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季应时开启,“研究生毕业展”为公众呈现了丰富多维的艺术盛宴。CAFAM公共教育部通过对优秀作品的艺术探究和创作延展,以赤子之心的情怀精心策划了毕业季系列公共教育活动。本周末将为大家呈现多场专业工作坊,旨在建构艺术的桥梁,促进美育事业的长足发展。
工作坊一:创作思维训练与客观表达
一 工作坊介绍
创作是艺术的最高阶段,但创作本身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工作坊导师将带领大家重新挖掘自己的潜力,进行一次有趣的艺术创作之旅。
二 工作坊报名信息
时间:5月13日(周六)9:30-11:30
地点:美术馆会议室
招募对象:18岁以上成人
招募人数:15人
报名方式:请添加微信13910187193(姚老师),标注“工作坊一+姓名+电话”发送申请,名额有限,报满为止。
报名成功后,将收到微信回复。请勿重复提交报名。
注:
1.工作坊全程免费参与。
2.请报名成功的公众于活动当天准时在美术馆一层大厅集合并签到,我们将带领大家集体前往活动地点。
3.活动最终解释权归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所有。
三 毕业作品介绍
《西游本纪》部分作品
《西游本纪》系列是艺术家历经五年时间打造而出的。其中的人物是根据文学名著、史料文献和古文典籍中的相关描述与记载,结合自己对西游世界的理解与体会,以自己的审美经验和情趣,经过长期大量的打磨与推敲创作而成。他试图用最单纯简单的方式将人物直白的展现在观者面前,并追求客观公正的角度去阐释自己对于西游世界的理解。
三 工作坊导师介绍
申杰
2010年本科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获学士学位;2014-2018年赴法游学;2020年研究生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师从孙韬教授,专业方向为壁画研究。
工作坊二:世界遗产的神圣几何思维
一 工作坊介绍
这是一场探究神圣几何的冒险,也是探寻世界遗产形态奥秘的旅程。本堂课,老师将带领大家通过神圣几何的思维方式去探寻世界遗产的奥秘,培养学生对遗产感知的抽象力,与激发几何形象转化的创造意识。课程将围绕几何与感官、世界遗产中的几何形态、神圣几何的概念、世界遗产中的几何图像思维、遗产拼贴等几个内容全面展开。
二 工作坊报名信息
时间:5月13日(周六)14:00-16:00
地点:美术馆会议室
招募对象:18岁以上成人
招募人数:15人
报名方式:请添加微信13910187193(姚老师),标注“工作坊二+姓名+电话”发送申请,名额有限,报满为止。
报名成功后,将收到微信回复。请勿重复提交报名。
注:
1.工作坊全程免费参与。
2.请报名成功的公众于活动当天准时在美术馆一层大厅集合并签到,我们将带领大家集体前往活动地点。
3.活动最终解释权归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所有。
三 毕业作品介绍
神圣几何遗产插图
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世界遗产是自然和人类创造的伟大杰作,具有无与伦比的普遍价值。它们成为人类共同拥有的宝贵财富,承载文化,塑造文明。作者从1154个世界遗产中,根据不同国家节日进行遗产信息甄别,提炼创造出20万字遗产文献与366张神圣几何遗产插画,并将其制作成2024年的遗产日历,将时间变成传播遗产文化的媒介,让遗产历久弥新。
四 工作坊导师介绍
陈惠钰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文献情报方向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有文化遗产、艺术教育、传统工艺、平面设计等。致力于研究世界遗产与艺术教学理论之间的联系,用遗产文化去辅佐未来教育的发展,用教育去促进遗产的传播。
工作坊三:母亲节特别课程——用绘画书写女性
一 工作坊介绍
在5月14日母亲节这天,从专业角度介绍部分以文学作为母体进行创作的艺术家,探讨文学和绘画之间跨越边界后彼此交融的可能。以女性创作者为研究对象,谈论这位女性创作者的特质,根据其特点或其作品所带来的感受提取具体的元素,并尝试将这些元素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可以是一种色彩性的感受,也可以是一种意象的拼贴。同时,母亲节也是对女性生育的一种歌颂,可以将创作的作品作为献给母亲的礼物,或者将母亲作为一个创作灵感来源,通过艺术的方式,描摹女性之美。
