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hibitions and Events-News

Focusing on important exhibition and activity info of CAFA Art Museum, and updates the latest news of international museum industry.

2023中央美院毕业季丨本科生毕业展来啦!

2023-05-18

夏日又至初夏的阳光微热的风盈盈的雨 阳光、空气、雨和着美院的风蔚然生成你的主场 课堂、画室、图书馆、操场校园时光帧帧闪过艺术的青苗蔚然生长 今夏的你依如夏花般灿烂这一刻是属于你的我们相约5•20一起来吧——让青春尽情绽放!2023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季于5月1日正式启动。研究生毕业作品展已于5月15日收官,展览期间,观众如潮。5月20日,2023中央美院毕业季另一场核心大戏——本科生毕业作品展即将启幕。2023中央美术学院本科生毕业作品展将分为两个阶段展出。第一阶段将于5月20日-6月2日开展,展出中国画与书法学院、版画系、雕塑系、设计学院、建筑学院、人文学院毕业生作品。第二阶段将于6月7日-6月20日开展,展出油画系、壁画系、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中法)艺术与设计管理学院毕业生作品。第一阶段本科生毕业作品展,参展本科生共429人,展出作品涉及绘画、雕塑、设计、建筑、美术史论等多个领域,作品分布在美术馆、石膏馆。2023中央美院毕业季宣传片预约看展预约通道已经开启,观众可通过“央美美术馆”小程序或“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微信公众号进行预约购票(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官网购票说明)。每日观展名额限量,约满为止。预约时均需使用有效证件进行实名预约,每人当天只能预约一次,预约成功后,观众按预约时间到场,毕业季期间,在中央美术学院北门刷身份证验票进馆。开馆时间:9:30-17:30,毕业季期间周一不闭馆。2023中央美院毕业季研究生毕业作品展回顾↓↓↓毕业季设计总监:宋协伟视觉设计:巩毅 张凯航 王铭阳空间设计:沈星逸视频制作:常雨晴 刘志琪 赵致远本期编辑丨赵晶 孙文
More

蔚然生长 · 研究生院|2023中央美院研究生毕业展回顾

2023-05-17

丨毕业寄语丨美术学院的作风,从来都是最深沉的热爱,最深厚细密的传统研究,最巨大的工作量,最挑剔的品质要求,最精微敏感的发问,和对于最复杂和艰难任务的担当。祝福诸君永远保有这一颗赤子之心,让你的一生永远沐浴在艺术的光芒中,让你的创造力源源不绝。一一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邱志杰 培目极四海,通变古今之人。  育人格健全,精神丰满之材。一一研究生院院长陈琦培养“艺理双修双通”,符合新时代发展的新型高端复合型艺术人才!一一研究生院书记兼教学部主任葛玉君丨研究生院介绍丨2016年研究生院正式挂牌,标志着中央美术学院成为国内首家成立研究生院的专业美术学校。研究生院兼具行政和教学双重职能。设有培养办公室、学位办公室、教学质量监管中心、教学部等部门。研究生院的主要职能是整合学院优势研究生教育资源,集中优秀的师资队伍,合理化学科方向,建立完备且可持续发展的学术体系。在继承美院优秀教学传统,保持既有高精尖学科优势的基础上,打破专业壁垒,实现顶尖教学资源的开放与共享,推动高层次艺术人才的培养。截止2023年,中央美术学院在研究生培养管理方面,有正高192人,副高117人;博导149人,硕导299人,博硕导139人。在校研究生1706人,其中硕士1338人,博士321人,留学生硕士34人,留学生博士13人。涉及美术学、设计学、艺术学理论、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学科以及艺术(美术、艺术设计)、风景园林、建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院教学部”即毕业展的参展单位,是我院实践类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实体教学单位,负责实践类博士研究生的日常教学、课程设置、学生工作、质量监控以及开题、答辩、毕业展等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培养的各个环节。目前培养的在校博士研究生226人(含留学生8人)。参加此次毕业展的共计28名博士研究生同学,其中中国画、书法研究方向4人,油画研究方向11人,版画研究方向1人,雕塑研究方向2人,壁画研究方向2人,主题美术创作研究等方向2人,摄影艺术研究2人,当代艺术及艺术与科技研究等方向4人。“研究生院教学部”根据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从本校人才培养特色及定位出发,近年来出台一系列教学改革措施,包括“双导师制”“教学观摩系列双个展”“毕业论文预答辩”“毕业创作开题”“毕业创作汇看”等,制定出一套合乎专业教学规律的实践类博士生培养目标、培养方案与考核标准,成为这一领域的先行者与引领者。丨毕业作品推介丨 于海龙自然的生长凋敝与时间的流逝一直是作者关注的主题。文字与图像可以记录历史的真实,这件作品基于古代赏石文化,通过将文献中有关宋徽宗宣和六十五石的记载,进行文字与图像的对应工作。再结合作者的主观布置,以石作山用水墨语言呈现。丰富的画面元素构成一种看似具有传统“三远”空间的山水境界,显像与隐形之物却提示着这并非真境实景,反光与倒影更是毫无商量的将观者拉进作品中,就像时间流逝从未经过我们的同意。进而探讨历史真实与当下真实的关系,尝试以水墨建立一种传统范式的误读新解。左右滑动查看更多作品名称:《新宣和石谱》作品尺寸:120×190cm  40×30cm×2作品材质:纸上综合材料  镜面波纹不锈钢板贴箔指导教师:丘挺  教授彭伟华这组作品取日常形象碎片进行非常态拼图。画面与画题、作品与生活之间或隐或显的联系及个中意涵,希望能博人一笑或令人回味。作品名称:《变!》作品尺寸:25×15cm作品材质:布面丙烯指导教师:马璐  教授作品名称:《上上签》作品尺寸:15×10cm作品材质:布面丙烯指导教师:马璐  教授作品名称:《种泡泡》作品尺寸:30×20cm作品材质:布面丙烯指导教师:马璐  教授作品名称:《出镜》作品尺寸:30×20cm作品材质:布面丙烯指导教师:马璐  教授作品名称:《DEL》作品尺寸:24×18cm作品材质:布面丙烯指导教师:马璐  教授作品名称:《乱翻书》作品尺寸:150×120cm作品材质:布面丙烯指导教师:马璐  教授作品名称:《夜曲》作品尺寸:60×50cm作品材质:布面丙烯指导教师:马璐  教授作品名称:《鸽子蛋》作品尺寸:10×10cm作品材质:布面丙烯指导教师:马璐  教授作品名称:《织牛》作品尺寸:15×15cm作品材质:布面丙烯指导教师:马璐  教授作品名称:《心思》作品尺寸:20×20cm作品材质:布面丙烯指导教师:马璐  教授作品名称:《过》作品尺寸:10×10cm作品材质:布面丙烯指导教师:马璐  教授左右滑动查看更多朱宝元以水为客体,探讨绘画与时间、空间、视角和再现的关系,以流动的观看形成绘画结果:对水文特征的感性体验、记忆中和现实中的差异感受、面对水域之时的运动状态,不同位置、时空中的视角,和不同位置、形态、时空中的水,多因素的聚合与并置,形成离散且统一的绘画结果。“‘流动’不但成为物理的事实,也成为一种被人们普遍分享的认知状态,在大部分时候,它是不自知的,而是表现为一种普遍化的情绪。没有任何身份是固定不变和始终如一的,也没有任何观看是固定不变和始终如一的。”观看、情绪、触动——自然视觉与无形的感性之间、情感表达与客观描绘之间、无形与有形、虚与实之间,思辨的痕迹似凝似动,如水体一般无尽意。作品名称:《水体》作品尺寸:180×280cm作品材质:布面丙烯  矿物质颜料  石墨指导教师:马璐  教授于海元笔触是组成绘画的基本元素。在我的绘画中,“笔触”的所指与能指功能同等重要,它是名也是物。换句话说,它既是笔触又不是笔触,同时也是拼贴的物质性材料,是形状,是现成品,是主体。作品名称:《笔触系列》作品尺寸:100×300cm作品材质:木板综合材料指导教师:孟禄丁  教授刘磊有感于自然界的任何生命体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产生荣枯变化。枯萎和新生是两种不同的美感,很难说究竟哪一种更接近事物的本质状态。可以说,隐入尘烟是一切外在形式的最终归宿。这件作品以植物为切入点,用纸浆材料表现生命和自然的关系,并强调生命价值标准的多样性。作品名称:《从尘到尘》作品尺寸:235×190cm作品材质:纸浆综合材料指导教师:周吉荣  教授俞衫杉垂坠的非固定的皮料、柔软的胶体与有机玻璃、金属医疗器械的混杂,上升与下落、柔软与坚硬、稳定与不确定的共融形成“池”的场域,作品以现代性的手法表现对农耕文明、生态循环、人与乡土的关系、血缘、生命的诞生与消逝等问题的思考。无论是生物学上的“落叶归根”概念,还是文化的历史情境上,人与自然、乡土都是紧密连接的。作品整体所呈现出的女性化特征,是作者一直以来创作风格的延续与转换,同时也是“土地”形象化、拟人化的手段。作品名称:《共融池》作品尺寸:160×120×140cm作品材质:不锈钢  牛皮  有机玻璃  综合材料指导教师:隋建国  教授单莉莉塔吉克族人勤劳善良、热情好客、能歌善舞,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塔吉克婚俗别具一格。婚礼中,新娘身着红色嫁衣,妆点华丽首饰,梳长辫系大红丝穗,伴娘同着红色礼服,敲击手鼓以示他们愿意将新娘嫁给新郎。婚礼是美好与新的开始,就像春天的到来,寓意着一个民族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憧憬。作品名称:《塔吉克之春》作品尺寸:190×190cm作品材质:综合材料综合材料指导教师:唐晖  教授李罗中学时我曾偶然读过汪曾祺先生的散文名篇《多年父子成兄弟》,文中对父子亲情的叙述令人感动。工作后带学生去景德镇写生,在随大家游走于各个陶瓷作坊之间时,发现竟有不少作坊都是父子一起经营,父子间既是师徒,又是拍档,于是动心回来后画了这幅画,以感恩并纪念每位父亲对儿子、师傅对徒弟的殷切期望之情。左右滑动查看更多作品名称:《丝路系列之景德镇·多年父子成兄弟》作品尺寸:126.5×193.5cm作品材质:布面油彩指导教师:马刚 教授(主带)   孙韬  教授   李晓林 教授   段海康 教授   毕建勋 教授   孙伟 教授司康整套组画以宏观的视角,将自然、生命、科技和未来融为一体,具有生命力与力量感。画面通过多种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多元而又神秘的世界。