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毕业展”第一阶段已经闭幕,
第二阶段于6月10日对外开放,
敬请期待。
所有观众(包括持邀请函及VIP卡的嘉宾),均需实名预约,佩戴口罩,经体温测量合格,验证健康码为绿码后,方可入场参观。预约方式详见文末预约参观二维码,先预约后购票。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30-17:30
(17:00停止入场),每周一闭馆。
本作品借助眼动仪进行了一系列文字识读的实验,基于中文词汇加工的多层次关系,文本单位可以在结构上被划分为字、词、句,本作品以字作为单位,探究单字在不同单位结构中被识别的特定范式与规律。以这种通过眼动数据总结的字形规范作为标准,对文字结构进行重新的解读与设计,以文字所处的语言单位为前因,结合实践得出的范式形成文字在不同环境下的不同形态,导出全新的可变字体概念。
导师评语
谷心怡同学以眼动仪作为字体项目的研究工具,技术路径明确,通过大量实验对人们阅读和识别文字的眼动行为进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从而形成对文字字体结构的一般性判断和总结。同时通过对固定汉字在字阅读、词阅读和句阅读的三个不同语境,探究了汉字识别的结构性因素,形成了汉字相对严格逻辑下的变体字设计理念。依据上述的两个研究逻辑进行了汉字字形再设计的尝试。
——王子源教授
【重阳节计划】试图在对当下城市青年社会生活调研的基础上,提取与节日相对应的情感需求和现实诉求,设定“友情”概念作为节日主题,同时作为虚拟社交的信用背书,通过视觉传达设计的信息传递,以及具有仪式感的交互活动设计,提供当下重阳节节日传承的一种构架尝试。
导师评语
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郭璎萱同学重新整理并发掘了重阳节的特点,及其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诸多缺失。从青年人的视角出发,对重阳节进行了重新设计,形成了一个关于中国传统节日表现和推广的系统设计作品。综合运用了视觉传达的诸多设计手段,传递出关于重阳节的一种崭新的理解,从设计的角度为我们更好的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参考框架。
——王子源教授
我将筷子解构、重组后成为新的形态,增加其佩戴性。探讨“筷子-首饰-价值”之间的关系,筷子除实用功能性外,历史积淀、文化载体才是它珍贵的原因,是时间赋予其价值,当它成为首饰后价值来源则是佩戴与传承,时间会展现出它应有的珍贵。
导师评语
从筷子到首饰……转换、转变、转化,加之动手、动脑、动心,一切皆有可能!
——强勇教授
作为留学生来到中国学习和生活“归属感”一直是一个很重要的议题。这个问题一直围绕着我也包括别的留学生同学。因此想通过一系列作品来记录和挖掘留学生这个群体的生活状态,同时也是对自己的留学生活的一次思考和发问。
导师评语
宫本瞳的摄影作品以敏锐的视角聚焦于与她具有相同经历的留学生群体,从点滴中洞察在异国他乡求学的年轻人的日常生活,丰富地呈现了他们自立与坚强、孤独与焦虑的内心世界,生动平和,细腻感人。
——周岚教授
作品分别从视觉与听觉两个角度描绘了两个灵魂的相遇,相同、相反,相互融合而又相互抵抗,人总是在不断地自我对抗与和解,我究竟是“我”还是“我们”的组合?我们的身体里究竟又会容纳着多少善变的灵魂?
