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首届“青年批评家论坛”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主题为“当下艺术现状之我见”。论坛分为四个部分:“现象观察”、“策展研究”、“艺术批评现状之思”和“艺术批评史学研究”,邀请了来自当代艺术批评、策展、艺术史及艺术市场领域的青年学者和批评家分享他们的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及独立观点。
中央美院美术馆副馆长高高致辞
论坛首先由副馆长高高代表美术馆致辞,她提到,今年新成立的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当代艺术批评与策展研究中心,旨在通过策展、出版和研讨等活动,发挥高校美术馆在实验性和创新性方面的优势,持续推动当代艺术的思考、研究与实践。作为该中心首个研讨活动,首届“青年批评家论坛”希望通过学术交流,激发独立观点的碰撞与交流。
中央美院美术馆副馆长王春辰致辞
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荣誉主席贾方舟致辞
随后,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荣誉主席贾方舟发表了题为《批评的现场和批评的在场——祝贺青年批评家的出场》的祝词。他回顾了批评家的发展历程,强调了不同时代批评家的重要性,并希望未来的批评现场能有更多青年人的参与。贾方舟提出,批评家应具备三种素质:首先是美术史的知识背景,其次是构建自己的理论框架,最后是对当代艺术现实的敏感。他也真诚祝愿,新一代的青年人能继往开来,成为更优秀、更活跃的青年批评家。
// 第一场:现象观察
在第一场讨论中,嘉宾们围绕“现象观察”展开了多角度的探讨。讨论由于洋主持,发言人包括赵炎、李亭宇、徐薇和王基宇,他们从媒体、图像、市场、大众文化等方面发表了看法,代表了当代艺术批评的不同面向。
赵炎以“去物质化”与当代新媒体艺术为主题,从20世纪60年代观念艺术的消解物质性特征开始,探讨了新媒体艺术中身体的去物质化趋势。他分析了艺术理论中的观念艺术“去物质化”问题,提出了媒介视角和身体视角两条线索,并探讨了数字技术带来的虚拟化具身与主体性之间的关系。赵炎认为,新媒体艺术发展过程中“去物质化”的多层次问题,包括观念、技术和身体三个视角,凸显了艺术的主体性和去主体性的问题。
李亭宇讨论了技术图像时代的批评困局,指出在当今技术图像的时代,传统艺术批评的效力正在减弱。他认为批评困局并非仅来自最近的技术媒介的遭遇,而是有其深远的历史根源。李亭宇通过讨论摄影对艺术批评与艺术史的塑造,揭示了批评对象的脱位历史,并提出了当前艺术批评所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徐薇探讨了当代艺术价格与价值的关系,提出价格对艺术“好坏”判断的影响。她指出,当艺术品作为商品交易时,其价格并不完全代表其艺术价值。徐薇认为,艺术价值应从历史、政治、技术和惊奇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而不仅仅依赖于市场价格。她呼吁重新审视艺术品的内在价值,发掘其中的真正宝藏。
王基宇则讨论了公共流量时代人民艺术的五种可能性。他认为,具有公共价值的艺术应能与人民群众直接发生有效关系,而不只是满足于艺术史爱好者的关注。王基宇列举了几种与人民发生有效关系的路径,包括写实、一语双关、脑筋急转弯、大型典礼气氛、可爱的动植物与小朋友以及格斗等形式。他强调,艺术家和艺术机制需要适应新的时代,找到与公众建立有效关系的新方式。
在嘉宾对谈环节中,他们对媒体时代学院式精英批评与大众文化式批评的关系进行了生动的讨论,探讨了不同批评方式的优劣和互补性。谈及自媒体对当代艺术批评的影响时,作为有影响力的艺术自媒体人的代表与学院体系的师生展开了激烈的观点交锋。虽然碰撞的观点不一定有定论,但这样的交流必然产生独特的火花。也正是这种“激荡”为此次论坛提供了丰富而鲜活的视角,推动了对艺术现象的多元化理解。
// 第二场:策展研究
在第二场讨论中,嘉宾们围绕“策展研究”进行了深入探讨,由刘礼宾主持。王丹云首先介绍了以思想为驱动的策展方法,引用第八届横滨三年展为例。她指出,这次三年展反映了知识分子对当代社会和文化的感知、思考和行动方式,尽管这种方法对普通观众的理解有挑战,但它提出了一种新的策展思路,回到现实本身,展示被议题和概念抹去的历史和当下面孔,捕捉真实的超越性力量。这种策展方式不仅深具意义,还为未来策展实践提供了启示。
