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运生是20世纪中国画坛的一个传奇,从天才学生到蜚声海内外的著名艺术家,从旅居海外到归国投身中国传统造型研究,作为中央美术学院培养的优秀艺术家,他的才情被许多人欣赏,总能够引起画坛的关注。更为可贵的是,他的艺术又总是不拘泥于一种形式,而有着不断否定、不断开拓的顽强生命力。张仃曾言“袁运生是个真诚的艺术家。从青年时代起他个人的命运便十分坎坷,但他却总是关心人类的命运。”
“纵浪大化——袁运生与壁画梦” 于9月15日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三层B展厅开幕,本次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承办,展览是袁运生首次在母校举办回顾性大型展览,展出作品80余件。
本次展览的主题“纵浪大化”来自于陶渊明的千古名句“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也来自于袁运生2011年创作的生平最大幅壁画《纵浪大化》,这幅作品也是本次展览最具分量的核心作品。“纵浪大化”就是袁运生先生人生态度的一种写照,袁运生“痴情”于艺术,奋斗于艺术之海,自青年时代就有着自己的坚定理想和信念,不论争议与否,都很难动摇他的决心。
这是一种什么样理想?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艺术家?策展人希望用作品、文献和自述文字,在展览中为观众解答这一问题。
本次展览的主线是袁运生一生创作历程中最为核心的命题——壁画梦。这是他在中央美术学院读书期间树立的梦想。导师董希文推崇敦煌,钟情于壁画,曾言“一笔负千年重任”。在他们心中,壁画不简单是一个画种,也不简单是个人的梦,而在于壁画有能力唤醒中国传统文化中所积累的巨大财富,是一种能够引导中国文化复兴并立于世界艺术之林的方式。“中国传统文化,它在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文化遗存,对我来说,是无尽的宝藏,是艺术精神和语言的源头活水。它也许是来自中国人的生命理想和思维方式。”年轻的袁运生在导师的影响下开始了自己的“壁画之梦”,他直面历史的机遇与挫折,真诚地追寻自己的理想。而这梦一做就是60余年。
壁画贯穿于袁运生的艺术历程,展览将他在人生的四个时期创作的《水乡的记忆》《泼水节——生命的赞歌》《红+蓝+黄=白?——关于中国的两个神话故事》《世事万变不拘》《纸醉金迷》《夫子琴思》《纵浪大化》《夸父逐日》《共工触不周山、女娲补天》九幅节点性的壁画作品或其图像,汇聚一堂。“初试壁画”“壁画梦与中国魂”“躁动的中国心”“魂兮归来”四个板块将袁运生的艺术历程进行了有效梳理和划分,构成展览的主体叙事框架,同时展出各个时期的代表风格作品,共展出作品80余件,向观众立体的展现袁运生艺术历程的脉络和风格变化。同时,展览注重挖掘艺术家创作过程中的思考,精选了袁运生重要的艺术观点与作品对照展出,使观众更能体会艺术家创作背后的精神力量。
本次展览多件重要作品和文献为首次发表,对于我们了解艺术家提供了更多的线索,从展览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优秀艺术家的成长之路,看到袁运生在艺术创作中对于生命价值的关怀,看到袁运生在艺术探索中的前瞻性思考。
值得一提的是,袁运生先生对母校中央美术学院有着深厚的感情,本次展览他将标志自己壁画梦开始的毕业创作《水乡的记忆》一作的未完成第一稿和他生平最大的壁画作品《纵浪大化》(6米×18米)一同捐赠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板块一:初试壁画——水乡的记忆
1962年,我的毕业创作《水乡的记忆》,可以算是我的第一张壁画稿。
那年春天,有两个幽灵徘徊在我的心头:一个是敦煌,我刚刚从上海连续看了十天大规模的敦煌展;一个便是陈老莲的博古叶子。春节前后,我用白描临摹了一套48张。为了消化它们,我来到苏州郊区的角直镇。
这是一座古老的小镇,有着浓厚的江南水乡特色。人们,尤其是妇女的衣着与环境十分和谐,一切,都透着古老文化的影子。镇里小河的岸上常有石块伸向水面,那是为来往支系船绳用的,不单有孔,还有浮雕的纹样。小舟往来,我坐在岸边,身边放一小袋炒面,一瓶墨汁勾画着,感到十分亲切和喜悦。
......