艺术家借此作品来表达对于自然的敬畏、对于生命的珍视、对于科技的探索以及对于未来世界的向往,引导人们思考人类与自然、科技与未来之间的关系。左右滑动查看更多作品名称:《时空探幽系列》作品尺寸:200×110cm 55×37cm 75×55cm×2 40×40cm  50×40cm  60×40cm作品材质:水性材料指导教师:李晓林 教授(主带)   孙韬 教授   马刚 教授 段海康 教授   毕建勋 教授    孙伟 教授蔡雅玲用水晶珠串出一个巨大的No。内心汹涌的天然隐秘情感,总在人与人的沟通中寻找安全的出口,“拒绝”是日常必备、必要的情绪之一,“NO”则是确切的拒绝。当一个简单、众所周知的英文单词被放大并以标语的形式出现在展场中,观众也被要求在内心重温拒绝的含义与行为。 穿过珠帘回头看,“NO”似乎变成了“ON”,两个字母简单的换位,带来了截然不同的概念。仔细观看,似乎又有些许变化。“超前、继续”这些带有积极含义的解读将作品的余味持续下去。 中国物质文化中用水晶珠串起的珠帘自带诸多闺阁之气,当用装置艺术的形式语言进行的转换把它切换到当下频道中,成为女性群体处境在内心折射出的镜像作品名称:《OИ》作品尺寸:900×400cm作品材质:水晶珠  不锈钢丝指导教师:徐冰  教授吴彦臻这批作品通过材料的堆叠、剥落的痕迹、繁复细节和立体结构的重塑与日常的视觉模式产生了距离。画面中具有来源的底图,或是局部显露出半具象的,变形的图层,在画面纵向堆叠的结构上分层和挤压,通过消解信息的精准指向以及塑造的语言,反思了当下日益平滑和系统的视觉范式。作品名称:《疯窝》作品尺寸:50×40cm作品材质:木板综合材料指导教师:苏新平  教授作品名称:《静物(福神)》作品尺寸:100×80cm作品材质:木板综合材料指导教师:苏新平  教授作品名称:《拔剑》作品尺寸:50×40cm作品材质:木板综合材料指导教师:苏新平  教授左右滑动查看更多王擎关于空间与时间的叙事我的创作都是以时间为起点,将不同时间存在的物体放到同一个画面的空间中,用绘画的方式让消失的事物和当下的事物产生一种重置,我将画布当作一种情感的叙述和记录时间事件的载体。在我的生活中充斥着大量的图像,我会把这些图像或是形象代入一种时间的对比,并与我的自身的生活经历和生活环境相结合,希望我的这种绘画的方式与表达可以引起观者的思考。作品名称:《望,2023》作品尺寸:260×234.8cm作品材质:布面油画指导教师:谢东明  教授沈石京风景暗含了许多内容,关于殖民主义、关于革命。此作品与我的博士论文一同围绕“反抗的风景”主题展开,从英雄人物的背景板——风景出发,讲述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地区发生的伟大斗争。作品名称:《晋察冀》系列作品尺寸:80×90cm作品材质:墨水屏指导教师:缪晓春 教授    姚璐 教授   王川 教授张亦新左右滑动查看更多作品名称:《人像》作品尺寸:160×88cm  160×70cm作品材质:布面油画指导教师:胡建成  教授李林郁本幅作品创作缘起于我在家乡陕南安康石泉一带采风时,有感于一路上看到它从陕南民居,古镇小景山水向北方峡谷环境的转变。且因此地域植被丰茂,环境湿润,一场春雨过后,常常是看不清树形、房屋轮廓,整个环境呈现出一片氤氲。观者置身其中,就像走进了虚幻的世外桃源之中,偶见一些民居小院,颇具生动活泼之感。我着意于将这种俊美灵动的古镇小景与雄壮的秦岭巴山加以融合,在画面中将兼具南北特色的建筑作为一种绘画符号,穿插于山石林木之间,形成一种节奏和韵律感。画面的色调上选用了黄绿色,也是为了表现人们在艰难的疫情过后,一切生活恢复日常,人与自然和谐美好,万物复苏、充满希望的内心期许。作品名称:《故山春韵》作品尺寸:188.5×146cm作品材质:纸本设色指导教师:陈平  教授张萱子一个本不应存在又最终消失也终将遗忘的风景。作品名称:《未完成的风景》作品尺寸:120×220cm作品材质:综合材料指导教师:刘庆和  教授司维浩自前人立“法”,后世之人无不在法度之下进行各种尝试和实践,形成每个时代的风貌。另外,书法在某种意义上是技术的,通过观察、模拟、尝试不同的技术手段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书法如同“带着脚镣的舞蹈”,我们追求的则是在“法度”之内建立自己的造型语言。本次展览作品仅是学习过程中展示的一小部分,以实验性的态度,探求书画印三者之间互融共生的关系。作品名称:《行草板桥文钞》作品尺寸:171×44cm作品材质:纸本水墨指导教师:徐海  教授作品名称:《念堂朱迹》作品尺寸:尺寸可变作品材质:寿山石  青田石指导教师:徐海  教授作品名称:《行草徐文长诗二首》作品尺寸:248×129cm作品材质:纸本水墨指导教师:徐海  教授左右滑动查看更多何佩璇请留下你的评论~作品名称:《朋友圈》作品尺寸:260×260cm作品材质:布面丙烯指导教师:马璐  教授王彤勋生命没有意义,人类在自己的生存中给予它意义。画一张画就像一段本能的生命体验,我追求的是在深思熟虑与偶发之间寻求一种平衡,这不仅需要知识和技术,更需要接纳计划外的偶然和遗憾。作品名称:《猫》作品尺寸:150×300cm作品材质:布面综合材料指导教师:马璐  教授孟思特我受博物学的启发,在创作中尝试将多种学科的内容与视觉形象融入本土文化背景的审美环境中,并在绘画主题上将博物思想与现实生活以及科幻内容相结合,以期获得新的视觉表现力。作品名称:《旅途中遇见爱情》作品尺寸:420×330cm作品材质:布面油画  综合材料指导教师:喻红  教授王晨旭蜿蜒在太行山腰的红旗渠是勤劳勇敢的人民的智慧结晶,也是“红旗渠精神”的永恒山碑,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作品名称:《太行山碑》作品尺寸:60×180cm作品材质:布面油画指导教师:胡建成  教授画面表现了站在自己作品前的一位青年画家。作品名称:《青年画家》作品尺寸:60×80cm作品材质:布面油画指导教师:胡建成  教授张安我总想在毕业创作中多画一些人物,在一张画里完成多人物组合的绘画。排队的场景能够使我的画面里充满了人,所以我把各种排队的人画在了一起,它们满足了我细致描绘一个个人物、一片片树叶的绘画愿望。作品名称:《午后》作品尺寸:237×330cm作品材质:布面丙烯指导教师:刘小东  教授唐宁这是一个由动植物杂交而成的生物,它是中国境内特有的水生物种。其形似并蒂莲,周身为肉质。两个“花盘”为其口器,通过反复开合口器的方式捕食浮游生物——看起来就像莲花绽放。视频的一开始演示了该生物的形态和运动频率。 它在阳光的折射下作用于人的视网膜,会引发视错觉,使人看到变形的残像。视频中演示了残像的变化过程,墙上的作品则是对残像的定格。时至今日,人们破译出了该生物的基因密码,并将其植入数字矩阵。通过艺术与科技的结合,人类探索着生物演化的新方向,也在以新的方式理解生命。(以上内容为虚构)作品名称:《类莲生物》作品尺寸:61×61cm作品材质:木板油画  亚克力数码版画  动画  投影灯指导教师:刘刚  教授夏理佳摆渡人系列延续着我一直以来关注的自我觉醒问题。而摆渡人一词对我而言是一个精神的符号象征,是连接“此岸”与“彼岸”,“今生”与“来世”,“社会”与“自然”之间的一种关系,在“摇摆”与“动荡”的过程中,人们残破的肉身与精神以某种方式趋于稳定和统一,得到一种有序的平衡。而身体与灵魂总是会有一者先于他者向前行进,无论是停靠还是再远航,破碎的身体与灵魂是不可逆的,特别是在后疫情时代的洪流中,人们在巨大的张力与压力的关系中缝合自我,在自然与社会之间寻找自我的定位,重新认识自己,寻找自觉的新的可能。作品名称:《摆渡人-彼岸》作品尺寸:180×60×230cm作品材质:石膏 木 铁 铜 树脂 麻绳 麻布指导教师:王少军  教授作品名称:《摆渡人-渡》作品尺寸:195×195×160cm作品材质:石膏  木  铁  铜  泥  麻绳  不锈钢指导教师:王少军  教授作品名称:《摆渡人-出乐园》作品尺寸:160×40×150cm作品材质:树脂  铁  木  麻布指导教师:王少军  教授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张汉普作品画面由AI生成的图像组合而成。圆环形键盘使用仓颉所创字符与结绳记事符号构成。仓颉造字之说,源于《淮南子》的记载:黄帝的史官仓颉,受鸟兽脚印的启发,创造出最初的28个象形文字。然而,据考证,最初的汉字不是一个人创作出来的,而是史前人类在上千年的使用中演变而来,经过系统的整理而逐渐形成。AI人工智能技术在图像学习方面,也表现出极其相似的过程。其区别仅在于:对图像进行筛选的主体,是机器还是人?作品名称:《仓颉造字》作品尺寸:200×120×70cm作品材质:艺术微喷  3D打印  铝指导教师:唐晖  教授仓颉键盘仓颉键盘侯帅算法的进步使得艺术的视野变得更为开阔与多维,虚拟世界似乎终于能够撕开现实世界的帷幕,将我们卷入到这个虚拟与现实无法分辨的空间之中。斯坦利·温鲍姆曾在1935年的小说《皮格马利翁的眼镜》中构想了一款能进入到元宇宙世界的眼镜。这款眼镜可以同时模拟视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甚至可以和画面中的世界进行交互,并影响镜中世界的历史进程。我利用这个典故,通过名画以及旧胶片等介质中出现的那些景观,使用已有的数字技术模拟了一个接近现实比例的完美世界(见附图)。然而,当这个世界被人工智能解析时,其中的悖论尽显,让其变得冷漠荒谬(见附视频),就像柏拉图在洞穴隐喻中所描述的那样,我们游离于两个世界之间,甚至,我们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已被切断。作品名称:《皮格马利翁的眼镜》作品尺寸:尺寸可变作品材质:艺术微喷  动画指导教师:缪晓春  教授罗旻虚拟人Oori光诞生于2021年,她在当下瞬息万变的世界中不断的进化与重生。在人工智能时代,一个虚拟人拥有了远超人类的进化速度。她穿梭在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物理之间,像人类一样寻找自我,通过与人的交互,学习人类的心理和情感。同时也超脱于过去和未来的时间长河,从注视古希腊雅典的德尔菲神庙上刻着的神谕——认识你自己,到追问当下社会人类所认定的自我——诸如身份、相貌、身体、名字、想法、情绪等与之关系。她从诞生起,就被赋予了不断超越个体与持续进化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她也试图模仿人类的内在觉性和灵性,人与生俱来的这种生命的无限性,是她最向往却无法抵达的生命乌托邦。作品名称:《从光到阿赖耶——虚拟人的进化史》作品尺寸:尺寸可变作品材质:多屏幕  动画  视频  3D打印等综合材料指导教师:邱志杰  教授冉华明一组利用蛇的绞杀行为创作的雕塑作品。蛇对猎物的绞杀行为不是后天学习而来,而是像一套刻在基因中的,使这一物种延续了上亿年的一个“程序”。它带有某种远古的生命记忆。这组作品利用了这一程序的局限性而将其触发,并用雕塑的形式将这种力量记录下来。可以说,它是利用生物的纯粹基因行为而制作的雕塑作品。作品名称:《基于基因行为的雕塑》作品尺寸:150×90×62cm  130×60×60cm  90×90×60cm作品材质:3d打印  铸铜着色指导教师:徐冰  教授丨展览现场丨
More