导师评语
无数个我组成一个我,付晨的影像作品准确的呈现了游离在现实与超然的彼岸世界之间个体的挣扎与妥协、抗衡与包容,诠释了内心世界的丰富性与复杂性,富于哲理,引人深思。
——周岚教授
所见,所闻,所想,总是相互交错相互影响。四年中承载的情绪与故事像是无数个粒子,它在时间与记忆里朝不同的方向流逝。一切将会被时间抹平,但是对我来说,未来的某段哼唱或无意听到的旋律依旧能触发当时的所见所想,这或许也是我消解时间重塑记忆的方式。交互影像装置通过TD软件识别收集乐器装置和现场发出的声音或者旋律,实时生成不同的画面和粒子运动轨迹,当识别到指定的旋律或音符,粒子在屏幕中就会形成我当时的所见所念的印象画面。不同的音高,不同的能量,不同的音色都共同作用着图片的生成与变化。探讨声音和画面可视化的关联。
导师评语
在《亿象拾音》这件作品里,作者在创作之初就一直在声音与视觉的结合方面做探讨,并将此运用到实际创作中,最终作品在对数据影像的符号化和对听觉空间的解构中探究视听交互的可能性。
——周岚教授
身/心/靈 循环机械装置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所面临的心理问题早已不再是过去固化的几种问题,越来越多的不同事件导致出了越来越多的从未出现过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早已不能用具体的名字来进行转译,取而代之的是一串代码,随之出现的是伴随VR虚拟场域来进行心理疗愈的机器。CODE:#00001是通过模仿人体运转方式来进行循环的机器。在这台机器中,圆形小球在循环过程中触发不同场域的变化循环来进行心理疗愈。在未来语境与场域中,机器是否能够成为疗愈人的对象,当你在新的场域中与机器面对面的时候,又会产生怎样的心理变化,你的心灵是否会得到疗愈?在无限循环的场域中又会有何种符号传递以及联系与想象,不同结果与随时可变换的可能性带来的思考与碰撞。
导师评语
一连串的代码,无尽的忧虑,思索着愿景的美好与心灵的疗愈,却扑空了规律中可寻的轨迹。寄希望于机械点触的开关,却不曾构想撞击感度之后的空寂。无限循环的场域,有限的传递,一切在结果与可变换中,放松了人类的警惕……
——张欣荣教授
模型效果图及前期调研
虚拟患者档案及网页浏览
现场效果图
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变得更强,推动了人类的进步,伴随而来的人类情感大脑——控制人类的同理心的部分,却没有看到任何帮助。社会、技术以及工作相关的变革正在创造一个越来越不快乐愤怒的世界,同理心——作为人类与智能机器和其他生物区分开来的最重要的特质之一,正在逐渐下降。作品构建了一个虚拟的未来场景,人们同理心持续不停的下降,不得不借助毫无情感的智能技术来重塑同理心,进而获得情感增强以及避免一些犯罪事件的发生。站在思辨的角度,思考如果这个智能产品真的出世,人们是否会使用没有情感的智能科技去修复人类本该拥有的同理心?同理心的标准将由科技去定义,标准是什么?究竟是好是坏?
导师评语
一个逐渐焦虑、孤独、愤怒的世界;一个负面、恶化、频生灾害的世界;一个日益分裂、下降、故障的世界;一个或许将由智能科技去修复的世界,依附一款虚拟体验的脑机接口治疗仪,毫无情感地重塑了同理心的缺失。琪雯的思辨,在那个未知相遇的年代,静待谜底!
——张欣荣教授
动作分析示意
这是一部书写在纸张上的,用书面符号象征情节,随着读者的每一次阅读在读者头脑中上演一次的“纸上戏剧”。在这部戏剧的演员不是演员,而是可书写的静止动作符号;这部戏剧的场景并非真实的空间,而是线条搭建的图示;观众的阅读行为赋予这部戏剧流动的时间,这剧场不存在于世界上任何一处,而只在阅读者的头脑中。
导师评语
醉墨淋漓的肢体游走、澎湃若狂的配乐诗篇、跨越三层时空的扭转剧情,汇聚了“英雄之旅”的动人演绎。动态肢体的精密捕捉;拉班动作的语言转译;图谱段落的理性生成;声音信息的解码阅读;多域场景的层峦叠置;伴随着跌宕的叙事线索,一部使用书面符号重构演绎的“纸上剧场”,坚定地探索着不同于桌面游戏、文字剧本、图示图谱常规叙事的新路径。宋涵的“英雄之旅”刚刚开始……
——张欣荣教授
导师评语
杂乱纠结的多重弓箭;随时挂断的缠绵话语;挽留彼此的对视目光;轨迹可寻的故事起始;偏离失误的一地残骸,构成了一幅矛盾、子虚、尖刺、吹网欲满的爱情故事。而这一切都源于那个不遂人愿的一击!
