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景,情
往返于主客之间
讲座时间:
2024年5月21日(星期二) 18:30-20:00
讲座地点: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报告厅
报名方式:
请扫描上方二维码报名参加讲座
注:受场地限制,讲座对校外公众开放300个名额,先到者优先,请携带身份证原件在中央美术学院北门扫码登记入校;本场讲座将安排交传翻译。
学术主持:邵亦杨(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
主讲人:伊莎贝尔·科纳罗(法国艺术家)
特邀嘉宾:张然(今日美术馆馆长)
圆桌嘉宾
刘商英(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艺术家)
邬建安(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学院教授、艺术家)
耿雪(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师、艺术家)
主办机构:今日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
协办机构: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活动流程
18:00-18:30 活动签到
18:30-18:35 邵亦杨教授开场主持
18:35-18:40 今日美术馆馆长张然致辞
18:40-19:10 艺术家伊莎贝尔·科纳罗创作分享
19:10-20:00 嘉宾圆桌
讲座简介
伊莎贝尔·科纳罗(Isabelle Cornaro)将古典主义风景的二维平面转为三维立体的装置。从父母辈的珠宝开始,她尝试着探索“物”与“景”的概念。她的创作经常超越我们赋予艺术品的传统术语。
伊莎贝尔·科纳罗,Paysages II,2010
例如那些大型装置,艺术家认为它是空间中的一种绘画。而那些装饰性的珠宝、项链、发丝则在艺术家手中构成极其抽象的极简风景。科纳罗对于“景观”的诠释以及对殖民历史的构建最终都回到我们与物体之间的关系。物体是我们自身的延伸,带有感情、记忆、情绪。本次谈话将从科纳罗的创作中对于现成物的运用出发,发掘日常物与当代艺术之间的联系,以及这些联系是如何承载人类情感与历史变迁的。
伊莎贝尔·科纳罗,Savane autour de Bangui et le fleuve Utubangui 10,摄影,35×50cm,2007,该系列作品将于今日美术馆展出
本次活动将汇集当代艺术领域来自不同文化,不同研究及实践背景的艺术创作者、研究者和教育者,从伊莎贝尔·科纳罗的创作出发,围绕艺术与观念的交汇、艺术与艺术史的对话延展至跨文化交流与艺术创作、展览等话题。艺术家身份之外,科纳罗同时也是一位策展人及艺术教育工作者。通过分享和交流,探索当代艺术的多维面向,启发思考,共同探索艺术的无限可能性。
嘉宾简介
邵亦杨,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人文学院副院长, 西方美术史研究负责人,中国美协艺术理论委员会委员,世界艺术史协会委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视觉文化系列执行主编,2003年获悉尼大学哲学博士,曾任墨尔本大学客座教授,在世界艺术史大会,美国美术史年会,做会议主持或发言。2019年获国际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奖。主要著作有:《后现代之后》(2008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穿越后现代》(2012,北京大学出版社),《西方美术史》(2014,北京大学出版社),《20世纪现当代艺术史》(2018/2021),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全球视野下的当代艺术》(2019,北京大学出版社) 《西方艺术:一部视觉的历史》(2022 北京大学出版社),主持翻译《文艺复兴新艺术史》(2024,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伊莎贝尔·科纳罗(Isabelle Cornaro)于1974年出生于法国,在巴黎和日内瓦生活和工作。
她的作品涉及多种媒介,如装置、雕塑、影像和绘画等。在过去的16年里,她一直在探索物体及其自身图像之间的关系,原件和复制品之间的关系。她的研究围绕着物体(特别是装饰性的物件),价值和艺术之间的关系展开。通过对物质象征、知觉经验和复制品等问题的讨论,她也在探索如何将形式和语言转化,例如将一幅古老的大师画作转化为三维装置,将一部电影转化为图谱,或将极简主义的词汇转化为富有更多情感的语言。
科纳罗曾在众多艺术机构举办过个人展览,包括法国塞里尼昂当代艺术博物馆(2019),布鲁塞尔爱马仕基金会(2016),英国南伦敦美术馆(2015),法国巴黎东京宫(2015),英国布里斯托尔Spike Island(2015),瑞士伯尔尼美术馆(2013),法国格勒诺布尔Le Magasin当代艺术中心(2012),法国波尔多地区当代艺术基金会(2012), 德国杜塞尔多夫艺术博物馆(2009)等。
刘商英,蒙古族,1974年生于中国云南省昆明市;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任教于油画系第三工作室,工作生活于北京。
自2011年至今,刘商英先后多次深入西藏阿里、内蒙古额济纳旗、新疆罗布泊、阿尔金山、天山等地进行野外现场绘画项目,持续以创作发生地为单元,先后创作了《玛旁雍错》系列、《胡杨与沙》系列、《荒原计划》系列、《沙子泉》系列、《祁曼塔格》系列、《彩虹》系列、《天山》系列及《花谷道》系列,并将在现场完成的绘画放置在项目现场真实的自然场域中展示,以此来探讨绘画与项目发生地之间的关系。
重要个展包括“在世界之间行走”(西海美术馆,2022)、“谁的绘画”(星空间,2021)、 “生命场”(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红城遗址,2017)、“青山半入城”(常熟美术馆,2016)、“空故纳万境”(中国美术馆,2015)、“浮云”(北京中间美术馆,2013)。