蔚然生长 · 研究生院|2023中央美院研究生毕业展回顾

2023-05-17

丨毕业寄语丨美术学院的作风,从来都是最深沉的热爱,最深厚细密的传统研究,最巨大的工作量,最挑剔的品质要求,最精微敏感的发问,和对于最复杂和艰难任务的担当。祝福诸君永远保有这一颗赤子之心,让你的一生永远沐浴在艺术的光芒中,让你的创造力源源不绝。一一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邱志杰 培目极四海,通变古今之人。  育人格健全,精神丰满之材。一一研究生院院长陈琦培养“艺理双修双通”,符合新时代发展的新型高端复合型艺术人才!一一研究生院书记兼教学部主任葛玉君丨研究生院介绍丨2016年研究生院正式挂牌,标志着中央美术学院成为国内首家成立研究生院的专业美术学校。研究生院兼具行政和教学双重职能。设有培养办公室、学位办公室、教学质量监管中心、教学部等部门。研究生院的主要职能是整合学院优势研究生教育资源,集中优秀的师资队伍,合理化学科方向,建立完备且可持续发展的学术体系。在继承美院优秀教学传统,保持既有高精尖学科优势的基础上,打破专业壁垒,实现顶尖教学资源的开放与共享,推动高层次艺术人才的培养。截止2023年,中央美术学院在研究生培养管理方面,有正高192人,副高117人;博导149人,硕导299人,博硕导139人。在校研究生1706人,其中硕士1338人,博士321人,留学生硕士34人,留学生博士13人。涉及美术学、设计学、艺术学理论、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学科以及艺术(美术、艺术设计)、风景园林、建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院教学部”即毕业展的参展单位,是我院实践类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实体教学单位,负责实践类博士研究生的日常教学、课程设置、学生工作、质量监控以及开题、答辩、毕业展等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培养的各个环节。目前培养的在校博士研究生226人(含留学生8人)。参加此次毕业展的共计28名博士研究生同学,其中中国画、书法研究方向4人,油画研究方向11人,版画研究方向1人,雕塑研究方向2人,壁画研究方向2人,主题美术创作研究等方向2人,摄影艺术研究2人,当代艺术及艺术与科技研究等方向4人。“研究生院教学部”根据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从本校人才培养特色及定位出发,近年来出台一系列教学改革措施,包括“双导师制”“教学观摩系列双个展”“毕业论文预答辩”“毕业创作开题”“毕业创作汇看”等,制定出一套合乎专业教学规律的实践类博士生培养目标、培养方案与考核标准,成为这一领域的先行者与引领者。丨毕业作品推介丨 于海龙自然的生长凋敝与时间的流逝一直是作者关注的主题。文字与图像可以记录历史的真实,这件作品基于古代赏石文化,通过将文献中有关宋徽宗宣和六十五石的记载,进行文字与图像的对应工作。再结合作者的主观布置,以石作山用水墨语言呈现。丰富的画面元素构成一种看似具有传统“三远”空间的山水境界,显像与隐形之物却提示着这并非真境实景,反光与倒影更是毫无商量的将观者拉进作品中,就像时间流逝从未经过我们的同意。进而探讨历史真实与当下真实的关系,尝试以水墨建立一种传统范式的误读新解。左右滑动查看更多作品名称:《新宣和石谱》作品尺寸:120×190cm  40×30cm×2作品材质:纸上综合材料  镜面波纹不锈钢板贴箔指导教师:丘挺  教授彭伟华这组作品取日常形象碎片进行非常态拼图。画面与画题、作品与生活之间或隐或显的联系及个中意涵,希望能博人一笑或令人回味。作品名称:《变!》作品尺寸:25×15cm作品材质:布面丙烯指导教师:马璐  教授作品名称:《上上签》作品尺寸:15×10cm作品材质:布面丙烯指导教师:马璐  教授作品名称:《种泡泡》作品尺寸:30×20cm作品材质:布面丙烯指导教师:马璐  教授作品名称:《出镜》作品尺寸:30×20cm作品材质:布面丙烯指导教师:马璐  教授作品名称:《DEL》作品尺寸:24×18cm作品材质:布面丙烯指导教师:马璐  教授作品名称:《乱翻书》作品尺寸:150×120cm作品材质:布面丙烯指导教师:马璐  教授作品名称:《夜曲》作品尺寸:60×50cm作品材质:布面丙烯指导教师:马璐  教授作品名称:《鸽子蛋》作品尺寸:10×10cm作品材质:布面丙烯指导教师:马璐  教授作品名称:《织牛》作品尺寸:15×15cm作品材质:布面丙烯指导教师:马璐  教授作品名称:《心思》作品尺寸:20×20cm作品材质:布面丙烯指导教师:马璐  教授作品名称:《过》作品尺寸:10×10cm作品材质:布面丙烯指导教师:马璐  教授左右滑动查看更多朱宝元以水为客体,探讨绘画与时间、空间、视角和再现的关系,以流动的观看形成绘画结果:对水文特征的感性体验、记忆中和现实中的差异感受、面对水域之时的运动状态,不同位置、时空中的视角,和不同位置、形态、时空中的水,多因素的聚合与并置,形成离散且统一的绘画结果。“‘流动’不但成为物理的事实,也成为一种被人们普遍分享的认知状态,在大部分时候,它是不自知的,而是表现为一种普遍化的情绪。没有任何身份是固定不变和始终如一的,也没有任何观看是固定不变和始终如一的。”观看、情绪、触动——自然视觉与无形的感性之间、情感表达与客观描绘之间、无形与有形、虚与实之间,思辨的痕迹似凝似动,如水体一般无尽意。作品名称:《水体》作品尺寸:180×280cm作品材质:布面丙烯  矿物质颜料  石墨指导教师:马璐  教授于海元笔触是组成绘画的基本元素。在我的绘画中,“笔触”的所指与能指功能同等重要,它是名也是物。换句话说,它既是笔触又不是笔触,同时也是拼贴的物质性材料,是形状,是现成品,是主体。作品名称:《笔触系列》作品尺寸:100×300cm作品材质:木板综合材料指导教师:孟禄丁  教授刘磊有感于自然界的任何生命体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产生荣枯变化。枯萎和新生是两种不同的美感,很难说究竟哪一种更接近事物的本质状态。可以说,隐入尘烟是一切外在形式的最终归宿。这件作品以植物为切入点,用纸浆材料表现生命和自然的关系,并强调生命价值标准的多样性。作品名称:《从尘到尘》作品尺寸:235×190cm作品材质:纸浆综合材料指导教师:周吉荣  教授俞衫杉垂坠的非固定的皮料、柔软的胶体与有机玻璃、金属医疗器械的混杂,上升与下落、柔软与坚硬、稳定与不确定的共融形成“池”的场域,作品以现代性的手法表现对农耕文明、生态循环、人与乡土的关系、血缘、生命的诞生与消逝等问题的思考。无论是生物学上的“落叶归根”概念,还是文化的历史情境上,人与自然、乡土都是紧密连接的。作品整体所呈现出的女性化特征,是作者一直以来创作风格的延续与转换,同时也是“土地”形象化、拟人化的手段。作品名称:《共融池》作品尺寸:160×120×140cm作品材质:不锈钢  牛皮  有机玻璃  综合材料指导教师:隋建国  教授单莉莉塔吉克族人勤劳善良、热情好客、能歌善舞,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塔吉克婚俗别具一格。婚礼中,新娘身着红色嫁衣,妆点华丽首饰,梳长辫系大红丝穗,伴娘同着红色礼服,敲击手鼓以示他们愿意将新娘嫁给新郎。婚礼是美好与新的开始,就像春天的到来,寓意着一个民族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憧憬。作品名称:《塔吉克之春》作品尺寸:190×190cm作品材质:综合材料综合材料指导教师:唐晖  教授李罗中学时我曾偶然读过汪曾祺先生的散文名篇《多年父子成兄弟》,文中对父子亲情的叙述令人感动。工作后带学生去景德镇写生,在随大家游走于各个陶瓷作坊之间时,发现竟有不少作坊都是父子一起经营,父子间既是师徒,又是拍档,于是动心回来后画了这幅画,以感恩并纪念每位父亲对儿子、师傅对徒弟的殷切期望之情。左右滑动查看更多作品名称:《丝路系列之景德镇·多年父子成兄弟》作品尺寸:126.5×193.5cm作品材质:布面油彩指导教师:马刚 教授(主带)   孙韬  教授   李晓林 教授   段海康 教授   毕建勋 教授   孙伟 教授司康整套组画以宏观的视角,将自然、生命、科技和未来融为一体,具有生命力与力量感。画面通过多种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多元而又神秘的世界。艺术家借此作品来表达对于自然的敬畏、对于生命的珍视、对于科技的探索以及对于未来世界的向往,引导人们思考人类与自然、科技与未来之间的关系。左右滑动查看更多作品名称:《时空探幽系列》作品尺寸:200×110cm 55×37cm 75×55cm×2 40×40cm  50×40cm  60×40cm作品材质:水性材料指导教师:李晓林 教授(主带)   孙韬 教授   马刚 教授 段海康 教授   毕建勋 教授    孙伟 教授蔡雅玲用水晶珠串出一个巨大的No。内心汹涌的天然隐秘情感,总在人与人的沟通中寻找安全的出口,“拒绝”是日常必备、必要的情绪之一,“NO”则是确切的拒绝。当一个简单、众所周知的英文单词被放大并以标语的形式出现在展场中,观众也被要求在内心重温拒绝的含义与行为。 穿过珠帘回头看,“NO”似乎变成了“ON”,两个字母简单的换位,带来了截然不同的概念。仔细观看,似乎又有些许变化。“超前、继续”这些带有积极含义的解读将作品的余味持续下去。 中国物质文化中用水晶珠串起的珠帘自带诸多闺阁之气,当用装置艺术的形式语言进行的转换把它切换到当下频道中,成为女性群体处境在内心折射出的镜像作品名称:《OИ》作品尺寸:900×400cm作品材质:水晶珠  不锈钢丝指导教师:徐冰  教授吴彦臻这批作品通过材料的堆叠、剥落的痕迹、繁复细节和立体结构的重塑与日常的视觉模式产生了距离。画面中具有来源的底图,或是局部显露出半具象的,变形的图层,在画面纵向堆叠的结构上分层和挤压,通过消解信息的精准指向以及塑造的语言,反思了当下日益平滑和系统的视觉范式。作品名称:《疯窝》作品尺寸:50×40cm作品材质:木板综合材料指导教师:苏新平  教授作品名称:《静物(福神)》作品尺寸:100×80cm作品材质:木板综合材料指导教师:苏新平  教授作品名称:《拔剑》作品尺寸:50×40cm作品材质:木板综合材料指导教师:苏新平  教授左右滑动查看更多王擎关于空间与时间的叙事我的创作都是以时间为起点,将不同时间存在的物体放到同一个画面的空间中,用绘画的方式让消失的事物和当下的事物产生一种重置,我将画布当作一种情感的叙述和记录时间事件的载体。在我的生活中充斥着大量的图像,我会把这些图像或是形象代入一种时间的对比,并与我的自身的生活经历和生活环境相结合,希望我的这种绘画的方式与表达可以引起观者的思考。作品名称:《望,2023》作品尺寸:260×234.8cm作品材质:布面油画指导教师:谢东明  教授沈石京风景暗含了许多内容,关于殖民主义、关于革命。此作品与我的博士论文一同围绕“反抗的风景”主题展开,从英雄人物的背景板——风景出发,讲述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地区发生的伟大斗争。作品名称:《晋察冀》系列作品尺寸:80×90cm作品材质:墨水屏指导教师:缪晓春 教授    姚璐 教授   王川 教授张亦新左右滑动查看更多作品名称:《人像》作品尺寸:160×88cm  160×70cm作品材质:布面油画指导教师:胡建成  教授李林郁本幅作品创作缘起于我在家乡陕南安康石泉一带采风时,有感于一路上看到它从陕南民居,古镇小景山水向北方峡谷环境的转变。且因此地域植被丰茂,环境湿润,一场春雨过后,常常是看不清树形、房屋轮廓,整个环境呈现出一片氤氲。观者置身其中,就像走进了虚幻的世外桃源之中,偶见一些民居小院,颇具生动活泼之感。我着意于将这种俊美灵动的古镇小景与雄壮的秦岭巴山加以融合,在画面中将兼具南北特色的建筑作为一种绘画符号,穿插于山石林木之间,形成一种节奏和韵律感。画面的色调上选用了黄绿色,也是为了表现人们在艰难的疫情过后,一切生活恢复日常,人与自然和谐美好,万物复苏、充满希望的内心期许。作品名称:《故山春韵》作品尺寸:188.5×146cm作品材质:纸本设色指导教师:陈平  教授张萱子一个本不应存在又最终消失也终将遗忘的风景。作品名称:《未完成的风景》作品尺寸:120×220cm作品材质:综合材料指导教师:刘庆和  教授司维浩自前人立“法”,后世之人无不在法度之下进行各种尝试和实践,形成每个时代的风貌。另外,书法在某种意义上是技术的,通过观察、模拟、尝试不同的技术手段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书法如同“带着脚镣的舞蹈”,我们追求的则是在“法度”之内建立自己的造型语言。本次展览作品仅是学习过程中展示的一小部分,以实验性的态度,探求书画印三者之间互融共生的关系。作品名称:《行草板桥文钞》作品尺寸:171×44cm作品材质:纸本水墨指导教师:徐海  教授作品名称:《念堂朱迹》作品尺寸:尺寸可变作品材质:寿山石  青田石指导教师:徐海  教授作品名称:《行草徐文长诗二首》作品尺寸:248×129cm作品材质:纸本水墨指导教师:徐海  教授左右滑动查看更多何佩璇请留下你的评论~作品名称:《朋友圈》作品尺寸:260×260cm作品材质:布面丙烯指导教师:马璐  教授王彤勋生命没有意义,人类在自己的生存中给予它意义。画一张画就像一段本能的生命体验,我追求的是在深思熟虑与偶发之间寻求一种平衡,这不仅需要知识和技术,更需要接纳计划外的偶然和遗憾。作品名称:《猫》作品尺寸:150×300cm作品材质:布面综合材料指导教师:马璐  教授孟思特我受博物学的启发,在创作中尝试将多种学科的内容与视觉形象融入本土文化背景的审美环境中,并在绘画主题上将博物思想与现实生活以及科幻内容相结合,以期获得新的视觉表现力。作品名称:《旅途中遇见爱情》作品尺寸:420×330cm作品材质:布面油画  综合材料指导教师:喻红  教授王晨旭蜿蜒在太行山腰的红旗渠是勤劳勇敢的人民的智慧结晶,也是“红旗渠精神”的永恒山碑,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作品名称:《太行山碑》作品尺寸:60×180cm作品材质:布面油画指导教师:胡建成  教授画面表现了站在自己作品前的一位青年画家。作品名称:《青年画家》作品尺寸:60×80cm作品材质:布面油画指导教师:胡建成  教授张安我总想在毕业创作中多画一些人物,在一张画里完成多人物组合的绘画。排队的场景能够使我的画面里充满了人,所以我把各种排队的人画在了一起,它们满足了我细致描绘一个个人物、一片片树叶的绘画愿望。作品名称:《午后》作品尺寸:237×330cm作品材质:布面丙烯指导教师:刘小东  教授唐宁这是一个由动植物杂交而成的生物,它是中国境内特有的水生物种。其形似并蒂莲,周身为肉质。两个“花盘”为其口器,通过反复开合口器的方式捕食浮游生物——看起来就像莲花绽放。视频的一开始演示了该生物的形态和运动频率。 它在阳光的折射下作用于人的视网膜,会引发视错觉,使人看到变形的残像。视频中演示了残像的变化过程,墙上的作品则是对残像的定格。时至今日,人们破译出了该生物的基因密码,并将其植入数字矩阵。通过艺术与科技的结合,人类探索着生物演化的新方向,也在以新的方式理解生命。(以上内容为虚构)作品名称:《类莲生物》作品尺寸:61×61cm作品材质:木板油画  亚克力数码版画  动画  投影灯指导教师:刘刚  教授夏理佳摆渡人系列延续着我一直以来关注的自我觉醒问题。而摆渡人一词对我而言是一个精神的符号象征,是连接“此岸”与“彼岸”,“今生”与“来世”,“社会”与“自然”之间的一种关系,在“摇摆”与“动荡”的过程中,人们残破的肉身与精神以某种方式趋于稳定和统一,得到一种有序的平衡。而身体与灵魂总是会有一者先于他者向前行进,无论是停靠还是再远航,破碎的身体与灵魂是不可逆的,特别是在后疫情时代的洪流中,人们在巨大的张力与压力的关系中缝合自我,在自然与社会之间寻找自我的定位,重新认识自己,寻找自觉的新的可能。作品名称:《摆渡人-彼岸》作品尺寸:180×60×230cm作品材质:石膏 木 铁 铜 树脂 麻绳 麻布指导教师:王少军  教授作品名称:《摆渡人-渡》作品尺寸:195×195×160cm作品材质:石膏  木  铁  铜  泥  麻绳  不锈钢指导教师:王少军  教授作品名称:《摆渡人-出乐园》作品尺寸:160×40×150cm作品材质:树脂  铁  木  麻布指导教师:王少军  教授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张汉普作品画面由AI生成的图像组合而成。圆环形键盘使用仓颉所创字符与结绳记事符号构成。仓颉造字之说,源于《淮南子》的记载:黄帝的史官仓颉,受鸟兽脚印的启发,创造出最初的28个象形文字。然而,据考证,最初的汉字不是一个人创作出来的,而是史前人类在上千年的使用中演变而来,经过系统的整理而逐渐形成。AI人工智能技术在图像学习方面,也表现出极其相似的过程。其区别仅在于:对图像进行筛选的主体,是机器还是人?作品名称:《仓颉造字》作品尺寸:200×120×70cm作品材质:艺术微喷  3D打印  铝指导教师:唐晖  教授仓颉键盘仓颉键盘侯帅算法的进步使得艺术的视野变得更为开阔与多维,虚拟世界似乎终于能够撕开现实世界的帷幕,将我们卷入到这个虚拟与现实无法分辨的空间之中。斯坦利·温鲍姆曾在1935年的小说《皮格马利翁的眼镜》中构想了一款能进入到元宇宙世界的眼镜。这款眼镜可以同时模拟视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甚至可以和画面中的世界进行交互,并影响镜中世界的历史进程。我利用这个典故,通过名画以及旧胶片等介质中出现的那些景观,使用已有的数字技术模拟了一个接近现实比例的完美世界(见附图)。然而,当这个世界被人工智能解析时,其中的悖论尽显,让其变得冷漠荒谬(见附视频),就像柏拉图在洞穴隐喻中所描述的那样,我们游离于两个世界之间,甚至,我们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已被切断。作品名称:《皮格马利翁的眼镜》作品尺寸:尺寸可变作品材质:艺术微喷  动画指导教师:缪晓春  教授罗旻虚拟人Oori光诞生于2021年,她在当下瞬息万变的世界中不断的进化与重生。在人工智能时代,一个虚拟人拥有了远超人类的进化速度。她穿梭在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物理之间,像人类一样寻找自我,通过与人的交互,学习人类的心理和情感。同时也超脱于过去和未来的时间长河,从注视古希腊雅典的德尔菲神庙上刻着的神谕——认识你自己,到追问当下社会人类所认定的自我——诸如身份、相貌、身体、名字、想法、情绪等与之关系。她从诞生起,就被赋予了不断超越个体与持续进化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她也试图模仿人类的内在觉性和灵性,人与生俱来的这种生命的无限性,是她最向往却无法抵达的生命乌托邦。作品名称:《从光到阿赖耶——虚拟人的进化史》作品尺寸:尺寸可变作品材质:多屏幕  动画  视频  3D打印等综合材料指导教师:邱志杰  教授冉华明一组利用蛇的绞杀行为创作的雕塑作品。蛇对猎物的绞杀行为不是后天学习而来,而是像一套刻在基因中的,使这一物种延续了上亿年的一个“程序”。它带有某种远古的生命记忆。这组作品利用了这一程序的局限性而将其触发,并用雕塑的形式将这种力量记录下来。可以说,它是利用生物的纯粹基因行为而制作的雕塑作品。作品名称:《基于基因行为的雕塑》作品尺寸:150×90×62cm  130×60×60cm  90×90×60cm作品材质:3d打印  铸铜着色指导教师:徐冰  教授丨展览现场丨
More

