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FAM现场 | “化梦:李洋的艺术”金秋启幕


9月28日,“广角°——青年实验项目空间”第一期第五回展览“化梦:李洋的艺术”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二层C展厅如期开幕。本次展览是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副教授李洋的个人作品专题展,由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邵亦杨、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邵彦担任学术顾问,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设计总监、副研究员纪玉洁担任策展人。展览梳理并呈现了艺术家三十三年来以梦为核心展开的艺术探索与创作,包括油画、壁画、数字艺术、装置、图形设计、社会行为艺术以及艺术家日记、手稿等108件/组作品,其核心议题是把梦作为一种艺术创作方法,探索“以梦化人”的潜在可能。

出席本次展览开幕式的嘉宾有: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系主任唐晖,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秦建平,教师工作部部长兼人事处处长傅怡静,壁画系直属党支部书记、副主任王长兴,美术馆直属党支部书记韩文超;研究生院副院长吴啸海,壁画系直属党支部副书记王芳,建筑学院研究生部副主任刘文豹,设计学院教授周博,教师工作部副部长兼人事处副处长扈学婷,教师工作部副部长李彦君,《世界美术》杂志编辑赵炎,中国国际医疗保健促进会睡眠医学分会文化泰和麦德(北京)医疗科技创始人贺舫等艺术家和学院教师。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高高主持开幕式。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直属党支部书记韩文超致辞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直属党支部书记韩文超在致辞中首先介绍了青年实验项目空间的策划缘起,美术馆作为学校的窗口与平台秉承服务教学和师生的重要宗旨,在积极推动美术学院不同专业教师之间进行跨界交流、合作与互动的努力。他指出本次“化梦”展览邀请到邵亦杨、邵彦两位教授做学术顾问,确保了展览的学术性和研究基调。尽管展览规模及体量不大,但展览结构及脉络非常清晰,展品非常多元,是第一期五个展览当中作品数量最多,类别最丰富的,展览的视觉品质很高,很有特点,体现了“小空间,新气象”的特质。并讲到从入口蔓延到空间的时间线就可看出,艺术家李洋持之以恒的艺术探索过程,这对美院学生探索艺术风格、形成系统化的思考是非常有帮助。与此同时,第二期青年实验项目空间已经完成方案遴选,将会陆续呈现给大家,第一期的五个展览也将集结成册,敬请大家期待并感谢对此项目的关注和支持。

中央美术学院教师工作部部长兼人事处处长傅怡静致辞

中央美术学院教师工作部部长兼人事处处长傅怡静在致辞中首先表达了对艺术家李洋与策展人纪玉洁合作展览成功举办的祝贺。她认为作为第一期青年实验项目空间的收关之作,本次展览非常独特,和现场嘉宾与观众分享了观展后的两点认识:一方面李洋把现实和梦境达成了和解,将浪漫与理性进行了融合;另一方面李洋把个体性和社会性进行结合,梦作为个体属性很强的存在,被他转变成社会性的探索,又融入笔端,很值得钦佩与尊敬。她说道:“专注做一件事,世界会有一个很伟大的力量。”认为李洋老师在追逐梦这件事情时产生了一个伟大的力量——这个伟大的力量在于治愈、在于乐趣。不懈的追梦、非凡的努力加上生命的激情、极致的表达,成就了李洋艺术做梦的事业。


本次展览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设计总监纪玉洁致辞

本次展览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设计总监纪玉洁在致辞中先分享了她与艺术家李洋相识与合作的过程、对李洋其人和梦艺术创作的理解,以“实验性、社会性、专题性”为出发点的展览初衷。她阐释了展览“化梦”的主旨,重点介绍了将思维导图作为视觉叙事逻辑的策展理念:将墙面作为导图的创作图纸,以时间为线索选取典型作品,在空间中建构一个巨大的景观式思维导图,纵览艺术家33年的艺术创作路径;根据展览空间结构请李洋新创作“人类探梦简史”思维导图,以阐明个体的梦不仅链接到个体心理,还连接到集体潜意识,联结到时代、历史、社会乃至人类面临的急迫问题;用思维导图来统领展览的视觉形象设计,对导图式基础图形进行重组和编排,搭配高纯度、高饱和度的黄色,形成一个专属性强、识别性高的完整展览视觉系统。最后她强调了展览围绕“社会性”展开的系列学术活动策划并致谢。

