载的生命之重。四件首饰分别代表了某种抽象和宏观的未来状态,分别关照四个维度的未来关系:①《西洋镜》是一种奇观代表未来的镜像;②《伊卡洛斯》是一种想象代表未来的限度;③《鸡蛋面》是一个传统代表与未来的联系;④《维持对书的迷信》是一个目录维持未来的框架。
导师评语
孙麓淇的《新抓周仪式》是由中国传统民俗中婴儿百天的抓周仪式演化而来,在传统仪式上长辈会依据婴孩所抓之物来预期未来。在此,作者“试图将人的期望与目的具象为生活化的首饰,在人与物、观看与被观看及观看与经验的三者互动中,阐释明物所承载的生命之重。”
——滕菲教授
作品一:纪念与系念
尺寸:110*70*70(cm)
材料:金属、综合材料
作品三:宣告与传递
尺寸:75*65*5(cm)
材料:衣服、金属
作品四:生产与生长
尺寸:21*21*40(cm)
材料:金属
作品二:描述与书写
尺寸:21*15*9(cm)
材料:纸本、金属、综合材料
徽章的历史极为悠久,章上内容五花八门,但徽章的背面几乎永恒不变。一枚小小的背针将徽章所代表的荣耀与身体相勾连。相对于徽章本身的耀眼,鲜有人认识到它背面的别针所存在的重要意义。上世纪的中国是徽章的高光时代,每个人的美好愿望与荣耀都集中在胸前的徽章上。在那个缺少自动化的年代里,每个徽章背面的别针都是千千万人民用双手人工拧制而成。这些别针正代表了人们甘于奉献,默默无闻的集体主义精神。如今,我和工人们一起手工拧下了这3万多枚背针,把它们串联在一起,组合成了这四件作品,作为我对父辈精神的怀念。
导师评语
王诗颖把对徽章的注意力从正面转向背面。她发现背面细细的一枚枚别针虽微小却有机,通过手工制作成弯曲的姿态,将身体与至高无上的信念连接在一起。对3万7千5百枚徽章背针的沉潜劳作,与胸前千变万化的“云烟”比照,更彰显了背后的永恒不移。这样的思辨与修为透着四两拨千斤的伟力。
——滕菲教授
宠物在人类的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多的位置,很多人把宠物视为朋友甚至是亲人。宠物去世后,我们对它们的悼念和处理方式也越来越趋近于人性。例如选址墓地,火化,标本等等。因此我的毕设着手点就选在当宠物去世后,能否将服饰与宠物标本结合,让宠物以新的方式与我们共存。尝试使用3d建模与实体结合,能否以服装的形式表达生者与死者灵魂的相互结合,是我想要探讨的话题。
导师评语
张彦晓萌同学的作品《永恒》聚焦探讨了人与宠物的关系。利用了3D建模、数码印花、透明TPU、鱼骨、闪光面料等材料,将服装与“标本”结合构成整体服饰面貌。进而讨论人和宠物的情感世界,以及在宠物逝去之后依然能长久陪伴的可能性。利用服装的形式构建生者与逝者之间的联系,以便长久的纪念它们。
——吕越教授
“它是将我燃尽的火,但我即是火。” 人人会有死亡焦虑,它的表现有很多种,其中人们最常接触到的就是“睡前死亡焦虑”,常伴随失眠一起发生。夜晚的静谧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思考主体的环境,却也隔绝了白日与社会的联结,使人陷入孤立无援的头脑风暴。动画将主角置于一个夜间失眠的环境中,完成一系列联想和漫游,展现关于生死焦虑动力模式的转化和挣扎。或许你时常为自己存在的价值焦虑,惧怕死亡后湮没;又难以面对孑然的孤独,选择投入群体。人们日常在两者之间平衡、游走。
导师评语
姜晓萌同学的动画短片以极其细腻丰富的笔触,向观众展示了当代年轻人对生命的深切感悟和对未知世界的无尽想像。
——缪晓春教授
我们身处一个充满奇妙符号的大世界,各种符号代表着不同的信息。我以符号学的角度去探索手势符号与图像,意在表述手势语言在现代社会的变迁与影响。通过“新身体文化”呈现出人类社交时的内在精神意境与象征性情感。运用手势语言讨论人类交流与跨文化的议题,探索新身体语言背后掩盖着的因社会时代变迁而呈现的一种文化概念。不同范围领域里的身体语言,在变迁中都构成了一种新的身体文化,基于情感表达,利用手势符号在艺术交流与沟通中的人性表现,对当代社会人类自我幻象的、越来越同一化的生存境遇进行了隐喻。