这次创作对我最大的启发是什么呢?我想,因为我曾经不辞辛苦地画了两个多月的写生,充实了自己,因而换来作画的信心。不用模特儿,我感觉更自在,连写生也放到一边去,结果却比写生更接近我的感受。可能,这就是真诚的力量。不久,批评我的文章登在杂志上,说这张画里的人被丑化了,我不禁哑然。也许,我丢掉真诚,就会取得赞美。此后,为了坚持艺术中的真诚,十几年一事无成。非但一事无成,听批判成了家常便饭。
——袁运生
板块二:壁画梦与中国魂——《泼水节——生命的赞歌》
《泼水节——生命的赞歌》是我的第一次壁画实践。去年[1] ,几位朋友为我提供了一个好机会,可以去西双版纳及临沧傣族地区生活几个月。从东北到西南,行程万里。而最令人兴奋的是奇妙的西双版纳和傣族人民的美。我不得不压抑住兴奋,凝聚自己的感情,用更缓慢作画的办法来更精确地保留我的感受。我不断在自己的心中,也在画里设法塑造我的西双版纳。丰富的、浓郁的,充满生命的又很整体的植物群形象,以及单纯的、多姿的、质朴的、爱美的傣家妇女的形象,构成了我的西双版纳总的形象。这是一个既丰富而又单纯的线条世界——柔和而富有弹性的线条,挺拔、秀丽的线条,也有执着、缠绵、缓慢游丝一般的线条。
傣族是一个善良而又热情奔放的民族,有名的傣族民间传说记载在古老的贝叶经里,被傣家人视为珍宝。它结聚着这个热带民族烈焰一样的感情、自由奔放的想象、明晰纯朴的哲理。每个故事都善恶分明,追求爱情、自由、幸福是最常见的主题,还有为民除害的英雄,饱经忧患、坚贞不屈。有一个关于泼水节来源的传说,特别吸引我,深化了我对于这个爱美的民族的认识。
当我接受首都机场的壁画任务时,我想到的唯一题材便是泼水节。在一幅27米宽、3.4米高德巨大墙壁上,画一幅赞颂傣家人的精神、情操的壁画,对我来说,真是如梦一般美好的事。
——袁运生
板块三:躁动的中国心——用线条和色块去符号生命价值
艺术的抽象性,首先是线条的抽象性。这正是东方艺术的特征。独立的线在世界上是不存在的。为了这一点,西方艺术吃了很大的亏。直到二十世纪,由于西方艺术家受到东方艺术的启发,对线条与色彩作了重新认识,才有现代诸流派的革命性变革。对作为精神世界的表现对线的重视.实际上是通向表现个性的最重要的认识上的飞跃。当然,还有色彩。而线的本质是抽象的,这是它的独立的个性,人们在现实世界里只能感觉到线的存在,而找不到它的实体,当它上升到主要的艺术表现手段时,艺术表现上的飞跃就是必然的了。东方艺术里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书法艺术,它是独立的抽象的线的艺术,书法与绘画在东方分了家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近百年觉醒了的西方,却在拼命寻找绘画艺术的抽象的发展。这个现象从侧面对我们是有启发的,我们现代艺术的发展也应当可以从祖先流传下来的伟大书法艺术的宝库里,吸取更多的营养,结出新的果实。
——袁运生
艺术的综合将产生综合的艺术,我们的艺术的触角,应当伸向过去,伸向世界,也伸向未来。要发展未来,必须努力去丰富自己,应当吸取的东西实在太多,我们继承的传统实在太狭窄,我们熟悉、认识的世界更是狭窄。
——袁运生
板块四:魂兮归来——中国传统造型艺术与其教育体系
艺术的抽象性,首先是线条的抽象性。这正是东方艺术的特征。独立的线在世界上是不存在的。为了这一点,西方艺术吃了很大的亏。直到二十世纪,由于西方艺术家受到东方艺术的启发,对线条与色彩作了重新认识,才有现代诸流派的革命性变革。对作为精神世界的表现对线的重视.实际上是通向表现个性的最重要的认识上的飞跃。当然,还有色彩。而线的本质是抽象的,这是它的独立的个性,人们在现实世界里只能感觉到线的存在,而找不到它的实体,当它上升到主要的艺术表现手段时,艺术表现上的飞跃就是必然的了。东方艺术里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书法艺术,它是独立的抽象的线的艺术,书法与绘画在东方分了家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近百年觉醒了的西方,却在拼命寻找绘画艺术的抽象的发展。这个现象从侧面对我们是有启发的,我们现代艺术的发展也应当可以从祖先流传下来的伟大书法艺术的宝库里,吸取更多的营养,结出新的果实。
——袁运生
艺术的综合将产生综合的艺术,我们的艺术的触角,应当伸向过去,伸向世界,也伸向未来。要发展未来,必须努力去丰富自己,应当吸取的东西实在太多,我们继承的传统实在太狭窄,我们熟悉、认识的世界更是狭窄。
——袁运生
我深信,当我们真正研究古代艺术之后,再回味现代艺术之所以追求,也许能找到一个共同的基础,也许会认识到现代艺术的追索与我们在本质上相去并不很远,并且可以从中得到必要的启示。那时,将出现一种、十种甚至一百种重内容的素描,重情感的素描、重精神的素描。
追索民族艺术的真精神。才是所谓继承传统的实质。其他的一切,都不在话下。魂兮归来。
——1982 袁运生
2023-09-14
2023-09-16
2023-09-25
2023-09-27
2023-10-06
2023-10-09
2023-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