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日下午,由中央美术学院与比利时安特卫普皇家美术学院(Royal Academy of Fine Arts)共同主办的“艺术之桥:从安特卫普到北京,再回来”学生作品联展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是两校首次联合策划的学生创作交流活动,也是安特卫普皇家美术学院360周年校庆全球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展览以“艺术之桥”为主题,旨在链接两校的学术与教育资源,呈现两国艺术高校“和而不同”的精神传承以及对当代文化多样性的阐释和表达。
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高洪,比利时驻华大使馆公共外交参赞冯云汉(Johan Van hove),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林茂,安特卫普皇家美术学院院长、外方策展人约翰·帕斯(Johan Pas),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吕品晶,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中方策展人邱志杰等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央美术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王川主持。
此次展览为双方交流活动的第一阶段,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展览将展至11月12日;第二阶段展览将于2023年11月30日至12月8日在安特卫普美术学院展出。
高洪
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
“艺术之桥”这个主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搭建学校交流平台。我们将以交换对展为平台,加强高水平艺术院校办学经验的交流,共同探索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传统的美院现代发展之道。
冯云汉
Johan Van hove
比利时驻华大使馆公共外交参赞
这次展览活动开启两校交流合作,带来了创造力的多样性,以及未来更多合作的无数可能性,也将为两国间的文化交往注入新的活力。
林茂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此次展览以“快题”的形式进行,作品不强调深耕细作和过多的修饰,但可以明显感受到深度与直接,也包含了学生对这个主题的思考和回应。
约翰·帕斯
Johan Pas
安特卫普皇家美院院长、外方策展人
这是一个全景式、集合式的对展,是关于当下安特卫普美院与中央美院青年艺术家创作的联展,更挖掘了两校在艺术和教育理念的共同点。
邱志杰
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中方策展人
展览由360张A4纸的作品组成,象征着安特卫普美院360年的历史,学生们要抓住转瞬即逝的、低成本的、即兴的创作,再过360年,相信这里面就有一个新的“梵高”。
展览现场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林茂会见比利时驻华大使馆公共外交参赞冯云汉(Johan Van hove)及安特卫普皇家美术学院院长约翰·帕斯(Johan Pas)一行,双方就两校未来深度合作的多种可能和中比文化艺术的交流进行了充分沟通
嘉宾合影
展览作品(部分)
Hansen Karsten Krogh, 2023
Alexandra Duschnat, 2023
Maaike Moyson, 2023
Noée Vaes, 2023
Flora Perrot, 2023
Maria Albores Lojo,2023
Emilia Schupp,2023
Marie Verplancke, 2023
Yuliia Danylenko,2023
Hoyt Zhang, 2023
Helena Berg, 2023
Amanda Niskanen, 2023
比利时安特卫普皇家美术学院
简介
比利时安特卫普皇家美术学院(Royal Academy of Fine Arts Antwerp)由弗莱芒画家大卫·特尼尔斯(David Teniers II)二世于1663年创立,是世界上最早的艺术学校之一。它因其在艺术和时尚领域的著名校友而受到认可。如今,它开设了九个美术和设计专业,并设有一个艺术教师专业。其主校区是安特卫普市中心的一处历史遗迹,拥有约60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除了优秀的艺术实践之外,学校还注重跨学科艺术研究和艺术博士学位。安特卫普美院属于AP应用科学与艺术大学的艺术学部。
展览资讯
艺术之桥
从安特卫普到北京,再回来
联合主办单位:中央美术学院、安特卫普皇家美术学院
承办单位:中央美术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支持机构:中欧经济文化中心(CEECC)、比利时驻北京大使馆(Embassy of the Kingdom of Belgium in Beijing)
丨展览工作组丨
