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30日,“中轴之像——北京中轴线文化主题摄影创作人才培训”结课展开幕式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嘉宾、学员及观众近百人参与。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林茂一早赴现场认真观展,并给予高度赞许。以不同形式参与开幕环节的还有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吕品晶、美术馆馆长靳军、设计学院副院长张欣荣、教务处副处长周岚、中轴线基金会专委会宋慰祖、遗产影像学专家周梅生、人民画报社中国专题图库总编辑吴亮、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张旭、山东艺术学院传媒学院摄影系主任张博晨等。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摄影方向主任、项目负责人林彤教授主持开幕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中央美术学院获批的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北京中轴线文化主题摄影创作人才培训》,将北京中轴线文化主题摄影的创作为导入,以影像展现北京文化整体风貌的摄影创作为案例,组织业界资深专家和学员面对面交流,实地考察拍摄。旨在让学员将文化地理的表述转换为摄影媒介的方式观察和思考。
该项目已于2024年夏季完成集中培训,来自全国18个省区市的30名学员,在酷暑中完成培训和自由创作。参加此次培训项目的学员们的佳作成果汇聚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展览,以此向“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献礼。
美协主席范迪安先生对于“中轴之像”的展览策展表示肯定,并对影像作品的丰富性、多元性、当代性给予认可,鼓励学员们在创意之轴、时空之轴、民生之轴的理念下,持续挖掘和创作。
林茂院长参观《中轴之像》展览
林茂院长参观《中轴之像》展览
林茂院长强调:“在此谨向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表示衷心的感谢!正是有了你们的支持和信任,我们才能够有机会开展这样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艺术人才培训项目。同时,我也要向参与本项目的各位专家学者、老师表示崇高的敬意。从创作实践成果来看,本次参加培训的学员们优质完成了既定任务,达到了培训目的。学员们以摄影为媒介,深入探索北京中轴线的每一个角落,用镜头捕捉那些被时光雕琢的建筑细节,记录那些在中轴线上生生不息的市井生活,定格那些转瞬即逝的光影变化。他们的作品不仅展现了高超的摄影技艺,更深刻地揭示了北京中轴线的独特韵味。”
吕品晶副院长的致辞中指出:“科研是艺术创新的重要支撑,也是推动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关键力量。我们将继续秉持‘尽精微、致广大’的理念,加强科研教学与理论研究的深度融合,推动艺术创作与理论研究的协调发展。林彤教授及其团队的严谨治学使得项目进展顺利,并推动摄影教育在央美科研的画卷中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是双向奔赴的大好事。”
靳军馆长谈到:“展览中的摄影作品,具有非常深入的学术研究和新的当代思考,以艺术的方式对于北京中轴线做出既有经典传统内容又有现代生活场景的影像表达,是城市文化的新景观。在中轴之像的主题下,构成了古今对话不同凡响的创作探索。”
宋慰祖先生说:“通过这些精彩的作品,我们不仅认知了北京城,更解了这个城市厚重的历史文化,也能看到建筑文化的艺术表达。作品为北京中轴线的文化传播,以及国际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靳军馆长在《中轴之像》展览开幕式上致辞
宋慰祖先生在《中轴之像》展览开幕式上致辞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的消息,无疑是对中轴线文化价值的最高肯定,也彰显了此次培训项目的重要意义。我们向中轴线申遗成功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同时大家也对为此贡献一份力量而深感荣幸。”来自山东省高校领域的学员代表张博晨对记者说。
学员代表张博晨在《中轴之像》展览开幕式上发表感言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摄影方向主任、项目负责人林彤教授在开幕式中表示,这不仅是一次展览,更是学员们对中轴线文化深刻理解和艺术感悟的集中展现。通过本次展览,可以看到学员们不仅在摄影技艺上得到了提升,更在摄影过程中经历了一场心灵的触碰与文化的洗礼,在影像艺术创作上实现了自我突破和成长。”
林彤教授主持《中轴之像》展览开幕式并致辞
“一根长达8公里,全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的分配都是以这中轴线为依据的;气魄之雄伟就在这个南北引申、一贯到底的规模。”中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曾感叹。北京中轴线,作为古都北京的文化象征和城市名片,它不仅是城市空间布局的核心,更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交汇点。北京中轴线向北向南伸展几十公里,挺起21世纪中国首都的“脊梁”。中轴线既体现了政权统一、政令贯通的政治理念,也反映了中正顺畅、平衡和谐的社会理想。
中央美术学院作为当代中国艺术教育领域的先驱者和领导者,百年来都致力于打破各门类艺术间的藩篱,培养综合型艺术人才。我们培训的人才除具备过硬的影像技术外,更在项目内提升影像哲学、影像思辨、影像批评以及影像策展能力,完成全方位影像人才塑造。做坚持与时代同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的艺术工作者。
观众观展
文化源远流长,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这条贯穿南北的中轴线上,每一个学员都仿佛成了一位历史的见证者,用镜头捕捉那些被时光遗忘的角落,用光影讲述那些沉默不语的故事。他们并非在简单地拍摄影像,而是在用心地感受古都厚重的文化,用情与历史对话和进行艺术创作。他们的作品中蕴含着对中轴线文化的理解与热爱。影像中的城砖在轻声细语,讲述着它千年的沧桑与辉煌。古老的建筑、繁忙的胡同、宁静的公园......在学员们的镜头下,它们谱写出一曲关于时间、空间与文化的交响乐。
当代影像教育是年轻的,具备当代影像精神的高端人才供不应求。推动社会创新的需求迫在眉睫,新时代呼唤杰出的艺术创作者,央美的新百年计划更是期望通过美育教育培养更多具有文化理想和创造能力的艺术创作实践人才。以影像方式塑造出充满象征意味的空间意象——走向复兴的中国更加开放、自信。
《中轴之像》精装画册封面
与摄影展同期推出的还有由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的《中轴之像》精装画册,是结课展的精品汇总合集,也是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持续传播的重要载体。
愿这条古老的中轴线永远焕发生机与活力,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文化纽带。
| 展览作品(部分)
李梦妧《窗影百年》
廖泽楷《林壑藏风》
廖泽楷《林壑藏风》
林阳《北京中轴线系列景观 凝视的瞬间》
孙茂新《虚幻中轴 京梦之城》之鼓楼、景山、太和殿、天坛、中国国家博物馆
王望《北海消夏图》《京城中轴夜华章》《中轴传承·党史辉煌》《中轴集锦图》
魏航《紫微耀文光》之天坛、午门
熊力波《夜中轴》之景山、永定门、正阳门箭楼前、钟楼
许晓宁《古韵今风之鼓楼》《古韵今风之天坛》
张博晨《新京师生春诗意图》
赵敦《九宫九色》之五、六、八
▔▔▔▔▔▔▔▔▔▔▔▔▔▔▔▔▔▔▔▔▔▔▔▔▔▔▔▔▔▔▔▔▔▔▔▔▔▔▔▔▔▔▔▔▔▔▔▔▔▔▔▔▔▔▔▔▔▔▔▔▔▔▔
中轴之像——《北京中轴线文化主题摄影创作人才培训》结课作品展
展览时间:2024年11月30日—12月22日
展览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一层弧形阶梯
主编 / 何一沙
责编 / 杜隐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