蔚然生长 · 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 | 2023中央美院研究生毕业展回顾

2023-05-16

毕业季,万物生发,蔚然生长。随着空间关系和社交距离的重启,我们正处于经济和科技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一个充满更多可能的时代。今年,是艺术管理教育砥砺奋进的20周年,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2023届硕士研究生毕业展如期而至,为三年的学习生涯呈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来自16个专业方向的36名研究生分别从艺术博物馆、艺术市场、国家形象、美术教育四个视角出发,探讨了当代科技、艺术生态、策展边界、城市塑造、美育变革等重要议题,呈现出既联结现实又面向未来的多维思考。余    丁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院长生命是一场盛大的奔赴,我们要不断修炼自己,不是为了遇见谁,而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黄    勇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副院长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2023届的36名硕士毕业生围绕6大主题,探讨了“艺术”的古今与未来。这3年,我们经历了重重挑战与问题,但这丝毫没有阻挡同学们追逐梦想,热爱研究的心。此次毕业研究的展览,在我院教师刘礼宾、张瀚予的指导下,由同学们自主策划、组织学术成果展示。这不仅是一场研究性的展览,更是一场云集对未来艺术发展的思考。希望这些融汇传统、当代与未来的学术研究,能通过这样的形式与大家交流、分享,对同侪有所启发。让我们携手为艺术管理与教育的未来尽精微之心,致广大之境。版块前言 · 数字科技与艺术管理研究随着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等媒介的发展和普及,颠覆了艺术世界的社交、观看、体验方式:一方面它们激发了人们对于艺术创作、资源转化、文化遗产保护、展示的想象;一方面又作为了这些想象和创造力得以实践的技术条件。本板块基于数字时代的发展背景,探讨了“虚拟展览游戏化”“线上表演性策展”“数字文化遗产”“后疫情时代与线上艺术展览”四个研究主题,力求在新的观看体验可能性不断提升的当下,对艺术世界的多元格局进行技术化、科学化的再思考。邓悦“数字科技与艺术管理研究”单元负责人2023届硕士研究生邓悦导师:余丁研究方向:艺术管理学研究研究题目虚拟展览游戏化研究论文简介在数字化的浪潮和观众对展览体验的革新需求下,游戏化开始作为一种策展思维在虚拟展览中萌芽,而虚拟展览的主要特征已不再是传统空间的阐释,而是一种人的活动,接近于一种艺术创作行为。本文旨在从实际案例入手,尝试以一个更具体、更新颖的视角对虚拟展览游戏化理论建构及具体实践进行梳理和阐释,探究虚拟展览自身特性与观众体验、以及如何反哺到博物馆自身品牌建设的关系,最终对未来虚拟展览游戏化完善标准提出思考。研究意义数字时代下虚拟展览的发展,意味我们需要着在一个不存在的空间面对相对有限的经验和技术,去思考不曾想过的结构逻辑,去做出更为复杂的系列选择和现象趋势的讨论。通过研究虚拟展览游戏化,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虚拟展览如何通过游戏化的手段,提升自身的独立特性和主题性,激发观众对空间的探索,革新展览的体验方式。另外,由于虚拟展览游戏化仍属于当下时代的新鲜事物,其在国内的发展历程极其短暂,相关案例和文献也屈指可数。因此本文将作为紧随现象之后的第一批有关虚拟展览游戏化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文献,对未来虚拟展览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杨雨荞导师:侯瀚如研究方向:艺术展览策划研究研究题目后疫情时代虚拟博物馆理论下的线上艺术展览研究论文简介后疫情时代,美术馆仍然是人类获得认识与探索的主要场所。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被纳入到数字化生存的状态中,“线上展览”正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型的展览形态。策展领域也出现了观念上的转变,并改变着策展实践由传统的实践性的展示活动向更具有反思的策展性发展,而且越来越多元化。本文从技术和理论变迁的视角去研究虚拟博物馆理论下的艺术展览,通过文献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论述了后疫情时代虚拟策展的现实意义和价值。研究意义后疫情时代的虚拟博物馆和虚拟艺术展览仅仅是半世纪以来科技发展和文化变迁的一个缩影。人们对于美术馆形态和展览形式的浪漫想象仍在继续。科技已给艺术提供了更多机会,虽然目前技术还不能彻底克服疫情所造成的各种困难,但是虚拟科技已给艺术界创造出了一个与艺术沟通和传递社会信息的平台。从技术和理论变迁的视角去研究虚拟博物馆理论下的艺术展览,对于后疫情时代的背景则十分有必要。对艺术工作者以及展览策划者来说,打破传统的空间展示模式,建设数字化、虚拟化、智慧化的展览体系是即是时代的机遇和也是挑战。刘雅心导师:周青研究方向:展览研究研究题目互联网Web2.0-Web3.0时代线上表演性策展实践研究论文简介当下正处在互联网Web2.0向Web3.0时代进化的过渡期,既仍保留Web2.0的功能,又体现出Web3.0的某些特征。表演性策展作为一个较新的当代策展概念,借用了语言学等其他学科的语言和剧场的实践方法,以其情境移置、机制导向、反作品中心主义等特点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策展方式。当表演性策展的场域转移到当下Web2.0-Web3.0互联网,在技术、社会和艺术三个层面上发生了语境的变化,并体现出独特的策展模式和策略,充分探索了将互联网作为策展手段的可能性,并为未来Web3.0时代的策展提供借鉴。研究意义在Web2.0-Web3.0的当下,进行线上策展实践时需要思考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更好地应用互联网这种策展媒介,二是如何回应当代策展的跨学科、重视思维过程的趋向,而当下常见的线上策展实践往往忽视了这两个问题。线上表演性策展同时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了探索。相较于当下常见的线上展览,线上表演性策展充分对互联网技术、平台等作为策展手段在不同的网络语境下进行探索,打破了传统展览的形式,创造出线下不可替代的“线上地点特定”展览,这些多样且灵活的策展实践也为线上和线下、虚拟和现实界限被进一步模糊的Web3.0时代策展提供借鉴。同时,线上表演性策展强调观众参与的重要性,为观众和展览提供更加亲密的对话空间,进一步消弭艺术与观众之间的距离。齐诗雯导师:赵力研究方向:艺术商业管理研究研究题目数字文化遗产概念演进探析论文简介数字文化遗产是是由国际社会认定在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框架中的一类全新遗产,互联网时代人类社会的重要遗产留存。数字文化遗产主要包含“数字化的文化遗产”和“原生的数字文化遗产”两类。西方对数字文化遗产的关注即起步于“数字化的文化遗产”,它最初所指的是数字模拟的文化遗产资源以及相关资源和信息材料,它的遗产价值完全依附于现实中的遗产对应物。而“原生的数字文化遗产”则与互联网的兴起密切相关,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数字遗产保护宪章》,正式将“数字文化遗产”纳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框架内,对数字遗产地位的肯定,使遗产的认定不再局限于“历史”的桎梏。记忆机构也由于数字文化遗产的出现,需要重新评估其在社会中的定位与责任,并就如何发挥数字文化遗产价值而推进未来工作。研究意义“数字文化遗产”是诞生于数字时代一类全新遗产类型,主要包含“数字化的文化遗产”和“原生的数字文化遗产”两类,共同象征着互联网时代人类社会的智识留存。本文选题《数字文化遗产概念演进探析》,乃是有感于我国未能对国际社会所关注的新兴遗产类型“数字文化遗产”给予关注,且尚未就数字遗产、数字文化遗产的概念形成研究共识。因此,笔者将主要基于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涉及数字文化遗产概念生成的政策文本演进和历史语境开展探究,尝试建构出数字文化遗产研究概念的应有之义,揭示当前阶段数字文化遗产发展的核心议题,使之为开发文化遗产价值的未来实践和解决未来文化遗产数字化后的法律、产业协同问题提供参考。板块前言艺术与商业的交汇,是艺术实践与理论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我们讨论着艺术家与经营者的关系形态、消费者购藏行为、市场管理策略、创意产业衍生、艺术权属法规等广泛议题。艺术商业研究着力于历史与当下的路径分析,在文化与制度的交互之中,厘清市场运行的脉络;在财富与权力的高地之上,构筑法治监管的围墙。面对逐步扩大的艺术消费领域,如何引导艺术与商业共生之路健全发展,对当代艺术管理者提出更高要求。刘珍伶“艺术法与艺术商业研究”单元负责人2023届硕士研究生刘珍伶导师:赵力研究方向:艺术商业管理研究研究题目中国书画拍卖进程中的名家收藏专场策略研究——以中国嘉德拍卖为例论文简介我国艺术品拍卖中私人藏家主题专场佳绩突出,通过对此现象的捕捉,本文以中国嘉德拍卖行的中国书画品类业务作为案例对象,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名家收藏专场策略与艺术品拍卖交易表现显著相关。随后进一步探究了名家收藏专场与拍卖行业历史发展进程的关联性,对名家收藏专场进行了历史梳理与效用分析。最后深入理论层面探究拍卖行名家收藏对于艺术品价值的影响维度与原因,为拍卖行开设名家收藏专场的相关策略提供建议。研究意义随着国内艺术品二级市场发展,市场各方对名家旧藏展开关注,尤其注意到了名家收藏艺术品在拍卖中的特殊表现,但对其具体相关关系并没有详细和严谨的实证支持,也缺少理论依据的系统分析。本文将通过对拍卖数据的整合统计,明确这一相关关系,并结合理论研究对这一现象作出解释,利于更加全面地认识名家收藏效应在拍卖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其次,本文对名家收藏专场与我国书画市场发展历程进行研究,从而衍生出对于主题专场机制的讨论,为拍卖行业务合理化开展提供参考维度与建议。我国拍卖业进入调整期,良好的组织策略有利于应对市场竞争,促进拍卖行业长期稳定发展。张嘉琪导师:赵力研究方向:艺术商业管理研究研究题目泰康企业收藏研究论文简介泰康保险集团自2003年设立非营利艺术机构泰康空间,是由国内金融机构创办的第一家非营利艺术机构,经过近20年的发展,至今已逐步建立起体系化、学术化的企业艺术收藏,是中国企业收藏的典型代表。本文在梳理泰康保险集团艺术收藏的背景之上,通过对泰康企业收藏自身从定位及理念、建构与决策再到价格与价值问题进行全方位的分析,进一步探讨于与其密切相关的泰康空间及泰康美术馆的相关议题,最终得出结论建议与并对未来展望。研究意义本文通对以泰康企业艺术收藏体系的个案建构过程与经验进行梳理,不仅有助于丰富发展企业收藏理论,更致力于为我国尚处于萌芽状态的企业艺术收藏实践提供借鉴,与广大艺术管理者共同思考如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企业艺术收藏之路。此外,在本选题的研究过程中,也借鉴其他国内外其他企业在收藏方面的实践,拓展研究领域,并提出新的思路和建议。余晨鸽导师:赵力研究方向:艺术商业管理研究研究题目欧美当代女性艺术家市场研究(2000-2021)论文简介自20世纪60年代女性运动浪潮后,世界范围内对女性权益的关注及艺术市场的多元化进程不断深化,促进了女性艺术家市场的持续发展。研究从数据上还原女性艺术家在市场中的地位后,将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因素综合起来,分析在不同历史时期女性艺术家市场份额变化的推手为何、不同市场阶段中重要的节点为何以及多方因素的合力产生了何种效果等问题。尽可能全面地展示出自2000年以来当代欧美艺术市场中女性艺术家板块的构建与发展。研究意义在相关领域,国内外学界更多的将关注点落在了女性权利、女性主义艺术、女性在艺术史中的性别身份与艺术身份的辨析等角度,而关于女性艺术家在市场中的价值形成及成因、市场地位的变化、其与社会、经济及市场的关系以及等问题的研究则相对空白。而美国、英国、法国等欧美国家作为世界艺术市场的中心,同时也是女性权利崛起的发源地。因此,本文选取女性艺术家市场发展较快的2000年至2021年,并以欧美艺术市场为主要研究范围,重新审视女性艺术家在市场中的地位及变化,以及诸因素如何塑造当代欧美艺术市场中的女性艺术家板块,因而对于研究艺术市场的结构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黄可盈导师:周林研究方向:艺术法研究题目美术馆展览有关的著作权问题研究论文简介美术馆承担着国家视觉文化成果的研究、展示、教育等重要职责,而展览是实现美术馆诸多职能的重要途径,对于探讨文化现象、推广美育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相关领域法律管理薄弱等原因使得美术馆在展览时面临各种各样的法律纠纷,其中著作权纠纷占据了较大比例。本文通过对相关典型案例分析梳理,总结出常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美术馆在展览过程如何规范行使著作权等对策,以期能帮助美术馆避免、解决纠纷。研究意义本论文从美术馆展览的现实著作权纠纷案例出发,结合我国美术馆相关立法现状和实务纠纷解决经验,丰富了目前理论界对美术馆著作权保护所做的研究,也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当前缺乏从法律视角研究美术馆的不足。此外,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美术馆与市场的接触越来越频繁,其中便会涉及到对著作权的使用以及交易等问题。美术馆在展览运作的过程中,由于自身对法律的认识不足以及风险防范意识薄弱,既有可能成为侵权者,也有可能被侵犯权利。加强美术馆展览产生的智力成果的著作权保护,减少美术馆在展览过程中的著作权纠纷,对美术馆事业进一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魏皖导师:周林研究方向:艺术法研究研究题目中国艺术市场洗钱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简介自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颁布后,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陆续被纳入反洗钱监测范围,金融业反洗钱监管措施不断完善,使得洗钱犯罪分子逐渐将目光投向反洗钱监管的“空白地带”。本文着重分析了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洗钱现状,探讨了艺术品市场洗钱的主要手段和特点,结合案例深入分析了洗钱在艺术市场的表现,从交易主体、交易成本、市场机制、法律监管剖析我国艺术品洗钱的具体成因,结合国际监管经验对我国反艺术品洗钱提出合理的建议。