纪玉洁随后探讨了设计批评在设计展中的作用。她指出,批评性思维已成为当代策展实践的重要基础,设计批评将批评思维、观念与文化、社会、美学等知识体系综合起来,带来了新的思辨空间和实践命题。设计批评不仅促发了策展动机,建构了策展立场,还塑造了策展判断力,成为设计展览策划的核心因素。纪玉洁详细分析了设计批评在展览理念、结构、作品、写作、空间和教育等多个方面的应用,强调了设计批评在策展中的重要价值。
秦晋之讨论了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合法性赋权问题。他从谁是艺术家、如何成为艺术家、警惕来自西方的意识形态话语陷阱等话题出发,分析了市场赋权路径与非市场赋权路径。他认为,当中国当代艺术找到自身发展方向,并厘清其独特性时,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合法性赋权将逐渐摆脱对西方的依赖。中国当代艺术将成为推动世界当代艺术多元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打破现代性和后现代性话语的文化封锁,为“当代艺术”的时间性回归作出贡献。
最后,苏典娜通过2017年纽约图书馆的展览“你说你想要一次革命——记住六十年代”回顾了美国60年代的反文化运动。她指出,该展览通过图像、文本和实物的综合视觉呈现,整体回顾了60年代的“反文化”。策展方将60年代的遗产包括环保主义、女性和少数族裔的法律保护、社会激进主义以及质疑政治领导等方面,并强调这一时代对今日的深远影响。苏典娜反思了上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与文化的变革和动荡,强调反文化运动对当代社会的持续影响。
在嘉宾对谈环节中,讨论围绕行动主义与当代艺术现场现象的联系展开,探讨展览如何面对现实处境、呈现苦难与温度、反思过去的冲突等问题。嘉宾们还讨论了美术馆展览如何为艺术家提供具体帮助,以及文献阅读和视觉呈现的比例关系。他们呼吁更多的批评实践而非单纯的文本研究,强调从文字到实践的重要性,青年批评家应具备批评意识。
//第三场:艺术批评现状之思
在第三场讨论中,嘉宾们围绕“艺术批评的现状”展开了深入讨论,由盛葳主持。林梓、罗逸飞、蔡润玮、邓雅心、蒋苇、朱莉、郑新雅和张骁锐分别发表了见解,探讨了艺术批评面临的困境与机遇、女性主义批评、批评的具象化回归、自媒体对艺术批评的影响等议题。
林梓探讨了艺术批评当前面临失语、缺席和失效的困境。他指出,如果不及时修补,这种困境将引发更大的危机。林梓认为,解决方案在于从批评家到批评人的身份转变,包括艺术批评者的自我定位、批评对象、写作风格和输出形式的改变。他强调应考察流媒体平台,提升其内容质量,并让学院的优秀成果影响流媒体,弥合二者之间的差距。
罗逸飞从2022年成都森美术馆的“别性别”展览出发,探讨了当代女性主义批评。他回溯了女性主义历史,引用了格里塞尔达·波洛克的理论,强调后结构主义为女性主义提供的宝贵遗产。他指出,女性主义应关注父权制下“女性”的预设与现实生活的冲突,直面这些关系而非回避。罗逸飞批评了身份政治中对“性别”的扁平化处理,呼吁女性主义创作一个开放的空间,关注个体性和独特性。
蔡润玮讨论了批评的具象化回归。他认为,批评应有理性价值判断,强调实践者的主体性与批评观的回归。蔡润玮指出,当今的批评被保守派、企业赞助和市场价值驯化,成为一种构建之物。他呼吁批评家主动介入公共领域,通过不同媒介进行批评实验,激活批评的先锋精神,强调批评应保持独立性和创新性。
邓雅心探讨了自媒体对当代艺术批评的影响。她指出,媒介转变和信息爆炸对艺术批评提出了新要求。邓雅心建议建立专业艺术批评平台,聚集专家学者发布高质量的批评文章和视频,维护艺术批评的专业性和学术性。她强调青年批评者的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的重要性,以提升他们的理论水平和批评能力。
蒋苇从艺术批评的危机出发,回顾了艺术史上的经典案例,如杜尚的小便池,探讨了艺术作品与话语实践的关系。她认为,艺术作品在流通过程中不受艺术家话语谱系的限制,而是属于新的话语系统。蒋苇强调,批评家通过话语实践可以赋予作品新的意义,使批评家与艺术家的界限模糊,批评家在诠释中化腐朽为神奇。
朱莉讨论了“泛媒介”浪潮下艺术批评的话语表征与范式转向。她指出,媒介化对艺术批评有双向影响。一方面,严肃批评在传统媒介中逐渐失去读者;另一方面,网络媒体的艺术批评趋向扁平化和印象式。朱莉强调,批评应紧跟时代脉动,避免走向碎片化和平庸化。
郑新雅反思了艺术批评的过度理论化问题。她认为,理论应作为批评的工具,而批评应贴近当下艺术,有一定的理论性和历史视角,同时保持生动和鲜活的感觉。她批评过度理论化的现象,认为这是艺术批评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畸形现象。