本次展览的艺术家李洋致辞

本次展览的艺术家李洋副教授在致辞中谈到,在美院学习与教学过程中,个人小我和集体大我是不断对话与整合的过程;美院是一个鼓励创造与创新,鼓励用艺术去探索人类的、宇宙等未知领域的地方,同时美院有一种非常重要的情怀——艺术为人类服务、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他认为展览体现出策展人非常高的眼光和境界修养,作为艺术家有时是迷失而混沌的,是策展人帮他从众多的特质和线索中提炼、升华出灵感导图这个关键语言。他还特别提到展览的一个公共艺术项目——“在梦境中感受美术馆“,他在中央美院美术馆内进行睡眠,以科技手段完整记录睡眠与梦的发生过程,在醒来后的瞬间凭藉记忆画出梦,两相对照,获得新的感知与认识。作为一名教师,李洋认为在当下特定的时代里,梦可变成一种社会交流的媒介与载体,利用它可以发现新的人类科学、艺术、文化、哲学、社会生活工具的多种可能性。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高高主持开幕式


嘉宾合影


导览现场

团队人员合影

前言

梦是启迪,是人潜意识在努力使整个心灵更趋于和谐、合理。”

——荣格(Carl Gustav Jung, 1875-1961)

如果以人为坐标,艺术创作的视域大致可分为两种维度,一种是“向外”,看向人的体外之物,“再现”外部客观世界和社会生活;另一种是“向内”,看向人的内在精神,“表现”自身的主观世界和心理意识。李洋的艺术显然基于后者,他把梦作为自身艺术实践的方法和语言,持续展开“梦”的研究与创作。就像乔治·莫兰迪执着于描绘静物瓶子,伊夫·克莱因着迷于极致的单色艺术,对于梦,李洋如痴如醉,从1990年开始,他持续工作于梦,创作于梦,三十三年,未曾间断,单纯、执着与坚韧成为他艺术品格的真实写照。

展览“化梦”是对李洋“梦”艺术实践的一次谱系式、样本化的梳理,囊括了他的油画、壁画、数字艺术、图形设计、社会行为艺术以及日记、手稿等多元形式的作品。“化梦”一方面意为“化我”,即对李洋而言,他通过自我梦境的记录、分析和研究,进行深刻的心灵探索,实现自我心灵的转化、净化与疗愈;另一方面暗示着“化人”,李洋将视角由自我转向他者,通过梦的视觉化带动对社会中人的心理与历史叙事关系的关注。通过分析和描绘他人的梦境,把隐藏其中那些看不见的力量变得可见,实现转译并疗愈他者的内心和精神世界的目的。

作为一名研究型艺术家,李洋没有将自己囿于特定的艺术语言的标签枷锁上,虽然他的作品有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属性和特征,但古典主义、构成主义、波普乃至科技艺术、社会艺术都通达作用于他的创作。他将梦作为一个吸收器、记录器与反应器,通过个人记录反映一个时代的普遍梦经验,同时记录这个时代最重要的艺术语言流变。“我画梦,就是画现实。”正如李洋所言,他描绘的虽然是超现实的题材,但暗含的是比现实世界更真实的力量,比客观的再现世界更具意义。