研究意义从艺术市场和法学综合视角分析国内艺术市场洗钱内在因素,针对性地给出艺术品反洗钱的政策建议,帮助我国填补该领域反洗钱监管的空白,丰富我国艺术品反洗钱的研究领域,推进我国反洗钱监管理论体系的完整性,进而促进艺术市场的良性发展。通过研究艺术品洗钱问题及其相关对策,为我国反洗钱监管的相关部门提出监管建议,促进我国反洗钱监管体系更加丰富、完整,有利于我国反洗钱监管工作更好、更全面地实施。梁怡潇导师:郭羿承研究方向:文化创意产业管理研究研究题目艺术授权视角下的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及问题研究论文简介本文以艺术授权的视角对我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与探究,阐述我国博物馆文创产业发展与艺术授权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基于艺术授权分析我国博物馆文创产业发展现况。重点研究包括博物馆文创产业在艺术授权的实践环节中的误区与深层问题。结合具体案例,探讨当下博物馆文创在实践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试探寻我国博物馆文创产业持续发展,建立起有效的博物馆文化品牌的可行方法。研究意义纵观近年来博物馆文化创意发展的开端与现存的结果,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更多的是形式与表现上的前进,这种“前进”依赖于数字科技的发展、营销方式的多变、大众新鲜感下产生的市场热度。当文创的热浪退去后,我们发现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在本质上并没有完成“升级”,存在着发展理念与思维僵化刻板,产品同质化严重等问题。另一方面,我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已有时日,但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以及艺术授权模式的理论仍有不足,在认知与实践中都存在着误区。因此,文章从艺术授权的视角出发,从艺术授权各环节分析我国博物馆文创产业发展的现状,并进一步梳理完善博物馆艺术授权、博物馆IP建设等相关理论。铁木格导师:赵力研究方向:艺术市场研究研究题目蒙古国当代艺术品市场研究论文简介本文以蒙古国艺术品市场为研究对象, 蒙古国艺术品市场刚刚起步,20世纪中期是蒙古国当代艺术及其市场的基础,特别是蒙古国的艺术品一级市场及其发展。这一篇论文中我把重点放在了过去三十年的蒙古国艺术品市场及其发展,画廊部门与艺术家之间的关系、市场需求及艺术品的平均价格是主要研究对象。研究意义在新的传播方向下,整个艺术界正在逐年扩张。蒙古国当代艺术市场在全球艺术市场中仍是一个未知的研究领域。本文更多地探讨了蒙古国艺术市场的根源及其产生的背景,以及其市场的发展。通过做这项研究,笔者对蒙古国的艺术家,艺术专业人士和收藏家进行了数百次采访。根据这些采访和相关的历史文献,我试图让此时的蒙古国艺术品市场更加清晰易懂。因此,本文也将成为第一批关于蒙古国艺术品市场的研究文献。国家形象与城市文化研究艺术是一种话语,为国家形象和城市塑造带来诸多启示,采用跨学科、多维度的视角,为国家形象设设计提供新的契机。以艺术反思当下,一方面从时空维度解读艺术在城市空间的在地化呈现;另一方面突破传统,通过技术和艺术实现跨界融合,探索全球化和国家现代化发展背景下的艺术表达新认知。梁媛“国家形象与城市文化研究”单元负责人2023届硕士研究生梁媛导师:余丁研究方向:国家文化形象与文化政策研究研究题目被观看的国家形象——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视觉系统研究论文简介奥运会如今成为塑造国家形象,提升国际地位的重要大型活动。本文以视觉系统为切入点,回溯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以“被观看的国家形象”展开实证研究,比较国内与国外不同视阈,探讨全球语境下奥运构建的中国国家形象与符号体系在跨文化传播的影响及新时代的意义。研究意义奥运会作为超大规模综合性盛会,为举办国乃至世界都留下丰富宝贵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而奥运会自身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均被赋予着特殊的意蕴与价值,北京冬季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无疑又使该主题研究再次升温。因此,本文以北京奥运视觉系统作为切入点,回溯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以“被观看的国家形象”视角进一步探讨全球语境下奥运构建的中国国家形象与符号体系传播的影响与意义。谭立高导师:赵力、张正霖、郭羿承研究方向:文化创意产业管理研究研究题目文化创意产业智慧园区供应链金融区块链应用研究论文简介国内外有关智慧园区、区块链应用此类课题讨论热烈,实践推行主要侧重于金融、医疗、零售、电商、制造、能源、地产等方面,文化创意产业与小微企业供应链金融管理方面少见成功案例落地,并且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错位。供应链金融方面,由于文化艺术产业的库存资源评估存在特殊性,缺乏落地的强有力案例,处于实践与理论待发阶段,具有广阔市场前景。本文从此方面作为突破口,通过Citespace和VOSviewer进行可视化分析,尝试研究分析国内外学者有关智慧园区、文化产业、供应链金融、区块链技术等的成就,建构文化企业知识产权估值模型,以区块链的时间戳机制和不可篡改性为供应链金融提升透明度,分析其存在的风险,并利用全面风险管理,确保对整体市场信息的全面掌握、投资和信息的安全以及园区内中小微企业融资。研究意义本文对业界物料综合分析,提供区块链解决园区企业供应链金融、投融资的可行性方案,填补学术空白,丰富并增加有关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园区小微企业供应链金融方面的案例。国内外学者对于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供应链金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原理和理论研究,从应用模型和风险防范两大方面研究具体理论,相关案例较少。本文选取火链智园作为研究案例,以案例分析的研究方式,通过运用具体的案例来研究区块链技术对于供应链金融发展的作用,对几个案例进行定性比较分析,提出知识产权定价相关模型。梁又双导师:余丁研究方向:国家文化形象与文化政策研究研究题目人民币设计中的人民形象研究论文简介人民币是中国的法定货币,人民币设计展现国家形象,体现国家意志。人民币设计中的人民形象是党和国家对“人民”这一政治概念的视觉解释,反映出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语境,构建人们对于“理想的人民”和“理想的国家”的视觉认知。文章以视觉文化研究的视角,分析人民币上与人民形象相关的视觉结构,探索图像中隐含的权力关系,讨论图像如何引导观者观看、理解和介入图像,并对未来人民币设计中人民形象的视觉表达可能性提出构想。研究意义在现实意义上,该研究具有重要性和实用性,一方面将人民币设计中的人民形象作为一个具体的切面,从中管窥国家文化形象建构诉诸视觉表达的一种方式;另一方面为未来人民币设计中人民形象的表现方式提出构想,期望为相关设计实践提供理论借鉴和设计思路。在学术意义上,本文拟用图像学和视觉文化研究的方法,重申人民币上的主景图像作为图像本身的意义,以期补充国内现有相关研究中缺乏的视角和方法。并且,文章贴合本专业方向的学科建设初衷,配合人民币及国家形象的研究与设计工作,为未来人民币设计工作提供资料。李雨容导师:周青研究方向:展览研究研究题目广州替代性空间的在地化发展研究论文简介“替代性空间(Alternative Space)”是一种与主流体制相对的另类展示场所,主要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的美国纽约。近年来,这一概念越来越受到国内学界的关注,与许多艺术从业者在主流的艺术市场、艺术机构之外进行自我组织的实践密切相关。本文将通过分析广州地区替代性空间的在地化特征,探讨这些空间在南方独特的都市文化背景下如何发展出一种“野生”的、民间的、充满活力的当代艺术力量,建立起社会实验与艺术交流的创造性平台。研究意义文章以“空间”概念作为切入点,梳理了西方替代性空间的起源与发展,分析其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语境。在中国,这种“替代性”和“另类”的内涵处于不断变动的关系之中。随着时间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许多替代性空间自我定位和实践活动的独特性仍然是今天当代艺术研究的焦点。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和实地调查,有助于我们重新理解中国当代艺术生态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呈现出的新特征,思考自我组织和参与式艺术如何成为促进知识生产、激发当代艺术交流的重要动力。金雅菁导师:余丁研究方向:艺术管理学研究研究题目全球在地化视野下陶溪川文创街区现象研究论文简介全文通过对全球在地化进行理论阐述与引用,针对个案陶溪川文创街区从规划设计到园区运营的各个阶段进行现象分析和模式总结。将重点聚焦至陶溪川文创街区中“自我造血-输血”的业态分布、陶瓷产业孵化以及陶溪川艺术中心的运营现象分析。陶溪川艺术中心根植于深厚的陶瓷文化,发展出展览、驻场、艺术教育以及一系列品牌活动,在一众文化创意园区显示出独具特色的地域属性,并呈现出丰富的当代艺术面貌。通过现象总结其发展运营规律和存在的问题,并试图以艺术管理相关理论进行适用分析。最后通过结论与展望来总结全文,表达对国内文创创意园区“根植本土,放眼国际”的发展期盼。研究意义全球联系不断增强的当下,一个拥有自身深厚根基与文化疆域的社会文化,正视与尊重外来文化及管理模式,并以一种开放的文化态度激活地方文化活性,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品质,从而立足于当代社会的新变化。艺术机构围绕“思维全球化,行为地方化”的运营策略,从全球和地方的双重运营管理视角出发,充分关注地方及其多元空间的意涵,通过个体、地方等层面的实践,在理论视角和经验方法的总结之上形成对地方文化生态清晰的认知,从而帮助艺术机构因地制宜形成适合自身的发展策略是本论文研究写作的努力方向和现实意义所在。李樱妮导师:余丁研究方向:国家文化形象与文化政策研究研究题目美术馆与城市文化形象塑造研究——历史梳理、影响因子分析与模型构建论文简介全球化与城市更新背景下,如何在文化传承中彰显城市形象成为城市发展重要议题。为探索美术馆与城市文化形象塑造的关系,本文结合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对城市更新背景下的美术馆建设进行历史梳理,并进一步开发美术馆与城市文化形象塑造量表,依此设计与发放362份问卷,对数据结果进行因子分析等统计分析,确立美术馆塑造城市文化形象六维度影响因素模型。经检验,模型具有良好信效度,对美术馆与城市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实践意义。研究意义在理论意义方面,目前关于城市文化形象的研究较少从艺术学视角出发。对此,本文试图针对美术馆主体探讨其塑造城市文化形象的影响因素,以丰富相关研究成果。同时,在美术馆塑造城市文化形象的相关研究中,未发现通过定量方法构建模型的研究,希望研究能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在实践意义方面,对国家而言,本文议题既有利于维护本国文化安全和保护本土艺术市场,也对中国影响国际博物馆业的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对城市而言,本文开发的量表与模型,对城市形象的研究者和经营者科学评估和定位城市文化形象,有针对性地促进城市文化形象影响力的具有借鉴意义。对美术馆而言,有利于美术馆将其品牌塑造和战略定位与城市文化形象相结合,实现美术馆与城市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艺术博物馆研究”板块前言回溯博物馆、美术馆的发展历程,始终无法绕开“公共性”一词。作为收藏、保管、展示和传播公共文化资源的机构,“公共性”常表现为通过审美教育、资源共享、效益创造等途径,以满足社会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自上世纪中期以来,从“神庙”走向“论坛”的博物馆,逐渐将教育作为其重要职能,为观众提供着丰富的体验。同时,伴随消费文化的盛行,机构的品牌建设、艺术营销等策略也同样是实现公共性的另一种有效途径。本组将围绕以上议题,展开博物馆、美术馆“公共性”的讨论,也希望我们的场域能迎来更多的参与者。高晗“艺术博物馆研究”单元负责人2023届硕士研究生高晗导师:张子康、任蕊、张瀚予研究方向:美术馆管理研究研究题目潮流艺术介入美术馆营销方式探究——以Z世代为聚焦论文简介本文以艺术学、营销学、博物馆学、文化研究、艺术市场研究作为理论基础,将新时代美术馆营销策略围绕在Z世代和潮流艺术两个关键词之下。Z世代作为时下及未来最强大的消费群体,在Z世代的语境下谈论美术馆的营销与发展十分有意义,而潮流艺术代表着新时代青年的消费走向,其具有流量带动能力、品牌联名、IP等标签,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当下年轻人文化消费的高浓度缩影,因此从Z世代、潮流艺术为切入点尝试探讨美术馆营销传播策略新路径。研究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美术馆不应避开时代的潮流而是应该积极走入潮流之中,将符合时代发展的美术馆营销策略及时更新以使得美术馆业蓬勃发展。本文通过该角度的分析与研究,对潮流艺术、Z世代、美术馆其三者进行并置讨论,为美术馆的观众研究和新时代营销推广策略提出了新的方向和角度。封雅卿导师:赵力、谷赟研究方向:艺术管理学研究研究题目文化IP视域下的博物馆营销研究——以河南博物院为例论文简介本文通过对文化IP和博物馆营销的理论与实践阐述,分析近年来中国博物馆营销的背景和策略,并针对研究个案河南博物院,从机构现状、文化资源、营销策略和营销结果进行现象分析和优势总结。将重点聚焦在河南博物院各文化IP在体验营销、跨界营销、数字化营销和新媒体营销等多个方面进行的策略实践,通过营销效果总结其营销过程中的优势所在。最后结合未来我国博物馆营销的趋势和挑战,总结出值得其他博物馆参考与借鉴之处。研究意义河南博物院作为中国知名的博物馆之一,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和历史文化底蕴。在营销方面,河南博物院的实践也引发了业内的广泛讨论,成为继故宫和三星堆之后又一个文化IP视域下博物馆营销的成功案例。在其研发的文创产品考古盲盒火出圈后,河南博物院在线上线下又进行了诸多营销探索,始终聚焦于对中原传统文化的活化与宣传,结合互联网时代的高新科技与人们对文化消费的需求,最终形成了国内独一无二的博物馆品牌,成功唤起了民众的文化自信。