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安尼施·卡普尔的分层宇宙

2020-04-30 32800看过

安尼施·卡普尔是当代著名的艺术家,他之所以闻名于世是与他在世界各地的公共艺术作品密切相连的。对于中国读者,这是一个有趣而值得思考的艺术家及其现象,甚至他的意义超越了具体的作品。 …
更多

美术馆,他们来了

2020-04-30 2393看过

美术馆博物馆公共艺术教育受众中,青少年一直是教育的焦点和重点,但本文从人群数量、社会角色以及社会现象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成人群体当前更应得到关注。实现全民美育的目标,让这个群体走进美术馆是十分重要的,也是一个有待探讨的新课题。 …
更多

读展|策展是理解的艺术

2020-04-29 3802看过

策展其实就是科研在美术馆的延伸。 …
更多

对徐悲鸿两幅早期写生作品的考辨——兼谈美术馆加强辨析和典藏教材性作品的意义

2020-04-29 13771看过

论文基于徐悲鸿与王临乙的师徒关系,从考辨中央美院美术馆和徐悲鸿纪念馆藏徐悲鸿两幅早期写生作品入手,辨析作者归属,匡订创作年代,强调其在师徒教学中作为“教材”的属性和作用,重新复苏了其与相关藏品原有的教学事实与逻辑,从而揭示了看似简单的写生藏品所包含的 …
更多

为什么故事总是可以有两种讲法?

2020-04-26 3152看过

“原文”、“原作”和“原文化语境”,对于精深的学术研究而言仅仅是一小步,对于“走出编译状态”而言却是一大步。走不走出这一步,不是能不能,而是愿不愿意的问题。后者对于中国的西方艺术史研究而言至关重要。中世纪法国的修道院院长夏尔特的贝尔纳有一句脍炙人口的 …
更多

冯法祀《开山》再认识

2020-04-25 13608看过

《开山》作于1944年,高278厘米,宽203厘米,创作历时近一年。其尺幅之大、耗时之长,在冯法祀40年代“急行军”式风格为主的作品中是少见的。然而就是这样一幅珍贵而特别的油画,自问世以来却被长期忽视,鲜有人提及。 …
更多

观念之后——体制批判的三次浪潮

2020-04-25 6463看过

文章主要回顾了西方20世纪60年代以来被称为“体制批判”艺术实践的三次浪潮。从麦克·阿舍等艺术家的第一波创作高峰到“信息社会”时代的菲利普·穆勒、马克·迪翁等第二波艺术家的实践,以及以安德烈·弗雷泽为代表的第三波“体制批判”艺术家的创作与写作,从而观 …
更多

云上对谈:疫情时期的美术馆

2020-04-24 15824看过

“数字美术馆”是社会发展提出的问题,而不是有人刻意地要去做。因为我们现在已经进入到一个数字化的时代,需要数字化的手段,包括虚拟空间的出现。当然,“虚拟空间”的概念比“数字”概念还要大,我想在这一点上,我们每个人都还要去体会,体会时代发生的巨大的变化。 …
更多

读展|从“历史的温度——中央美术学院与中国具象油画”展说开去

2020-04-23 5820看过

从现实角度来讲,此次展览的理念、叙事都有巨大意义,但展览本身也存在细节上的不足,反映出我国大型展览组织、呈现方面面临的问题。另一方面,展览在呈现央美百年油画发展面貌的同时,也引发我们对中国油画现状的反思。 …
更多

再现与“视觉的双重性”——贡布里希的错误与沃尔海姆的建树

2020-04-20 9012看过

英国著名哲学美学家和为“极少主义”命名的艺术理论家理查德·沃尔海姆,在其《艺术及其对象》这部名著中,批驳了艺术的“再现”或者“再现性属性”(representational properties)的缺失。对“再现”的反思,沃尔海姆将火力集中在“错觉论 …
更多
快捷登录帐号密码登录
  • 手机号码
    手机号码将作为您的登录账号
  • 验证码
  • 账号
     
  • 密码
可使用雅昌艺术网会员账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