导师评语
该生有良好的审美素养与清晰的思考能力,运用手势语言讨论人类交流与跨文化议题。心与手,无声与表达,是该生的关注焦点,最终多种媒介运用与表达让主题得到深化,也体现了该生的整体控制能力。
——杭海教授
《“虚”的世界》是借助于马王堆汉墓中的形象以及它的虚幻世界作为再创作的元素,用这个传统的元素讲述一个有关于当下环境的故事。故事讲述的是住在“森林”中的虚与一只神鸟之间发生的冲突,它们之间的矛盾以及背后的原因隐喻我对于人类生存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并通过几种形式呈现这个故事。
导师评语
从传统图像获得灵感进行再创作,花了大量时间研究人物造型与主题内容。童话牧歌的语境中,探讨的是自然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冲突问题。书籍、雕塑、绘画以及动态影像的综合运用,体现了该生良好的审美趣味与表达能力。
——杭海教授
在18世纪,尼霍夫将南京大报恩寺的“瓷塔”(琉璃塔)画像带回欧洲,于是在欧洲掀起了一阵“瓷塔”热潮,许多王室成员和贵族都希望拥有一座自己的“瓷塔”,许多欧洲人对包括“瓷塔”在内的中国建筑展开过丰富的想象,并在自己的院落中建造属于自己的中国建筑。但在中国人看来,这些“中国建筑”是那么荒诞而又精巧。
在《中国宝塔图》项目中,本人邀请到了数位西方艺术家与设计师,请他们站在西方人的视角,对中国历史上已经毁灭的宝塔进行“重建”,并与中国现代重建的新塔形成对比。通过这样的方式还原了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多方相互误解的现象。
导师评语
该生的创作主题是跨文化交流中常见的误读问题,最终选定塔作为讨论的主题,花了大量时间与精力与不同国家的艺术家或普通人进行沟通,在概念与图像的跨时空转换的语境中完成了创作,最终的结果令人赞叹,体现了该生非凡的想象力、沟通能力以及控制能力,更为重要的是独特的思考与自由的表达。
——杭海教授
庭院中的人类,分配成山石水草花鸟鱼虫。作为新世界之装饰或侍奉。埋藏杂念吧!等待下个轮回化为尘埃。The humans in the courtyard are assigned as rocks, water, grass, flowers, birds, fish and insects. As a decoration or servant in the new era, bury distracting thoughts and wait for the end of reincarnation to turn into dust.作品分为三部分:庭院内的景——日出日落(动画);庭院中的人——石头(泥塑);庭院外的神——观者(交互动画)。
导师评语
该生有细腻而敏锐的感受力,以一个庭院的主题建立了思考乌托邦,涉及存在、毁灭或生命的思考。无论是互动影像还是小小的手捏与彩绘雕塑,都体现出一种独自作业时的宁静。安于小,安于不起眼,其中有一种力量与久违的淡定。
——杭海教授
美好的回忆和梦境,常常在我们的脑海里不断被加工,逐渐演化为一场幻景和假象。我布置了一个看似是儿童房间的玩具屋,实则是一个披着小朋友外衣的成年人世界。暗示梦魇的视频投影,原本色彩斑澜的玩具被染成蓝色的失真,在观众与展品进行互动时,也会透过温馨轻松的物件,在其中摸索到成人世界里的痛点与心酸。
导师评语
龚玫毕设《蓝色幻景》, 一个陌生的幻景,遥远的童年,是蓝色弥漫梦幻?还是有了梦幻,一切也就自然变成了蓝色?龚玫置疑艺术创作中过度的自我表现和艺术品的市场交换价值,她坚持走自己的独木桥,认定用艺术理疗人心,服务社会。《蓝色幻景》像是在陪着我们说梦,结尾给了我们两个选择,是沉寂于幻景之中,还是从幻景中走出来?
