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美术现代性的两种叙事——以“先驱之路:留法艺术家与中国现代美术(1911-1949)”展为例

2019-06-04 2868看过

本文是“先驱之路:留法艺术家与中国现代美术(1911-1949)”展策展理念的深化,旨在研究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美术转型的历史节点上,那些选择了将中国美术由传统走向现代的发展之路的留法艺术家们。无论是倾向于西方学院派古典主义、写实主义、现实主义的“科 …
更多

交困的意图——关于第三届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的策展思考

2019-05-29 10299看过

如果说,一个展览是通过提问去寻找答案的话。那么,“混合的公共性与私密性:第三届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需要给观众提出的问题是什么呢?在我看来,本届双年展是在围绕一个贯穿摄影发明至今,不断缠绕并裹挟其中的问题——公共性与私密性之间及其含混复杂的暧昧关系。在 …
更多

1989“中国现代艺术大展”研究(节选)

2019-05-21 16709看过

1989年2月5日上午9时,“中国现代艺术大展(China/Avant-Garde)”在北京的中国美术馆宣布开幕,展览海报上的“不准掉头”标志十分引人注目。在将近半个月的展出时间中,“85美术新潮”以来全国各地的186名艺术家在这里展出了297件作品 …
更多

双年展无界限?

2019-05-20 2111看过

我对双年展主题及其参与者的国籍隶属关系的兴趣,可以追溯到2004台北双年展(这是在该城市举办的第四届),我对策展产生极大兴趣也是从那里开始的。我等了三个多小时,最后和这届双年展两个策展人之一的芭芭拉·凡德林顿(BarbaraVanderlinden, …
更多

皮相之下,浪潮之巅:多线索视角下,谈马克·奎恩的创作思维

2019-04-23 25567看过

《皮相之下》已然接近尾声,这场展览精选了马克·奎恩(Marc Quinn)不同创作节点的作品,将艺术家的多条创作线索混置其中,彼此相交,延展,由此而生的复杂性,同样是展览中引人深思的部分。在皮相之下似乎仍存有未知的境地,它们隐匿在不同线索之间微妙的关 …
更多

冻结你凝视的目光 | 布鲁诺·瓦尔波特的雕刻魔力

2019-03-15 5224看过

布鲁诺·瓦尔波特以一种神秘的方式,成功地给自己的人物赋予了一种情感距离,由此使人物躯体摆脱了雕塑材料,并且以现实主义方式创造了一种形而上的存在所需要的空间。其结果就是一种力,一种可供移动腾挪的空间,使观赏者可以体验一场沉默的自我邂逅。 …
更多

“周吉荣&叶南:天人之际”策展人语

2019-03-12 6616看过

每位艺术家的叙事模式和其“时空观”密切相关。时空的选择注定了他的视野和立基点,还有观察视角和表现方法,题材和语言在作品中汇集,成为“他之所以是他”的特征。 …
更多

“林岗:写·生”策展后记

2019-03-11 3216看过

我们截取了林岗先生90余载艺术历程中的写生与抽象作品,捕捉其中艺术家对形、对色、对客体世界、对自我内心的探索中那些暗藏在画面背后的不变追求。我们更试图通过展览空间、色彩、排布上的对比,构成一个更明确、更直击绘画本身的展览。 …
更多

临近尾声,再谈“留法大展”的策展结构 | 深读“留法大展”

2019-03-07 3752看过

留日、留法,以及后来的留苏,这三条留学线路,是中国艺术迈向现代性过程中的三个朝圣地。如果说“留日”是中国步入正规美术教育的开始,“留法”则奠定了中国现代美术发展的体系格局。"留法大展"回溯这段轰轰烈烈的留法历史,以及对中国艺术的现代进程带来的影响。 …
更多

深读“留法大展”之:群体之光与个体温度

2019-01-26 21875看过

2019年伊始,令人期待的“先驱之路:留法艺术家与中国现代美术”大展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这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展览,观众第一次得以通过绘画原作看到这些艺术家以群体面貌亮相。展览给人的初印象是,作品风格多样。当真正看到这个展览,会发现,此次呈现的 …
更多
快捷登录帐号密码登录
  • 手机号码
    手机号码将作为您的登录账号
  • 验证码
  • 账号
     
  • 密码
可使用雅昌艺术网会员账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