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人文学院53位本科同学,将他们在中央美院四年的蔚然生长呈现在大家面前。这是一个“乐游园”,是一个有关艺术的神秘园。颇具神圣感的展示空间,与53个有趣的个体、53个有趣的研究发生了一次碰撞。每一位同学都在自己的一小方天地上,讲述着一个个兼具历史感和当代性的艺术的故事。
这一届的本科毕业生们,在2019年9月——一个令人有些恍惚的年份入校,即将在未来一个月后离开。他们的学习、生活经受了许多的考验,他们对艺术史的理解与探究,显示他们经受住了这许多的考验。如果把他们的大学生活比作一艘船,把他们比作探险的水手,那么可以说他们在平静启航与中途艰险之后,终于又平静地到达了一段旅程的终点。认真地、严肃地规划和憧憬未来的旅程,将为他们提供核心动力。
本科同学是大学里最富有蓬勃朝气的群体。他们最年轻也最无畏,勇于探索新的问题、新的领域。相信大家不难从展厅中的展示看出,他们的心有多大、视线有多宽。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些研究也许还只是轻微地触碰到或者是浅浅地打入了历史与文化的厚重外壳。艺术和艺术史的世界有多奇妙,探索的难度就会有多大,反之亦然。
人文学院同学的工作方式是在图像与文字之间游走。学术论文是他们四年学术成果的呈现方式,但也只是他们的学习与思考的一种形式,并不足以容纳他们的学术好奇心与创造力。因为他们的未来,将会像神秘的花园一样,恣意生长,蔚然绽放!
——人文学院院长、教授
黄小峰
展览现场
本科生学位论文目录
1. 一位中世纪建筑师的“自白”:雨该·里伯吉埃墓葬石板浮雕研究
作者:许洋
导师:郑伊看
2. 丁聪《现象图》研究
作者:王雅晨
导师:曹庆晖
3. 疲劳中的愉悦:从韩炳哲的理论观点看卡米尔·亨罗特的《极度疲劳》
作者:王欣阳
导师:刘晋晋
4. 论苏珊·桑塔格的“艺术色情学”理论
作者:郑新雅
导师:刘晋晋
5. 台湾霹雳布袋戏传承与发展研究
作者:张珝
导师:段牛斗
6. “犀杯与仙草”:《餐芝图》的文化意涵
作者:杨纪萌
导师:黄小峰
7. 纳尔迈调色板的图像叙述分析
作者:张一
导师:黄庆娇
8. 吞山纳海:多元文化影响下泉州法石真武庙建筑艺术研究
作者:林欣霞
导师:陈捷
9. 从“没空间”到城市中去:林一林作品里的空间
作者:谢津言
导师:宋晓霞
10. 宋元御座龙船图像溯源:从王振鹏名下的金明池争标图像出发
作者:蒙妙涓
导师:万笑石
11. 风雨归舟何处闻:(传)戴进《风雨归舟图》研究
作者:王楠
导师:万笑石
12. 缘起甪直保圣寺:浅析中国20世纪前30年的文物保护
作者:钟贤
导师:石东玉
13. 绘画于危机中的可能性:里希特的摄影绘画与抽象绘画研究
作者:谭哲唯
导师:张晨
14. 浅析对莫罗《俄耳甫斯》的“病态情欲式阐释”
作者:张智浩
导师:于润生
15. “十王”图式变迁中的佛道交融
作者:王雪琦
导师:文韬
16. 权力话语与媒介话语对艺术传播的影响:以《千里江山图》的传播为例
作者:黄启玥
导师:于润生
17. 中世纪的古典雕塑:有关反偶像崇拜的个案研究
作者:张徵羽
导师:刘爽
18. 当代艺术虚拟展览中的游戏性探讨
作者:陆雪妮
导师:孙骞谦
19. 消费主义对人物建构的影响:以电影《美国美人》为例
作者:温梦怡
导师:刘晋晋
20. 现象学视域下的当代生态艺术研究
作者:于秋雨
导师:宋晓霞
21. 超真实与内爆的现当代广告拟像:鲍德里亚中后期广告理论浅析
作者:程凡岳
导师:黄泓积
22. “典雅之爱”与“神圣之爱”:大都会博物馆《独角兽挂毯》系列研究
作者:戴沐斓
导师:郑伊看
23. 文化母题在艺术中的形成、创作与泛化:以博斯《愚人船》为例