学术主持:约翰·帕斯(Johan Pas)(安特卫普皇家美术学院院长)、林茂(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策展人:皮特·波斯特尔(Peter Bosteels)(安特卫普皇家美术学院)、邱志杰(中央美术学院)
项目统筹:娄雁、王川、卫艳、郑钰垚
展览总监:张子康、韩文超
展览统筹:王春辰、高高
展览协调:胡晓岚
设计总监:纪玉洁
展示设计:保罗-穆勒
设计协助:张良铭
展览时间:2023年11月2日—11月12日
展览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2层A展厅
征稿启示
2023年是比利时安特卫普皇家美术学院建校360年的校庆之年,着眼于与中央美术学院即将开启的全面合作,安特卫普皇家美术学院将与中央美术学院联合策划两校学生的创作交流活动。此次活动以“艺术之桥:从安特卫普到北京,再回来(Art Bridges: from Antwerp to Beijing and back again)”为主题,面向两校在校学生,采取统一规格,限定时间,自由创作的方式,征集作品。两校将各自遴选出360件作品,以对展的方式最终呈现并结集出版。
安特卫普皇家美术学院RAFA学生作品将于11月2日至11月12日在北京展出;中央美术学院CAFA的作品将于11月30日至12月8日在安特卫普展出。
现将展览征稿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联合主办单位:中央美术学院、安特卫普皇家美术学院
承办单位:中国中央美术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二、展览日期及地点
Part1_ RAFA学生作品展
时间:11月2日至11月12日
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2A
Part2_ CAFA学生作品展
时间:11月30日至12月8日
地点:比利时安特卫普皇家美术学院RAFA Lange Zaal展厅
主题阐释:
艺术之桥:从安特卫普到北京,再回来Art Bridges:from Antwerp to Beijing and back again
当今的世界,沟通、理解、对话和表达的重要性一再显现,同时也让我们一次又一次的意识到艺术在超越地理距离,弥合文化鸿沟方面的巨大潜力,这也是艺术之桥的价值和意义。
安特卫普皇家美院是欧洲第四古老美院,并于今年2023迎来了她的360岁生日。欧洲新艺术运动的发起人Henry Van De Velde毕业于此,梵高曾于在此求学并首次展出了他的《向日葵》。建校以来,安特卫普皇美(RAFA)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领军艺术家,其本身就是欧洲艺术发展史的鲜活载体和传奇。
同样,中央美术学院的百年发展历程也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命运紧紧相连。中央美术学院人满怀“艺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信念与情怀,努力审视世界高等美术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建构了多学科、大美术的办学格局,以建设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美术学院为目标,不断开拓新中国美术教育的新天地。
今年,作为安特卫普皇家美院360年校庆最重要的海外合作项目,来自两所极具代表性的国际顶尖艺术学府的学生将立足时代的节点,展开自由的想象,表达对世界的关怀,生命的感悟,并分享对艺术的理解。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展示两校对艺术、教育和当代文化的理解。
一、征稿对象
本、硕、博在校学生(含港澳台学生及留学生)
二、征稿要求
1. 本次展出两校作品采用规定时间,统一命题,即兴创作的方式完成。展出作品统一为A4规格纸质材料,(210x297mm)。创作手法、技术手段和艺术风格不限,要求学生在完成作品但同时认真填写《报名表》。
2. 投稿方式
作品 +《报名表》
点击 参展报名表 跳转小程序下载报名表
递交地点:中央美术学院花家地校区 1号楼3层301办公室(请勿邮寄)
递交时间:工作日上午9:00—11:30
投稿截至时间:2023年11月5日;
3. 同时提交作品电子文件:作品图片+《报名表》发送至邮箱guojichu@cafa.edu.cn;
4. 作品内容要求回应主题,思想健康。作品必须为作者原创,不含有侵犯他人著作权、境内外专有出版权、肖像权、专利权以及其他侵犯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内容。严禁使用高仿、代笔、抄袭他人、复制自己的作品参展。
5. 联系方式:投稿办公室 010-64771356 / 010-64771019
提交作品将由学校统一遴选,最终遴选出360幅作品参展(系列作品将只能有一幅入选)。入选者将需提交高清数字文件以供出版。
本次活动最终解释权归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所有。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 文
宣传部 李标 / 图
宣传部 廖宇/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