作品曾在海内外重要艺术机构展出,其中包括:广东美术馆(广州,2023)、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北京,2022)、松美术馆(北京,2020)、多利亚潘菲利美术馆(意大利,2019)、保加利亚国家美术馆(保加利亚,2019)、梅格基金会美术馆(法国,2018)、中华艺术宫(上海,2018)、维多利奥美术馆(意大利,2015)、印尼国家美术馆(印尼,2014)、纽约艺术学院(美国,2013)、中国美术馆(北京,2012)、关山月美术馆(深圳,2011)、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2010)等。
此外,刘商英曾参加第3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2023)、首届北京艺术双年展(中国,2022)、2022武汉双年展(中国,2022)、第14届达喀尔非洲当代艺术双年展(塞内加尔,2022)、2021成都双年展(中国,2021)、第4届圣地亚哥双年展(智利,2015)等国内外双年展。
邬建安,1980年生于北京,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邬建安的艺术思辨和视觉创造,核心在于借助那些看似远离今日生活的情境,表达⼈类⽂明历史中永恒的部分,唤醒人内心感受中隐秘幽微却宏大磅礴的潜意识,进而引发对时代和⼈的反思与观照。如著名美术史学者、芝加哥⼤学教授巫鸿所⾔,“他的想象力总在几个维度上同时进行,他的作品也总在几个维度上同时刺激和扩展人们的艺术想象。他游走于文字和图像之间,在抽象与具象之上又加上⼀个叙事维度……他驰骋于古今之间,把当下的⼈们在瞬息间带往诡谲奇邈的洪荒时代。他跨越媒材和⻛格:绘画、雕塑、剪纸、装置提供给他多样的语汇,但同时激起跨界、综合、打乱、超越的欲望。”
2017年,邬建安的作品代表中国参加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近年来,作品先后参加《思维的线索:馆藏中的⾏动抽象》(美国伯克利美术馆及太平洋影像艺术中心,2022)、《超融体:2021成都双年展》(中国成都天府美术馆,2021)、《玻璃应力:未来之窗》(俄罗斯国⽴艾尔⽶塔什冬宫博物馆,2021)、《开物:当代中国的⽇常与想象》(法国⾥尔伯爵夫⼈博物馆,2021)、《生生不息——叙事的⻩河》(银川当代美术馆,2020)、《纸上谈缤》(意⼤利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2019)、《第七届越后妻有⼤地艺术三年展》(日本新泻越后妻有,2018)、《蛇形》(日本东京森美术馆,2019;新加坡艺术科学博物馆,2017)等重要展事,并在北京、上海、⾹港、纽约等地举办多次个⼈艺术展。
他的代表作品进入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波士顿美术博物馆、洛杉矶郡立艺术博物馆、伯克利美术馆及太平洋影像艺术中心、巴⻄奥斯卡·尼迈耶博物馆、澳⼤利亚白兔艺术收藏、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上海星美术馆、日本福冈亚洲艺术博物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康奈尔⼤学赫伯特 F. 约翰逊艺术博物馆等美术馆的馆藏。现代传播集团、汇丰尚玉中心、陈⼀丹基金会,以及爱马仕、迪奥、宝格丽等机构亦收藏有邬建安的作品。
2019年,邬建安入选CCTV纪录频道出品的《中国想象⼒》,这也是他的首部个⼈纪录⽚。他获得的主要艺术奖项包括“2022年度卓越艺术人才奖助”(Asian Cultrual Council 纽约亚洲⽂化协会),(“2018年度40 Under 40亚洲卓越艺术家”(Perspective《视野》)、“2020 Best of the Best年度艺术家”(《罗博报告》)、“2017年度青年力量”(《南方⼈物周刊》)等。
耿雪,1983年生于吉林。2007年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本科毕业,并获学士学位。2014年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导师徐冰教授。现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作品涉及陶瓷、雕塑、绘画、影像等不同媒介。
受邀参加的重要展览包括2019年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2018年第21 届澳大利亚悉尼双年展、2017年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2014韩国釜山双年展等。陶瓷、雕塑、绘画、及影像作品被诸多国内外公共机构收藏,包括中国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河南博物院、武汉美术馆、筑中美术馆、香港 M+美术馆/乌利.希克收藏,英国威尔士国家博物馆、美国威斯康星大学 查森美术馆、韩国光州美术馆、日本濑户美术馆、澳大利亚白兔美术馆、荷兰皇家陶瓷博物馆、 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图书馆、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国家博物馆、澳大利亚动力博物馆等。
影像作品曾入选的电影节展映有“中国动画百年,万籁鸣文献展——中国独立动画电影论坛特别展映”,成都大学美术与影视学院美术馆;11.IZDANJE 25FPS 电影节,克罗地亚;“Here out there”展,芬兰赫尔辛基艺术节;荷兰HAFF 国际动画电影节,荷兰乌特勒支大学博物馆;斯洛伐克ANČA国际动画电影节等。
主编 / 何一沙
责编 / 杜隐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