策展人 纪玉洁


部分参展作品

人类探梦简史之一(局部)  纸本墨水 109.2×39.5cm 2023


人类探梦简史之二(局部)  纸本墨水 109.2×39.5cm 2023


在梦中感受美术馆 2023年9月26日夜-27日晨 社会艺术 

荣格的利物浦之梦 纸本水彩 50×40cm 2020-2021


二零零一年十一月二十六日的梦 IPad绘画 尺寸可变 2021


被联合起来的366个人类的梦 iPad绘画 最大尺寸600×600cm 2019-2020

如何画梦 纸本墨水 21×29.7cm 2014

二零零一年八月七日的梦 纸本水彩 45×65cm 2013


2011年9月19日、9月21日的梦 纸本墨水 21×15.5cm 2011


2007年1月16日的梦 纸本水墨  138.5×30cm 2007


一九九三年的梦:前知识经济的造人机制 布面丙烯 104.5×101.7cm 1999

1996年12月26日的梦 纸本油彩49.7×37.4cm 1997


梦的四个阶段 布面丙烯 50x40cm 2000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的梦:老社区里的凤凰涅槃大火 布面油彩 65x81cm 1996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的梦:密林深渊与鼠族女王 布面油彩 60×45cm 约1990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的梦:高空中的大鱼 纸本油彩 50×50cm 20世纪90年代


艺术家简介

1696497189730186.jpg

李洋

艺术家,梦工作者,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艺术学博士,目前生活和工作于北京。他的工作目前关注于梦工作的艺术、心理学、医学与社会学视角的整合,从梦的语言中获取新的社会生活工具的可能性。

个展:“李洋画梦三十年加密艺术展”,沪申画廊,上海(2021)“捉梦器:关于梦的田野调查”,空间站艺术中心,北京(2020);“李洋-Unicorn-梦研所”,独角兽艺术空间,北京(2015);“现实的自疗——身藏”现实空间,北京(2010);“‘思无邪’——李洋作品展”,上海美术馆,上海(2007);“醒醒”,长征空间,北京(2006)等。

群展及社会项目:“夜次元:奇遇之夜(Night Dimension:The Night of the Gifts)”,雷士德工学院旧址,上海(2023);“亚洲数字艺术展:地球太空船”,时代美术馆,北京(2022);“沙盒系统:关于治愈的三个样本”,线上展览,Cryptovoxels,雷电所(2022);“超融体:成都双年展”,天府艺术公园,成都(2021);“工艺之道:首届苏州工艺双年展”,苏州(2021);“不准停电”,明当代美术馆,上海(2021);“一席”第697位讲者:“画梦”,万象剧场,深圳(2019);“我绘百年 百年梦圆——中央美术学院校史壁画”,中央美术学院望京校区,北京(2017);“CAFAM双年展:空间协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2016);“旋构塔——中国青年艺术家推介展”,时代美术馆,北京(2014、2015);“第六届成都双年展”,成都现代艺术馆(2013);“造型——中央美术学院教师作品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2010);“中央美术学院素描60年”,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2009);“新锐策展人计划-头发的故事”;“形无形”,一月当代画廊,北京(2006);“‘谈话十+十’当代艺术展”,证大现代艺术馆,上海(2006);“长征计划–延安项目”,长征,北京(2006);“第51届威尼斯双年展-处女园:浮现”,为王其亨《威尼斯双年展的风水》创作绘画并进行美术设计,中国国家馆,威尼斯,意大利(2005);“今日美术馆首届青年美展”,今日美术馆,北京(2003)。

所获奖项:“中央美术学院2001届毕业作品展”,一等奖,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2001);“诺基亚‘我看未来’艺术大奖赛”,当代美术馆,北京(1999);“中央美术学院80周年校庆招贴画展”,一等奖,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1998)等。

作品及访谈发表:《心理月刊》、《心探索》、《城市画报》、《中华英才》、《北京青年周刊》、《美术研究》、《美术观察》、《美术》、《新周刊》、《典藏(国际版)》、《中国艺志》、《中国国家地理》、《博物》等。

教学课程:“超现实艺术解析与创作” 、“全观性素描” 、“神秘美术课”等。


广角°——青年实验项目空间

主办: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中央美术学院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

中央美术学院教师发展中心

筹备组:

总顾问:苏新平、邱志杰

总策划:张子康、韩文超、傅怡静

特聘专家:吴洪亮、彭锋

统筹:王春辰、高高、郁飞、扈学婷、李彦君

执行策划:刘希言、李垚辰、李金朋、易玥、胡晓岚、金简如、王若冰、闵志伊


“广角°——青年实验项目空间”第一期第五回

“化梦:李洋的艺术”