因此,对河南博物院的营销进行研究,探索文化IP视阈下的博物馆营销策略,对于提高博物馆的营销水平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李昭莹导师:张子康、任蕊、张瀚予研究方向:美术馆管理研究研究题目以消费美学解读中国民营美术馆营销新范式——以UCCA为例论文简介近年来,民营美术馆的营销范式在“影响者”及其“网红打卡”风潮的影响下悄然嬗变。消费的审美需求升级与审美泛化、下沉趋势使传统美学延展出积极融入生产、生活并面向大众的新美学分支。本文以融合“消费”、”审美”维度的“消费美学”话语体系解读、以UCCA为例论证中国民营美术馆的营销新范式:营销渗透到美术馆运营的背景与框架中产生了美术馆、展览、观众的媒介化路径,美术馆与观众在此共创体验与价值观。研究意义诞生于消费文化语境的“消费美学”,作为传统美学的延展,更贴近当前消费社会现实。就理论意义层面,它系统回应了社会与学术界有关审美、消费范式相融的相关讨论,因此“消费美学”能为民营美术馆的文化生产、消费与营销三角度提供更恰当的话语与研究视角。当下中国民营美术馆的营销背景、环境已经悄然转变,对营销新范式的总结与反思能从理论与实践方面启示部分艺术博物馆的营销发展。李雅迪导师:赵力、张正霖、郭羿承研究方向:文化创意产业管理研究研究题目当代艺术机构的品牌塑造策略研究论文简介近年来,大众对当代艺术的关注显著提升,而对于当代艺术机构而言,唯有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品牌,方能获得更长远的发展。UCCA自创立以来的十余年间,于自主品牌建设上取得了良好成果,塑造了中国当代艺术品牌的新范式。本文全面梳理品牌管理相关概念和理论,分析我国当代艺术机构的发展现状和特点,针对其品牌化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文中以我国具有代表性的艺术机构——UCCA为具体案例,展开分析和探讨,总结其品牌建设中的经验方法和不足,并结合我国当下时代背景与文化环境,试为本土当代艺术机构的品牌塑造提出有效策略。研究意义近年来,伴随着大众对文化消费需求的提升,当代艺术获得了更多的关注,而作为当代艺术的载体,越来越多的私人美术馆、潮流艺术画廊、艺术综合体等机构出现在各大城市中。然而,对于这类机构而言:是昙花一现还是长足发展?是成为“网红”还是获得“长红”?其关键便在于能否形成具有长久影响力的品牌。在我国过去数十年间,当代艺术机构作为一个年轻的业态,对于其品牌化的建设,大部分机构都在“摸着石头过河”。但同样可以看到,以UCCA为代表的一些行业领袖,通过开放创新与不断探索,在自主品牌建设上取得了良好成果,塑造了中国当代艺术品牌的新范式。基于此,本文梳理了品牌管理相关理论和概念,并以UCCA为具体案例展开分析,总结其在品牌塑造过程中的经验方法,并结合我国当代艺术机构品牌化现状提出建议,为业界正在进行自主品牌探索的同类机构提供参考价值。杨静茹导师:陈淑霞、黄勇、李帆研究方向:基础美术教育研究研究题目儿童导览手册在博物馆教育中的应用性研究论文简介如今博物馆儿童教育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我们不禁思考为何会诞生博物馆?博物馆教育从何而来?博物馆儿童教育又为何会出现?基于对以上问题的思考,进一步研究儿童如何在博物馆中有效参观。本文选取儿童导览手册这一形式,试图探究其在儿童参观博物馆过程中的作用。在最后一章节中,针对国家博物馆的“古代中国”展厅设计出一本儿童导览手册,以视觉方式进行呈现,并对该导览手册的应用性进行调查和研究。导师寄语杨静茹同学从儿童导览手册这一细小的形式切入博物馆教育,也许会对未来博物馆儿童教育有一定启发。希望静茹同学前程似锦,未来能够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并能够为美育做出自己的贡献。——李帆研究意义博物馆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已逐渐成为儿童课外学习的重要文化场所。如今博物馆中针对儿童提供有多样的教育方式,本文试图选取儿童导览手册这一形式来探究其在辅助儿童参观博物馆过程中的作用,目前我国针对博物馆儿童导览手册的研究正处于初始阶段。本文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儿童导览手册的内容及相关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与总结,尝试以实际方法解决儿童参观博物馆的有效性。同时也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博物馆能重视对儿童导览手册的使用,以激发儿童在博物馆中的学习兴趣,吸引更多的孩子踏入博物馆、爱上博物馆。赵会晓导师:郑勤砚研究方向:少儿美术教育研究研究题目基于“艺术整合”教学理念的博物馆课程开发与实践——以北京自然博物馆为例论文简介如何整合跨学科内容已成为博物馆教育研究的重要趋势,本论文通过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艺术整合”这一具有跨学科属性的教学理念、相关教育理论及实践案例进行探究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博物馆艺术整合课程开发与实践的四项原则、三条策略和一项模式,并基于北京自然博物馆资源设计实践了主题为《神奇的非洲》博物馆艺术整合课程,实践活动证实了本研究成果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意义本研究尝试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为博物馆艺术整合教育活动的开发与设计研究尽绵薄之力,贡献以下两方面的价值:其一,在理论上,界定“艺术整合”这一具有跨学科属性的教学理念,同时梳理国内外博物馆艺术整合课程开发的研究现状和典型案例,为相关教育者和教育部门提供参考。其二,在实践上,建立博物馆教育与艺术整合教学方法间的匹配机制,提出一套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的博物馆艺术整合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原则、策略与模式,并在实践验证的基础上进行完善,以期为我国博物馆艺术整合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提供参照。唐晓玮导师:张子康、任蕊、张瀚予研究方向:美术馆管理研究研究题目高校艺术博物馆美育策略研究——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为例 论文简介本文研究内容为高校艺术博物馆美育策略,主要研究对象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文章首先将从高校艺术博物馆的美育历史、实践概况谈起,并对不同高校艺术博物馆的美育情况进行研究与分析,总结归纳出现状及问题。文章将重点聚焦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美育实践策略,涉及展览、公共教育等美育实践中,并阐述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美育策略的意义及参考价值。最后将对未来高校艺术博物馆美育实践进行展望。研究意义基于高校艺术博物馆美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基础,本文以个案分析的方式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美育策略进行研究与分析,通过个案分析总结其美育策略,以期丰富国内相关研究,并为更多的高校艺术博物馆的美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同时,期望高校艺术博物馆美育的价值被充分发掘,加强创新协同发展,未来凝聚各方力量推动搭建高校艺术博物馆美育共同体,助力全民美育、终身学习等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美术教育研究艺术教育与人的成长紧密相连,与文明发展共生相伴。在人类绵长的文明进程中,每一次科技重大的发明与创新,每一次产业的变革与生活方式的转变,均影响乃至改变着视觉教育。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在AI可以协助人进行创作的当下,我们需要不断思考,视觉艺术教育的发展走向何处?视觉艺术教育从业者该如何面对当下及未来的挑战?刘亚“美术教育研究”单元负责人2023届硕士研究生王思晗导师:郑勤砚研究方向:博物馆与公共美术教育研究研究题目中国古代儿童游戏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基于课内外的多案例分析论文简介儿童游戏是发展儿童综合素质的宝库,今日所讲的“美育”,以其他形式存在于过去的活动与娱乐中。本文将古代儿童游戏作为美术教学的重要资源和教育手段,打破学科限制。从儿童游戏在美术课程、教材、博物馆及文旅机构中的应用与实践出发,以具体教学案例分析了不同教育主体的优缺点。以期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探索游戏在美术教育中的多种方式与途径,为儿童游戏的美育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资料。研究意义中国古代儿童游戏代代相传,富有中国文化的独特性。本文通过对古代儿童游戏的起源、发展历史进行简要的梳理与探讨。立足于已有中国古代儿童游戏理论成果与实践成果,从学校教育、博物馆教育及旅游开发等方面探讨教育与游戏的关系,以期提高古代儿童游戏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唤起教育工作者、家长和社会对儿童游戏的重视和支持,探索游戏在美术教育中的多种方式与途径,为儿童游戏的美育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资料。郭荣荣导师:黄勇研究方向:高等美术教育研究研究题目中国高等美术院校实践类教材的开拓性研究论文简介本文以中国高等美术院校实践类教材的开拓性研究为核心,立足教材发展历史、现状与问题,结合教材与教学的关系,以及影响教材发展的因素,通过对国内外优质实践类美术教材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在新时代,中国高等美术院校实践类教材建设如何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进行具有开拓性的革新,以满足教学需求与时代要求,推动我国高等美术院校实践类教材建设朝着更加系统性、实用性、开拓性的方向发展。研究意义实践类美术教材作为高校进行美术教育的重要依据,在高等美术院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立足于高等美术院校实践类教材现阶段的发展历史与状况,结合教学与教材的关系论证,探讨未来教材建设将从何入手,开拓创新,对未来教材出版提供具有前瞻性的建议,有利于促进高等美术院校实践类教材改革,进行开拓性的创新与发展。同时,对于促进高校跟进时代步伐,调整教材取向,促进教材贴近教学实践,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和人民需求的艺术家具有重要意义。王倩导师:郑勤砚研究方向:少儿美术教育研究题目基于选择的美术教育(TAB)在少儿美术教育中的应用及启示论文简介本研究立足于基于选择的美术教育,强调艺术行为教学(TAB)对少儿美术教育的重要性。本文第一部分梳理了基于选择的美术教育理念的发展脉络,对其理论背景、内涵和特征进行了阐释。第二部分将理论运用于少儿美术教育实践之中,构建教学计划框架及实践案例,并观察和分析课程案例实践情况。第三部分从我国少儿美术教育实际情况出发,分析实践案例有何成效与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选择的美术教育对我国少儿美术教育发展的启示。研究意义目前国内关于基于选择的美术教育的理论研究较少,此教学模式在国内应用不多,理论和实践均未本土化,因此本文对基于选择的美术教育理念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并基于该理论进行教学实践,分析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实践的成效。探析基于选择的美术教育理论对于我国少儿美术教育发展有何价值和启发,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得到更多个性化的发展,让学生的意愿能够在课程中得到尊重,更好地实现少儿美术教育的功能。李夏子导师:马菁汝研究方向:社会美术教育研究研究题目基于代际学习理念(IGL)的社区老年美术教育研究论文简介基于我国对于发展社区老年教育、美术教育重要性与紧迫性认识不足,对老年人美术教育资源投入相对滞后,老年教育受惠人群仍是少数等问题,本研究借由美国“代际学习(IGL)”理论中“老幼共融”的学习与教学理念,探讨如何以一老一幼模式更好地带动老年群体参与社区美术教育,为早日实现面向全年龄阶段的美术教育普及做出新尝试。研究意义本研究主要针对社区环境之下,运用“代际学习”理论,借鉴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跨学科知识与美术教育进行融合,为老年人群体提供“老幼共融”的新美术教育模式。社区美术教育、老年美术教育作为社会美术教育框架下的重要板块,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与完善了美术教育研究的理论内涵,为促进社会美术教育的发展,为早日实现面向人人的美术教育提供理论指导。与此同时,借由这种易于老年人群体接受的教育方式,为该群体提供艺术熏陶,提升高龄人群的生活质量与生命价值,提高社会整体的审美素养,在推动积极友好型老年社会的建设与和谐发展方面产生积极作用。刘亚导师:陈淑霞研究方向:艺术实践与教学转换研究研究题目社会情感学习融入艺术教育——以小学美术教育课程设计与实践为例论文简介本文第一部分,绪论。综述研究背景,提出研究问题。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研究目的与意义并对社会情感学习及相关概念进行阐述;第二部分,理论基础。综述爱德华·李·桑代克、霍华德·加德纳、丹尼尔·戈曼的理论经验并做一总结;第三部分,例举国内外的实践状况及价值作用,通过分析优秀的案例得出实践启示;第四部分,设计实践路径并实施。实践利用问卷调研、访谈等手段了解社会情感学习融入美术教育的现状,并通过学校课程的设计与实践增加论文的科学性;第五部分,对本研究进行概括性总结并对未来社会情感学习融入美术教育做出展望。研究意义人工智能时代下,人们通过网络快速构建起人际关系,但却使我们缺失了最富情感的沟通与交流,造成人们共情能力的下降。由此,我关注到了社会情感学习(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简称SEL)策略。该策略从人本体出发,逐步走向关注他人、生活、自然及社会。社会和情感因素对儿童的成长尤为重要,社会精神文化直接影响儿童的品德发展水平,儿童情感水平的高低又直接影响儿童的社会情感发展。艺术教育是社会和生活的反映,是人们走向生活、社会的重要媒介。艺术自身所包含的社会性、情感性特质,使我们在认识、理解、探究艺术作品的同时走向更广阔的艺术与艺术教育的范畴。本研究的创新点即在艺术教育主导下,融入社会情感学习策略,不仅丰富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课程目标的含义,更为社会情感学习带来了动力与创新,对学生的全面与终身发展影响深远,具有较大的实践意义。
More

