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读展|“包豪斯一百”——文化项目及其展览“BAUHAUS IMAGINISTA”

2021-05-18 13921看过

我们通常所说的“包豪斯”,是一所于1919年在德国城市魏玛成立的学校,最早的校名为“国立包豪斯(Staatliches Bauhaus)”。其创始人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以更新社会和培养新人为目标,希望将包豪斯建设成为一所 …
更多

读展|作品、设计与空间——评“克里斯汀·迪奥:梦之设计师”展

2021-05-14 12615看过

​此前在龙美术馆展出的“克里斯汀·迪奥,梦之设计师”(Christian Dior:Designer of Dreams)大展是时尚品牌迪奥(Dior)成立七十周年大展,也是继巴黎、伦敦的同名展览之后,迪奥规模最大的回顾展。2019年2月1日,伦敦V …
更多

读展|展览的主流叙事与对主流叙事的挑战——以第三届CAFAM双年展为例

2021-05-10 12273看过

美术馆中的展览一般包含两个部分:策展人对展览主题的提炼、围绕该主题的实物作品和文献附着,有些展览还会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对主题或艺术家的评判观点,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展览的主流叙事。这样的叙事系统一方面保证了展览结构的稳定性,但另一方面它也使得不少展览呈现 …
更多

读展|展览的视觉延异——“文献展的神话”展览设计思考

2021-04-28 21271看过

今天,一个充满勃勃生机的展览时代,策展与设计的“协商”与“博弈”在展览中越来越起到主导性作用,并逐渐引发展览功能的转向:从感受艺术、认知艺术,逐渐延伸至引导公众去理解和思考艺术本质、哲学议题、社会问题及文化发展等,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和改变着当代艺 …
更多

读展|分裂与重整

2021-04-13 19329看过

《重整:德国艺术立场》主要展出了1945年后涌现于国际舞台的一批重量级德国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 A·R·彭克、约尔格·伊门多夫、马库斯·吕佩尔兹、乔治·巴塞利玆和佩尔·柯克比。同时也回溯了几位出生于19世纪末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德意志现代艺术先驱 …
更多

读展|叩问当下——“融汇:国际艺术与文化”展的观看与对话

2021-04-07 18937看过

策展人米格尔·贝纳维纳斯(Miguel A. Benavides)坦言:“每一位参展的艺术家,其作品都具备信息丰富、令人兴奋、发人深省的特点,同时作品自身所携带的文化价值可以引发作品与观众之间开放性的对话交流”。 …
更多

读展|时间的琥珀

2021-04-02 11411看过

​“隔离期间,当时间近乎静止,当死亡充斥周围,是美拨动了多数人的心弦。自然之美,是和风轻拂下树叶的微微颤动,美是对生命以及我们蜉蝣般存在的认知。”英国艺术家施拉泽·赫什阿里(Shirazeh Houshiary)在9月12日至10月24日于上海里森画 …
更多

读展|深读“留法大展”——群体之光与个体温度

2021-03-30 13410看过

2019年伊始,令人期待的“先驱之路:留法艺术家与中国现代美术”大展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这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展览,观众第一次得以通过绘画原作看到这些艺术家以群体面貌亮相。展览给人的初印象是,作品风格多样。当真正看到这个展览,会发现,展览组织者 …
更多

读展|桃李树下桦烛芳:关于李桦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纪念展的策展思考

2021-03-25 4363看过

作为现代中国版画的开拓者、系统建构者与德高望重的艺术大家,李桦先生是他那个时代具有多重意义的角色。先生生前办过许多次个展,但主要集中在其青年时期,晚年及去世后并没举办过完整历史序列的大型回顾展。对于这位版画界的泰斗来说,这种现象与他的历史地位显然是很 …
更多

读展|生命、警讯与语言变革——“王璜生:呼/吸”展的多重意象

2020-12-01 1760看过

“王璜生实现了一次重大的艺术蜕变,他把这些许多是以假借的材料构成的作品,在一个复杂的空间场域里加以重新组合,构建起了一种新的现实,既超越了实有其事的现实,也重构了一个与因疫情这一突发事件所生成的心理现实更为一致的现实。它由艺术家的强烈现实感引发与引导 …
更多
快捷登录帐号密码登录
  • 手机号码
    手机号码将作为您的登录账号
  • 验证码
  • 账号
     
  • 密码
可使用雅昌艺术网会员账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