展览时间:2023年9月28日—10月18日

展览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2层C展厅

学术顾问:邵亦杨  邵彦

艺 术 家:李洋

策 展 人:纪玉洁

策展助理及设计团队:张倩媛  李晋羽  王悦嘉  郑璐瑶  郭双玉

展览管理:马亮  荆鹏

媒体宣传:何一沙  吴靖  贺伊飞

官网文宣:王静

智识中心:肖宝珍

公共教育:任蕊  姚轶群  梁雯  王军

财经事务:杨柳  门婧  寇蕾

行政支持:蒋思妤  岳君瑶  张倩  郭旭

后勤保障:孙炜  陈小华  吕智发


画出你的梦境-征集计划

人的一生大约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当中度过的,当代科学研究发现,每个成年人每天经历的正常睡眠中,会做4-6个梦。梦是人类个体及集体潜意识的反映,是人身体与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梦也是拥有巨大创造力的内在的宝库。画出自身的梦,这不仅是一种回忆和纪念,也是自我观察、整理、再认知的过程,更是经典的自我审视与自我疗愈的手法之一。据此,我们将开展一次“画出你的梦境”征集计划。

我们为大家提供了“画梦登记表”,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参与者都可以自行下载打印,绘制并上传关于各自梦境的绘画及文本,这些视觉化的梦境图像/图形与文本将会在展厅的特定墙面上张贴呈现,成为“化梦”展览展出作品的一部分。在这里,参与者既可以对不同人们的梦境产生宏观的认知,也可以和不同的参与者有着微观而具体层面的分享交流。所有参与者共同创作了一件关于梦的大型作品,随着上传作品的增加,梦的神秘园地会越来越庞大。

下载地址:https://pan.baidu.com/s/1ieu1u99aP9Ih8ZQ2fcZqOg 提取码: bckt

邮箱地址:

liyanghuameng@163.com


儿童公共教育活动预约表格

同意 《团体参观协议声明》 请同意团体参观协议
提交预定

成人公共教育活动预约表

同意 《团体参观协议声明》 请同意团体参观协议
提交预定

团体公共教育活动申请表

同意 《团体参观协议声明》 请同意团体参观协议
提交预定

团体参观协议声明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出版授权协议书

本人完全同意《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以下简称“CAFAM”),愿意将本人参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公共教育部组织的公益性活动(包括美术馆会员活动)的涉及本人的图像、照片、文字、著作、活动成果(如参与工作坊创作的作品)提交中央美术学院用作发表、出版。中央美术学院可以以电子、网络及其它数字媒体形式公开出版,并同意编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央美术学院资料库》《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资料库》等相关资料、文献、档案机构和平台,在中央美术学院中使用和在互联网上传播,同意按相关“章程”规定享受相关权益。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活动安全免责协议书

第一条

本次活动公平公正、自愿参加与退出、风险与责任自负的原则。但活动有风险,参加者应有必要的风险意识。

第二条

参加本次活动者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必须遵循道德和社会公德规范,并应该具备以人为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和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

第三条

参加本次活动人员应该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18周岁以上)未成年人必须在成年人的陪同下参观。

第四条

参加活动者在此次活动期间的人身安全责任自负。鼓励参加者自行购买人身安全保险。活动中一旦出现事故,活动中任何非事故当事人及美术馆将不承担人身事故的任何责任,但有互相援助的义务。参加活动的成员应当积极主动的组织实施救援工作,但对事故本身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参加本次活动者的人身安全不负有民事及相关连带责任。

第五条

参加活动者在此次活动期间应主动遵守美术馆活动秩序、维护美术馆场地及展示、展览、馆藏艺术作品及衍生品的安全。活动中一旦因个人原因造成美术馆场地、空间、艺术品、衍生品等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破坏。活动中任何非事故当事人及美术馆将不承担相应的责任与损失,应由参与活动者根据相应的法律条文、组织规定进行协商和赔偿。并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