——张欣荣教授
语言被人们定义为世界的表征,被视作是人类思想的表征,于是我们语言的局限就成为了我们对世界认知的局限,而专业化的语言产生于一个独特世界的语言共同体中,这个语言共同体形成对关键并不仅是一群人居住于共同的世界中,更多的是将事物和物体标上了不同与其他世界的标签,以此共用。作品《在场的失语者|Aphasia present》试图重新物化幼儿作为话语者,在语言学习时将字母作为语言容器进行内容填充;再到进入语言共同体后只留下语言容器而缺失自我话语的失语者;最后思考z时代下“失语者”将怎样重拾自我的话语。
导师评语
从骆淦的毕业创作中可以看到清晰的设计流程:前期的观察想象,中期的整理定义,直到后期的实验传达。设计就是不断的建立规则并打破它,希望你在今后的创作中可以跨越艺术与设计的界限,建立自己的规则。
——何君教授
从午餐肉作为切入点进行出发,午餐肉罐头(SPAM)作为垃圾邮件的名词,作为开始主动出现在人们视线中的广告,其实也象征着信息时代的雏形,所以在这个作品中每一个午餐肉罐头都代表一个人,虚构一个午餐肉的社会系统,同时也通过料理方式表达现在社会出现的一些现象。
导师评语
金曦明是个非常努力的人,在毕业创作过程中从选题确立开始就持续进行研究和实践,开始尝试设计以外的表达方式,手绘插图稚拙的画风充满人情味儿。
——何君教授
地域不再先于地图,地图先于国土,拟象在先,地图生成国土。——《拟像与仿真》拟象和仿真的东西因为大规模地类型化而取代了真实和原初的东西,在生活中所感知到的一切都在逐渐被拟像,变得超真实,我们的记忆在无形中被篡改。所谓的拟像并非对现实的拟仿,而是根据人想像中虚构物的再仿复制,也就是副本甚至副本2.0的基础上再去复制。所以,现实世界在这过程中消失,整个社会成为超越现实的场域。《3 museum》中的拟像物,它们从模仿中诞生,不断被复制和扩张,基于真实却超越真实。现如今,图像不再是事实的表象,而是已经成为了事实,我们所看到的都是没有原件的副本。思考真相如何被构建,记忆如何被篡改。
导师评语
王乔贝尔在毕业设计创作中做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设计实验,充分体现出设计表达的无限可能性,创作是与设计师的个人陈述相关的,希望你可以不断的创作出个性鲜明的作品。
——何君教授
真相被隐藏,行为被引导,视线被转移。我们以为拥有选择自己浏览信息的自由,其实我们都是这个名叫“internet”巨大的网中的游鱼,人类的行为与认知正逐渐被自己创造出的技术所驯服。整个作品分为三个章节,分别是“工具的变革”、“自由之路”、 “Ω世代”。三部分有一种时间与概念上的递进关系,最终以三种视频形式进行呈现。
导师评语
胡云鹏在软件技术上有很强的优势,有很好的设计感和画面把控能力,希望继续保持对设计的热情不断深挖下去。
——何君教授
Cell在拉丁语中有着“小空间”、“小房间”的本意,作品将出行空间划分为不同的模块,根据功能需要,这些模块有着相同的DNA和不同的外在形态,与细胞相似,它们之间也能够进行自由的物质交换。利用立体交通的概念,不同模块间可以相互转化,以满足不同出行场景的需求,而当车辆停靠时,出行空间本身也能够成为建筑的一部分,成为“家”的延伸。
导师评语
无人驾驶技术的日渐普及,形成了以智能出行为载体的全新社会语境。与此同时,在地性的“国潮”文化也在该语境中日益为年青群体所接受。高紫玉同学在上述背景下,与上汽乘用车设计中心完成了产学合作课题《细胞空间》的设计研究,方案借助生物细胞的结构原理,以新兴科技“模块化”的方式链接近景未来空间与出行终端,提供了全新的出行场景与城市空间范式构建方案。对产业设计迭代、出行场景创新和城市更新发展具有标本意义。
——王选政教授
近年来,商务旅游是发展最快的旅游项目之一,从其规模和发展看,已成为世界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2019年,中国总商旅支出达到4007亿美元,较2018年增长5.9% 尽管中国商旅支出增速放缓,中国仍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商务旅行市场。商务旅游市场的扩大,就意味着商务出行活动带来的一系列配套设施及服务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此次毕业设计通过各数据及调查分析商务人士的选择行为特征并且总结商务人士的出行规律,进而为提出搭建将来商务出行配套系统奠定基础。
“衣食住行”,行是人们生活中的基本需求之一,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对出行的要求也愈加提高,城际之间也纷纷出现各种新的运输方式,为了满足不同人的出行需求,可以通过分析不同人的出行特征以提供相对应的出行服务,通过调查与分析商务人士的出行选择行为,有助于完善出行相关的配套服务方案,帮助满足旅客需求,建立完整的商务出行链,进而讨论在未来出行背景下,受疫情常态化影响,未来的商务出行交通工具及配套服务的功能演化方向。