最后,张骁锐从林梓、楚思贤对王茜瑶的批评谈起,讨论了批评与“理论—虚构”的关系。他指出,面对新艺术形式,传统批评无力维持其公正性,过度理论化埋没了作品的光辉。他呼吁批评家在市场与创作、知识与感性之间找到平衡,继续在复杂的环境中发挥作用。
在研讨中,参会学者们讨论了学院派与自媒体个体户派之间的矛盾、学术性与短平快批评的冲突、批评理论化的看法及其解决方案。此外,嘉宾们还探讨了批评中批判性的缺失以及批评价值标准衡量等问题。
// 第四场:艺术批评史学研究
在第四场讨论中,学者们围绕“艺术批评史学研究”展开了深入探讨。范晓楠主持了本次讨论,发言嘉宾包括吴晶莹、徐旷之、王志亮、曾小凤、刘白芊和黄浩立,他们分别探讨了前卫艺术、艺术批评杂志《十月》、新潮美术、五四运动语境下的美术批评、极简艺术批评及当代艺术批评的同时代性概念。
吴晶莹以“重释的策略”为主题,探讨了“前卫”概念的历史流变与中国境遇。她指出,前卫艺术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而在中国,前卫艺术与当代艺术的开端共生,带有中国特定的历史演进脉络和20世纪80年代的时代情境。她提出,“中国前卫”的意义在于融合了西方前卫概念的内涵,并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产生了独特的拓展和衍义,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概念,并在其理论框架中生成相应的历史叙事。
徐旷之讨论了《十月》杂志的历史语境、定位及局限性。他指出,近年来《十月》杂志在国内艺术理论界受到重视,但也存在争议。他分析了《十月》杂志在创刊时面临的争议和其在艺术批评史上的重要性,并探讨了其在今天的意义和局限性,认为《十月》的历史定位在理解其现状时具有重要意义。
刘白芊讨论了极简艺术批评的“公众困境”。她指出,极简艺术在20世纪60年代的兴起及其发展成为一场运动,极简艺术批评面临的困境在于批评话语权的博弈和文化症候。她分析了极简艺术作品的定义和批评家对其的标签化,探讨了艺术家和批评家在话语权争夺中的应对策略。
曾小凤探讨了五四运动语境下的中国美术批评史。她指出,美术批评史关注的是对美术创作的认知活动与历程,批评家在不同历史时期对艺术思潮的介入和自觉形成了丰富的批评观念和论争。她以“五四”为起点,提出了五个关于中国现代美术批评的观点,强调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美术批评现代转型的关键作用。
王志亮回顾了1979-1983年新潮美术阶段的艺术理论争论,尤其是关于形式美、自我表现和现实主义的论争。他指出,新潮美术运动是一个活跃的艺术理论和创作实践时期,艺术家和理论家在此期间对西方现代艺术理论和新中国时期主流的现实主义理论进行了深入反思和讨论,为1985年文艺界的百花齐放奠定了基础。
黄浩立探讨了当代艺术批评中的“同时代性”概念。他指出,“同时代性”强调作品与当下社会、文化和政治语境的紧密关联,使得艺术不仅是审美表达,更是与时代紧密相连的社会表达工具。黄浩立认为,当代艺术批评应关注作品与全球性议题的交融,注重多元文化、身份和经验的表达,强调艺术对全球化进程的敏感性和参与性,从而推动对社会议题的思考和变革。
在第四场嘉宾对谈中,嘉宾们探讨了中西方艺术批评的差异。西方的艺术批评和理论研究及时且学院化,而中国在这方面相对落后,批评课程较少,学院化程度不够。此外,西方注重概念的创造和推进,而中国在理论建构方面还有不足。西方的艺术批评、艺术理论和艺术史几乎没有边界,已经融入学术共同体内。此外,嘉宾还就中国在如何界定艺术批评以及中国的艺术批评何时开始等问题发表了观点。
// 总结发言
在论坛的最后,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王端廷进行了总结发言。他首先肯定了当代青年学者的学术素养,但同时,当前论坛呈现出的问题是批评实践的成果和个案研究仍显不足。他回顾了不同代际批评家所面临的问题和困境,形象地比喻批评家为超低空飞行的猎鹰,强调其需要具有发现艺术价值和艺术家的一双慧眼,批评家起到了“初审”作用;而艺术史家则负责确认艺术价值的“终审”阶段。王端廷认为,批评家和艺术家是价值共同体,批评的核心在于艺术现场,批评家应具备发现艺术家的眼光和定义新艺术现象的能力,这是一种责任。同时,他强调批评家需要具备能力、立场和勇气,理论与实践应相互作用,知识与实践需不断磨合。王端廷在最后说到,青年批评家论坛举办的目的是锻炼、扶持和培养未来的批评家,他对青年批评家的未来充满期待,衷心希望论坛能够越办越好,继续“碰撞”,继续“激荡”,在未来呈现出更多鲜活的批评实践成果。
// 精彩问答环节回顾
图文 / 贾浅烦
主编 / 何一沙
责编 / 杜隐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