第六条

参与活动者在参与活动时应当在美术馆工作人员及活动导师、教师指导下进行,并正确的使用活动中所涉及到的绘画工具、创作材料及配套设备、设施,若参与者因个人原因在使用相应绘画工具、创作材料及配套设备、设施造成个人受伤、伤害他人及造成相应工具、材料、设备或设施的故障或损坏。参与活动者应当承当相应的全部责任,并主动赔偿相应的经济损失。活动中任何非事故当事人及美术馆将不承担人身事故的任何责任。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肖像权许可使用协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的有关规定,为明确肖像许可方(甲方)和使用方(乙方)的权利义务关系,经双方友好协商,甲乙双方就带有甲方肖像的作品的使用达成如下一致协议:

一、 一般约定

(1)、甲方为本协议中的肖像权人,自愿将自己的肖像权许可乙方作符合本协议约定和法律规定的用途。

(2)、乙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是一所具有标志性、专业性、国际化的现代公共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与时代同行,努力塑造一个开放、自由、学术的空间氛围,竭诚与各单位、企业、机构、艺术家和观众进行良好互动。以学院的学术研究为基础,积极策划国际、国内多视角、多领域的展览、论坛及公共教育活动,为美院师生、中外艺术家以及社会公众提供一个交流、学习、展示的平台。作为一家公益性单位,其开展的公共教育活动以学术性和公益性为主。

(3)、乙方为甲方拍摄中央美术学院公共教育部所有公教活动。

二、拍摄内容、使用形式、使用地域范围

(1)、拍摄内容 乙方拍摄的带有甲方肖像的作品内容包括:①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②中央美术学院校园内○3由中央美术学院公共教育部策划或执行的一切活动。

(2)、使用形式 用于中央美术学院图书出版、销售附带光盘及宣传资料。

(3)、使用地域范围

适用地域范围包括国内和国外。

使用肖像的媒介限于不损害甲方肖像权的任何媒介(如杂志、网络等)。

三、肖像权使用期限

永久使用。

四、许可使用费用

带有甲方肖像作品的拍摄费用由乙方承担。

乙方于拍摄完带有甲方肖像的作品无需支付甲方任何费用。

附则

(1)、本协议未尽事宜,经双方友好协商后可作为本协议的补充协议,并不得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2)、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勾选之日起生效。

(3)、本协议包括纸质档和电子档,纸质档—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活动参与者意味着接受并承担本协议的全部义务,未同意者意味着放弃参加此次活动的权利。凡参加这次活动前,必须事先与自己的家属沟通,取得家属同意,同时知晓并同意本免责声明。参加者签名/勾选后,视作其家属也已知晓并同意。

我已认真阅读上述条款,并且同意。

团体参观协议声明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出版授权协议书

本人完全同意《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以下简称“CAFAM”),愿意将本人参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公共教育部组织的公益性活动(包括美术馆会员活动)的涉及本人的图像、照片、文字、著作、活动成果(如参与工作坊创作的作品)提交中央美术学院用作发表、出版。中央美术学院可以以电子、网络及其它数字媒体形式公开出版,并同意编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央美术学院资料库》《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资料库》等相关资料、文献、档案机构和平台,在中央美术学院中使用和在互联网上传播,同意按相关“章程”规定享受相关权益。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活动安全免责协议书

第一条

本次活动公平公正、自愿参加与退出、风险与责任自负的原则。但活动有风险,参加者应有必要的风险意识。

第二条

参加本次活动者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必须遵循道德和社会公德规范,并应该具备以人为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和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

第三条

参加本次活动人员应该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18周岁以上)未成年人必须在成年人的陪同下参观。

第四条

参加活动者在此次活动期间的人身安全责任自负。鼓励参加者自行购买人身安全保险。活动中一旦出现事故,活动中任何非事故当事人及美术馆将不承担人身事故的任何责任,但有互相援助的义务。参加活动的成员应当积极主动的组织实施救援工作,但对事故本身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参加本次活动者的人身安全不负有民事及相关连带责任。