二 工作坊报名信息
时间:5月14日(周日)10:00-11:30
地点:美术馆会议室
招募对象:18岁以上成人
招募人数:15人
报名方式:请添加微信13910187193(姚老师),标注“工作坊三+姓名+电话”发送申请,名额有限,报满为止。
报名成功后,将收到微信回复。请勿重复提交报名。
注:
1.工作坊全程免费参与。
2.请报名成功的公众于活动当天准时在美术馆一层大厅集合并签到,我们将带领大家集体前往活动地点。
3.活动最终解释权归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所有。
三 毕业作品介绍
《她言》朱紫薇 布面油画 石英砂 2023
《她言》是以女性作家文本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绘制的一组油画作品,涉及伍尔夫、托卡尔丘克、埃尔诺、张爱玲等共计18位女性作家。女性写作在今天仍然是非常边缘化的,但她们依旧不断地在书写着。她们作品中似乎有某种共性——细腻精致、清澈透亮;又有每个作家自己的特性——萨冈的轻盈与金爱烂的苦痛。艺术家只是想作为一个小小的个体,呈现出她们作品所给予我的那种美的感受。
四 工作坊导师介绍
朱紫薇
1997年出生于湖北,2012-2016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2016-2020本科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2020-2023研究生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
工作坊四:木版水印的水墨晕染
一 工作坊介绍
《全草绣像》是用木版水印的的传统版画形式进行毕业创作,简单来说,水性颜料涂在木版上再印到纸面上,就是木版水印,在本次工作坊过程中,工作坊导师将从鉴赏优秀的水印作品、印刷技法的演示、体验完整的水印过程、感受水印的晕染之美、作品的平整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讲解和展示。用关键词“木、水”解释说明什么是水印木刻,带领大家共同领略自然中带有国画中水墨晕染、浓淡变化的特点,教授学会欣赏水印之美。
二 工作坊报名信息
时间:5月14日(周日)14:00-16:00
地点:美术馆下沉广场
招募对象:18岁以上成人
招募人数:15人
报名方式:请添加微信13910187193(姚老师),标注“工作坊四+姓名+电话”发送申请,名额有限,报满为止。
报名成功后,将收到微信回复。请勿重复提交报名。
注:
1.工作坊全程免费参与。
2.请报名成功的公众于活动当天准时在美术馆一层大厅集合并签到,我们将带领大家集体前往活动地点。
3.活动最终解释权归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所有。
三 毕业作品介绍
《全草绣像》部分作品
《全草绣像》作品名称的含义,全:全株;草:本草;绣像: 明清时期小说里描绘精细的人物画像,称为“绣像”。本草插图作为功能型插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古籍中一般都是本草的全株形态,这一点区别于西方植物插图侧重解剖切片或局部放大的描绘,其二者一重全局,一重细节,各有所 长。《全草绣像》系列在保留植物原本科学性的基础上,借鉴了植物标本的思路——“铺平、 弯折”,在整体与局部之间找了一个折中的办法,从科学性与艺术性之间寻找到一种平衡点, 最终使实用性的本草插图同样具备艺术的美感。形式上采用了传统的水印木刻技法,使用矿 物质岩彩,运用主要中国传统色石青、石绿、朱红、蛤白等,营造出一种古典气韵。
四 工作坊导师介绍
张蒙萌
本科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2020-2023硕士研究生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师从武将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插图艺术,2021-2022 学年中央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全奖。
毕业季公共教育系列活动
学术主持:韩文超
总策划:任蕊
策划执行团队:姚轶群、梁雯
导师团队:申杰、陈惠钰、朱紫薇、张蒙萌
志愿者: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志愿者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