——陈小文教授
装置作品探索个体生命是如何留下痕迹、被纪念又或是被遗忘的。写字机在纸张上无休止的书写挚爱之人所记录的关于生命的信息。笔将盐与水滞留在纸上留下依稀可见的文字,轻重之间的转换暗喻生命的流逝以及生命存在过的痕迹。书写过程是私密情感中对生命的探索和怀念,试图达成个人情感的和解,纯粹的进行自我宽容与自我对话。
导师评语
一份亲人在病逝前详细记录物品重量的记录,触发了阎美悦对于生命重量的思考与探索,装置作品《 百分之零点九千克的重量 》以生理盐水作为墨水,以写字机器为载体,书写出一本本关于生命重量的“盐书”,当水分蒸发以后,纸张上留下的“盐字”是生命的痕迹,也是生命的延续,作品以一种具有仪式感的书写行为实现了对亲人的纪念与缅怀,也形成了对生命消逝充满温情的表达。
——费俊教授
《终·始》是一个基于人文关怀基础而产生的创作,是一个探讨人、自然与生命延续的概念项目,将个人气息与细菌链接起来,利用人工手段将生⻓状态定格,形成另一种概念的生存延续,以此作为对一个人的“存在”这一概念的另一种诠释,也使得最终的产物展现出“思念气息的”概念效果。
导师评语
《终·始》源于作者与家人关于死亡的话题探讨,仲若卿通过采集并封存家人气息的方式制作了一系列产品,在这些类似“气息琥珀”的产品里,每个参与者所贡献的呼气中的细菌通过培养生成了因人而异的图形和色彩,也成为了对于个体生命的独特纪念物。
——费俊教授
我的创作经常出发于个体感知与外部环境的交叉地带,正如去年夏天,人类社会与我的生活都几近停滞,在漫无目的的游荡中,我偶然发现了一栋烂尾楼,这片废墟杂糅着对过往建造的想象和持续性的衰败,人工与自然在其中进行着沉默的角力,它也成为了我短暂的精神寄托。基于烂尾楼的真实情境,以及穿越空间时的诗性体验,我以装置和影像为载体写下了一章章虚构小说:第一章_黄昏时,房间对面的工厂下班,机械声和灯光一同熄灭,工厂的魂魄随风来到勺子和蚊帐组成的招魂阵,睡梦中,男人的呼噜声逐渐转变为机器轰鸣 第二章_流浪汉告诉我,这栋楼是因为一颗种子而废弃…
导师评语
人工造物与自然造化一直是一对相互角力的动能,人造物的失灵往往跟随着自然灵性的开始。胡寰哲的影像作品《无意义故事三章》以一种诗性的方式探讨了技术人造物的灵性消亡与再造,她以一种充满好奇而又关切的姿态,对城市中失灵的建筑物——烂尾楼进行了系列的田野调查式的艺术实践,作品并非对于空间的直接影像记录,而是将由废弃物构筑的艺术装置作为空间介入的灵媒,以影像的方式捕捉空间中温情脉脉的场域叙事。
——费俊教授
它是一个实验动画影像群,作为内容的动画素材取自于2020年全年及2021年前两个月期间的短动画创作,它们就像是影像日记一样,记录了这一年多里我在这个数字化生活中的状态,我将它们以不同的线索剪辑为了30部1~3分钟的动画并用多部手机同时播放,作品最终的呈现效果更像是影像装置。
生长的信息,嘈杂的氛围,浮躁的自己,是一起狂欢还是保持自我,电池寿命终有尽头,何时又会归于平静。
导师评语
在数字图像无所不在的今天,图像的创造除了传播学和艺术学上的价值,社会学和心理学上的价值往往是我们所忽视的。鲁瑞熙将动态影像的创作当作了一种貌似无意义的日常修行,在电子设备上绘制的上百幅抽象图像成为他抵御情感困扰和日常焦虑的自我疗愈,他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重新看待图像价值的有益思考。
——费俊教授
经历了疫情隔离期间后,对阳台的新型社交方式进行探索和思考,选择增强阳台的表演属性,形成一个沉浸式的舞台剧空间。人们可以通过各种行为或道具来在“舞台”上进行表演式的自我介绍,达到增强社区交流的目的,我尝试着使用实验影像互动的形式使人们能够主动参与到阳台的社交活动中来。在疫情隔离期等特殊的时段,我希望除了用手机进行网络的虚拟社交外,还能提供给人们更具有真实感的距离社交方式。
导师评语
抵抗新冠疫情所需要的隔离政策,让同在一个社区的邻居也不得不以保持物理距离的方式来沟通和交流,《阳台剧场》研究通过数字媒体科技的介入,将阳台创新性的转换成一种具有参与性的社交空间,使得只能隔窗相望的邻居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参与各种具有社交安全距离的社区活动。例如在各自的阳台来共同出演一场戏剧,数字影像系统可以通过楼体Mapping的方式把楼房变成剧场,把阳台变成舞台,形成可参与、可交互、可共享的新型社交阳台系统。
——费俊教授
2011-05-20
2011-06-24
2011-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