第五条

参加活动者在此次活动期间应主动遵守美术馆活动秩序、维护美术馆场地及展示、展览、馆藏艺术作品及衍生品的安全。活动中一旦因个人原因造成美术馆场地、空间、艺术品、衍生品等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破坏。活动中任何非事故当事人及美术馆将不承担相应的责任与损失,应由参与活动者根据相应的法律条文、组织规定进行协商和赔偿。并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

第六条

参与活动者在参与活动时应当在美术馆工作人员及活动导师、教师指导下进行,并正确的使用活动中所涉及到的绘画工具、创作材料及配套设备、设施,若参与者因个人原因在使用相应绘画工具、创作材料及配套设备、设施造成个人受伤、伤害他人及造成相应工具、材料、设备或设施的故障或损坏。参与活动者应当承当相应的全部责任,并主动赔偿相应的经济损失。活动中任何非事故当事人及美术馆将不承担人身事故的任何责任。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肖像权许可使用协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的有关规定,为明确肖像许可方(甲方)和使用方(乙方)的权利义务关系,经双方友好协商,甲乙双方就带有甲方肖像的作品的使用达成如下一致协议:

一、 一般约定

(1)、甲方为本协议中的肖像权人,自愿将自己的肖像权许可乙方作符合本协议约定和法律规定的用途。

(2)、乙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是一所具有标志性、专业性、国际化的现代公共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与时代同行,努力塑造一个开放、自由、学术的空间氛围,竭诚与各单位、企业、机构、艺术家和观众进行良好互动。以学院的学术研究为基础,积极策划国际、国内多视角、多领域的展览、论坛及公共教育活动,为美院师生、中外艺术家以及社会公众提供一个交流、学习、展示的平台。作为一家公益性单位,其开展的公共教育活动以学术性和公益性为主。

(3)、乙方为甲方拍摄中央美术学院公共教育部所有公教活动。

二、拍摄内容、使用形式、使用地域范围

(1)、拍摄内容 乙方拍摄的带有甲方肖像的作品内容包括:①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②中央美术学院校园内○3由中央美术学院公共教育部策划或执行的一切活动。

(2)、使用形式 用于中央美术学院图书出版、销售附带光盘及宣传资料。

(3)、使用地域范围

适用地域范围包括国内和国外。

使用肖像的媒介限于不损害甲方肖像权的任何媒介(如杂志、网络等)。

三、肖像权使用期限

永久使用。

四、许可使用费用

带有甲方肖像作品的拍摄费用由乙方承担。

乙方于拍摄完带有甲方肖像的作品无需支付甲方任何费用。

附则

(1)、本协议未尽事宜,经双方友好协商后可作为本协议的补充协议,并不得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2)、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勾选之日起生效。

(3)、本协议包括纸质档和电子档,纸质档—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活动参与者意味着接受并承担本协议的全部义务,未同意者意味着放弃参加此次活动的权利。凡参加这次活动前,必须事先与自己的家属沟通,取得家属同意,同时知晓并同意本免责声明。参加者签名/勾选后,视作其家属也已知晓并同意。

我已认真阅读上述条款,并且同意。

团体参观协议声明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出版授权协议书

本人完全同意《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以下简称“CAFAM”),愿意将本人参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公共教育部组织的公益性活动(包括美术馆会员活动)的涉及本人的图像、照片、文字、著作、活动成果(如参与工作坊创作的作品)提交中央美术学院用作发表、出版。中央美术学院可以以电子、网络及其它数字媒体形式公开出版,并同意编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央美术学院资料库》《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资料库》等相关资料、文献、档案机构和平台,在中央美术学院中使用和在互联网上传播,同意按相关“章程”规定享受相关权益。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活动安全免责协议书

第一条

本次活动公平公正、自愿参加与退出、风险与责任自负的原则。但活动有风险,参加者应有必要的风险意识。

第二条

参加本次活动者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必须遵循道德和社会公德规范,并应该具备以人为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和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

第三条

参加本次活动人员应该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18周岁以上)未成年人必须在成年人的陪同下参观。

