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2日如约而至的“跃然纸上的童话世界”儿童绘本故事工作坊活动顺利举行。作为“德国8”系列展览之一,基于“艺术之规——德国当代艺术”展览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展系列公共教育活动。以德国童话故事为背景,引导小朋友们发散思维,感受源自生活的艺术,以一种崭新的形式呈现童话、以一种创新的思维理解艺术,在寓教于乐中加深对德国8展览的认知。
如何以儿童角度解读作品,让孩子们了解德国文化的同时,以艺术工作坊的形式呈现,此次活动为受众讲述德国童话,并带领儿童们现场制作独一无二的立体书。活动伊始,两位来自中央美术学院绘本工作室的研究生王宇葳、冯子熠担任工作坊导师,他们绘声绘色为在场的小朋友们讲述了两篇德国格林童话故事,分别是《花衣魔笛手》和《不莱梅的音乐家》。并于屏幕上展现了国际安徒生大奖获得者茨威格·莉丝白所绘的故事插图,使小朋友们在感受德国童话的魅力的同时也打开了自己创意与想象的匣子。被激发起兴趣与好奇心的小朋友们,纷纷表达了自己想法与理解。
活动的主体环节在于实践,在实践中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与开放性思维,使其在不知不觉中融入童话,融入艺术,获得艺术的体验感。在自主制作创意绘本“翻翻书”和“折折书”的过程中,小朋友们在导师的指导下,在家长的协助下,充分利用提供的各种材料,全神贯注的制作自己独特的作品,放下拘谨,大胆想象,将自己新鲜的想法付诸实践。
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它们的作品新奇而富有创意,有的表现自我关系,有的展现生活百态,有的则以即将到来的万圣节为主题,表达情感,极富趣味。孩子们往往对事物有着最为直接和单纯的理解,因而由孩子们的作品中,我们感受到的是直接而纯粹的情感表达,同时在导师和家长的引导下处处彰显创意。
本次活动在趣味性与实践性方面无疑都取得的很大的成功,以绘本形式为媒介使儿童更好的接受艺术、理解艺术,同时真正践行艺术的生活化、大众化。恰当的艺术启蒙将协助孩子叩开创新思维的大门,期待孩子们能够通过中央美院美术馆的公教活动发现自我,激发创新,体验艺术的精彩魅力。
记者(以下简称记):两位老师之前也参与过儿童工作坊的公教活动,这次的身份从绘本工作室本科生转换成研究生,身份的转换是否带来心态上的不同?
冯子熠(以下简称冯):上一次活动是在毕设期间,当时的活动是以手工的形式结合了毕业设计中创作的人物形象来进行的,相比之下这一次活动对内容考虑的更加用心,这次的主题涉及到德国童话,有更丰富的主题性。给孩子们讲述的童话其实有很深的寓意,挑选故事的时候我们也进行了更深入的思考,刻意避开了广为人知的哪些故事。而这两个故事《花衣魔笛手》《不莱梅的音乐家》从故事情节到画面细节都非常丰富,而这些故事则更能带给孩子们思考,启发孩子们创作的灵感。
记:相对于上一次的活动,这次在德国8故事会的活动形式有更进一步的创新吗?老师们尝试以怎样的方式来让这次活动变得更好?
王宇葳(以下简称王):上一次活动是简单的手工课,是把我们的毕设形象用泥塑做了些简单的小人。二者的共同之处还是以孩子们的开心快乐为主,努力营造轻松的氛围,以通过故事引入手工的方式上课。不同之处则在于这一次我们更注重让孩子们自己去讲述。今天课程的载体――“翻翻书”和“折折书”这种形式,表面上看是一个“小玩意儿”,但实际上是潜移默化的在把孩子引向一个自己创作的工具媒介。孩子们通过努力看到自己创作出来的作品是非常有成就感的。最后的收获和单纯做手工课是不一样的,这种形式不光锻炼了手工能力,更是对孩子们讲故事能力和想象力的培养。
记:通过这次的活动,老师想要传递给孩子一些什么样的理念?这次活动隶属于德国8展览下的故事会环节,借力美术馆的公教活动,在公共教育方面想给更多的社会公众传递些什么?
王:整个德国8系列展览其实是挺学术的一个展览活动,基本都针对专业学习艺术的人,但是对于这次美术馆这个只是针对孩子的故事会系列活动,我觉得挺惊喜的。而这次我们的活动也是和德国的文学艺术紧密相关的。
在公共教育方面,我们发现一些没有从事艺术的家长他们都加入进来以后,会觉得以前看来可能很学术的“德国8展览”并不是对普通人,包括孩子拒之千里的。它会让每一个人都能以不同的角度和形式融入到德国8系列的主题活动里,每个人的收获也都是不一样的。
记:在艺术创作中强调对于生命的体会,强调对生命精神的体验,您认为在绘本创作中,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向孩子们更好的传递艺术(绘本绘画)的精神?
冯:这一次是以绘本的形式渗入的,而绘本本身就更贴近于孩子,其实绘本对于小孩子的美术教育能发挥很重要的作用。比如说,这一次他们看到的绘本的作者也是获得了安徒生终身成就奖的作者,我们可以慢慢通过绘本的这种方式,也会进行一些熏陶。
我观察到有些小朋友是学过美术的,有些也没有学过,但他们都可以参与到这次活动中来。其实孩子本身就是一个讲故事的人,他比成年人更会讲故事,也许是用图的形式。这次活动中看到一些孩子一拿起笔其实他讲述的过程是非常顺的,因为他脑子里全都是这种故事,还没有什么顾虑。而我们其实只是去给他一个开端,给他一个理由让他去开始这件事,我觉得所谓的绘本精神和创作精神这些东西,我们都不需要灌输给孩子,他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用画讲故事让自己开心,我觉得这就已经非常圆满了。
记:对于这次活动,在孩子创作的作品中有留下深刻印象的吗?对这次活动的结果有什么评价?
王和冯:有的。有个孩子的作品画面构成非常简单可能只有两条鱼和石头而已,但他可以用这么简单的元素讲一个很圆满的甚至最后还有点小哲理的故事,就感觉特别惊喜。其实这次我们并没有一个特别明显的主题,小朋友们画什么都可以开心就好,有些孩子他自己就是他会他会脑子里会有一个逻辑在,甚至有孩子说“老师,你看这个是有空间的”当时就很惊讶,因为哪怕是成年人可能都不会考虑这么多,但孩子们他会觉得这是一个平面,他会觉得是不同的空间,我就觉得其实孩子和成人并没有什么区别。整体印象其实就是每个孩子都有丰富的想象力每个孩子都有不一样的主题,我们感到非常惊喜。
曹珺滢/文
陈宏/采访
费越 许格/图
2013-12-22
2016-05-01
2017-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