蔚然生长 · 人文学院 | 2023中央美院研究生毕业展

2023-05-14

蔚然生长 · 人文学院 | 2023中央美院研究生毕业展
More

蔚然生长 · 造型学科基础部 | 2023中央美院研究生毕业展

2023-05-14

蔚然生长 · 造型学科基础部 | 2023中央美院研究生毕业展
More

蔚然生长 · 雕塑系丨2023中央美院研究生作品展

2023-05-14

蔚然生长 · 雕塑系丨2023中央美院研究生作品展
More

CAFAM工作坊招募 | 毕业季研究生展览系列公共教育活动

2023-05-12

2023年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季应时开启,“研究生毕业展”为公众呈现了丰富多维的艺术盛宴。CAFAM公共教育部通过对优秀作品的艺术探究和创作延展,以赤子之心的情怀精心策划了毕业季系列公共教育活动。本周末将为大家呈现多场专业工作坊,旨在建构艺术的桥梁,促进美育事业的长足发展。
More

CAFAM儿童、青少年工作坊招募 | 毕业季研究生展公共教育活动

2023-05-12

2023年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季“研究生毕业展”呈现了丰富精彩的毕业作品,是一场的盛大艺术舞台。CAFAM公共教育部通过对优秀毕业作品的艺术探讨和创作延展,策划精彩的毕业季公共教育活动,本周末,公共教育部为儿童青少年准备了多种艺术体验工作坊,致力于促进艺术与公众之间的双向交流。
More

蔚然生长 · 壁画系|2023中央美院研究生毕业展

2023-05-10

2023临近毕业之际,我代表壁画系全体教师向大家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壁画作为面向公众的艺术形式正经历着新时代的洗礼。我们壁画系在国家一些重要的纪念场所、公共交通项目、助力乡村振兴以及新版人民币绘制工作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历届毕业生在公共艺术、美术教育及个人艺术创作领域崭露头角,充分展现着我们壁画教学的多元综合优势。作为壁画系主任和研究生导师,我想向即将毕业的研究生同学们传达一些心里话。在这个开放包容的多元化时代,我们要求未来的壁画艺术家能不断更新自己的思维和创作方式。即使离开了校园,也要始终秉承不断学习、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始终保持对艺术、对生活的热情和敏感,不断挑战自己、超越自己,探索创新、追求卓越!共同谱写壁画艺术的辉煌篇章!祝你们在未来的道路上前程似锦、不负韶华!——壁画系主任  唐晖作品展示李广杰 《出岫》综合材料、丙烯 180x180cm孙致伟 《放空 放空》系列吴扬《九五年三月的梦》纸本水墨 122x52cm/82x62cm/45x30cmx5蒙泽 《人类纪》 布面色粉 140x190cm陈诗卉 《久久》 树脂为主的综合材料 14x52cm王康《万籁和鸣》铝板装裱数字绘画 尺寸可变闫先科《人·遇》树脂浮雕着色、木、土等综合材料尺寸可变 (整组单体最长边约120cm)蒋壁莹《人间更迭-春生》纤维综合类材料 360x240cm韩嘉琦《进化成更好的人》油画棒,锡纸等综合材料155x45cmx3陈宇婷《蓝梦》矿物岩彩 150x190cm王旭东《柳图》麻纸设⾊ 尺寸多幅可变张丰一 《Liliannna》 综合材料  260x180cm胡泊 《琴坊》田芳芳《凝视墟尘系列》综合材料+AR技术  370x360cm史皓蒙《是好梦的灵夜》亚克力 75x95cm 95x97cm张青《XSC1-40》综合材料 175x175cm谢昊 《Carrer de Montcada-1》(沿蒙卡达街)、《Carrer de Montcada-2》、《Paseo del Prado》(普拉多大道)、《太古里F1》 (从左至右)蒋瀚锐 《澄怀·生息》木板重彩 尺寸不定董阔 《乐夏》  工笔重彩 综合材料 190x290cm赵旭格 《囤ER》系列雕塑 青铜、不锈钢、木、铝 尺寸不一  安夏君 《温暖的抱抱》 油画 羊皮 木头 麻绳高诗瑶《流转》坦培拉、木板、综合材料  122x119cm王钰淇 《前夜》玻璃镶嵌 270x250cm李梓《一次6分39秒的凝望》纸本水墨,视频投影 15x20cmx70曹译《海之诗》纸本素描、石墨 100x200cm王克英《暗格》布面油画 丙烯 230x190cm吴铭东《错落》木板上综合材料 15x150cm不等刘超《彼岸会所之来访者》综合材料 尺寸可变展览现场温馨提示观众可通过“央美美术馆”小程序、“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微信公众号或“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官网进行预约购票(购票说明详见官网)。每日观展名额限量,约满为止。预约时均需使用有效证件进行实名预约,每人当天只能预约一次,预约成功后,观众按预约时间到场,毕业季期间,在中央美术学院北门刷身份证验票进馆。周末为观展高峰期,为获得更好的观看体验,建议您错峰参观。开放时间:9:30-17:30(17:00停止入场),毕业季期间周一不闭馆。
More

Child Public Education Reservation Form

I agree to the Group Visit Agreement and Statement Please agree to the Group Visit Agreement.
Submit

Adult Public Education Event Reservation Form

I agree to the Group Visit Agreement and Statement Please agree to the Group Visit Agreement.
Sumbit

Group Public Education Event Reservation Form

I agree to the Group Visit Agreement and Statement Please agree to the Group Visit Agreement.
Submit

Group Visit Agreement
and Statement

CAFA Art Museum Publication Authorization Agreement

I fully agree to CAFA Art Museum (CAFAM) submitting to CAFA for publication the images, pictures, texts, writings, and event products (such as works created during participation in workshops) related to me from my participation in public events (including museum member events) organized by the CAFA Art Museum Public Education Department. CAFA can publish these materials by electronic, web, or other digital means, and I hereby agree to be included in the China Knowledge Resource Bank, the CAFA Database, the CAFA Art Museum Database, and related data, documentation, and filing institutions and platforms. Regarding their use in CAFA and dissemination on the internet, I agree to make use of these rights according to the stated Rules.

CAFA Art Museum Event Safety Disclaimer

Article I

This event was organized on the principles of fairness, impartiality, and voluntary participation and withdrawal. Participants undertake all risk and liability for themselves. All events have risks, and participants must be aware of the risks related to their chosen event.

Article II

Event participants must abide by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s well as moral and ethical norms. All participants must demonstrate good character, respect for others, friendship, and a willingness to help others.

Article III

Event participants should be adults (people 18 years or older with full civil legal capacity). Underage persons must be accompanied by an adult.

Article IV

Event participants undertake all liability for their personal safety during the event, and event participants are encouraged to purchase personal safety insurance. Should an accident occur during an event, persons not involved in the accident and the museum do not undertake any liability for the accident, but both have the obligation to provide assistance. Event participants should actively organize and implement rescue efforts, but do not undertake any legal or economic liability for the accident itself. The museum does not undertake civil or joint liability for the personal safety of event participants.

Article V

During the event, event participants should respect the order of the museum event and ensure the safety of the museum site, the artworks in displays, exhibitions, and collections, and the derived products. If an event causes any degree of loss or damage to the museum site, space, artworks, or derived products due to an individual, persons not involved in the accident and the museum do not undertake any liability for losses. The event participant must negotiate and provide compensation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legal statutes and museum rules. The museum may sue for legal and financial liability.

Article VI

Event participants will participate in the event under the guidance of museum staff and event leaders or instructors and must correctly use the painting tools, materials, equipment, and/or facilities provided for the event. If a participant causes injury or harm to him/herself or others while using the painting tools, materials, equipment, and/or facilities, or causes the damage or destruction of the tools, materials, equipment, and/or facilities, the event participant must undertake all related liability and provide compensation for the financial losses. Persons not involved in the accident and the museum do not undertake any liability for personal accidents.

CAFA Art Museum Portraiture Rights Licensing Agreement

According to The Advertising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the Civil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Provisional Opinions of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on Some Issues Related to the Full Implementation of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the Civil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upon friendly negotiation, Party A and Party B have arrived at the following agreement regarding the use of works bearing Party A’s image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rights and obligations of the portrait licenser (Party A) and the user (Party B):

I. General Provisions

(1) Party A is the portraiture rights holder in this agreement. Party A voluntarily licenses its portraiture rights to Party B for the purposes stipulated in this agreement and permitted by law.