第四条

参加活动者在此次活动期间的人身安全责任自负。鼓励参加者自行购买人身安全保险。活动中一旦出现事故,活动中任何非事故当事人及美术馆将不承担人身事故的任何责任,但有互相援助的义务。参加活动的成员应当积极主动的组织实施救援工作,但对事故本身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参加本次活动者的人身安全不负有民事及相关连带责任。

第五条

参加活动者在此次活动期间应主动遵守美术馆活动秩序、维护美术馆场地及展示、展览、馆藏艺术作品及衍生品的安全。活动中一旦因个人原因造成美术馆场地、空间、艺术品、衍生品等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破坏。活动中任何非事故当事人及美术馆将不承担相应的责任与损失,应由参与活动者根据相应的法律条文、组织规定进行协商和赔偿。并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

第六条

参与活动者在参与活动时应当在美术馆工作人员及活动导师、教师指导下进行,并正确的使用活动中所涉及到的绘画工具、创作材料及配套设备、设施,若参与者因个人原因在使用相应绘画工具、创作材料及配套设备、设施造成个人受伤、伤害他人及造成相应工具、材料、设备或设施的故障或损坏。参与活动者应当承当相应的全部责任,并主动赔偿相应的经济损失。活动中任何非事故当事人及美术馆将不承担人身事故的任何责任。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肖像权许可使用协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的有关规定,为明确肖像许可方(甲方)和使用方(乙方)的权利义务关系,经双方友好协商,甲乙双方就带有甲方肖像的作品的使用达成如下一致协议:

一、 一般约定

(1)、甲方为本协议中的肖像权人,自愿将自己的肖像权许可乙方作符合本协议约定和法律规定的用途。

(2)、乙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是一所具有标志性、专业性、国际化的现代公共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与时代同行,努力塑造一个开放、自由、学术的空间氛围,竭诚与各单位、企业、机构、艺术家和观众进行良好互动。以学院的学术研究为基础,积极策划国际、国内多视角、多领域的展览、论坛及公共教育活动,为美院师生、中外艺术家以及社会公众提供一个交流、学习、展示的平台。作为一家公益性单位,其开展的公共教育活动以学术性和公益性为主。

(3)、乙方为甲方拍摄中央美术学院公共教育部所有公教活动。

二、拍摄内容、使用形式、使用地域范围

(1)、拍摄内容 乙方拍摄的带有甲方肖像的作品内容包括:①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②中央美术学院校园内○3由中央美术学院公共教育部策划或执行的一切活动。

(2)、使用形式 用于中央美术学院图书出版、销售附带光盘及宣传资料。

(3)、使用地域范围

适用地域范围包括国内和国外。

使用肖像的媒介限于不损害甲方肖像权的任何媒介(如杂志、网络等)。

三、肖像权使用期限

永久使用。

四、许可使用费用

带有甲方肖像作品的拍摄费用由乙方承担。

乙方于拍摄完带有甲方肖像的作品无需支付甲方任何费用。

附则

(1)、本协议未尽事宜,经双方友好协商后可作为本协议的补充协议,并不得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2)、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勾选之日起生效。

(3)、本协议包括纸质档和电子档,纸质档—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活动参与者意味着接受并承担本协议的全部义务,未同意者意味着放弃参加此次活动的权利。凡参加这次活动前,必须事先与自己的家属沟通,取得家属同意,同时知晓并同意本免责声明。参加者签名/勾选后,视作其家属也已知晓并同意。

我已认真阅读上述条款,并且同意。

讲座活动预约表

姓名:
性别
联系电话:
有效证件类型: 身份证
证件号码:
电子邮箱:

温馨提示

尊敬的观众您好!感谢你参与我们的公教活动,期待您的到来!如因故不能准时参加活动,请发送短信至13261936837(梁老师)取消预约。如连续爽约三次以上,将影响您在我平台快速预约的征信,敬请理解!
快捷登录帐号密码登录
  • 手机号码
    手机号码将作为您的登录账号
  • 验证码
  • 账号
     
  • 密码
可使用雅昌艺术网会员账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