作者:夏雨阳
导师:潘桑柔
24. 山僧与硙坊:《山溪水磨图》新探
作者:胡正源
导师:黄小峰
25. 由“孔子镜屏”观海昏侯墓葬中的儒家思想
作者:刘沐涵
导师:贺西林
26. 游牧民族早期美术发展:以鄂尔多斯式青铜器为例
作者:杨婧希
导师:段牛斗
27. 琴弦与“褶皱”:《两个宇宙的历史》系列插图中的宇宙音乐图像
作者:张冉
导师:郑伊看
28. 月轮、供案与云气:十世纪敦煌千手观音图像的转变及其仪式背景
作者:王新宇
导师:郑弌
29. 唐卡色彩体系及其象征意义的研究
作者:杨庆宣
导师:石东玉
30. 延伸、在场与消费:浅议短视频的具身观看
作者:朱皓月
导师:黄泓积
31. 清末民初的题诗肖像照与视觉现代性:从戏装消费到政治建构
作者:胡慧婷
导师:于帆
32. 剺面题材视觉形象再讨论:以晋冀地区明清时期佛教水陆画为中心
作者:孟岳宁
导师:耿朔
33. 在渐骤之间:从作品生成角度探讨计算机生成艺术
作者:马淑婷
导师:孙骞谦
34. 《出警入跸图》两卷差异考
作者:聂智群
导师:邵彦
35. 博物馆展览与女性视角:从“丽人行:中国古代女性图像展”谈起
作者:杨嘉怡
导师:吴雪杉
36. 脉影何若:古代医学的触觉想象图景
作者:王雪茗
导师:文韬
37. 明清时期武则天形象的历史构建与自觉意识体现:以《镜花缘》中的武则天形象为例
作者:支永煊
导师:郑弌
38. 对阿彼察邦电影创作的解构性分析:以《记忆》为引
作者:吴锦恒
导师:孙骞谦
39. 复眼观相:浅析《蜻蜓之眼》中的跨媒介实践
作者:梁馨月
导师:张晨
40. 从《相聚一刻》名场面开始:漫画空间的安排及读者关系
作者:李文菲
导师:王浩
41. 瓦猫的造型规律及文化变迁:以昆明瓦猫为例
作者:张超逸
导师:董永俊
42. “大家上海人”:王家卫影像中的上海回忆
作者:余典
导师:董梅
43. 棕色的感觉:安娜·门迭塔作品研究
作者:王芳菲菲
导师:张晨
44. 镜面中的异化迷局:电影《黑天鹅》中“黑白天鹅”形象的拉康式隐喻
作者:张可馨
导师:韩颖
45. 波提切利的晚期绘画《神秘的耶稣诞生》与萨沃纳罗拉
作者:卢映荷
导师:刘爽
46. 拟像与仿真的现实逻辑:以虚拟偶像为例
作者:赖梅钰
导师:于帆
47. 对电子游戏中电影化现象的思考:以宫崎英高系列游戏以及《底特律:成为人类》等游戏为例
作者:邓川海
导师:黄泓积
48. 从视觉图像角度思考十八世纪英国女性与茶文化之间的关系
作者:林晓雯
导师:刘爽
49. 欧罗巴的“东方”面庞:“美狄亚”形象研究
作者:崔碧琳
导师:刘爽
50. 袈裟与霓裳:河南安阳灵泉寺墓塔主形象研究
作者:郝健强
导师:耿朔
51. 当代艺术的伦理透视:以生物艺术为焦点
作者:蒋佳颖
导师:黄水石
52. 中国长篇动画电影商业化后的女性主义表达
作者:韩雨施
导师:于帆
53. 论李安电影《色·戒》中女性角色主体意识的塑造
作者:屈泽平
导师:于帆
温馨提示
观众可通过“央美美术馆”小程序、“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微信公众号或“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官网进行预约购票(购票说明详见官网)。每日观展名额限量,约满为止。预约时均需使用有效证件进行实名预约,每人当天只能预约一次,预约成功后,观众按预约时间到场,毕业季期间,在中央美术学院北门刷身份证验票进馆。周末为观展高峰期,为获得更好的观看体验,建议您错峰参观。
开放时间:9:30-17:30(17:00停止入场),毕业季期间周一不闭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