(2) Party B (CAFA Art Museum) is a specialized, international modern art museum. CAFA Art Museum keeps pace with the times, and works to create an open, free, and academic space and atmosphere for positive interaction with groups, corporations, institutions, artists, and visitors. With CAFA’s academic research as a foundation, the museum plans multi-disciplinary exhibitions, conferences, and public education events with participants from around the world, providing a platform for exchange, learning, and exhibition for CAFA’s students and instructors, artists from around the world, and the general public. As a public institution, the primary purposes of CAFA Art Museum’s public education events are academic and beneficial to society.

(3) Party B will photograph all CAFA Public Education Department events for Party A.

II. Content, Forms of Use, and Geographical Scope of Use

(1) Content. The content of images taken by Party B bearing Party A’s likeness include: ① CAFA Art Museum ② CAFA campus ③ All events planned or executed by the CAFAM Public Education Department.

(2) Forms of Use. For use in CAFA’s publications, products with CDs, and promotional materials.

(3) Geographical Scope of Use

The applicable geographic scope is global.

The media in which the portraiture may be used encompasses any media that does not infringe upon Party A’s portraiture rights (e.g., magazines and the internet).

III. Term of Portraiture Rights Use

Use in perpetuity.

IV. Licensing Fees

The fees for images bearing Party A’s likeness will be undertaken by Party B.

After completion, Party B does not need to pay any fees to Party A for images bearing Party A’s likeness.

Additional Terms

(1) All matters not discussed in this agreement shall be resolved through friendly negotiation between both parties. Both parties may then sign a supplementary agreement, provided it does not violate any laws or regulations.

(2) This agreement comes into effect on the date that it is signed (sealed) and the relevant boxes are selected by Party A and Party B.

(3) This agreement exists in paper and electronic forms. The paper form is made in duplicate, with Party A and Party B each retaining one copy with the same legal efficacy.

Event participants implicitly accept and undertake all the obligations stated in this agreement. Those who do not consent will be seen as abandoning the right to participate in this event. Before participating in this event, please speak to your family members to obtain their consent and inform them of this disclaimer. After participants sign/check the required box, participants and their families will be seen as having read and agreed to these terms.

I have carefully read and agree to the above provisions.

Group Visit Agreement
and Statement

CAFA Art Museum Publication Authorization Agreement

I fully agree to CAFA Art Museum (CAFAM) submitting to CAFA for publication the images, pictures, texts, writings, and event products (such as works created during participation in workshops) related to me from my participation in public events (including museum member events) organized by the CAFA Art Museum Public Education Department. CAFA can publish these materials by electronic, web, or other digital means, and I hereby agree to be included in the China Knowledge Resource Bank, the CAFA Database, the CAFA Art Museum Database, and related data, documentation, and filing institutions and platforms. Regarding their use in CAFA and dissemination on the internet, I agree to make use of these rights according to the stated Rules.

CAFA Art Museum Event Safety Disclaimer

Article I

This event was organized on the principles of fairness, impartiality, and voluntary participation and withdrawal. Participants undertake all risk and liability for themselves. All events have risks, and participants must be aware of the risks related to their chosen event.

Article II

Event participants must abide by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s well as moral and ethical norms. All participants must demonstrate good character, respect for others, friendship, and a willingness to help others.

Article III

Event participants should be adults (people 18 years or older with full civil legal capacity). Underage persons must be accompanied by an adult.

Article IV

Event participants undertake all liability for their personal safety during the event, and event participants are encouraged to purchase personal safety insurance. Should an accident occur during an event, persons not involved in the accident and the museum do not undertake any liability for the accident, but both have the obligation to provide assistance. Event participants should actively organize and implement rescue efforts, but do not undertake any legal or economic liability for the accident itself. The museum does not undertake civil or joint liability for the personal safety of event participants.

Article V

During the event, event participants should respect the order of the museum event and ensure the safety of the museum site, the artworks in displays, exhibitions, and collections, and the derived products. If an event causes any degree of loss or damage to the museum site, space, artworks, or derived products due to an individual, persons not involved in the accident and the museum do not undertake any liability for losses. The event participant must negotiate and provide compensation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legal statutes and museum rules. The museum may sue for legal and financial liability.

Article VI

Event participants will participate in the event under the guidance of museum staff and event leaders or instructors and must correctly use the painting tools, materials, equipment, and/or facilities provided for the event. If a participant causes injury or harm to him/herself or others while using the painting tools, materials, equipment, and/or facilities, or causes the damage or destruction of the tools, materials, equipment, and/or facilities, the event participant must undertake all related liability and provide compensation for the financial losses. Persons not involved in the accident and the museum do not undertake any liability for personal accidents.

CAFA Art Museum Portraiture Rights Licensing Agreement

According to The Advertising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the Civil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Provisional Opinions of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on Some Issues Related to the Full Implementation of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the Civil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upon friendly negotiation, Party A and Party B have arrived at the following agreement regarding the use of works bearing Party A’s image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rights and obligations of the portrait licenser (Party A) and the user (Party B):

I. General Provisions

(1) Party A is the portraiture rights holder in this agreement. Party A voluntarily licenses its portraiture rights to Party B for the purposes stipulated in this agreement and permitted by law.

(2) Party B (CAFA Art Museum) is a specialized, international modern art museum. CAFA Art Museum keeps pace with the times, and works to create an open, free, and academic space and atmosphere for positive interaction with groups, corporations, institutions, artists, and visitors. With CAFA’s academic research as a foundation, the museum plans multi-disciplinary exhibitions, conferences, and public education events with participants from around the world, providing a platform for exchange, learning, and exhibition for CAFA’s students and instructors, artists from around the world, and the general public. As a public institution, the primary purposes of CAFA Art Museum’s public education events are academic and beneficial to society.

(3) Party B will photograph all CAFA Public Education Department events for Party A.

II. Content, Forms of Use, and Geographical Scope of Use

(1) Content. The content of images taken by Party B bearing Party A’s likeness include: ① CAFA Art Museum ② CAFA campus ③ All events planned or executed by the CAFAM Public Education Department.

(2) Forms of Use. For use in CAFA’s publications, products with CDs, and promotional materials.

(3) Geographical Scope of Use

The applicable geographic scope is global.

The media in which the portraiture may be used encompasses any media that does not infringe upon Party A’s portraiture rights (e.g., magazines and the internet).

III. Term of Portraiture Rights Use

Use in perpetuity.

IV. Licensing Fees

The fees for images bearing Party A’s likeness will be undertaken by Party B.

After completion, Party B does not need to pay any fees to Party A for images bearing Party A’s likeness.

Additional Terms

(1) All matters not discussed in this agreement shall be resolved through friendly negotiation between both parties. Both parties may then sign a supplementary agreement, provided it does not violate any laws or regulations.

(2) This agreement comes into effect on the date that it is signed (sealed) and the relevant boxes are selected by Party A and Party B.

(3) This agreement exists in paper and electronic forms. The paper form is made in duplicate, with Party A and Party B each retaining one copy with the same legal efficacy.

Event participants implicitly accept and undertake all the obligations stated in this agreement. Those who do not consent will be seen as abandoning the right to participate in this event. Before participating in this event, please speak to your family members to obtain their consent and inform them of this disclaimer. After participants sign/check the required box, participants and their families will be seen as having read and agreed to these terms.

I have carefully read and agree to the above provisions.

Group Visit Agreement
and Statement

CAFA Art Museum Publication Authorization Agreement

I fully agree to CAFA Art Museum (CAFAM) submitting to CAFA for publication the images, pictures, texts, writings, and event products (such as works created during participation in workshops) related to me from my participation in public events (including museum member events) organized by the CAFA Art Museum Public Education Department. CAFA can publish these materials by electronic, web, or other digital means, and I hereby agree to be included in the China Knowledge Resource Bank, the CAFA Database, the CAFA Art Museum Database, and related data, documentation, and filing institutions and platforms. Regarding their use in CAFA and dissemination on the internet, I agree to make use of these rights according to the stated Rules.

CAFA Art Museum Event Safety Disclaimer

Article I

This event was organized on the principles of fairness, impartiality, and voluntary participation and withdrawal. Participants undertake all risk and liability for themselves. All events have risks, and participants must be aware of the risks related to their chosen event.

Article II

Event participants must abide by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s well as moral and ethical norms. All participants must demonstrate good character, respect for others, friendship, and a willingness to help others.

Article III

Event participants should be adults (people 18 years or older with full civil legal capacity). Underage persons must be accompanied by an adult.

Article IV

Event participants undertake all liability for their personal safety during the event, and event participants are encouraged to purchase personal safety insurance. Should an accident occur during an event, persons not involved in the accident and the museum do not undertake any liability for the accident, but both have the obligation to provide assistance. Event participants should actively organize and implement rescue efforts, but do not undertake any legal or economic liability for the accident itself. The museum does not undertake civil or joint liability for the personal safety of event participants.

Article V

During the event, event participants should respect the order of the museum event and ensure the safety of the museum site, the artworks in displays, exhibitions, and collections, and the derived products. If an event causes any degree of loss or damage to the museum site, space, artworks, or derived products due to an individual, persons not involved in the accident and the museum do not undertake any liability for losses. The event participant must negotiate and provide compensation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legal statutes and museum rules. The museum may sue for legal and financial liability.

Article VI

Event participants will participate in the event under the guidance of museum staff and event leaders or instructors and must correctly use the painting tools, materials, equipment, and/or facilities provided for the event. If a participant causes injury or harm to him/herself or others while using the painting tools, materials, equipment, and/or facilities, or causes the damage or destruction of the tools, materials, equipment, and/or facilities, the event participant must undertake all related liability and provide compensation for the financial losses. Persons not involved in the accident and the museum do not undertake any liability for personal accidents.

CAFA Art Museum Portraiture Rights Licensing Agreement

According to The Advertising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the Civil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Provisional Opinions of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on Some Issues Related to the Full Implementation of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the Civil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upon friendly negotiation, Party A and Party B have arrived at the following agreement regarding the use of works bearing Party A’s image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rights and obligations of the portrait licenser (Party A) and the user (Party B):

I. General Provisions

(1) Party A is the portraiture rights holder in this agreement. Party A voluntarily licenses its portraiture rights to Party B for the purposes stipulated in this agreement and permitted by law.

(2) Party B (CAFA Art Museum) is a specialized, international modern art museum. CAFA Art Museum keeps pace with the times, and works to create an open, free, and academic space and atmosphere for positive interaction with groups, corporations, institutions, artists, and visitors. With CAFA’s academic research as a foundation, the museum plans multi-disciplinary exhibitions, conferences, and public education events with participants from around the world, providing a platform for exchange, learning, and exhibition for CAFA’s students and instructors, artists from around the world, and the general public. As a public institution, the primary purposes of CAFA Art Museum’s public education events are academic and beneficial to society.

(3) Party B will photograph all CAFA Public Education Department events for Party A.

II. Content, Forms of Use, and Geographical Scope of Use

(1) Content. The content of images taken by Party B bearing Party A’s likeness include: ① CAFA Art Museum ② CAFA campus ③ All events planned or executed by the CAFAM Public Education Department.

(2) Forms of Use. For use in CAFA’s publications, products with CDs, and promotional materials.

(3) Geographical Scope of Use

The applicable geographic scope is global.

The media in which the portraiture may be used encompasses any media that does not infringe upon Party A’s portraiture rights (e.g., magazines and the internet).

III. Term of Portraiture Rights Use

Use in perpetuity.

IV. Licensing Fees

The fees for images bearing Party A’s likeness will be undertaken by Party B.

After completion, Party B does not need to pay any fees to Party A for images bearing Party A’s likeness.

Additional Terms

(1) All matters not discussed in this agreement shall be resolved through friendly negotiation between both parties. Both parties may then sign a supplementary agreement, provided it does not violate any laws or regulations.

(2) This agreement comes into effect on the date that it is signed (sealed) and the relevant boxes are selected by Party A and Party B.

(3) This agreement exists in paper and electronic forms. The paper form is made in duplicate, with Party A and Party B each retaining one copy with the same legal efficacy.

Event participants implicitly accept and undertake all the obligations stated in this agreement. Those who do not consent will be seen as abandoning the right to participate in this event. Before participating in this event, please speak to your family members to obtain their consent and inform them of this disclaimer. After participants sign/check the required box, participants and their families will be seen as having read and agreed to these terms.

I have carefully read and agree to the above provisions.

Event Booking Form

Name:
Gender
Phone:
Valid Certificate: Identity Card
ID Number:
Email:

Reminder:

Hello! Thank you for participating in our public education event and we are looking forward to seeing you! If you cannot attend the event on time, please send a text message to 13261936837 (Liang) to cancel the booking. Please be aware that your eligibility for using the quick booking may be affected If you cancel the booking more than three times. Thank you for your understanding!
Quick loginAccount login
  • Mobile phone number will be your login ID
  •  
Use Artron membership to login