导师评语
吕铭浩同学的毕业设计聚焦于近景未来城市商务出行体验设计研究,是基于出行领域全新技术发展路径来开展的出行场景与体验设计创新实验。方案在无人驾驶技术普及的趋势下,以行为调研和用户研究为工具,结合汽车设计技术的迭代发展,在广汽研究院完成了最终的产学合作成果输出,具有前瞻的产业标本价值。毕业设计既体现出了吕铭浩同学扎实的汽车设计能力,又呈现出了作者在由交通工具设计向出行创新转型过程中的问题意识和实践方法。
——王选政教授
互联网时代大规模业余化的可能,打破业余与职业间的屏障。在互联网的场景下,商业模式以令人头晕目眩的速度被改变,消除了职业壁垒的快速变化的时代。
出行办公空间研究方案,由于全球性疫情的契机,原有的工作模式在跨越物理空间的同时正在向线上化、去中心化发展。基于对未来工作模式的讨论,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上,我们也可以更清晰看到未来的方向。未来工作模式的变革会带来传统载具空间的改变,设想第三空间再塑的可能,进而研究如何对它进行更多的赋能。
导师评语
新冠疫情导致的危机语境,加速了社会结构模式多元化的进程,也直接触发了工作形态的多元化发展,借助新的技术手段和商业模式,跨越时、空的办公方式成为正在发生的场景。郎玥同学的毕业设计依托上汽乘用车的设计与技术平台,通过用户研究、模式研究和材料研究等手段,完成了针对多元化就业形态下的移动办公空间设计研究课题,是一次较为完整的出行创新设计尝试。
——王选政教授
语言全翻译是未来社会的必然趋势,我们可以对于未来生活进行大胆的设想,并且分析各个方面因技术产生的影响,为未来提出可能性。
这是一款实时视觉翻译智能眼镜,应用于出国旅游,与不同语言人群交流,功能侧重于在语言不通的场景内进行实时的视觉翻译,实时识别视线聚焦的位置所包含的文本内容,并进行翻译,大大加快了交流的速度,也为有出国旅游需求人群的行程提供了便利。
导师评语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设计在改进生活方式中将扮演怎样的角色?带着这个问题,徐思源试图通过自己的毕业设计,探索如何通过整合已有视觉翻译的可行技术,为身处不同语音环境的人们提供一种适应环境的新方式。为此,她从研究技术、用户定位、产品造型、应用界面等多层面做了许多有意的实践。虽然在最后展示环节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但最终还是积极想办法,经受住了考验。其实整个毕设就是未来现实生活的缩影,没有所谓的完美,只要尽力,一定会有收获!
——李卫教授
根据变换的形态,功能作用也会有所不同。这是为了多使用键盘的职业而设计的。打开时可利用键盘的功能,折叠时可利用平板电脑的功能,内部使用技术可增进业务效率。
主要技术: - 键盘模式: 通过触控控制,软件识别,快捷键合并,语音识别 - 触摸模式(平板): 触摸,共享屏幕,笔记
导师评语
相信浏览过毕业展览的观众很容易忽略朴健于的作品,因为他的设计实在“太普通”了。但作为他的导师,我是知道他的设计很不平凡。首先他从开题到展览从未怠慢,有条不紊的钻研。尤其作为韩国留学生,身处异地在线沟通,而且返校经历了22天封闭隔离,但依然做到了自己制作样机。其次,产品平凡的外表其实蕴含着一个针对特定人群的整合创新发明。这个设计在五光十色的众多展品中略显单调,但这恰恰是这类产品真实的存在状态。有时我在想,我们到底要培养怎样的学生?朴健于至少应当代表着一种类型。
——李卫教授
试图探寻不同于过去人们对于人文旅游中的留言以及纪念的形式。以AR绘制和AR云作为技术基础设计新的交互方式,来解决对于“留言”造成的不可逆破坏以及“纪念”的同质化,增加交互中产生的结果对于个人的情感价值和文化价值。作品的呈现是用建模模拟了这种虚拟交互的效果,以更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最后可能出现的场景。
导师评语
莫思凡的毕设是一次大胆的去物质化实验。基于新文创初心,探索在满足游客留下痕迹与带走记忆潜意识需求的同时,如何创新游玩新形式。作为产品方向的学生,有意非物化处理问题,这需要有冒险精神,因为这意味着跨入许多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尤其这个创意需要基于大数据与网络化平台的技术支撑。相信莫思凡在整个毕设过程中收获不小,因为她在跨出自己的舒适区后,不断地挑战太多的陌生。作为导师,在辅导过程中我也时常反思,是引导学生做专业的份内之事,稳妥毕业?还是支持她去探索,不断面对我们的不专业?我选择尊重学生,因为这也许是她唯一可以自由驰骋的机会,同时这也应该是设计学院教改打破专业边界所赋予学生的权利。
——李卫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